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高考相关的历史知识点总结

bdqnwqk2年前百科20

1.高考必备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各时期知识点总汇 商 西周 政治制度: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 商周青铜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文字:甲骨文→金文 春秋战国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春秋战国开始使用铁犁牛耕 春秋晚期人工冶炼铁器 儒家诞生:孔子创立(仁、礼、《论语》);孟子(仁政);荀子 道家:老子(道是万物之源、辩证法、无为而治);庄子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 法家:韩非(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百家争鸣:中国封建文化的基础和源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 战国时期出现指南针(“司南”) 《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屈原:楚辞(《离骚》) 秦朝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汉朝 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设立“中朝”(“内朝”);设立刺史制度 儒学成为正统: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 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丝织业:西汉丝绸之路 造纸术的发明(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进) 汉赋 魏晋南北朝 “书圣”王羲之(草书、行书) 隋朝 唐朝 为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确立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户礼兵刑工) 唐朝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最早有明确刊印日期) 唐朝末年火药用于军事 颜真卿、柳公权(楷书) 唐诗 两宋 为分散宰相权力,设立“参知政事”(副宰相) 儒学发展为理学,宋明理学两大派: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瓷器:景德镇 “市”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 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行书) 宋词 元朝 地方设行省(即行中书省) 元曲:关汉卿《窦娥冤》明朝 明太祖废丞相,宰相制度结束,明成祖设立内阁,专制主义加强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商帮出现(晋商、徽商,会馆产生) 明清时期实行“海禁”: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的法令 批判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清朝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京剧:四大徽班进京,汉调和徽剧融合形成京剧 明清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西周 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 秦朝 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汉朝 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设立“中朝”(“内朝”);设立刺史制度 隋唐 为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确立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户礼兵刑工) 北宋 为分散宰相权力,设立“参知政事”(副宰相) 元朝 行省制度 明朝 废丞相,设立内阁 清朝 设立军机处: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两大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斗争。但君主与中央占主导地位。

影 响:有利于防止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稳定,有利于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但容易产生暴政、腐败;实行思想文化专制;后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和社会发展。专题二:古代中国经济 农业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春秋战国铁犁牛耕 土地制度:土地国有制(商周井田制、北魏和唐均田制)、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手工业 格局: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官营为主 冶炼业:商周青铜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春秋晚期人工冶炼铁器;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丝织业:西汉丝绸之路 制瓷业:中国最早;唐朝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宋朝景德镇 商业 秦代:商品买卖明码标价 汉代:“市”有专门管理机构 六朝:“草市”形成 唐代:“夜市”繁荣 宋代:“市”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 明清:商帮(徽商、晋商) 萌芽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受到封建制度束缚 重农抑商 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政策。

重视保护农业。从身份上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限制商人经营范围,对商业征收重税 都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海禁 明清时期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的法令, 专题三: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 儒家:孔子(仁、礼);孟子(仁政);荀子 道家:老子(道是万物之源、辩证法、无为而治),庄子(齐物,逍遥)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 法家:韩非(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秦最重视 百家争鸣:中国封建文化的基础和源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汉代儒学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外儒内法 影响:儒学开始成为正统思想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程颢、程颐、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陆王心学(陆九渊、王守仁):“心即理也” 明清儒学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民主思想:批判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宋明理学) 专题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进) 火药(唐朝末年用于军事) 雕版印刷术(唐朝《金刚经》)活字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 指南针 汉字书画 汉字: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书法:(东晋)“书圣”王羲之(草书、行书);(唐)颜真卿、柳公。

2.高中历史重点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点总结 一、分封制 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 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二、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三、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

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七、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

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八、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

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十、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朝 代 制度 汉代 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清朝科举制 十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太祖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强中央集权: ①废丞相,设六部;废行省,设三司。

②内阁的创立。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3.求高中历史知识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

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

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

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

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6)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8)明清:出现商帮。

如,徽商、晋商(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活动范围都涉及国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第四课)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其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明清重农抑商的表现:农本商末的思想,专卖制度,关卡重税,歧视商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并未禁止官方对外贸易;清代是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两者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3)清代一直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清代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是在:广州(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闭关锁国的后果: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没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一课)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背景和兴起的史实: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2)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3)洋务派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点是:东南沿海地区2、代表企业: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第二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短暂春天(1)时间:一战期间(1915-1921)(2)原因: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3)主要行业:纺织业、面粉业(4)著名实业家:张謇、周学熙、荣氏兄弟(5)为什么是“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曲折发展(1)国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原因:为了巩固统治,国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2)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原因:沦陷区:一些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式吞并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官僚阶层压榨民族企业牟取暴。

4.备战高考:关于高中历史知识.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旧民主主义革命 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产阶级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79年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英法联军劫焚圆明园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

联军司令部下令,官兵可以自由抢劫三天。这群贪婪凶残的强盗,把园内的金银珠宝洗劫一空,凡是搬不动的就棒打棍敲,任意毁坏。

英国《泰晤士报》的随军记者从北京发回的通讯写到:“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

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时计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一个名为赫里斯的英国军官,第一次抢到一个缕金花盆,盆中栽着一株高1英尺的黄金树,树上挂着以红玉为核心的蓝宝石果子。

他将这个金花盆和其他宝物,装了七大筐,归为己有。第二次,他又抢到一座7英尺高的金塔和大批宝物。

10月11日,英国侵略者又组织了一支1200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的庞大抢劫队,再次洗劫圆明园。10月18日清晨,英国骑兵团3500人,开进圆明园,手执火把,到处纵火。

据当时记载:“倾刻工夫,几十处地方,都冒出了一缕缕的浓烟密雾,……不久这缕缕的烟,聚成一团团的烟,后来又集合为弥天乌黑的一大团,万万千千的火焰,往外爆发出来,烟青云黑,掩蔽天日,所有庙宇、宫殿、古建筑,被视为举国神圣庄严之物,其收藏着的历代富有皇家风味的精美物品,都付之一炬了。” 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解读:不拘泥于教科书,意味着教科书仅是高考命题的参照或依托,试卷将大量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以考查考生依靠已有知识和素养独立地认识、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其实这里突出了历史学科的特征,隐含着“材料第一,论从史出”的命题原则。

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则强调了历史的整体性和学科体系,体现了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和新史学的一些基本理念。

5.高考必备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古代史中国古代史各时期知识点总汇商西周 政治制度: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商周青铜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文字:甲骨文→金文春秋战国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春秋战国开始使用铁犁牛耕春秋晚期人工冶炼铁器儒家诞生:孔子创立(仁、礼、《论语》);孟子(仁政);荀子道家:老子(道是万物之源、辩证法、无为而治);庄子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法家:韩非(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百家争鸣:中国封建文化的基础和源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战国时期出现指南针(“司南”)《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屈原:楚辞(《离骚》)秦朝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汉朝 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设立“中朝”(“内朝”);设立刺史制度儒学成为正统: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丝织业:西汉丝绸之路造纸术的发明(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进)汉赋魏晋南北朝 “书圣”王羲之(草书、行书)隋朝 唐朝 为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确立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户礼兵刑工)唐朝越窑青瓷、邢窑白瓷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最早有明确刊印日期)唐朝末年火药用于军事颜真卿、柳公权(楷书)唐诗两宋 为分散宰相权力,设立“参知政事”(副宰相)儒学发展为理学,宋明理学两大派: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瓷器:景德镇“市”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行书)宋词元朝 地方设行省(即行中书省)元曲:关汉卿《窦娥冤》明朝 明太祖废丞相,宰相制度结束,明成祖设立内阁,专制主义加强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商帮出现(晋商、徽商,会馆产生)明清时期实行“海禁”: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的法令批判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清朝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专制主义达到顶峰京剧:四大徽班进京,汉调和徽剧融合形成京剧明清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西周 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秦朝 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汉朝 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设立“中朝”(“内朝”);设立刺史制度隋唐 为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确立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户礼兵刑工)北宋 为分散宰相权力,设立“参知政事”(副宰相)元朝 行省制度明朝 废丞相,设立内阁清朝 设立军机处:专制主义达到顶峰两大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斗争。但君主与中央占主导地位。

影 响:有利于防止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稳定,有利于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但容易产生暴政、腐败;实行思想文化专制;后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和社会发展。专题二:古代中国经济农业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春秋战国铁犁牛耕土地制度:土地国有制(商周井田制、北魏和唐均田制)、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自耕农土地私有制手工业 格局: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官营为主冶炼业:商周青铜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春秋晚期人工冶炼铁器;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丝织业:西汉丝绸之路制瓷业:中国最早;唐朝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宋朝景德镇商业 秦代:商品买卖明码标价汉代:“市”有专门管理机构六朝:“草市”形成唐代:“夜市”繁荣宋代:“市”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明清:商帮(徽商、晋商)萌芽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受到封建制度束缚重农抑商 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政策。

重视保护农业。从身份上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限制商人经营范围,对商业征收重税 都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海禁 明清时期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的法令, 专题三: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儒家:孔子(仁、礼);孟子(仁政);荀子道家:老子(道是万物之源、辩证法、无为而治),庄子(齐物,逍遥)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法家:韩非(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秦最重视百家争鸣:中国封建文化的基础和源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汉代儒学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外儒内法影响:儒学开始成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程颢、程颐、朱熹):“存天理,灭人欲”陆王心学(陆九渊、王守仁):“心即理也”明清儒学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民主思想:批判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宋明理学)专题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进)火药(唐朝末年用于军事)雕版印刷术(唐朝《金刚经》)活字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指南针汉字书画 汉字: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书法:(东晋)“书圣”王羲之(草书、行书);(唐)颜真卿、柳公权(楷书);(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

6.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

1600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 17世纪初期荷兰侵入印度尼西亚,法,英,荷开始在北美掠夺殖民地;德川幕府开始统治日本 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88英国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 17世纪英法成为贩卖奴隶的主要国家 1689俄国彼得一世开始改革 17时机后半期法国路易十四开始改革 17时机后半期牛顿力学体系确立 18世纪中期普鲁士腓特烈二世改革 18世纪中后期奥地利特雷西亚女皇和约瑟夫改革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775-1783北美独立战争 1776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独立 1785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 1789.7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792.9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1793.6-1794。

7法国雅各宾派专政 1794法国热月政变 1799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1804海地宣布独立 1804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始 1810-1826拉丁美洲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 1815维也纳体系的确立 1830法国七月革命 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 1836-1848英国宪章运动 1844德意志西西里工人起义 1848.2《共产党宣言》发表 1848-1849 1848年欧洲革命 1853-1856克里米亚战争 1857-1859印度民族大起义 19世纪中期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学说 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1865美国内战 1864第一国际成立 1868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0-1871普法战争 19世纪70年代初意大利统一最终完成 1871德意志统一最终完成 1871.3-5巴黎公社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81-1899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义 1882德意奥三国同盟形成世纪80年代法国最终确立了对越南的统治 1889第二国际建立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 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1903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1905-1908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1907英法俄协约的最后形成 1910日本正式吞并朝鲜 1910-1917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 (20世纪初到20世纪90年代) 1917.11.7(俄历10月25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8.11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 1918-1922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1919-1922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1919.3.1朝鲜三一运动 1919.3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建立 共产国际建立 1919.1-6巴黎和会 1921.11-1922。2华盛顿会议 1922.10墨索里尼在意大利上台 1922.12苏联成立 1925.10洛迦诺会议 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1.9.18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九一八事变 1933.1希特勒在德国上台 1933.3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 1935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 1935-1936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侵略的民族解放运动 1936-1939西班牙反对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战争 1937.7.7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1938.9慕尼黑会议 1939.8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9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0.6法国投降 1940秋不列颠之战 1940.9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订 1941.6苏德战争爆发 1941.12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1秋大西洋宪章 1942初《联合国家宣言》形成反法西斯同盟 1942莫斯科保卫战 1942.6中途岛战役 1942.7-1943。

2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3.12.1中美英发表《开罗宣言》 1943.11-12苏美英举行德黑兰会议 1944.6美英军队在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1945.2苏美英举行雅尔塔会议 1945.5.8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1945.9.2苏美英举行波茨坦会议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1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1945.10联合国建立 1947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 印巴分治,印度,巴基斯坦独立 1948以色列建立,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美国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 1949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1950-1953美国侵略朝鲜战争 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1954《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签字 1955亚非国家召开的万隆会议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56波兰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 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 1959古巴革命取得胜利 1960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成为“非洲独立年” 20世纪60年代初不结盟运动形成 20世纪60年代初-1973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七十七国集团产生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亚洲出现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和地区 1967欧洲共同体成立 1968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197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到恢复 1972.2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发表 1973美国在《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议》上签字 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9中美建交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 1991苏联解体 1992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 1993欧洲联盟建立 这是别处查到的 大约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人类 公元前3100年左右 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3000年左右 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 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 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 公元前2100年左右 埃及奴隶河贫民大起义 公元前1894年 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公元前1000年左右 努比亚建立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594年 雅典的梭伦改革 公元前六世纪 居鲁士统。

7.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知识结构: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2.商: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3.西周:分封制定义: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统治)主体:同姓亲族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内容:确立大宗、小宗体系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工具:礼乐制度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知识结构:1.统一(1)群雄割据A.春秋争霸B.战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2)统一:时间:前221年;人物:赢政。

2、中央集权的确立(1)确立:A.“皇帝制”:皇权至上、皇位继承制B.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C.郡县制(地方)(2)加强皇权的措施: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细苛、严密的法律。(3)影响: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制度基础。

而且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现在也不是太难找。关于找具体的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我建议你到这里看看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之所以这里的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比较全,其他地方的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网,可能不如这里的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全面,确定是哪儿都能找到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原因是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很容易找的,而且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现在也不是太难找。

8.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秦朝————汉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 确立 巩固 完善 强化 加强 顶峰 集权 专制 ↓ ↓ 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 | → 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维护国家统一,有积极意义 加强专制,消极作用多 发展趋势:不断加强,从集权到专制 二、分裂与统一 1、分裂的原因 ⑴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占主导地位) 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和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政治腐败) ⑶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激化矛盾) ⑷各族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2、统一的原因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原因: ⑴秦汉以来,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⑵从思想上看,中华民族很早就产生了统一的思想要求,经儒家发展为“大一统”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的思想根源。 ⑶民族融合使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加强。

⑷中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使少数民族向往中原。(被征服) 3、评价: ⑴分裂是历史发展的支流,处于短暂的、次要的地位。

①从时间看,封建社会分裂时间不超过几百年。 ②从朝代看,重要的朝代都是统一的王朝,影响巨大、深远。

③从分裂时期看,分裂孕育着统一,出现局部统一。 ⑵对分裂与统一要具体分析,尤其是国家分裂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对分裂简单地加以否定。

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处于主要地位。要充分肯定国家统一的历史进步作用。

三、治乱兴衰 1、产生治世的原因 ⑴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在长期战乱、分裂,新王朝建立之后,统治者一般都能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和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而调整统治政策,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采取修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治世。 ⑵统一的局面下,政局稳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开元盛世) ⑶在社会出现严重危机之后,经改革调整而出现中兴局面。(光武中兴) ⑷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交往。

(贞观之治) ⑸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出现乱世的原因 ⑴统治黑暗、腐朽。

如皇帝不理政事,重用奸臣、宦官等人,造成外戚或宦官专权的现象。(汉、唐、明) ⑵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

(或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 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膨胀的现象。ex:东汉、唐末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矛盾激化。

ex:西晋 ⑶农民战争的作用。地主大量兼并土地,造成农民流亡,引起农民起义。

⑷自然灾害。 3、认识 ⑴对治世肯定其进步作用,但也要看到,各阶级的地位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没有改变,正是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使社会出现治世。

⑵乱世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危害。但是: ①处于乱世的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共同斗争,有利于民族融合。

②在局部统一地区,统治者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加强恢复和发展经济,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七国之乱和安史之乱,虽然都是叛乱,但结果不同。七国之乱之后,中央集权加强;安史之乱之后,中央集权被削弱。

四、调整和改革 1、相同点 ⑴背景相同。都发生在推翻前朝的大规模农民战争之后,统治者都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的力量。

⑵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2、措施(相同与不同) ⑴经济: ①解放生产力。 前期-解放劳动者本身和释放奴婢;后期-放松人身依附关系、②减轻人民负担——从十五税一到三十税一。

③把人民和土地紧密结合起来——安置流民,更名田等。 ⑵政治: ①约束统治者,生活节俭,澄清吏治(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 ②减轻刑罚,缓和阶级矛盾 ③加强中央集权,解决内部矛盾 3、评价 ⑴调整或改革后,从经济上看,推动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力富强(不同朝代富强的程度不同,东汉较差),多出现治世。

⑵从政治上看,调整或改革后稳定统治秩序,保证社会安定,完善封建统治制度,推动封建社会的发展。 ⑶从文化上,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4、历代改革 ⑴管仲改革——奴隶社会富国强兵的改革 ⑵商鞅变法——地主阶级封建化的政治改革 ⑶王安石变法——封建社会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 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分裂与统一、治乱兴衰、调整和改革之间的关系 ⑴中央集权的加强、调整和改革与分裂统一、治乱兴衰是密切相关的。联系起来认识:分裂时期多乱世,说明改革或调整不成功;而不成功的改革造成分裂、乱世。

统一时期多为盛世,说明改革或调整成功;反过来,成功的改革促使统一、盛世出现。 ⑵调整和改革、分裂统一、治乱兴衰与中央集权的加强与削弱密切联系。

⑶体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六、政治思想 1、法家的法治思想 ⑴法家思想顺应了由分裂到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反映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⑵法家提出具有发展进化因素的历史观,体现出新兴地主阶级改革旧制的进取精神。 ⑶法家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封建制度的建立,而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沿袭了两千多年。

⑷法家思想提倡严刑苛法,不利于。

与高考相关的历史知识点总结

标签: 知识点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