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的发展史
一、 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重点掌握:在护理学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尤其是现代护理学发展的几个阶段护理特点及其各阶段影响护理学基本概念的因素。(一)护理学的形成1.人类早期的护理 从家庭护理走向社会,出现宗教护理,形成早期护理的雏形。2.中世纪的护理 天主教会垄断着文化思想和教育,主要形式是医院护理,由修女进行护理工作,工作内容主要是生活护理。3.文艺复兴时期(14-17世纪)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护理,护理摆脱了教会的控制,护理人员开始接受专门的护理。4.现代护理的诞生19世纪中叶,英国的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事业,这是护理的转折点。(二)现代护理学的发展 19世纪中叶,英国的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事业,标志着现代护理学的形成。1.以疾病为中心的阶段 此阶段护理特点是:护理从属于医疗,护士是医生的助手,护理方法是执行医嘱和护理常规,忽视人的整体性。这个阶段 生物医学模式。2.以病人为中心的阶段 1977年美国医学家恩格尔(G.I.Engel)提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这一新的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此阶段护理特点是:医护双方是合作伙伴,按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强调护理是一门专业。护士的工作局限于医院。3.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阶段1977年WH0提出的战略目标:“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此阶段护理特点是:护士具有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能力,在护理管理和临床护理工作中系统化地贯彻“护理程序”。工作场所 由医院扩展到其他部门,服务对象由病人扩展到所有人的所有生命阶段。二、南丁格尔对近代护理学的贡献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伦敦圣托马斯医院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式护士学校。1907年,南丁格尔获英国政府授予的最高国民荣誉勋章。1912年国际红十字会组织在伦敦大会上首次颁发南丁格尔奖,旨在表彰由各国推荐的忠诚于 护理事业,并为之作出贡献的优秀护士。1912年国际护士会决定将南丁格尔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三、我国护理学的发展
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是受西方护理的影响,因为我国古代的护理寓于医学之中,但在祖国医学书籍内还是记载着很多护理方面的论述,直至鸦片战争后,各国传教士来到中国,除建教堂传教外,还盖了医院和学校。1835年第一所西医医院在广东省建立,以短期训练形式培养了护理人员,此后在上海也开设护士培训班。1888年在福州成立我国第一所护士学校, 继而全国各地陆续开办了护士学校,招收初中、高中毕业生,学制3~4年,开始形成了我国护理专业队伍。1934年,教育部成立护士教育专门委员会,规定高级护士职业教育。在此期间,北京协和医学院与全国其他5所教会大学合办学士学位的护士学校,学制5年,为我国培养了一批高级护理人才。1949年新中国诞生,护理事业迅速发展。l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将护士教育列为中等专业教育之一。1984年教育部与卫生部联合召开会议,决定在高等医学院校内增设护理专业或护理专修科,恢复了护理高等教育。护理专业作为一门学科,也和其他专业一样,在不断的提高和发展中,通过晋级考核,评定出不同层次的初、中、高级的护理技术职称。中华护理学会是中国护理界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早期称中华护士会,于1909年成立,l936年改称中华护士学会,l964年改称现名。l954年中华护士学会的学术委员会创刊《护理杂志》。在建国后的17年中,护理事业和全国其他事业一样,欣欣向荣地发展着。但“文革”期间中华护理学会被迫停止活动,全国护士学校大部分停办,医院护理制度也被彻底打乱,导致全国护理人员短缺和护理质量大幅度下降。1977年以后,中华护理学会恢复活动。同年9月《护理杂志》复刊,1981年改名为《中华护理杂志》。此外,向全国发行的护理杂志还有多种。学会恢复以后,总会和各地分会经常召开全国性或地方性的学术会议,交流和总结护理教育、护理科研和护理临床等方面的经验课题。通过各种业余或脱产进修学习,扩大和更新了护士的知识领域,护理质量有了显著提高。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日益深人,护士国际间双边活动也越来越广泛,如互派护理代表团进行访问、学习、讲课,这种友好的交流活动推进和发展了我国护理界同世界各国护理界的友谊和相互了解。我国护理工作正在跟上现代医学科学前进的步伐,迎接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