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年月日时分秒的知识

bdqnwqk2年前百科16

1.关于年月日的知识

原发布者:爱YBBFHWPYU

关于年月日的知识[知识点]1、认识大月、小月、平年、闰年;2、计算经过的天数;[记忆]年分为平年、闰年;月分为大月、小月和特殊的2月。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7个);小月有:4月、6月、9月、11月)(4个)平年的2月有28天,闰年的2月有29天。2、连续的大月有7月和8月,或者12月和1月。连续两个月天数是61天,其中一个是大月,一个小月。3、4、5、各类节日:元旦节1月1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国际儿童节6月1日、建军节8月1日、建党节7月1日、国庆节10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等。6、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公元800年、1200年、1600年、2000年、2400年等)。7、记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到2008年是59周年。(2008-1949=59)8、公元1年—100年是第一世纪,如:公元1901—2000是第二十世纪。9、计算天数[分月计算]如6月12到8月17日是多少天?年月日单元知识点整理(1)1年=(12)月闰年=(366)天平年=(365)天(2)记住大月31天:1、3、5、7、8、10、12(腊),31天永不差;记住小月30天:4、6、9、11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3)判断是不是闰年的方法:年份除以4而无余数就是闰年,有余数就是平年。(4)上半年:1-6月下半年:7-12月第一季度:1、2、3月第二

2.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推算年、月、日的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订时间顺序的法则叫"历法"。

"历书"是排列年、月、节气等供人们查考的工具书。历书在我国古时称通书或时宪书,在封建王朝的时代,由于它是皇帝颁发的,所以又称"皇历"。

人们根据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据月亮绕地球公转,产生朔望,形成"月"的概念,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四季交替现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这三个概念所依据的物质运动是互相独立的。

根据精确测定,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2422平太阳日,这叫一个回归年。而从一次新月到接连发生的下一次新月的时间间隔为29.5306平太阳日,这叫一个朔望月。

以回归年为单位,在一年中安排多少个整数月,在一个月中又安排多少个整数天的方法和怎样选取一年的起算点的方法就叫历法。历法问题的复杂性全在于回归年和朔望月这两个周期太零碎,它们同"日"之间的关系,不像公里同米之间的关系那样简单;而且,它们彼此之间也不能通约。

所以,历法总是顾此失彼,不能同时协调两个周期。由于这两个原因,历法一般地分为三类;太阴历、太阳历和阴阳历。

侧重协调朔望和历月关系的叫太阳历,简称阳历;兼顾朔望月和回归年、历月和历年的叫阴阳历。 无论哪一种历法,都有一个协调历日周期和天文周期的关系间题。

在原则上,历月应力求等于朔望月,历年应力求等于回归年。但由于朔望月和回归年都不是整日数,所以,历月须有大月和小月之分,历年须有平年和闰年之别。

通过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闰年的适当搭配和安排,使其平均历月等于朔望月,或平均历年等于回归年。这就是历法的主要内容。

年月日的来历 一年,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的时间。全长为365天又1/4天(365.2422日),也就是365日5小时48分46秒,这叫"回归年"。

历法上的年为了应用方便,不采用回归年,而是采用了完整的天数。公历的平年是365天,闰年是366年,每四年一闰,每百年少闰一次。

使用的整天数的年历法上叫做"历年" 农历是根据月亮的朔望月共12个月算一年,一年是354天。每三年有一个闰年。

闰年是383天或384天。 一年,又是气候变化的周期,气候由冷变热,再由热变冷;这包括了人们从事农业自耕种到收获的全过程。

所以人们从很古的时候起,就用气候冷热周期变化这个自然规律作为计算时间的大单位,把一年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 一个月,就是月亮绕地球一周,也就是一个朔望月。

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59。

日,也就是29日12时44分3秒,这叫做"历月"。众所周知,月亮是个球体,由于月亮绕着地球不停地公转,同时又跟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所以月亮对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也在不断地变动,月亮对着我们照亮的这一面,有时有,有时无,有时多,有时少,这就形成了月亮的圆缺循环。

当我们看不到月亮的时候,叫做"朔"(多在阴历的初一和三十日)。过十四、十五天,我们就会看到圆圆的月亮,叫做"望"(多在阴历十四、十五、十六日)。

月亮由这次朔到下次朔或由这次望到下次望,这就是月亮绕地球转了一周,就是一个月,我们把它叫做"朔望月"。 月亮圆缺循环变化的规律,人人都可以看到,所以人们很早就把它作为计算日子的单位,把朔望月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

阴历的一个月,就是根据朔望月定出来的。 一日,就是地球本身自转一周的时间,也就是一个白天加一个黑夜,共计24小时。

地球是椭圆形的,自己不会发光,所在同一个时间里,地球只有一半向着太阳,向着太阳的这一半地球就是白天,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太阳的光照不到地球上,这一半地球上就是黑夜。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有规律的循环。

通常把太阳要升起来的时候叫白天,这就是一天的开始。在白天转为黑夜的时候,也就是太阳落下去的时候叫做黑夜。

一天,通常是指这个天象变化的规律,就很容易被人们所掌握,并利用它来作为计算时间的基本单位。一天,是历法上的第一种单位。

这种用太阳定出来的日,叫做"太阳日"。太阳日又有"真太阳日"和"平太阳日"两种。

真太阳日有长有短,这是因为地球绕着太阳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冬季地球离太阳远一些,所以公转就慢一些。地球公转的速度有快有慢,所以一天的时间也就有长有短。

因此"真太阳日"的时间是不完全一样长的,这样用起来就很困难。为了方便起见,历法上用的不是真的太阳日,而是一个长短不变的日,这个日就是一年之中,真太阳日的平均时间长度,就叫"平太阳日"。

按照现在惯例,一日的时间分成24等份,就是24小时,把24小时作为一日。依照现在惯例,一日是从半夜0点开始,到次日的半夜24小时止作为一天。

但是这里需要提及的是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又把一天的二十四个小时分为十二个时辰,也就是用民间的十二个属相来代替。恰好每个时辰是两个小时,每逢单数进位,而每个时辰又分为三个部份,为初时、正时和末时,每天的交替时间是从当日的半夜十一点整开始为第二天的子时,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0点。

所以夜晚11:00整到11:39分为初子时,11:40分到12:19分为。

3.年月日时分秒的来源

秒:二十世世纪中叶,由于量子力学的发展,发展了诸如光谱超精细结构、镁射及雷射、光磁共振(Optical Pumping)、分子束磁共振、分离震荡场等实验及研究,使量子频率标准取代以天体运动为标准之天体时而成为计时标准。1967年,CIPM定义秒是铯133原子(Cs133)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所持续的时间。此秒定义一直维持至今。

60秒是1分

60分是1时

24时是1日

………………

4.年月日时分秒,这些时间单位都是人类自己制定的,就连时间这个名称

以下想法纯粹本人胡思乱想的产物,没有可靠的科学依据,也没有一长串的专业知识讲解,所以观看的人可以一笑而过,当做没看到。本人也不知道时间到底是什么,但是,我认为时间是动的,而且时间并不只是只有一种概念。

时间⒈(白天黑夜的交替、四季的交替)地球绕着太阳转动以及地球自转的一个抽象的表达,人将白天黑夜的转换称为时间。

时间⒉(太阳中的能源流失)当太阳的能量消耗殆尽的时候,太阳的时光就算过完了。那么,这个时间就是人对能源的流失的另一个称谓。

时间⒊(人的衰老)人身上的细胞可以再生和不断的分裂分化从而产生一个个器官,最后组成人体【其实吧,我还想过一个很恶心的想法。。。就是人的器官是由一个个细小的细胞组成,人的肉眼看不到,只能看到较大的器官。如果,有些我们并不知道的物种可以看到细胞,那我们不再试拥有皮肤的‘人’了,而是一团细胞,如果那个物种刚好有密集恐惧症,那他们就完了。。。】当人的细胞分裂能力越来越弱的时候,人就会看起来变得衰老。那么这个所谓的是时间就是细胞的衰老了。。

当我有认为时间是永恒的,是静的。所以写上面那些观点的时候很矛盾。

时间应该还有很多很多的概念,我能想到的和想的最多的就是这些,不过我的表达能力不怎么好,而且以前想的现在回忆也不能全部记起来,现在想写的有些东西不知道怎么表达。所以只有七七八八的被描述出来,请见谅!

其实这并不算是对你的问题的解答,只是在表达我自己的想法,你提的问题我好想一个都没回答。。。不过,看在我写的那么多的份上,给个采纳不?

5.关于年、月、日的知识

关于年月日的知识

[知识点]1、认识大月、小月、平年、闰年;2、计算经过的天数; 1[记忆]年分为平年、闰年;月分为大月、小月和特殊的2月。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7个);小月有:4月、6月、9月、11月)(4个)

平年的2月有28天,闰年的2月有29天。

2连续的大月有7月和8月,或者12月和1月。连续两个月天数是61天,其中一个是大月,一个小月。

3、

4、

5、各类节日:元旦节1月1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国际儿童节6月1日、建军节8月1日、建党节7月1日、国庆节10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等。

6、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公元800年、1200年、1

6.时间的单位(时分秒)是怎样来的

时间单位时、分、秒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任何客观存在的物质都会持续一定的过程.例如,从种子发芽到长叶、开花、结果,人从出生到死亡,这个过程的持续性,就是物质的时间属性.因此,同长度等一样,时间也是客观存在的一种量. 白天和黑夜的自然循环、四季的变化等等是人类最早建立起来的时间观念.人们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又需要根据时间更好地进行生产劳动.人类逐渐利用日影的移动、燃料的燃烧、物质的流动等原理制成了早期的计时工具.例如,我国在夏代(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就创立了立杆测影的方法.根据杆影的方位变化,确定不同的时间.日晷(读作guǐ)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计时器.日晷有一根固定的臂或针,还有一个刻有数字和分度的盘,将盘分成许多份,观察日影投在盘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时间.日晷的计时精度能准确到刻(15分钟). 古代人还利用某些物质的流动现象来计时,如利用水从带有漏孔的容器或漏壶中流出的量来计量时间.我国古代的刻漏是在竹木制的刻箭上,按其一昼夜在水面上浮沉的长度分刻成100个间距,每个间距即为一刻,故有“百刻”之称.自西汉起用12个时辰来表示一昼夜的变化,每一时辰合今天的2小时.十二个时辰以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名.从夜间十一时起到一时为子时,夜一时至三时为丑时,其余类推. 古埃及人来表示一昼夜的变化是把白天定为10小时,夜晚定为12小时.由于四季的变化,白天和黑夜的长短不一样,后来把一昼夜变化均匀地分为24小时,每小时为60分,每分为60秒.这种计时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成为全世界公用的时间计量单位.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统一计量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1960年,经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正式把“秒”作为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之一.198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也把秒作为时间的基本单位,并选定非国际单位制的时间单位天(日)、〔小〕时、分作为辅助单位.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换算关系 秒 分 〔小〕时 天(日) s min h d 1分=60秒 1〔小〕时=60分 1天(日)=24〔小〕时 注:〔 〕里的字,在不致混淆的情况下,可以省略. ( )内的“日”字为天的同义语.。

7.年月日的知识

(1)一年有12个月。

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每年有7个大月,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每年有4个小月,是4月、6月、9月、11月。

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28或29天)。7月和8月、12月和1月都是连续的大月。

在同一年中,那么只有7月和8月是连续的大月。 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平年全年有365天。

2月 有 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闰年全年有366天。 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公历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

(2)一年有4个季度。第一季度是1月、2月、3月,平年的第一季度有90天, 闰年的第一季度有91天第二季度是4月、5月、6月,每年固定是91天 第三季度是7月、8月、9月,每年固定是92天 第四季度是10月、11月、12月,每年固定是92天。

我们平时所说的一年四季,是按照农历的节气划分的,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季节和季度是不一样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是根据温度变化进行区分的,而季度是根据月份区分的。

(3)一天有 24小时1、普通计时法又叫12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两个12时表示,在表示的时刻前必须加时间段词语做前缀。(如凌晨,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2、24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24时表示,在表示的时间前可以不加表示的时间段词语前缀。

3、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1世纪=100年 1年 =12个月 1天(日)=24小时 1时=60分=3600秒 1分=60秒 1 星期 = 7天。

关于年月日时分秒的知识

标签: 时分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