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墨家为何不敌儒家、道家?是自身弱还是对手太强?
达尔文进化论有个核心思想——适者生存,套用在墨家身上,就是不适合者淘汰。
墨家与儒家、道家一起,都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重要的成员。这三者中,道家创始人李耳(老子)和儒家开创者孔丘(孔子)是春秋时期同一辈份的,从思想成熟的先后上来说,因为有个孔子问道老子的典故,因此道家应该略早于儒家。而墨家创始人墨翟(墨子)是战国人物,先期从学于儒家,后因思想分歧才独立出来创建墨家。
墨家的核心思想包括兼爱、非攻、非乐、尚贤、节用、节葬等。在战国诸侯争霸力求一统的时代,想要各诸侯王采纳“非攻”,放弃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实现普天下人民间的无差别“兼爱”,从现实角度上来看,几乎没有可能,这从历史的发展轨迹上也论证了墨家思想的不合时宜。还有节用、节葬思想,就是勤俭节约,实行薄葬,当时的统治阶级肯定也不会感兴趣。另外,墨家本身所具有的小团体凝聚力,也是上层建筑所忌讳和防范的。至于“非乐”取消音乐,毕竟当时还是周朝的天下,虽然礼崩乐坏,但是祖制还得保留的。这样看来,墨家思想真的不受各诸侯国的待见。换而言之,就是不适合者淘汰。
再看道家,在西汉以前,虽不是热门思想,但也是平稳发展,未遭受大的破坏。尤其到了西汉建立之初,统治者吸取秦朝采取法家治国而迅速亡国的前车之鉴,毅然废弃法家,转而采用道家思想治国,无为而治,使得国家和人民得以休养生息,韬光养晦,国力逐步增强。应该说,从西汉建立至汉武帝前期,是道家历史上最为风光也是发挥社会作用最大的时期。直到汉武帝开始采用儒家治国,道家才逐步退出社会主流思想之列,转而向道教发展,重新找到适合自身生存的方式。
在墨家、道家和儒家三者当中,最成功的思想流派当然是儒家。虽然在秦朝一代,由于法儒之争,儒家最终被压制,好在秦朝短暂,仅二世便灭亡。在西汉建立初期,汉高祖刘邦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就已经看到儒家在礼法上的魅力。到了汉武帝时期,武帝采取大儒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正式成为国家正统思想达两千年之久。由于独尊儒术,其它思想被边缘化,墨家从此淡出人们的视野。
由此可见,墨家作为与儒家并列的玄学,曾经风光一时,由于无法做到像儒家、道家那样的与时俱进,最终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