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个古诗词方面的问题。

bdqnwqk2年前问题16

水调歌头·咏竹
【唐 】 钱樟明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扬首望青天,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古诗这方面的一些问题,有没有人知道啊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关于唐诗中的问题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就变成了古风式的律诗(见下文)。上文所叙述的那种特定格式(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拗句之一种,但是,它被常用到那样的程度,自然就跟一般拗句不同了。现在再谈几种拗句:它在律诗中也是相当常见的,但是前面一字用拗,后面还必须用"救"。所谓"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成经常)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下面的三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


(a)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以免犯孤平。这样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


(b)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这是对句相救。


(c)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则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和(a)(b)的严格性稍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