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怒怼美国总统特朗普,引发世界关注,大家支持谁?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先生近日怒怼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世界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我坚决支持胡锡进总编辑,并赞同他的观点!主要原因:一是世界疫情暴发以来,特朗普作为世界最发达国家的总统,不但不积极采取措施,共同防止病毒传播,而是采取甩锅的办法,抓住中国不放,推卸责任,卑鄙无耻。二是在美国国内,把选举连任当成头等大事,以疫助选,政治操弄,打击压制积极防卸病毒的相关负责人,动员民众复工,致民众的死伤于不顾,造成美国确诊人数达到164.5万,死亡人数达到9.7万。三是出言不逊,搞种族歧视;压制新闻,蔑视记者;胡言乱语,散布虚假信息,在国内乃至世界引发混乱。四是威胁世卫组织,威胁他国,武力恫吓,利用疫情,强化霸权!所以,胡总编只是表达了大多数国人的心声,说出了我们的心理话,我们绝对支持!
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邀请!
诸葛亮舌战群儒碰到的几位文人真实水平是怎样的?
《三国演义》中,孔明舌战群儒可谓是初出茅庐之后,第一次站上天下舞台的高光表演,其以一己之力,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的江东英杰哑口无言。当时与其对擂者,有张昭、虞翻、步骘、薛综、陆绩、严畯、程秉七人,在孔明的对比下如今看来这些人都成了跳梁小丑。
然而历史上并没有关于舌战群儒的记载,《三国志》中只记载了诸葛亮舌战孙权,而这常年被人嘲笑的七人在历史上其实也都是才名并备,青史留名的一代人杰。所以我们今天就伴随着《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顺序来逐一认识他们。
书中第一个向诸葛亮发难的是江东文臣之首的张昭,张子布。他一开始便以刘备新败于曹操,诸葛亮曾自比管仲乐毅,而刘备得诸葛亮反不如出如何能比的上“相桓公,霸诸侯,相弱燕,下齐国七十余城”的管仲乐毅?三个逻辑紧密、环环相扣、暗藏杀机的问题攻击诸葛亮。
但是诸葛亮用医理为比喻,列举了博望烧屯,白河用水的事实,不仅吹捧了一下刘备的大仁大义,还不忘嘲讽了一下东吴投降派“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说得张昭无一言回答。
不过历史上的这位暴脾气老头,即不会就此认输,也不会说出如此百无一用的虚言。张昭是徐州彭城人,少年好学,博览群书,受到王朗、陈琳等人的称赞。徐州刺史陶谦便推举他为茂才,结果被他果断拒绝了,陶谦以为他轻视自己就把他抓了起来,因为好友赵昱的帮助才被放出。但就算这样,在陶谦死后,张昭还是为他写了祭文《徐州刺史陶谦哀辞》。
天下大乱的时候,张昭举家南渡来到江东,被孙策任命为长史、抚军中郎将,文武政事全部委托于他。《三国志·张昭传》记载孙策曾将张昭比为管仲:
“昔管仲相齐,一则仲父,二则仲父,而桓公为霸者宗。今子布贤,我能用之,其功名独不在我乎!”所以张昭对于孙权来说就如诸葛亮对于刘禅,是相父一样的地位。在孙策刚死的时候,孙权悲伤不已以致无法正常处理事务,张昭便对他说:
“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现在哪有时间给你哀嚎,怎么能有和普通人一样的感情?便直接将他扶到马上,陈兵出行。后来长大了的孙权迷恋上了骑马射虎,张昭直接“变色而前”:
“将军何有当尔?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逐於原野,校勇於猛兽者乎?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逼的孙权连连谢罪,只能做射虎车,躲在其中射箭,但张昭依然是谏争不止。
黄初二年的时候,曹操派邢贞出使东吴,拜孙权为吴王。入宫门时,邢贞以自己是上国天使得身份不按礼节下车,张昭看见直接怼道:
“夫礼无不敬,故法无不行。而君敢自尊大,岂以江南寡弱,无方寸之刃故乎!”“不下车我就捅死你!”威胁之意满满,吓得邢贞赶紧下车。
又有一次在武昌钓台,孙权喝醉酒撒起了酒疯,让人把水洒在群臣的身上,张昭直接一言不发的出门坐回车上。孙权派人将他叫回来,奇怪的问道:“大家玩得这么开心,你怎么生气了?”张昭怼到:
“昔纣为糟丘酒池长夜之饮,当时亦以为乐,不以为恶也。”直接将孙权比作了纣王。所以这样的直臣自然不讨孙权的喜欢,到后来要设置丞相的时候,群臣都以为会是张昭,结果孙权偏偏用孙邵为相,后来孙邵死了,大家又推举张昭,可孙权却以顾雍为相。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不久后张昭告老退位,专心在家为《左转》和《论语》做注。
嘉禾元年(232年)十月,辽东公孙渊反叛曹操向孙权称臣,孙权便派遣张弥、许晏出使辽东拜公孙渊为燕王。结果这是遭到了张昭的强烈反对,
“渊背魏惧讨,远来求援,非本志也。若渊改图,欲自明於魏,两使不反,不亦取笑於天下乎?”两人反复争吵,最后孙权生气了,按着刀怒道:
“吴国士人入宫则拜孤,出宫则拜君,孤之敬君,亦为至矣,而数於众中折孤,孤尝恐失计。”吴国的官员入宫拜见我,出宫就去拜见你,我已经尊敬你到极点了,你还在别人面前不给我面子!张昭看了孙权良久才说:“我知道说的都没用,但之所以还要这么愚忠,是因为太后临终把我叫到面前,顾名的遗言现在还在耳边。”说完便涕泣横流,而孙权也把刀扔到地上,两人抱在一起痛哭流涕。
可这面哭完,转身孙权就派张弥、许晏出使辽东了,气的张昭直接称兵不上朝了。这下孙权新仇旧恨涌上心头,直接派人用土把张昭的门给封了,然而张昭也是硬气,自己也在里面用土把门封了。
不久之后,果然入张昭所料,公孙渊反复无常又把张弥、许晏杀了,孙权于是向张昭服软但又不道歉,因此张昭还是称病不出。实在没办法孙权亲自到张昭门前见他,可张昭大门紧闭就不出来。
也许是想到了晋文公和介之推的故事,孙权竟然把张昭家的门一把火给点了,这下张昭把门关的更紧了。生怕事情闹得太大,孙权只好叫人把火灭了,又站了很久,张昭的几个儿子才把张昭扶了出来。
估计是这次又气又吓,嘉禾五年(236年),张昭去世,享年八十一岁。张昭在文学上极有成就,曾为《左传》和《论语》注解,可惜已经佚失。但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曾说自己和张昭、张纮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另外张昭擅长隶书,在唐代张怀瓘的《书估》中被列为第三等。
可见历史上的张昭和演义中的形象是大相径庭的,而紧接张昭之后的则是虞翻,虞仲翔。他先问诸葛亮如何看待曹操的百万之众,当诸葛亮说“不足惧”的时候,马上抓住机会讽刺道:“军败于当阳,计穷于夏口,区区求教于人,而犹言‘不惧’,此真大言欺人也。”诸葛亮却答道:“刘豫州以数千仁义之师,安能敌百万残暴之众?退守夏口,所以待时也。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犹欲使其主屈膝降贼,不顾天下耻笑。由此论之,刘豫州真不惧操贼者矣!”虞翻败下阵来。
孔明的这个回答其实有揭了虞翻的黑历史,虞翻本是会稽馀姚人,在王朗担任会稽太守的时候被任命为功曹。孙策征会稽,恰逢虞翻为父守孝,他连孝服都来不及脱,前往求见王朗。直到王朗府门前才把孝服脱下,入府劝谏王朗应该躲避王朗。
其实这件事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是用到这里就显得是虞翻胆小惧敌,旧病复发了。可实际上,王朗战败后,虞翻一直跟随左右保护他,而历史上的虞翻也和张昭一样是个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基本上记载的张昭那几次进谏孙权,虞翻都在现场,是张昭最铁杆的支持者。
不过虞翻即没有张昭的名望和资历,嘴巴又更臭,所以得罪了很多人。再加上孙权也非常讨厌他,《三国志·虞翻传》记载有一个故事,孙权称吴王时大宴饮群臣,宴会最后孙权起身亲自给大家劝酒,到了虞翻的时候,他故意装作喝醉了趴在桌上,结果等孙权越过他去敬别人的时候,虞翻又坐了起来。这下把孙权气的够呛,拔出剑就要砍了他,在座的没有一个敢帮他说话,只有大司农刘基抱着孙权苦苦相劝才把虞翻救下。
从这个故事就可以看出,虞翻这人平时有多讨人厌,所以《三国志·虞翻传》写道:
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杨泾县。一直到了吕蒙袭取荆州之前,因为患病回到建业,而虞翻又精通医术,才被重新召了回来,一直跟随在吕蒙的身边。但是就算这样,虞翻还是改不了那张臭嘴。
《三国志·虞翻传》记载了两件事,第一件是东吴袭取荆州后,得到了投降关羽的于禁,孙权便将他放了出来。一日两人骑马并行,虞翻看到后嘲笑于禁:
“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说着举起鞭子就要打,幸得孙权喝止。然后众人在船上喝酒,于禁听到乐曲声不免悲从中起哭了出来,虞翻又嘲讽道:
“汝欲以伪求免邪?”三番两次下来,弄得孙权是很不高兴。
第二件是糜芳投降后,依然拜为将军,一天他乘船外出遇到虞翻,当时因为船上人比较多,驾船的就喊道:“避将军船!”结果虞翻大骂道:
“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又一次虞翻坐车外出,经过糜芳的营门,因为门关着不能通行,又骂道:
“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虞翻的毒舌在东吴可谓是无人能及,而且他有时候喝了酒还喜欢乱说话,最终因此而吃了大亏。有一次孙权和张昭在讨论世界上有没有神仙,虞翻估计喝了点酒,指着两人说:“你们都是要死的人,却谈论什么神仙,这世界上哪有什么神仙啊!”
孙权本来就已经忍了他很久,这次终于抓到机会就直接把他远远的流放到了交州。所以《三国演义》里的虞翻在舌战群儒时恐怕还没有发挥全部功力,真实的他估计比这还要毒舌。
不过虞翻虽然毒舌,但是大抵很多有真才实学的人都是这样的,虞翻被流放后就安心的著书讲学,门下学生常有数百人。他曾为《道德经》、《论语》、《国语》、《孝经》作注,而他最擅长的则是《周易》,《三国志·虞翻传》记载他曾准确算出关羽的死期被孙权比作东方朔,其注解的《周易参同契》、《周易》,是现在《周易》研究的重要参考参考,并自成一派,发展出虞氏易学。
还要提及的是,虞翻其实还是一个武将,其擅长长矛,可日行三百里,在随孙策讨伐山越的时候曾轻松的步行跟上骑马的孙策。
虞翻之后,又一人喊道:“孔明欲效仪、秦之舌,游说东吴耶?”这人便是步骘,步子山。苏秦、张仪是历史上著名的说客,但是苏秦为燕昭王说齐引得六国伐齐,张仪为秦惠王游说六国,以“横”破“纵”,都是鼓动如簧之舌,将被游说的人害的很惨。
不过诸葛亮没有掉入陷阱,没有直接回答“游说东吴”这个话题,而是从苏秦、张仪是真英雄出发,再引回到了“君等闻曹操虚发诈伪之词,便畏惧请降,敢笑苏秦、张仪乎?”
步骘失败!
虽然诸葛亮指责步骘等人没有资格嘲笑苏秦张仪,可实际上步骘有勇有谋,相比两人也是不遑多让的英雄。东汉末年,交州地区动荡混乱,难以管理,先后两任太守朱符、张津不是被杀就是逃跑。
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任命步骘为交州太守,次年到任后,苍梧太守吴巨暗怀异心不听从调遣。步骘先是假意安抚,将其诱骗而来斩杀。一时步骘威声大震,交趾太守士燮率众归附。之后他逐渐扫平割据当地的张津故将夷廖、钱博等地,使混乱多年的交州逐渐恢复秩序。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以步骘为骠骑将军,遥领冀州牧,同时都督西陵,代替陆逊镇守吴蜀边境。之后步骘镇守西陵十余年,威名甚至传播到了曹魏,得到其边境将士的敬仰。
赤乌九年(246年),步骘代替成为陆逊成为丞相,可惜于次年去世。
见自己一方不断吃亏,东吴方面又从天道角度,指出汉朝气数已尽,曹操是天命所归,此人正是薛综,薛敬文。结果被诸葛亮一句“无君无父”骂的是体无完肤。
可这段对于薛综来说真的是天大的冤枉啊!薛综是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孟尝君之后,因封地在薛,后人都以薛为姓。东汉末年,为避战乱,薛综随家人迁徙交州,直到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交趾太守士燮归附孙权,薛综才被征召为五官中郎将。也就是说赤壁之战时期,薛综还远在千里之外的交州呢,真是无妄之灾啊。
历史上薛综才思极其敏捷,嘉禾元年(232年)正月,孙权让薛综不用传统套话写一篇祭祖赞辞,薛综接旨后仓促之间便草拟好文辞,并且文字灿烂,孙权又让薛综添加头尾使赞词完整,薛综又马上完成,众人看完觉得文辞新颖不由啧啧称赞。
还有一次,蜀汉张奉出使吴国,在孙权面前拆阚泽的姓名以嘲弄他,阚泽不能回答。薛综利用起身斟酒的机会,对张奉说:
“蜀者何也?有犬为独,无犬为蜀,横目苟身,虫入其腹。”张奉说你怎么不再拆拆吴字?薛综马上接口道:
“无口为天,有口为吴,君临万邦,天子之都。”赤乌五年(242年),孙权赐给薛综象征崇高身份的紫绶囊,以名儒居太子师傅之位。
就着曹操的话题,又一人说道:“曹操虽挟天子以令诸侯,犹是相国曹参之后。刘豫州虽云中山靖王苗裔,却无可稽考,眼见只是织席贩屦之夫耳,何足与曹操抗衡哉!”诸葛亮一看笑道:“公非袁术座间怀桔之陆郎乎?”
这人就是陆绩,陆公纪,庐江太守陆康之子,吴国丞相陆逊的叔叔。在他六岁的时候,随父亲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款待他们。结果陆绩偷偷在怀里藏了两个,出门是不小心掉了出来,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做客还要藏桔子吗?”六岁的陆绩答道:
“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二十四孝中“怀橘遗亲”便是出自这个典故。
陆绩成年后学问深厚,通晓天文历法,星历算数无不涉览,但不喜做官,他与庞统交好,《三国志·庞统传》中庞统曾经评价陆绩:
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他曾为《易经》、《太玄经》作注,又作有《浑天图》,可惜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二岁。《三国志·陆绩传》记载其临终前曾经感叹:
“从今已去,六十年之外,车同轨,书同文,恨不及见也。”指的正是公元279年,司马炎下诏伐吴,次年吴国灭亡,天下一统归晋。
见到陆绩六岁时的事情都被抖了出来,严畯坐不住了,“孔明你那些都是强词夺理,你有什么作品吗?”籍此诸葛亮又引出了腐儒的话题,用伊尹、姜子牙、张良、陈平也没治什么经典,把严畯说的哑口无言。
别看这里诸葛亮用腐儒比喻严畯,其实历史上诸葛亮是很喜欢他的,《三国志·严畯传》记载:
权为吴王,及称尊号,畯尝为卫尉,使至蜀,蜀相诸葛亮深善之。而且严畯虽然是一个书呆子,却非常有自知之明,在鲁肃死后,孙权最初是想以严畯代替鲁肃镇守陆口。但是严畯不断推辞说:
“朴素书生,不闲军事,非才而据,咎悔必至。”严畯一生专心学问,精通《诗》、《书》、《三礼》、《说文解字》,著有《孝经传》《潮水论》,可以说是中国或者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潮水的著作,可惜已经失传。
最后当东吴所有的人都败下阵来,真正的大人物出场了,虽然在三国故事中并不出名,但他在当时却是真正的大儒,这人便是程秉,程德枢。以他的身份说出:“公好为大言,未必真有实学,恐适为儒者所笑耳。”在当时就像在物理学界被爱因斯坦否认了一样,结果却引出了舌战群儒中最精彩的君子小人之儒的区分。
历史上程秉曾经追随过经学大师郑玄研究经学,后又于交州躲避战乱时,和经学家、训诂学家刘熙探讨过经学大义,博通五经。后来孙权准备厚礼,聘请他为太子孙登的老师,担任太子太傅。
黄武四年(225年),在孙登迎取周瑜之女的婚礼上,程秉为主持,对孙登说道:
婚姻人伦之始,王教之基,是以圣王重之,所以率先众庶,风化天下,故诗美关雎,以为称首。原太子尊礼教於闺房,存周南之所咏,则道化隆於上,颂声作於下矣。程秉一生著有《周易摘》、《尚书驳》、《论语弼》,共计三万余言,是名副其实的大学者。
所以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演义和现实的不同,被诸葛亮驳倒的七人在历史记载中有着完全不一样,甚至是彻底颠覆的形象。对了,一般作品中陆绩的形象是猥琐的,尤其是在84版《三国演义》中,这是为了突出艺术效果。但是《三国志·陆绩》传却记载“绩容貌雄壮”,是个大帅哥。
因而我们要将文学作品,以及影视作品和现实所区分开来,透过表象看清其所真正要表达的意思。舌战群儒之所以精彩,并不是看诸葛亮如何一个个驳倒江东群儒,而是罗贯中通过诸葛亮之口所阐述的“君子之儒”与“小人之儒”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