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知识付费”?
到底什么叫知识付费?
我做了几年的咨询、培训、写书,算不算知识付费?你可以算。但如果你算的话,你就没有理解这一波“知识付费”的差异化本质:服务产品化,以及“服务产品化”带来的头部现象。
什么叫“服务产品化”?
过去的圣经是手抄的,欧洲养了1万多誊写师,每人每年抄1200页。这就是服务,因为每一页都凝聚了人类时间。后来古腾堡发明了印刷,解放了人类时间,现在一分钟估计就能印刷1200页。这就是产品。出版,就是誊写的“服务产品化”。
人类曾做过很多教育的“服务产品化”尝试。比如录制讲课的视频,卖DVD。但是,这就失去了教育区别于出版、媒体最重要的特征:互动,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一旦把课程变成DVD,教育就立刻退化为出版。包括互联网上不温不火的MOOC,微课,都不再是教育,而是出版。
“媒体”呢?
媒体是一种特殊的出版业,都是为了完成内容的传播。出版更强调知识性,媒体更强调传播性;出版要深度,媒体要速度;出版跨越时间,媒体跨越空间。但不管怎样,媒体和出版一样,都已经完成了“服务产品化”,每次交付,凝聚的人类时间越来越低,甚至接近于零。
但是“教育”就很悲催了。出版界因为早已完成“服务产品化”,所以有因写出《哈利·波特》暴富的J·K·罗琳,媒体界因为早已完成“服务产品化”,所以有因主持《奥普拉脱口秀》而暴富的奥普拉。但是教育界,因为几千年来“服务产品化”尝试的失败,只有名气在外,但还必须靠收咸肉为生的孔子。
教育的“服务产品化”。
“在行”是一个尝试。专家资源,线上匹配,线下见面。但“在行”更像一个“滴滴打专家”,只做匹配,人类服务时间一分钟没少。“分答”也是一个尝试。它通过“偷听”的设计,一分钟知识服务结束后,语音秒变产品,广泛收费分享,成为真正的“服务产品化”。
教育的“服务产品化”更深尝试,是各种付费直播课程。比如YY语音的PS直播课程,沪江网的英语直播课程,和现在的“知乎live”。虽然老师付出的时间还是那么多,但直播每多一个在线学生的边际交付时间为零,“知乎live”把“服务产品化”推到了新高度,有机会成就巨星。
------------------------
刘润 | 互联网转型专家,27W+付费学员《5分钟商学院》创始人,前微软战略合作总监。欢迎关注刘润。
最后,你用过知识付费产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