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研究甲骨文最厉害的是王国维、郭沫若和闻一多么?有什么研究成果?
甲骨文所属时代为殷商晚期,距今3600余年,一直不为人所知。自乾嘉两朝,受到乾嘉学派的影响,金石学得到迅速发展。何谓金石学?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偏重于考证文字资料,以期达到对历史典籍的补充、完善。
甲骨文发现者而甲骨文的发现者王懿荣,便是晚清有名的金石学家。当时许多人会拿着,不明白的古董,登门求教于王懿荣。其偶得了疟疾,郎中开的药方中,有一味药是“龙骨”,是远古大型动物的化石,有安神、镇静之用。其在仆人抓回药中,发现了小块“龙骨”之上,有疑似金文的文字,金石学素养深厚的王懿荣,初步判断是远古的文字。
于是,辗转于各家药店,遍寻带“字”龙骨。收到消息的范姓古董商人,便上门兜售甲骨。王懿荣倾其所有,收集了1500多片甲骨。如此,若果不是王懿荣,判断出“龙骨”有疑似的文字,进而大量收购,慢慢由隐秘的个人收藏,逐渐发展成为小范围文人间的风尚,使得甲骨的价值可到保护。因为是时,甲骨价值不菲,需要一定的经济作为支撑。否则,便是一味中药,殷商的历史极有可能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所以讲王懿荣的发现,避免了甲骨的灭顶之灾,具有开创之功。
第一部甲骨著作义和团运动后,忠于大清的王懿荣,选择了投井自尽,其收藏的甲骨为《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接手。与王懿荣素有往来的刘鹗,原本也是金石学家。受到王懿荣的影响,刘鹗也收藏了5000多片甲骨。之后其精选了1000多片甲骨,出版了第一部甲骨著作《铁云藏龟》(这里补充一点,甲骨文以龟甲、牛的肩胛骨为载体,刘鹗收藏的大多数是龟甲)。主要成就:
辨认出了40多个龟骨文字;从龟甲文字中断定了是商朝的遗物,称为刀笔文字;《铁云藏龟》的出版,将甲骨有少数人的垄断变成了公开,让更多有识之士加入研究行列。
考据出甲骨出土地至此,甲骨的出土地以及确切的时代,还不为人所知,有限的甲骨还不构成大数据。一个重要原因嘛,便是古董商人为了垄断甲骨资源,隐瞒了土出地。曾经协助刘鹗出版《铁云藏龟》的罗振玉,千回百转从古董商口中得知,甲骨出土地的一些信息。派自己堂弟与内弟前往考察,又收集了1万多片甲骨,加上之前收集了一万多片。经大数据分析,从而考据出甲骨的出土地,在殷墟故地小屯村。其1915年由日本回国祭祖,到过小屯村。这样,罗振玉成了第一个到过殷墟故地的甲骨学家,这是一大成就。
其他主要成就:
运用偏旁分析,与《说文解字》相互印证,纠正其中的错误;利用辞例,得出了商朝的礼制、帝王世系、官制等;考据出小屯乃是盘庚迁殷后,八世十二王,历经273年的晚商都城;利用甲骨上商王的名字与《史记 殷本纪》比对,判断出甲骨为“殷王室遗物”。罗王之学说起甲骨文界的“罗王之学”,罗是上述的罗振玉,王呢,即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的,王国维。与罗振玉,亦师亦友的王国维,受罗的影响,也加入了甲骨研究的行列。主要成就:
以《史记 殷本纪》为底本,在甲骨卜辞中,找到了亳、曹、雍等8出地名;在甲骨卜辞,多次出现王亥的时候,伴随隆重的祭祀活动,判断出司马迁的《史记 殷本纪》,商王室谱系有遗漏和错误;进一步考证以商朝开国君主商汤之前12位先公(按王国维的说法,汤以前的叫先公,汤以后的叫先王)。纠正了司马迁《史记》先公中某段排序,应为:报乙、报丁、报丙。从而证明了《史记》是信史,有力回击了康有为所著《新学伪经考》,对于三代历史的质疑。从而也创新性的,发展出了“二重证据法”,即是史料典籍与地下文物相互印证,借由地下文物补正史料典籍。
可以说,甲骨文的研究迅速发展,将中国的历史往前推了600余年,有力地证明了三代的历史非虚。是对康梁之时,学术界兴起的,疑古之风的一个纠正。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么看?
欢迎点赞留言^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