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里的哲学知识
1.《苏菲的世界》中富有哲学寓意的语段,并体现的哲学道理
一、关于生与死生命为何要结束呢?这是多么不公平呀!苏菲站在石子路上想着。
她努力思考活着的意义,好让自己忘掉她不会永远活着这件事。然而,这实在不太可能。
现在,只要她一专心思索活着这件事,脑海中便会马上浮现死亡的念头。反过来说也是如此:唯有清晰地意识到有一天她终将死去,她才能够体会活在世上是多么美好。
这两件事就像钱币的正反两面,被她不断翻来转去,当一面变得更大、更清晰时,另外一面也随之变得大而清晰。生与死正是一枚钱币的正反两面。
“如果你没有意识到人终将死去,就不能体会活着的滋味。”她想。
然而,同样的,如果你不认为活着是多么奇妙而不可思议的事时,你也无法体认你必须要死去的事实。 二、关于哲学的概念:所谓哲学,我们指的是耶稣基督降生前六百年左右,在希腊演进的一种崭新的思考方式。
在那以前,人们在各种宗教中找到了他们心中问题的答案。这些宗教上的解释透过神话的形式代代流传下来。
所谓神话就是有关诸神的故事,其目的在解释为何生命是这一番面貌。在这段期间,希腊人在希腊本土与意大利南部、小亚细亚等希腊殖民地建立了许多城市。
在这些城市中,所有的劳力工作都由奴隶担任,因此市民有充分的闲暇,可以将所有时间都投注在政治与文化上。 在这样的城市环境中,人的思考方式开始变得与以前大不相同。
任何人都可以发言质疑社会的组成方式,也可毋需借助古代神话而提出一些哲学性的问题。 我们称这样的现象为“从神话的思考模式发展到以经验与理性为基础的思考模式”。
早期希腊哲学家的目标乃是为大自然的变化寻找自然的——而非超自然的——解释。 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慢慢形成这样的观念,认为大自然的变化必定是某种基本物质造成的。
他们相信,世上必定有某种“东西”,万物皆由此衍生,而且最终仍旧回归于此。 我们最感兴趣的并不是这些早期的哲学家找出了哪些答案,而是他们问了什么问题、寻求何种答案等等。
我们对他们的思考方式较感兴趣,而不是他们思考的内容。 哲学逐渐脱离了宗教的范畴。
我们可以说自然派的哲学家朝科学推理的方向迈出了第一步,成为后来科学的先驱。 这些自然派哲学家的论述,至今只留下断简残篇。
我们所知的一小部分乃是根据两百多年后亚理斯多德的著作。其中只提到这些哲学家所做的若干结论,因此我们无法确切了解他们是经由何种方式达成这些结论。
不过,我们根据已知的资料可以断定这些早期希腊哲学家的“课题”与宇宙的基本组成物质与大自然的变化等问题有关。 三、米雷特斯的三位哲学家1、泰利斯据说他在埃及时曾计算过金字塔的高度,他的方法是在他自己的影子与身高等长时测量金字塔的影子高度。
另外据说他还在公元前五八五年时准确预测过日蚀的时间。 泰利斯认为水是万物之源。
我们并不很清楚这希的意思。或许他相信所有的生命源自于水,而所有的生命在消融后也仍旧变成水。
2、安纳克西曼德形成万物的物质不一定不是这些已经被创造出来的事物。因此这种基本物质不可能是像水这样平常的东西,而是某种无以名之的物质。
3、安那西梅尼斯安那西梅尼斯认为当水再进一步受到挤压时,就会变成泥土。他可能曾经注意到冰雪融解时,会有泥土、沙石出现。
他并认为火是比较精纯的空气。 因此他主张空气是泥土、水、火的源头。
四、意大利南部伊利亚:1、帕梅尼德斯认为现有的万物是一直都存在的。这个观念对希腊人并不陌生,他们多少认为世上的万物是亘古长存的。
在帕梅尼德斯的想法中,没有任何事物会来自虚无,而已经存在的事物中也不会消失于无形。2、赫拉克里特斯:他认为恒常变化(或流动)事实上正是大自然的最基本特征。
我们也许可以说,赫拉克里特斯对于自己眼见的事物要比帕梅尼德斯更有信心。 赫拉克里特斯说:“所有事物都是流动的。”
每一件事物都在不停变化、移动,没有任何事物是静止不变的,因此我们不可能“在同一条河流中涉水两次”。当我第二次涉水时,无论是我还是河流都已经与从前不同了。
赫拉克里特斯指出,世间的事物都是相对的。如果我们从未生病,就不会知道健康的滋味。
如果我们从未尝过饥饿的痛苦,我们在饱足时就不会感到愉悦。如果世上从未有过战争,我们就不会珍惜和平。
如果没有冬天,春天也不会来临。 赫拉克里特斯相信,在事物的秩序中,好与坏、善与恶都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好坏善恶两极之间没有不停的交互作用,则世界将不再存在。 他说:“神是白天也是黑夜,是冬天也是夏天,是战争也是和平,是饥饿也是饱足。”
这里他提到的“神”所指的显然不是神话中的神。对于赫拉克里特斯而言,神是涵盖整个世界的事物。
的确,在大自然不停的变化与对比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见神的存在。 3、西西里的哲学家恩培窦可里斯:帕梅尼德斯和赫拉克里特斯各自主张两点。
帕梅尼德斯说:1.没有任何事物会改变。 2.因此我们的感官认知是不可靠的。
赫拉克里特斯则说:1.万物都会改变(“一切事物都是流动的”) 2.我们的感官认知是可靠的。 两人的意见可说是南辕北辙。
但究竟谁是谁非?这样各执一词、相持不下。
2.苏菲的世界称述那些哲理
这本书含盖思想非常多,要说完基本要把死方哲学史述一遍了,我简单介绍下
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评论家认为,对于那些从未读过哲学课程的人而言,此书是最为合适的入门书,而对于那些以往读过一些哲学而已忘得一干二净的人士,也可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比如一些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只有一个条件:要有好奇心
苏格拉底 ……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
亚理士多德 ……一位希望澄清我们观念的严谨的逻辑学家
补充说明下,哲学史,是人类思想变化的过程,就是这时代一些名人脑子里在想什么,对当前世界是如何界定评价的 雅典的哲学(BC400) 自然派哲学家之后的雅典哲学家关注的是个人本身以及每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 诡辩学家认为哲学问题或许有答案,但人类永远不可能揭开大自然之谜(此观点被称为“怀疑论”),因此,他们宁愿关心个人在社会中地位的问题。 诡辩学家普罗塔哥拉斯Protagoras说“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事物的好坏皆以人的需求而定,并且无法确定世上是否有神(被称为“不可知论者”)。 诡辩学家认为世间没有绝对的是非标准。 雅典的苏格拉底称自己为“哲学家”,认为自己对生命和世界一无所知,因此致力于孜孜不倦地思考和寻找答案,认为人必须为自己的知识奠定巩固的“理性”基础,相信辨别是非的能力就存在于人的理性中,人如果违反自己的理性就会不快乐。认为有绝对的是非标准存在,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柏拉图关心的是永恒不变的事物(自然界的、人类道德及社会的)与“流动”事物之间的关系。认为永恒不变的东西并非一种“基本物质”(不同于德谟克里特斯及恩培窦里克斯),而是形成各种事物模样的精神模式或抽象模式,所谓“理性原型”。柏拉图把世界分为两个领域,感官世界及理型世界。感官世界的事物都在流动,可以被人的五官认识到;理型世界在物质世界的背后,包含各种自然现象背后永恒不变的模式,这种永恒不变的理型只能用人的理性认识到。他认为哲学家就是要从感官世界的影像出发,追寻背后的真实理型概念。柏拉图提出了“理想国”的概念(乌托邦),认为这个理想的社会应由哲学家用理性来治理,国家有不同的职务和分工,每人都明白自己在整个国家中扮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