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知识成立的基础
1.是知识成立的基础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
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 它与形象思维能力截然不同. 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学好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好其他学科,处理日常生活问题所必须的能力。
数学是用数量关系(包括空间形式)反映客观世界的一门学科,逻辑性很强、很严密。 2灵活使用 有逻辑思维能力不等于能解决较难的问题,仅就逻辑而言,有使用技巧问题。
何来?熟能生巧。学数学可知,解题多了,你就知道必须出现怎样的情况才能解决问题,可叫数学哲学。
总的来说,文科生与理科生差异在此,不在逻辑思维的有无。同时,现实中人们认为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实际上是思想能力强,并无分文理。
而且思想也不是逻辑地得到,而是逻辑地说明。 3参与辩论 思想在辩论中产生,包括自己和自己辩论。
例如关于是主权高于人权还是相反,我认为是保护人权的主权大于人权,不能包括导致国王享用婴儿宴的主权,既必须界定主权,前者有条件成立。导致该认识的原因是有该问题辩论,否则不会去想。
4坚守常识 其实我很轻松得到关于人权的个人结论,原因是不论大牌专家怎么宏论,我不认同的道理只有一个,我坚守谁都不愿意自己的正当权利被侵犯,除非不得已这样的常识。 因为坚守这个常识,就要具体分析主权比如国家保有军队的权利,该权利会在不同情况下要求国民承担不同义务,战时似乎侵犯人权,但这是为每个人安全需要的一种付出,主权必须具有正当性。
可见坚守常识及逻辑地得到的结论的重要性。要注意的是,归纳得到的结论不能固守,因为归纳永远是归纳事物的一部分,不可能是全部,它违反部分怎样不等于全部怎样的常识,例如哲学。
中国人常常用哲学说明问题,总是从一个一般到另一个一般,所以说而不明,好像不会逻辑思维,谬矣。 5敢于质疑 包括权威结论和个人结论,如果逻辑上明显解释不通时。
6能力培养 一、注重逻辑推理思维方式的培养。 推理的种类是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划分的。
根据推理前提数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根据推理的方向,即思维进程中是从一般到特殊,或从特殊到一般,或从特殊到特殊的区别,传统逻辑将推理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三大类。 就初中数学而言,三段论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演绎推理,它是性质判断三段论推理的简称,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推出一个性质判断的演绎推理。
三段论中的三个性质判断的名称分别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包含大项的前提为大前提,包含小项的前提为小前提,包含大项和小项的判断为结论。
比如,所有的植物都是需要水分的(大前提),小麦是植物(小前提),所以,小麦也是需要水分的(结论)。三段论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其包含的三个性质判断通常都是以大前提、小前提、结论这样的顺序排列。
但用自然语言表达三段论时,语句顺序是灵活的,而且常常使用省略形式(有省略大前提或小前提或结论等形式)。例如,口语中常说“这是学校规定的呀”,把它补充完整就是:凡是学校规定都是应该执行的(大前提),这句话是学校规定的(小前提),所以,这句话应该被执行(结论)。
三段论推理作为一种基础性的推理,最能体现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的特点,在初中几何应用中最基本最广泛的推理,学生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应作为初中生逻辑推理能力培养的重点和切入点。
二、掌握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几何证明的教学中,教师教学不难,学生学懂也不难,但学生往往一做就不会,对于稍复杂的题目更是无从下手。
几何证明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成绩提高的一大障碍。要突破这一难点和障碍,除掌握上述三段论推理的基础逻辑思维外,还要注重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综合法和分析法的培养。
要证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时,我们先从已知的条件出发,通过一系列已确立的命题(如定义、定理等),逐步向前推演,最后推得要证明的结果,这种思维方法,就叫做综合法。 可简单地概括为:“由因导果”,即“由原因去推导结果”。
要证明一个命题正确,为了寻找正确的证题方法或途径,我们可以先设想它的结论是正确的,然后追究它成立的原因,再就这些原因分别研究,看它们的成立又各需具备什么条件,如此逐步往上逆求,直至达到已知的事实,这样思维方法,就叫做分析法。 可简单地概括为:“执果索因”。
即“拿着结果去寻找原因”。例如证明两线段相等。
综合法思路:已知条件→三角形全等或平行四边形→对应边或对边相等(线段相等)。 分析法思路:对应边或对边相等(线段相等)→三角形全等或平行四边形→已知条件。
分析法的特点是从要证明的结论开始一步步地寻求其成立的条件,直至寻求到已知条件上。 综合法的特点是从已知条件开始推演,一步步地推导结果,最后推出要证明的结果。
证几何题时,在思索上,分析法优于综合法,在表达上分析法不如综合法。分析法利于思考,综合法宜于表述,在解决问题中,最好合并使用。
2.什么是知识
知识是符合文明方向的,人类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结果总和。
知识,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界定。但知识的价值判断标准在于实用性,以能否让人类创造新物质,得到力量和权力等等为考量。
有一个经典的定义来自于柏拉图:一条陈述能称得上是知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它一定是被验证过的,正确的,而且是被人们相信的,这也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分标准。由此看来,知识属于文化,而文化是感性与知识上的升华,这就是知识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有关于知识的悖论是:知识如果不能改变行为,就没有用处;但是知识一旦改变了行为,知识本身就立刻失去意义——《未来简史》。经过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目前已经有许多知识表示方法得到了深入的研究,目前使用较多的知识表示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知识表示方法。
(1)逻辑表示法 逻辑表示法以谓词形式来表示动作的主体、客体,是一种叙述性知识表示方法。利用逻辑公式,人们能描述对象、性质、状况和关系。
它主要用于自动定理的证明。逻辑表示法主要分为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
(2)产生式表示法 产生式表示,又称规则表示,有的时候被称为IF-THEN 表示,它表示一种条件-结果形式,是一种比较简单表示知识的方法。IF 后面部分描述了规则的先决条件,而THEN 后面部分描述了规则的结论。
规则表示方法主要用于描述知识和陈述各种过程知识之间的控制,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3)框架表示 框架(Frame)是把某一特殊事件或对象的所有知识储存在一起的一种复杂的数据结构。
其主体是固定的,表示某个固定的概念、对象或事件,其下层由一些槽(Slot)组成,表示主体每个方面的属性。(4)面向对象的表示方法 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方法是按照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原则组成一种混合知识表示形式,就是以对象为中心,把对象的属性、动态行为、领域知识和处理方法等有关知识封装在表达对象的结构中。
(5)语义网表示法 语义网络是知识表示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一种表达能力强而且灵活的知识表示方法。它通过概念及其语义关系来表达知识的一种网络图。
从图论的观点看,它是一个“带标识的有向图”。语义网络利用节点和带标记的边构成的有向图描述事件、概念、状况、动作及客体之间的关系。
带标记的有向图能十分自然的描述客体之间的关系。例:用语义网络表示下列知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是一所大学,位于长沙市,建立时间是1914 年。
(6)基于XML 的表示法 在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中,数据对象使用元素描述,而数据对象的属性可以描述为元素的子元素或元素的属性。XML 文档由若干个元素构成,数据间的关系通过父元素与子元素的嵌套形式体现。
在基于XML 的知识表示过程中,采用XML 的DTD(Document Type definitions,文档类型定义)来定义一个知识表示方法的语法系统。扩展资料:从一般意义上讲,知识表示就是为描述世界所做的一组约定,是知识的符号化、形式化或模型化;从计算机科学的角度来看,知识表示是研究计算机表示知识的可行性、有效性的一般方法,是把人类知识表示成机器能处理的数据结构和系统控制结构的策略。
一个完整知识表示过程是:首先是设计者针对各种类型的问题设计多种知识表示方法;然后表示方法的使用者选用合适的表示方法表示某类知识;最后知识的使用者使用或者学习经过表示方法处理后的知识。所以,知识表示的客体就是知识;知识表示的主体包括3 类:表示方法的设计者、表示方法的使用者、知识的使用者。
具体来说,知识表示的主体主要指的是人(个人或集体),有时也可能是计算机。假设有这样一个知识需要表示:小潘是计科系的学生,但他不喜欢编程。
我们用一阶谓词逻辑来表示它就需要采用如下的步骤:首先,定义谓词。Computer(x):x是计科系的学生 Like(x,y):x喜欢y 其次,用谓词公式表示之:Computer(xiaopan)∧¬Like(xiaopan,programing) 产生式规则:在条件、因果等类型的判断中所采用的一种对知识进行表示的方法。
其基本的形式是P→Q,或者是if P then Q。这里这个产生式规则与刚才的谓词逻辑中的“蕴涵(→)式”表示还是有区别的,后者是一种精确的匹配,即如果x,则100%的会是y,而前者则可以表示 一种模糊匹配,有一定的置信度,即发生概率。
例如:if “咳嗽 and 发烧”,then “感冒”,置信度80%。这里if部分表示条件部,then部分表示结论部,置信度表示当满足条件时得到结论的发生概率。
这整个部分就形成了一条规则,表示的就是这样一类因果知识:“如果病人发烧且咳嗽,则他很有可能是感冒了”。因此,针对比较复杂的情况,我们都可以用这种产生式规则的知识表示方式形成一系列的规则。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知识表示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