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学与渊源学在中国现状

bdqnwqk2年前学者16

渊源学现状 : 在具体介绍各种影响研究之前,有必要先对影响与接受的三个关系,作一辨析。 首先,在对各国文学交往联系的影响研究中,轻易贴上“影响”的标签就认为完成研究任务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影响与接受同时存在,才使影响联系得以完成。事实上,影响不一定就等同于接受,既有无影响的接受,也有无接受的影响。影响不成功的外来文学也并非就一定不会被接受,因为敏锐的作家往往会从常人不太注意或无甚兴趣的外来文学中汲取营养、获得启迪,从而溶进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去,或者由于国情的殊异而摄取那些在他国不甚成功而在本国又能被接受的外国文学启迪

流传学现状: 流传学研究的是某个作家、作品、某国文学或文艺运动等在国外的声誉、成就和影响,是从放送者(起点)出发,旨在寻找其流传终点(接受者)及其接受影响与变异创新的研究。流传学与渊源学同属影响研究,因此其研究手段与方法是相同的。
在中外文学关系中,广泛存在着中国文学东去日本、朝鲜或南去越南、南洋以及西去欧洲等地的流传情况。如中国古代望夫石的传说,对古代朝鲜的影响,远超过其他国家传说对朝鲜的影响。我国《太平御览》中记有:“武昌新县北山有望夫石状若人立者,相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妇携幼子饯送此山,立望而形化为石。”此传说传至朝鲜,朝鲜一然氏所编《三国遗事》中的“朴堤上传”,就受其影响而写得十分相似:新罗国第十八代国王的两位王子被作为人质而分别派往高丽与日本,后来其长子继位为十九任国王,就派遗大臣朴堤上出使高丽与日本,劝说两国国君送还作人质的两位兄弟。在高丽国他未遇麻烦就顺利地完成使命回国,但新国王思弟心切,命他立即赶往日本,于是朴堤上不及回家辞别妻子又匆匆出发。当他妻子赶到海边道别时,朴堤上已登船离岸,只能在船上挥手回应。谁知朴堤上到日本后,因不愿效忠日本王室而被焚死于日本杵岛。其妻带着三个女儿登上海边山头,翘首东望苦等丈夫归来,直到去世还在痴心等着,终于化成望夫石。
对中国文学流传影响他国文学的情况,中外学者在20世纪作了很有贡献的专门研究,更新了我们对中国文学和他国文学关系与特点的认识。严绍璗的《日本古代小说的产生与中国文学的关联》,就是对中国文学东去日本所作的流传学研究,而赵毅衡的《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一文,则是从本国出发,探讨了中国古典诗歌流传到西方并对西方现代派诗歌创作所产生的影响,从而说明了“意象派受中国古典诗歌之惠远比受益于日本诗更为重要”。同样,在中外文学交往中,也广泛存在外国文学流传到中国来的情况,如乐黛云的《尼采与中国文学》和吴章胜的《象征主义与女神》,就是从他国文学在本国流传出发,专门研究了西方现代文艺思潮与流派在中国的流传变异,论述了其原因与规律。不过前者是研究个别(如尼采)对整体(如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与流传,而后者是研究整体对个别中国作家作品的影响与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