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知识点
1.梳理唐朝的重要知识点
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隋文帝实行了改革,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
2、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分为三点四段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到余杭,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熟记隋运河图)。隋、元两朝大运河的 南北起点都相同,南起今杭州,北到今北京,都以洛阳为中心,元朝南粮北运比隋朝更有优势的理由:新开了两段运河,运河从杭州直达北京(大都),还开辟了畅 通的海道。
3、618年,李渊(唐高祖)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隋朝时李春主持修建的赵州桥是我国最古老的石拱桥。
4、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5、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出现“贞观之治”(23年);唐朝中期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29年)。
6、曲辕犁和筒车的出现,表明唐朝农业生产工具有了很大改进。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唐朝。
2.我要一些关于唐朝的知识
唐朝民间习俗 守 岁 习 俗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吃过年夜饭,围炉闲聊,辞旧迎新,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的习俗。
据史料记载,这种习俗最早其于南北朝。“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
以后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古时,守岁也叫“照虚耗”,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直到今天,我国人民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屋外时鸣鞭炮,室内围炉团坐或者看电视,笑语连连。
拜 年 习 俗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
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
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
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
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在古代,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
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
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
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quot;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
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倒贴福字的传说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
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
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
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
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
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
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接 财 神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初五接财神,赵玄坛最受尊拜。许多商店、住宅都供奉他的木版印刷神像:玄坛面似锅底,手执钢鞭,身骑黑虎,极其威武。
除了赵玄坛被尊为“正财神”外,民间还有“偏财神”五显财神、“文财神”财帛星君和“武财神”关圣。
3.关于唐朝的知识
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
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在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称神都,史称武周,也称“南周”。
直到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温篡位灭亡,共延续了289年,传了21位皇帝(加武则天则为22位皇帝)。
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文化方面,当时的东亚邻国包括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的政治体制、文化等方面亦受其很大影响。
军事方面,在继北魏破柔然之战之后,唐朝又一次取得了中原王朝对大漠部落的军事上的巨大胜利。 经济方面,到了唐玄宗时期,出现“开元盛世”,唐朝经济已经远超过了同一时期的拜占庭以及阿拉伯。
4.隋唐知识清单(政治、经济,文化)
公元581年至960年,这380年是中国封建制度继续发展并达到繁荣昌盛的隋唐五代时期,亦即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二个鼎盛期.隋唐社会宏大的格局、开放的气势、壮阔的场面,为历朝历代所无法比拟.在当时的世界上,中国处在发展的前列,是最文明先进、最繁荣发达、最富庶强大的国家.
首先,社会制度先进.公元5世纪至11世纪,是世界中世纪的早期,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这时,西欧直至北非、中亚、东亚,都刚刚进入封建社会,比起中国落后了一个社会发展阶段.而东方,如日本,又是在中国封建文化的影响下,才于7世纪中叶开始进行大化革新,逐步确立封建制度的.在世界各地步入封建社会时,隋唐时期的中国,封建制度已发展1000多年,各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制度,业已完备,大大影响了世界、特别是东亚周边国家封建化的进程.
其次,生产发展水平高.封建社会的主要经济生产部门衣业,在隋唐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农业生产工具锄、铲、镰、犁都有大的改进.水利设施得到修复和新的开凿,而更为广泛和完善.长溯积累的从犁地、播种、施肥、灌溉等一整套的农业生产经验得到推广、良种普遍使用、经济作物得到发展.隋唐五代的农业生产进到了一个新的台阶,农田大批开垦、粮食单产超过汉代一倍,一粒种子可收获20至40粒,最多者达百粒,而欧洲最先进的法兰克王国之单产,仅及中国的1/10至1/20.手工业、商业,欧亚北非各国更是难望中国之项背.
第三,长期统一.自开皇九年(589年),隋重新统一以后,隋唐时期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唯一长期保持统一的大国.分裂割据只占短暂的时间.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最大的国家.世界上其他地区,如西欧、拜占庭、印度等,都处于长期封建割据状态,而由落后族建立的大帝国,极不稳定,旋生旋灭.即如阿拉伯人建立的大食帝国,到8世纪中叶已分成东西两部分,9世纪时,以已格达为中心的阿拉伯帝国也分崩离析了.唯独中国,统一思想深入人心,统一局面基本稳定.唐朝版图超过秦汉,加之统一,集权,给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加深了中国文化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第四,文化繁荣发达.隋唐时期,采取开放政策,不仅大量吸收外域的有用文化,而且将中国繁荣发达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国传统的儒学文化得到了整理,道教文化在政府扶植下有了发展,从印度传入的佛教,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礼俗的巨大影响而中国化了.在隋唐时期佛教发展达到兴盛的顶峰,佛学水平超过了印度,并使中国取代了印度成为世界佛教的中心.文化政策相对开明,文禁较少,又使这时的科学技术、天文历算进步突出,文学艺术百花齐放、绚丽多彩,诗、词、散文、传奇小说、变文、音乐、舞蹈、书法、绘画、雕塑,都有巨大成就,并影响着后世与世界各国.
第五,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文明先进而富庶强大的中国是当时世界,特别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隋唐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进一步加强,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在长安有各国使臣、商人,有胡人所开的店铺.汉唐都有中西交流的丝绸之路,而汉代中外直接交往还只限于中亚、印度,最远的是班超副使甘英到达波斯湾.隋唐时,尤其唐朝,中国与中近东、印度、日本、南洋群岛的联系大大加强.商人、使臣来往不绝.满载货物的商船在南中国海和印度洋上扬帆航驶,大队的骆驼、马匹奔驰在丝绸古道之上,中国的丝绸、瓷器、造纸术、印刷术西传,印度、中亚文化也给中国文化发展以深远的影响,如服饰、习俗、饮食、语言、艺术、科学、历法、数学、医药、各种宗教、物产纷纷传入中国,勇于并善于接受有益新鲜事物的隋唐皇朝和中国人民,通过吸收外域文化,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文化.
隋唐五代时期的中国是如此的先进、文明、繁荣、强大,它在世界特别是亚洲历史发展中有着特殊地位,起着巨大的作用,成为当时亚洲的中心,也是世界中心地区之一.亚洲各国人民都企羡中国,“对中国文化无限向往”,“殷切希望政治上要有像中国那样统一的国家组织,经济上要过像汉人那样灿烂的文化生活.”气势宏大壮阔的隋唐五代时期,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在世界特别是亚洲发展史上的特殊、辉煌的地位,是值得我们自豪的,也是应当予以重视、并深入了解的.
5.初一下历史复习提纲
1.主要朝代建立情况朝代 建立者 称号 都城隋 杨坚 隋文帝 长安唐 李渊 唐高祖 长安(今西安)元 忽必烈 元世祖 大都(今北京)明 朱元璋 明太祖 应天、北京清 皇太极 北京2.主要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创设,包括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其中尚书省下设有六部。
科 举 制:隋朝创设,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唐朝时科举考试主要科目有明经科和进士科。
行 省 制度:元朝创设,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厂卫特务机构:明朝设立,主要有明太祖设的“锦衣卫”和明成祖设的“东厂”。
八 股 取士:明朝的科举制度,考试范围在“四书五经”,文章称“八股文”,对读书人危害甚巨。军 机 处:清朝雍正皇帝设立,主要是为了加强皇权。
3.著名盛世及皇帝 贞观之治:唐太宗 贞观遗风:武则天 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 康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4..宋代三大词人及代表作 苏 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声声慢.寻寻觅觅》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5.四大发明: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6..四大名著及作者 《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曹雪芹)7.人物与成就 李春:赵州桥 毕升:活字印刷术 孙思邈:记载火药配方 司马光:《资治通鉴》关汉卿:《窦娥冤》 李时珍:《本草纲目》 宋应星:《天工开物》 郑 和:七次下西洋8.中国之最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则天 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单孔大石桥是赵州桥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的《金刚经》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开始于隋朝 火药最早应用于军事在唐末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是《唐律疏议》 第一次把火药配方记录下来的人是孙思邈 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是在宋代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的交子。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 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的司南 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是毕升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封建王朝是元朝 少数民族回族开始形成于元朝 我国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省级行政区划开始于元朝 世界上最早进行的远洋航行是郑和下西洋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有中国古典小说颠峰之称的小说是曹雪芹的《红楼梦》 修建规模、质量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长城是明长城 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故宫 中国近代化萌芽最早开始于明朝中后期。
6.急求高一下历史隋唐~清的知识整理
隋朝:隋文帝杨坚乃开国皇帝,原为北朝北齐的大将因功高而逼齐王退位,改国号隋,而后灭陈,统一中国,其次子杨广谋害太子,继承大统,既隋炀帝。
隋炀帝时开通大运河,创建科举制乃主要成就。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弑兄、逼父退位而的帝位,但其乃一代名君。
魏征乃其谋臣,房玄龄为相,一时间天下太平,后出现中国史上一代女皇武则天,虽为女流,但巾帼不让须眉。再后因玄宗皇帝迷恋女色,致使国事衰微。
唐朝出现过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两个时期的盛世,唐设节度使管理国防事务。宋朝:宋朝分北宋和南宋,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黄袍加身,另杯酒释兵权,从而建立宋朝,宋朝以文官任军队首领,设枢密使管军、三司使管经济、参知政事管政治。
中国四大发明有三个出自该时代,又有宋词,像苏轼、李清照这样的词人。北宋异常繁华,南宋战争不断,一代名将岳父生于此时。
元朝:中国北方蒙古国灭南宋后统一中国,一代名将成吉思汗征战天下,其孙忽必烈统一中国并建国。因游牧民族,只会打天下不回制天下所有百年而亡。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为开国皇帝,其废除宰相制设内阁制。清朝:努尔哈赤建立女真国,顺治建立清,康熙时设南书房以制约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时设军机处,存南书房、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三足鼎立。
最后一皇帝为宣统帝赙仪。
7.写一篇关于唐代历史的总结
从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到907年被朱温灭掉,大唐王朝共存在了二百八十九年。
唐朝一般分为两个时期,即前期和后期。中间以安史之乱为界限,前期是昌盛期,后期则是衰亡期。
建立唐朝的是唐高祖,而领兵用十年时间完成统一大业的则是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登位之后,经过励精图治,使唐朝在中国封建社会空前繁荣,出现了“贞观之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居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此后的唐玄宗时期又出现了“开元盛世”,国强民富,升平之世再次出现。但也是在唐玄宗时期,发生了安史之乱,从此唐朝走向了衰亡。
后期的唐朝政治混乱,从牛李党争到宦官专权,其间农民起义不断发生,终于爆发了黄巢起义,起义领袖之一朱温开始叛降唐朝,后又取代唐朝自立为帝,建立了五代的第一个王朝——后梁。
8.2007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的统一和开皇之治 1、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都 长安,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
2、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 3、隋文帝即位后,进行改革,出现了盛世,称为“开皇之治”。
二、隋朝大运河: 1、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派人开凿了大运河。 2、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这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它的开凿,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3、隋朝大运河是在605年至610年开通的,共分四段: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河 4、隋朝大运河连接海河、黄河、淮何、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
三、暴君隋炀帝和隋朝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死,隋朝灭亡。(隋炀帝兴建东都:洛阳) 【小结】 繁盛一时的隋朝 { “繁盛” { ①国家统一 ②经济繁荣 ③大运河开通 “一时”——二世而亡,共38年(581—618) 【自我检测】 1、--------年---------(人)建立隋朝,都--------,年号------。
2、-------年,隋灭陈,统一南北。 3、隋文帝在位期间出现了盛世,称为“---------” 4、开凿大运河的目的:----------。
以-------为中心,北达-------,南至-------,这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隋朝大运河共分四段:------、------、-------、------.;连接------、------、-------、------、---------五大河流。
5、-------年隋朝灭亡。 第2课“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1、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死,隋朝灭亡。
2、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二、贞观之治 1、继唐高祖之后,李世民做了皇帝,年号贞观。
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3、他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统治才能巩固。
4、唐太宗以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著称。著名的谏臣是:魏征。
他任命富有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他们是“房谋杜断”。
5、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二、女皇武则天: 唐太宗的儿子高宗多病,皇后武则天掌权,高宗死后,武则天做了皇帝,继续推行唐太宗发展生产的政策,还破格提拔许多有才能的人,后来的姚崇就是她提拔的。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郭沫若这样评价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 三、材料“君,舟也;人,水也,(舟所以比人君。
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答:是皇帝好比是船,老百姓好比是水;水能载着船航行,也能把船打翻。 2)是谁引用古人的话?答: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
是哪朝哪代皇帝? 答:是唐朝第二代皇帝(唐朝618年建立,都;长安;第一代是李渊唐高祖。 3)是如何认识这一问题的?(或说这番话的用意是什么,或他吸取前代教训的主要思想是什么?)效果如何? 答: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认识到皇帝要勤政,大臣要廉洁,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统治才能巩固。
效果:唐朝政治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步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4)他重用了哪些人?答: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5)他引用这句话的目的如何?答:为吸取隋亡教训,巩固唐朝统治。 6)他在位时,出现的盛世时代是什么?答:史称贞观之治。
7)他在位时,政治、文化、民族关系方面有何政绩? 答:在政治上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善于用人;文化上完善了科举制,;在民族关系上,与各族友好往来,被称为天可汗,设立安西都护府,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 【自我检测】 一1、-------年隋朝灭亡。
2、-------年-------称帝,建立唐朝,都:-------,就是---------。 3、随后 -------做了皇帝,年号-------;就是--------。
4、富有谋略的-------和善断大事的---------做宰相。人称他们是“--------”。
著名的谏臣是______ 5、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6、唐太宗的儿子高宗多病,皇后--------掌权,随后做了皇帝,继续推行唐太宗发展生产的政策,还破格提拔许多有才能的人,后来的-------、------就是她提拔的,史称她的统治有-------,--------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7、郭沫若这样评价---------(谁)“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二、材料“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是谁引用古人的话?是哪朝哪代皇帝? 唐朝-----年建立,都;--------;第一代是---------(——)。
3)是如何认识这一问题的?(或说这番话的用意是什么,或他吸取前代教训的主要思想是什么?)效果如何? 4)他重用了哪些人? 5)他引用这句话的目的如何? 6)他在位时,出现的盛世时代是什么? 7)他在位时,政治、文化、民族关系方面有何政绩? 第3课“开元盛世” 【知识梳理】 一、开元盛世: 武则天以后,玄宗(李隆基唐明皇)即位,在唐玄宗统治前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开元盛世”,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 二、唐朝制造了曲辕犁(用来耕地的工具),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三、手工业品: 1、瓷器有:越窑的青瓷和邢窑的白瓷最有名;2、唐三彩是艺术的珍品。 --。
9.我要一些关于唐朝的知识
唐朝民间习俗 守 岁 习 俗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吃过年夜饭,围炉闲聊,辞旧迎新,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的习俗。
据史料记载,这种习俗最早其于南北朝。“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
以后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古时,守岁也叫“照虚耗”,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直到今天,我国人民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屋外时鸣鞭炮,室内围炉团坐或者看电视,笑语连连。
拜 年 习 俗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
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
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
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
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在古代,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
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
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
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quot;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
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倒贴福字的传说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
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
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
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
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
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
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接 财 神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初五接财神,赵玄坛最受尊拜。许多商店、住宅都供奉他的木版印刷神像:玄坛面似锅底,手执钢鞭,身骑黑虎,极其威武。
除了赵玄坛被尊为“正财神”外,民间还有“偏财神”五显财神、“文财神”财帛星君和“武财神”关圣。
10.七年级下册历史1
第一课 知识点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
581年,他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2.(隋朝的统一)589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
知识点二: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了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2.(大运河的概况)大运河是在已有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通的。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场2000多千米。它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第二课 知识点一:唐朝的建立1.(隋朝的灭亡)(1)原因: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终于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陷于瓦解。
(2)灭亡情况: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知识点二:“贞观之治”1.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朝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政府要轻傜薄赋,发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
2.(唐太宗治国的政策和措施)(1)经济: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同时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2)政治: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
(3)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表现: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段大事的杜如晦,人称“房谋杜断”。
他还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魏征前后向他进谏两百多次,是最著名的谏臣,受到唐太宗的器重。
贞观时期,名相,名将辈出。知识点三:女皇武则天1.(从皇后到皇帝)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他本是唐高宗的太后,逐渐掌握实权,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2.(武则天的统治)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
3.(武则天统治的影响)武则天统治时,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三课 知识点一:开元之治1.(唐玄宗的改革措施)(1)唐玄宗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当宰相,“励精为治”。(2)唐玄宗尤其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
(3)开元初年,唐玄宗还命人烧毁宫内一批珠玉锦绣,表示不再用奢侈物品的决心。2.(“开元之治”)唐玄宗采取的一系列改革,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知识点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方面)(1)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唐太宗时期,在农业方面共修建了四十多出水利工程。
(2)农耕技术的发展。农耕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如,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产量大大增加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一年两熟耕作已经出现。(3)蔬菜新品种的传入。
如蔬菜有许多新品种,大都是从西域传入的。(4)茶叶的种植。
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盛行。(5)农业工具的改进。
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制造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6)那时人们积极抗旱,治理蝗灾,抗拒天灾的能力增强了。
2.(手工业方面)(1)丝织业:丝制品的花色品种很多,丝织技术高超。(2)陶瓷业: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刑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3.(商业方面)(1)唐朝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2)长安街: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
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长安城里人口上百万,还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的人。
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做国际性的大城市。4.(“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知识点三:唐朝的衰亡1.(唐朝日趋衰亡的原因)(1)唐玄宗统治后期,渐渐贪图享乐,宠爱杨贵妃,不理政事。(2)唐玄宗还任用奸臣,造成朝政混乱,导致以边将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安史之乱”。
(3)公元9世纪后期,爆发了唐末农民大起义。2.(唐朝衰亡)公元9世纪后期,唐朝瓦解。
907年,唐朝灭亡。第四课 知识点一:科举制的诞生1.(科举制度在隋朝产生的背景)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2.(科技制度在隋朝创立的过程)(1)为改变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的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他令各州推荐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
(2)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3.(科举制度的作用)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利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知识点二:科举制的完善1. 唐朝科举制逐步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