学术上有哪些案例,是整个学术界都搞错的,忽然又发现事实真相的?

bdqnwqk2021-09-30问题18

人们对道德经中宇宙本体论一千年来的理解都是错的。

道德经在开篇第一章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同出而异名”。按照字面意思,“无”与“有”是平级的。但是道德经的第四十章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按照字面上的意思,“无”生“有”,那么“无”级别是高于“有”的,有个众所周知的成语“无中生有”也是从这四十章里面这句来的。

那么到底“有”、“无”是什么关系,如果第一章和第四十章只存在一句,倒还好办,可是这两句一前一后同时存在,把后世的经学家们弄糊涂了,为了自圆其说,历代学者编造了不少体系和理论来摆平这两句话。

曹魏时期王弼的解经影响最大,而且流传至今,大部分道德经爱好者都或多或少受其影响,王弼是很崇尚“无”,他认为世间万物应该“以无为本”,认为“无”就是道,而“有”只是“无”的一种产物,他对道德经这两句的解释重点落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句上,认为“无”就是道,“有”是具体的“天地、万物、阴阳”等世间万物,将“无”与“有”视为一种母子、本末的关系。这种解释与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同出而异名”显然是相违背的,但由于王弼在解经界影响太大,大部分人接受了这种说法并且一直传承下来。

当然也有人不接受这种解释。西晋裴頠就反其道行之,认为“有”才是最根本的道,“有”不是由“无”产生的,而是“自生”的,“自生而必体有”,提出“崇有论”。东晋高僧僧肇提出“非有非无说”。宋明理学家们为了圆这两句话提出了“无极而太极”的论题。

到了近现代,人们又围绕这两句话提出一些新的观点,譬如冯友兰认为“有”、“无”之间的次序不是时间次序,而是逻辑次序,等等。总之,这两句矛盾的经文把很多哲学家的精力都牵涉进来,争执了上千年,直到.....1993年郭店出土大量楚国竹简,其中道德经甲、乙、丙三个版本,第四十章赫然写着:“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压根就没有现在通行本里面多出来的那个“有”字。

原来,一直以来,大家看到道德经中的这句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纯粹是抄写过程中错误的多写了一个“有”字,造成经文上下矛盾,苦了这一千年为了圆这个矛盾的经学家们了。

根据93年郭店版本,人们对道德经中宇宙本体“道”就是“无”的观点等于被颠覆了。显然老子并不认为“无=道”,在他看来“有”、“无”都只是宇宙本体的一种用而已,真正的道,老子并没有尝试去说出来,开篇就已经说了,道可道非常道,怎么又会认为“无”就是道呢?充其量,老子只是说“上善若水,几近于道”,水是很类似于道的一种东西,但真正的道,是不可描述的,自然也不可能去描述,这与佛家讲的“心行处灭,言语道断”是非常类似的境界了。

以前有些佛家的人一说道德经,就认为老子所讲的“无=道”境界不如佛家高,因为按照之前对道德经的解释,如果在定中看到的“无”,无外乎四禅八定中的“识无边定”或空无边定,或许都到不了“无所有处定”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定”,按这样推论,老子的实证境界可以算圣人,但到不了大阿罗汉。这郭店版本出来之后,莫说道德经经意顺畅了,连老子的实证境界都要重新评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