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车知识
1.跑车入门知识
--------举例--------举例
轻型跑车 奥迪TT 轻型运动车 雷诺cilo v6
轿跑车 奔驰SL500 运动车 奔驰E500
性能跑车 法拉利F360 性能运动车 雷克萨斯ISF
高性能跑车 保时捷GT2 高性能运动车 奔驰E63
超级跑车 法拉利enzo 超级运动车 奔驰S65AMG
---------
具有极高收藏价值或者超大马力的车 或称为
顶级跑车
2.赛车的基本知识
“外─内─外”大概是赛车技巧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章。
所谓的外内外,指的是车子通过弯道的路线,从接近弯道到进入弯道再到出弯的所走的那条线。路线中最靠近弯心的那一点称为APEX点,通常外内外的APEX点刚好会是中间那一点。
除了一些不用煞车减速就能通过的弯道外,APEX点通常也会是动力上的临界点(criticalpoint)。以临界点作为分界,在这之前属于减速入弯的阶段,临界点之后就属于加速出弯的部份。
(事实上我还找不到专有名词形容入弯后开始加速出弯的那个点,这里暂时先以临界点称呼) 采用科学上的计算,连接两点之间最短距离的应该就是最接近直线的线(当然能直线是最好),因此若拿通过发夹弯的路线来讲,最短的线应该是紧贴转弯最靠内的“内内内”而不是先冲到外面再靠近内线的“外内外”路线,单纯以距离而言,内内内这条的确是最短的线没错,那为什么赛车却要走外内外呢? 内内内确实是最短的线,但实际上赛车通过弯道最先考虑的是“能最快通过弯道的线”,至于是不是最短的线倒并非绝对因素,赛车首重是时间,而不是距离。数学上内内内是最短没错,但在实际上,行走内内内的路线会使得赛车进出湾的速度落差极大,为了要在这么小的回转半径通过弯道,车速势必要降很多,对于出弯的加速极为不利,反而外内外虽非最短路线,但它却能提供赛车以比较高的速度过弯,两者相较之下,反而是外内外以比较短的时间通过弯道,而“时间”正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因素。
以过弯而言,赛车追求的不只是最快速的通过弯道,还有最快的出弯速度,倘若只是比别人更快进弯,但出弯若是慢慢来还是会被对手赶过去,反之若有比对手更快的出弯速度,那即使是跟在对手后方,出弯后仍然可以超越他。因此还有一种重视出弯速度的外外内取线。
宏观来看它仍属于外内外的取线(可以称为一种变种路线,只是为了方便区隔我们暂且以外外内来称呼)。 出弯的速度决定于赛车过了临界点后一直到弯道出口的加速路程长短,谁过了临界点后能越早加速就拥有越好的出弯速度,外外内因为走线不对称,临界点提前了,使得它拥有比较长的出弯加速路程,所以有更高的出弯速度,相当有利于在出弯后超越别人。
F1场上偶而会见到,在前后两车都拥有差不多的技巧与性能时,后车只能跟着前车进出弯道却苦无机会超越。即使后车性能较强,也会因为外内外的路线被前车占住,在同一条线上若是贸然加速会有追撞前车的危险,在这种状况下后车可能会弃外内外而改采外外内,寄望能以本身性能的优势搭配外外内的线,以更快的出弯速度来超越前车。
听来外外内似乎是有更快出弯速度与能突破外内外防御的优点,但凡事总是一体两面有好有坏,外外内还是有其隐忧,主要是在于进弯时偏外的路线。 风险一:如此偏外的路线是为了追求待会出弯有更好的加速路程,但也因为如此偏外使得临界点难以判断,一个不小心很有可能会因速度过快而冲出弯道或撞墙,风险相当大。
风险二:若单只有两车追逐时还好,后车无后顾之忧,大可以用外外内取线大胆挑战前车,即使无法超越也会造成前车压力,增加前车失误的机会。但若是多车行成集团的时候,1车2车3车……连成一条龙,进弯时2车若是采用外外内的线企图超越1车,很有可能因为入弯偏外侧而反而让后头的3车有机可乘,3车可能因此强行以更快的速度切入弯道内侧,破坏2车预定行驶的外外内路线,这时2车非但无法顺利出弯(路线被3车插入),还会因为位处弯道外侧使得防御漏洞百出,接连的4车、5车可能会搭3车的方便跟进超车,因此在多车形成的集团中,外外内并不适用。
风险三:外外内的优势在于有较好的出弯速度,但实际上这个“好”其实也只是好一点点而已,倘若出弯后是一条长直线路段,那外外内在出弯速度比较快的优势下,就很有可能在这段直线超越前车,但问题是,假如出弯后紧接又是弯道呢?也就是多个弯道密集组合在一起的复合弯道呢,那多出来的一点点速度优势等于是没有,反而会因为行进路线过于崎岖而错失一口气顺利通过复合弯道的机会 (面对复合弯道,外内外还是比较有优势)。 整体而言,在进攻弯道这部份,套用流行语,外内外还是王道! 但这规则并非一成不变,实际在多车竞技时,状况会变得相当复杂,对前要攻击,对后要防御,懂得灵活运用,外外内就有机会突破外内外的防御,甚至在某些特殊状况下,内内内反而是最有利的路线也说不定。
没有一定的规则,只要擅用技巧,即使是车子性能略逊于人,但还是有机会扳倒强劲的对手。 理论上,每个弯道都有一条线能最快通过,而每个赛车场都有一条最完美的线能最快跑完全场,虽然这条线会因车辆性能、驾驶习惯而有些微差异,但在同样的车子与驾驶技巧前提下,就只有一条线是能最快跑完一圈的。
这条线是所有赛车手梦寐以求的,为了找出这条线,车手们不停去尝试、反复钻研每个弯道的极限,死命要找到那条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线。当大家的技术水平、车辆性能接近时,所找到的完美的线就会趋于一致,因此可以在F1场上或其它高水平的比赛里能看到,众家车手所跑的线几乎一样,而且。
3.汽车的基本常识
汽车排量
汽缸工作容积: 活塞从一个止点移到另一个止点所扫过的容积称为汽缸工作容积,用Vb表示
Vb=π(D/2)(D/2)S(其中D为汽缸直径 S为活塞行程)
Vb的单位一般用L [编辑本段]排量: 活塞从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所通过的空间容积称为气缸排量,如果发动机有若干个气缸,所有气缸工作容积之和称为发动机排量。一般用升(L)来表示。 [编辑本段]我国轿车的排量划分: 我国轿车级别的划分是根据排量的大小来决定的。微型轿车的排量小于等于1.0L;普通级轿车的排量在1.0—1.6L范围内;中级轿车的排量在1.6—2.5L范围内;中高级轿车的排量在2.5—4.0L范围内;高级轿车的排量则大于4.0L。
4.汽车常识大全
常听到许多人说车上的电瓶挂点,车子停个一晚就发不动了!其实,这与天气状况也有很大关连喔!汽车电瓶是靠铅酸的电离作用产生电力,然而在低温下,电离活性会下降,许多寿命已久的电瓶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就「假性」挂点,解决方法是先去买罐电瓶活性剂(一罐不过几十块)加入电瓶加水口,搞不好当场可以「复活」;如果是免保养电瓶没有加水孔,试试用热毛巾包住电瓶让它「暖身」,应该也有「再生」的机会!反正,试试不行再换新电瓶也没什麽损失!! 发电机 车子开开忽然大灯忽明忽暗,引擎怠速也变得不稳定,这很可能是汽车发电机用久了发生不能发电的故障!这种问题到了修车厂通常都是叫您整颗全换,价位约在八、九千到上万一颗,好贵啊!其实发电机也不过是由线圈转子及电磁铁组成的,这种东西用铁鎚去敲它都不太会坏了,正常使用怎麽会故障呢?所以,发电机的故障点 90% 以上在於其上有一颗整流晶体,这个东西在高热下用久了的确会坏,然而换新一颗也不过两三千块喔。
下次如果您爱车的发电机坏了,您可以要求修车师父只换晶体,绝对药到病除,省下不少钱! 供油电脑 一定很难想像引擎电脑还会坏吧?其实,那是因为电脑电源有著许多保险丝层层保护它;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如果就那麽不幸由哪颗感知器回馈过量凸峰讯号回电脑,当场挂点也不是不可能喔!供油电脑其实非常不容易坏,如果坏了也保证是大条的问题:引擎绝对发不动、换新绝对花大钱!除非泡水,供油电脑里的一堆IC板、晶体、电容。
绝不会一起故障,顶多烧个电容而已。 所以就因为一颗电容要花上两三万买新电脑太不值得,坊间还是有专修汽车电脑的电子专门店,怎麽修也都比换一颗新电脑便宜! 冷气压缩机 冷气不冷,当把爱车送到修车厂检查后,确定不是冷气管路破漏,冷媒量也没有减少,然而打开冷气开关就是不见压缩机作动,这时问题点就集中在冷气压缩机! 一颗全新的冷气压缩机好歹也要上万块,实在贵得很!然而有时压缩机不动作并不是本体的问题;如果把压缩机拆下来,转动皮带盘并没有卡死的状况,可以请修车厂试著把皮带盘上的电磁离合器过电(电线接正极,压缩机体接负极),如果没有作用,那单纯就是电磁铁故障,只要花个两三千块换掉这项东东就行了喔! 皮带惰轮引擎的周边运转部件 都是靠皮带的联结来获取引擎运转动力,而皮带必须维持一定紧度才能完整传递动力,这部份就须靠相关的皮带惰轮来作用。
皮带惰轮用久磨损了,会发出阵阵「吱吱」的尖锐叫声,到了修理厂,厂方一样会叫「换」!别急!除非是那种机器压死成型的惰轮组件,要不然坏都是坏在惰轮的轴承!只要花个十块百块换新轴承,又何必花上千块换掉整组惰轮呢? 自排变速箱 是靠 ATF为动力传递介质,流失部份动力是先天上的缺憾,加上内部复杂的油路、不断摩擦的湿式离合器片及制动带。高温、高油压,都使得自排变速箱寿命无法如同手排变速箱那般长寿。
一但大限到了,通常自排变速箱会产生许许多多运转噪音,甚至到后来某些档位都没有了,换新!?一颗全新品好歹都要个万把十万的,实在是粉贵!其实,自排变速箱会坏会磨损的也不过离合器片及制动带,换掉这两项零件再加一个ATF滤油器,如此一组自排变速箱大修包也不过几千块,就算工资再贵加加也不过万初头吧!只是能有修理自排变速箱技术的修车厂并不多,所以也可以请厂方找找修变速箱专门店有没有同型的翻修自排变速箱,一颗完全整理好的也不过两三,用坏掉的去换可能还更便宜,也是不错的省钱秘方! 水箱引擎水忽然都没有了 水箱引擎运转时会产生高温,必须藉助水循环来散热!但当某天车开开忽然半路引擎冒烟-天啊!水竟然都没有了,幻化成阵阵蒸汽!这种情形通常只有两种原因造成,一是散热风扇故障,另一则是水循环管路破漏。如果在修车厂的诊断下发现漏水元凶是水箱破裂的话,通常厂方多会叫您换个新水箱;然而,水箱裂掉其实是可以修的!水箱是由铝材质制成,如果查到不大的破裂,其实可以用铝焊或铜焊来修补,仅仅百来块的工资即可搞定,当场就能省下好几千块换新水箱的费用! 传动轴是否有遇过开车时只要一转弯,底盘下就传来「卡达」的声音呢? 问题症结大多发生在传动轴万向接头磨损,前轮传动车常有这种问题喔!开到修车厂修理,厂方大多会告诉你整支换掉就好,但是相对的价钱也得好几千块。
其实,会发生万向接头磨损的状况,是因为接头外附的防尘套破裂,造成防尘套内部的润滑油脂外漏、尘土跑入,在这种缺油又多脏污的状况下,当然就加速了万向接头的磨损!所以,如果磨损状况不严重,其实可以单换防尘套(一个才一两百元),且补充润滑油,这支传动轴就还能用上许久!又如果万向接头磨耗太严重,也可以只单换接头部份;反正,绝对没必要整支传动轴都换! 轮圈 为了求美观,漂漂的铝合金轮圈几乎是目前所有车主的改车重点之一!然而铝圈在台湾这种Rally级的路面摧残下,很难不产生变型的情况,造成行车时方向盘及车身抖动,这时您可别急著把变型铝圈换掉喔!目前市面上有许多专修变型铝圈的轮胎行,一 颗铝圈。
5.汽车基本常识
就像上面说的一样 这是慢慢积累的
多看汽车杂志,后面有价格表,你要有你自己喜欢的汽车品牌和车型,比如我就喜欢宝马这个品牌的Z4,有了自己喜欢的车型就好办了,你就会去了解这款车型的一切,这个就是知识从一个点开始带一个面。
你想了解一些入门的比较基础的概念→
首先是车的品牌,比较出名的就是像大家都知道的奔驰、宝马、大众这3个就代表德系(德国品牌)。 还有就是丰田、本田、日产这3个代表日系(日本品牌) 还有N多品牌,这就不一一列出了。
其次你要认识车标,就等于奔驰的车标谁都认识吧,(汽车杂志后面的价格表都有)
然后是车型→
每个品牌下面都会有几个甚至几十个车型,比如宝马基本的有(在街上常见的)3系、5系、7系、X系、Z系,3系包括320、325、330、5系有525、530等,(这些你可以在汽车杂志后面的价格表能看懂) 这些系多是根据车型分好了类的,比如3系5系7系就是轿车,X系是SUV(如果模糊的说就是一般人说的越野 其实不是)其中单独的一款就是某车型,比如我就喜欢宝马3系里的330和Z系当中的Z4 一般你在大街上看到的车后面都有标示 一般标了车名和排量和其他一些代表自动档或手动档、发动机技术、和一些特别技术 的英文缩写字母
当你了解了所有汽车表面的东西后 最后才是性能 我这就不多说了
这些都是在日常中慢慢积累的 很多很多 我一下很难跟你说完
最主要的是你爱车与否 如果爱那么你就会慢慢去了解 没有人能一下跟你把所有汽车知识说完 遇到不懂的再问或到网上查
给你推荐2本杂志 《中国汽车画报》 《座驾car》 希望对你有帮助
6.汽车的基本常识
【汽车常识】 一、汽车的主要结构参数和性能参数 汽车的主要特征和技术特性随所装用的发动机类型和特性的不同,通常有以下的结构参数和性能参数。
1. 整车装备质量(kg):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包括润滑油、燃料、随车工具、备胎等所有装置的质量。 2. 最大总质量(kg):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
3. 最大装载质量(kg):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的最大装载质量。 4. 最大轴载质量(kg):汽车单轴所承载的最大总质量。
与道路通过性有关。 5. 车 长(mm):汽车长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6. 车 宽(mm):汽车宽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7. 车高(mm):汽车最高点至地面间的距离。
8. 轴距(mm):汽车前轴中心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9. 轮距(mm):同一车轿左右轮胎胎面中心线间的距离。
10. 前悬(mm):汽车最前端至前轴中心的距离。 11. 后悬(mm):汽车最后端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12. 最小离地间隙(mm):汽车满载时,最低点至地面的距离。 13. 接近角(°):汽车前端突出点向前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4. 离去角(°):汽车后端突出点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5. 转弯半径(mm):汽车转向时,汽车外侧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车辆支承平 面上的轨迹圆半径。
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的转弯半径为最小转弯半径。 16. 最高车速(km/h):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17. 最大爬坡度(%):汽车满载时的最大爬坡能力。 18. 平均燃料消耗量(L/100km):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
19. 车轮数和驱动轮数(n*m):车轮数以轮毂数为计量依据,n代表汽车的车轮总数,m代表驱动轮数。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参数包括发动机缸数,气缸的排列形式,气门,排量,最高输出功率,最大扭矩。
20、缸数:汽车发动机常用缸数有3、4、5、6、8缸。排量1升以下的发动机常用3缸,1--2.5升一般为4缸发动机,3升左右的发动机一般为6缸,4升左右为8缸,5.5升以上用12缸发动机。
一般来说,在同等缸径下,缸数越多,排量越大,功率越高;在同等排量下,缸数越多,缸径越小,转速可以提高,从而获得较大的提升功率。 21、气缸的排列形式:一般5缸以下的发动机的气缸多采用直列方式排列,少数6缸发动机也有直列方式的。
直列发动机的气缸体成一字排开,缸体、缸盖和曲轴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低速扭矩特性好,燃料消耗少,尺寸紧凑,应用比较广泛,缺点是功率较低。直列6缸的动平衡较好,振动相对较小。
大多6到12缸发动机采用V形排列,V形即气缸分四列错开角度布置,形体紧凑,V形发动机长度和高度尺寸小,布置起来非常方便。V8发动机结构非常复杂,制造成本很高,所以使用的较少,V12发动机过大过重,只有极个别的高级轿车采用。
22、气门数:国产发动机大多采用每缸2气门,即一个进气门,一个排气门;国外轿车发动机普遍采用每缸4气门结构,即2个进气门,2个排气门,提高了进、排气的效率;国外有的公司开始采用每缸5气门结构,即3个进气门,2个排气门,主要作用是加大进气量,使燃烧更加彻底。气门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5气门确实可以提高进气效率,但是结构极其复杂,加工困难,采用较少,国内生产的新捷达王就采用五气门发动机。
23、排气量:气缸工作容积是指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扫过的气体容积,又称为单缸排量,它取决于缸径和活塞行程。发动机排量是各缸工作容积的总和,一般用于(L)来表示。
发动机排量是最重要的结构参数之一,它比缸径和缸数更能代表发动机的大小,发动机的许多指标都同排气量密切相关。 24、最高输出功率:最高输出功率一般用马(PS)或千瓦(KW)来表示。
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同转速关系很大,随着转速的增加,发动机的功率也相应提高,但是到了一定的转速以后,功率反而呈下降趋势。一般在汽车使用说明中最高输出功率同时每分钟转速来表示(r/min),如100PS/5000r/min,即在每分钟5000转时最高25、输出功率100马力。
最大扭矩:发动机从曲轴端输出的力矩,扭矩的表示方法是N.m/r/min,最大扭矩一般出现在发动机的中、低转速的范围,随着转速的提高,扭矩反而会下降。当然,在选择的同时要权衡一下怎样合理使用、不浪费现有功能。
比如,北京冬夏都有必要开空调,在选择发动机功率时就要考虑到不能太小;只是在城市环路上下班交通用车,就没有必要挑过大马力的发动机。尽量做到经济、合理选配发动机。
二、发动机基本参数详解 1、缸数:汽车发动机常用缸数有3、4、5、6、8、10、12缸。排量1升以下的发动机常用三缸,1~2.5升一般为四缸发动机,3升左右的发动机一般为6缸,4升左右为8缸,5.5升以上用12缸发动机。
一般来说,在同等缸径下,缸数越多,排量越大,功率越高;在同等排量下,缸数越多,缸径越小,转速可以提高,从而获得较大的提升功率。 2、气缸的排列形式:一般5缸以下的发动机的气缸多采用直列方式排列,少数6缸发动机也有直列方式的,过去也有过直列8缸发动机。
直列发动机的气缸体成一字排开,缸体、缸盖和曲轴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低速扭矩特性好,燃料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