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知识涵养的问句是什么样的
1.要想有涵养,首先做到有知识的人物例子
孔子不耻下问:
春秋时代,孔子被人们尊为“圣人”,他有弟子二千,大家都向他请教学问.他的《论语》是千百年来的传世之作.
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弟子们想:“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
虚心好学,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叫“不耻下问”
2.有涵养是什么意思
涵养 是一个人的风度和气质,与一个人的胸怀和思想境界有关。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这样听人说,这个人涵养好,那个人没有涵养,讲的就是一个人有没有宽阔的胸怀,是不是懂道理明事理知进退。
一个富有涵养的人,不论面对什么样身份的人,始终都彬彬有礼;不论碰到什么不愉快、不顺心的事情,都能够不急不躁。动不动就生气的人,涵养不会很好;为一点小事就大动干戈的人,涵养不会很好。良好的风度和礼貌,是一个有涵养的人对待他人的自然反应。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是一个人有涵养的内在表现。
有涵养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与别人发生了矛盾和不愉快,会微笑着退一步表示歉意。即便自己有十分充足的理由,也不会咄咄逼人、气势汹汹没完没了。没有涵养的人,哪怕是碰到芝麻大的小事情,即使自己毫无道理,也要强词夺理,与人纠缠不休。有道是“忍让不为懦弱”、“退一步海阔天空”,能够化干戈为玉帛,那是有涵养人的智慧。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老子怕哪个?”最后两败俱伤,这是缺乏涵养人的可悲与愚蠢。手头的报纸上就有两例没有涵养的人,把微不足道的小事酿成了大祸的报道:一例说的是一父子俩打羽毛球时碰到过路人,双方产生口角各不相让,动起手来受伤进了医院;另一例说的是两个男子走路相碰起争执,由吵架到推搡,最后不甘示弱拔出刀子把人刺成重伤。缺乏涵养导致违法犯罪,重者将受到法律严惩,轻者也要破一笔财。这实在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想一想,比一比,有涵养无涵养,眼界开阔和心胸狭窄,其结果就是不一样。涵养不是一个人天生就有的,而要靠后天养成。读书能够使我们明理,向有德有能的人学习使我们增长知识,接受传统和现代文明的熏陶,重视法制教育等都可以开阔我们的心胸,让我们逐渐养成深厚的涵养。
3.形容有涵养的人,是什么气字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
出自苏轼《和董传留别》 中“粗缯大布裹生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 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 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 诏黄新湿字如鸦。”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广为传诵,原因就在于它经典地阐述了读书与人的修养的关系。中国的读书人向来把读书视为积累知识、增长学问的有效途径。读书的作用不仅在于占有知识,还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尤其是常读书,日积月累就会使人脱离低级趣味,养成高雅、脱俗的气质。清代学者梁章钜说:“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事实证明,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质是绝不相同的。
“腹有诗书”指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气”可以理解为“气质”或“精神风貌”。全句的重心在“自”上面,它强调了华美的气质是饱读诗书的必然结果。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古诗文网[引用时间201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