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答辩?

bdqnwqk2年前问题17

分为三个阶段回答该问题吧:

第一阶段:需根解损。辩论里面有四大核心议题,分别是:需要、根属、解决和损益。对于答辩一样如此。

A.需是需要,高效地准备答辩,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答辩的对象以及目的是什么,比如开题答辩的核心在于构建一个好的框架,用以支撑后续研究的发展;而毕业答辩的核心则在于突出自己做了什么,工作量、贡献和创新的大小是多少。此外,了解到自己的听众是谁也至关重要,比如博士答辩前一般会贴出来具体的评审老师,可以投其所好,避其锋芒。比如知道A老师很喜欢利用B方法,可以突出自己文章中B方法的使用;亦或者C老师对于D理论的了解很深入,那么如果自己的内容中有对D理论不清晰的地方就需要提前理清。

B.根是根源,高效做好答辩,要理解答辩的目的和需求背后的根本问题在哪。如果是开题答辩,那么核心目的在于提出思路,延伸问题;毕业答辩的核心则是归结结论,收尾问题。要了解对于不同答辩自己需要传达的核心是什么,应该侧重哪一方面的讲解,突出哪些地方。

C.解是解决方法或方案,也就是整个答辩的过程。一个好的答辩,需要有着清晰的逻辑以及层层递进的层次,以一般的论文为例,首先要说明介绍和背景的部分,之后需要和其他文献比较差异,再之后需要说明方法、模型和待解决的问题,而后得到的结论以及对其的分析,最后是扩展和结论。按照结构化的模式进行操作,总不会有大错误。具体可以找师兄师姐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调整。

D.损是损益比,在这里我解释为需要讲的和不需要讲的内容的占比。理解好听众希望听到什么,不希望听到什么。对于一个学术答辩的话,如果讲述者花费大量时间来论述问题的背景或是方法的应用会使得重点偏移,而忽略了核心是研究的这个问题哪里有价值以及采用现有方法如何解决现有的待解决的问题等方面。一般而言,一个好的答辩,核心的部分应该占到70%以上的内容,而一些开场、寒暄、非重点部分、结语、感谢应该在10%以内快速完成。剩下的10%-20%应该用作灵活调整时间,毕竟答辩的话很多人会紧张,语速、心态、对于内容的把握都会产生异化。

第二阶段:准备与练习。准备部分前面已经提的差不多了,这里重点说下展示方式的准备以及练习。

A.展示方式:一般来说是PPT,当然也有用Poster或者Prezi的,不过还是建议中规中矩的好。以PPT为例,需要做到的要点大概包括:拒绝花里胡哨,用色不建议超过三种,字体字号请按内容统一,该加粗加粗,该高亮高亮;有页码,方便后续的提问;逻辑清晰,不要涉及到不重要的内容,不要掉进细节。最后,善用师兄师姐的模板,不要过度依赖,也不要离题万里。(同时提前了解下答辩的放映是4:3还是16:9)

B.练习:排练功能非常好用,请多加利用,一定要提前多次排练,控制在限定时间的90%左右,为正式答辩留出机动的时间。构建各页之间的联系,一定要做到自己清晰地知道讲过了什么,现在要说什么,下一张要讲什么的状态。最好的话,找个相似大小的教室,先练习下;更好的话,找两三个听众听听,给给意见,看看有什么问题。最后,思考假如自己的听众,或站在听众的视角会有什么问题。

第三阶段:临场发挥。主要包括当天的准备,场面控制以及应对提问三个部分。

A.当天准备:早点到达教室测试PPT(或存为PDF),按照要求着装,带齐需要用到的东西(如有需要可以带纸笔上台),以好的形象和气场面对听众。

B.场面控制:答辩开始点排练计时,随时了解离答辩结束还有多久;观察听众的状态和表情,如果过于沉闷可以跳过冗长的介绍部分直接进入问题的核心,相反如果听众表现出了疑惑可以进行进一步的阐释说明;不要紧张,听众没有什么可怕的,都是人...无非是他坐着你站着。注意语速,太快或者太慢都不可取;声音可高可低,但必须保证准确无误覆盖到所有听众。应对提问:首先记录要点,在提问的时候记住问题的核心在哪,可以用笔记录。之后针对核心问题进行回应,注意礼貌和客观,不要咄咄逼人,毕竟时间有限不可能问题的覆盖面太广,肯定是有针对性的,那么回答也需要是有针对性的,并且如实告知,做了的就说做了,没做的承认不足。最后表示感谢,无论意见是否有用,至少听众坐在那听你说了这么久,表示下感谢并不过分。

真正好的答辩,很容易能够看出来。在自己答辩前,不妨先去听听前人的答辩,肯定能够找到一款你觉得不错的,之后按照他/她的模式进行改进,不断练习,相信会对之后的准备大有裨益。另外,尽早准备,越熟悉你的答辩内容,答辩的时候越能收放自如。

标签: 答辩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