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科研创新还存在薄弱环节”的说法你怎么看?
科研能力很强调个体能力。
比如我们开一个电子工厂,装配手机,那么工人基本就是在高中这样一个学历层次上,经过1个月左右训练,大部分能合格工作。
但,科研能力,不单单是博士这样一个学历教育的顶端人才作为筛选对象,还需要在博士这样的学识基础上,有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的核心是创造力、创新能力。
但,从我们目前人才选拔的机制来说,基本上就是应试教育当道,甚至到了硕士生的选拔还是可以靠应试教育来挤入。虽然应试教育保证了教育的最大公平性,但不得不说,也扼杀了很多学生的创造力,遗漏了一些特殊人才。
所以,我们说科研体制、机制,单单科研人才的前期培养体制、选拔机制就存在很大问题。
接下来,就是整体的科研体制、机制了。
首先是科研课题的选择。我们大量的科研课题,是非常实用的不实用。为什么这么说呢?国家政策,确实是偏向于热点课题。比如3-4年前,各地的开发区,都重金鼓励云计算方面的课题。但实际上作为基础科研的研究所、大学,很多时候没有像企业那样高效,能马上掉转船头,折腾热门课题。最后就是只能把自己擅长的课题包装,往热门课题上去靠,来获得经费。这就使得,看起来不少人都在做解决国计民生的快课题,实际上,是包装自己的课题。
其次是为了经费做课题。科研人员的整体薪资水准一般,如果专心科研,肯定是没有余力赚额外的钱。这种情况下,申请到更多的科研经费,就是核心目标。因此,相当多的时间是在折腾申请过程,以及后续小结、结题等。
再有就是论文是职称的关键,而职称决定了基本薪资待遇。短平快课题必然是论文首选。今天中国科协给的调查,有93%以上的科研工作者发论文是为了评职称。要知道爱因斯坦1905年那几篇划时代的论文,都是作为衣食无忧的小公务员的业余爱好作品。现在大部分科研工作者,专业研究时间,远远不如当年的爱因斯坦。
另外,评价机制,经费审核机制等等,都制约着科研的发展。
与其说那么多,不如说相对理想的科研人才培养、教育以及科研模式是什么:
1、充分发挥天赋的资优教育。这方面国外已经很成熟,国内也有专家熟悉。就是要培养独立、创新、思维自由的天赋学生。
2、相对高薪的科研岗位,以及支持长周期“无所事事”科研。伟大的工作大部分都是从兴趣中,无所事事创造出来的。企业也好,投行也罢,那种发现问题-迅速解决问题的工作方式,是原创性工作的天敌。科研是不能讲效率的。科研效率高了,科研结果的价值就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