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制定了几项紧急措施?
1956年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周恩来随后主持制定了“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以下简称“科学规划”)。他有远见地提出和确定了四项“紧急措施”,即大力发展计算机、无线电电子学、半导体、自动化,并将新技术应用于工业和国防。
与西方知识分子比,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为何没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可能和政治架构与文化背景有关。在我们的文化中,士大夫阶层信奉的是“学而优则仕”,以学成当官为知识分子的最高成就。政治架构的运行中,“官本位”主义更是促进了“学而优则仕”的主流地位。即使是现代,“官本位”的庸俗文化特质,依然控制着当代知识分子,他们很难能耐住寂寞坚守本业作出贡献。因为有官位,就会有一切,且比本业出成绩获得更多。
儒家倡导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使得古代知识分子缺少使命感,自私自利,以个人私欲代替正义感。想当官,并为当好官而坚守正义的士子,纵观古代史少得可怜。
要想说全面,以个人知识水平感觉很难。西方知识分子表现突出,也是文艺复兴以后,解放思想的成果,西方知识分子并非从一开始就比我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优秀。之所以,古代知识分子作为有限,与文化以“君权专制”、“官本位”等的传统影响有关。
总之,我们的文化中,糟粕太多,这才是问题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