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知识点
1.人生观、价值观有什么考点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世界观和人生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正确的世界观,是正确的人生观的基础,另一方面,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教育学考研重要的作用。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其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就会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人生态度与人生观 第一,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当一个人对人生观作出了某种明确的选择,实际上就决定了他将如何对待生活,决定了他在实践中将以怎样的方式处理各种人生问题。反过来,一个人对人生的态度如何,往往又制约着他对整个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从而对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二,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一个人如果不思考人的生命应有的意义,对什么事都显得“无所谓”,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实际上是庸碌无为的人生观的表现。
一个人如果抱着“浮生如梦”、“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混世态度,其背后必然是低俗、庸碌和沉沦的人生观。一个人如果“看破红尘”,满眼只见烦恼、痛苦和荒谬,以悲怨愤懑、心灰意冷的倦怠态度对待生活,其背后必然是消极悲观的人生观。
与上述情况相反,一个人满怀希望和激情,热爱生活,珍视生命,勇敢坚强地战胜困难并不断开拓人生新境界,其背后一定有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作为精神支柱。 2.端正人生态度 第一,人生须认真 第二,人生当务实 第三,人生应乐观 第四,人生要进取 (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尽管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涌现过形形色色的人生观,但只有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才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
一个树立了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人,就能对人生的海文考研目的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助人为乐,造福人民,成为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人。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要坚决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的影响。
1.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 拜金主义人生观是一种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目的的人生观。 2.反对享乐主义人生观 享乐主义人生观是一种把享乐作为人生目的的人生观,主张人生的唯一目的和全部内容就在于满足感官的需求与快乐。
3.反对个人主义人生观 个人主义人生观是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的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的人生观,主张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和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个人主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物,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
二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价值观与人生价值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大学考研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1.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个体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就是通过努力自我完善以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2.人生价值的标准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3.人生价值的评价 第一,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第二,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第三,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第四,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三)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1.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 (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2)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考研培训价值体系相一致。
2.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 (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2)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
2.《人生观通论》的知识点
绪论一、人生观理论与人生观教育问题的提出二、人生观理论与人生观教育的基本内容与体系三、研究人生观理论与人生观教育的意义四、人生观理论与人生观教育的研究方法第一章 人生与人生观第一节 生命的自然过程与阶段一、生命的类型与形式二、人生的发展阶段与划分依据第二节 人生的内容与特点一、人生的基本内容二、人生的特点三、人生与人生观的本质联系第三节 人生观的基本涵义一、人生观形成的现实基础二、人生观的结构三、人生观与世界观第二章 人生观的理论基础及人生过程的基本关系第一节 科学人生观的理论基础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思想的形成及内涵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三、个人与社会关系发展的历史辩证法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二节 个人与社会关系是人生过程的基本关系一、人生与社会二、社会性与个体性三、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现实形态第三节 个人与社会关系是人生观理论的逻辑主线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揭示了人生运动的基本矛盾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人生观理论的基本问题 第三章 中西方人生观的历史轨迹与理论比较第一节 中西方人生观传统形成的社会基础一、人生探索的历史轨迹二、西方人生观传统的社会基础三、中国人生观传统的社会前提第二节 人生观的基本流派与评价一、自然主义人生观二、德性主义人生观三、功利主义人生观四、宗教人生观五、科学人生观 第三节 中西方人生观若干问题的特点与比较一、人性与人的本质问题二、人生的意义与价值问题三、人生理想与终极关怀问题第四章 人生观的核心问题第一节 人生目的一、人生目的概述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的科学性三、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第二节 人生理想一、理想的本质与构成二、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和统一三、理想的选择与追求第三节 人生价值一、人生价值与人生价值观二、人生价值的内容与结构三、人生价值实现与评价 第五章 人生的认知形式第一节 人生态度一、人生态度的涵义与类型二、时代精神与人生态度 三、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第二节 人生责任一、责任和权利的社会规定性二、人生责任的内容三、责任意识与责任感的培养第三节 人生审美一、美的本质与审美二、人生审美的特点与意义 三、走向审美的人生第六章 人生的实践形态第七章 个体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变化第八章 人生观教育的特点与原则主要参考书目后。
3.求高中政治哲学人生价值观部分的知识复习考点
重要知识点:人生价值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价值和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 价值的实现方式、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考点预测:从对2008年新课标高考试题分析可以看出,本部分在高考中所占比重较大,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形式都出现过。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人生价值观的知识等。从历年高考看,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而人生价值观的知识也经常作为主观题的要点出现。2009年高考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仍然要把本部分作为复习的重点。要加强对本单元考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主观题方面,本单元命题的可能性较大。本部分的复习要从两方面准备:一方面,夯实基础知识,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另一方面,联系社会热点.贴近现实生活,重视知识的运用。结合当前倡导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分析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结合当前先进人物、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以及政治领。
4.历史唯物主义中有价值观的知识点么
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知识点 (价值观与人生观)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决定与反作用 2. 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指导 3. 人生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4.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5. 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影响与制约 6. 人生价值的实现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7.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源于现实,高于现实 8. 在艰苦奋斗中实现 人生价值和理想 (1)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社会存在并非同步变化。 (2)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与物质(意识)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社会存在(社会意识)范畴与物质(意识)范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价值具有客观性和社会性。“人的需要”及其满足的程度往往受到社会实践水平、社会历史发展条件的制约。
5.(急
人生观和价值观一起的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人生的价值包括奉献和索取
3、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4、集体主义
5、正确的价值观的标准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6、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7、补充一个新的,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理想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新内容看看吧。。。)
认识论
1、客观规律和主管能动性
2、认识不断深化扩展推移
3、人要有创造性思维,还要运用合理想象,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4、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要有精神
5、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
6、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7、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