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二历史知识框架
1.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框架
我空间的。
你看看。■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
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
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
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
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 (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 (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 (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6)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8)明清:出现商帮。
如,徽商、晋商(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活动范围都涉及国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 (第四课)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其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明清重农抑商的表现:农本商末的思想,专卖制度,关卡重税,歧视商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并未禁止官方对外贸易;清代是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两者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3)清代一直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清代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是在:广州(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的后果: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没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一课)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背景和兴起的史实: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2)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3)洋务派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点是:东南沿海地区 2、代表企业: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 (第二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 ●短暂春天(1)时间:一战期间(1915-1921) (2)原因: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3)主要行业:纺织业、面粉业(4)著名实业家:张謇、周学熙、荣氏兄弟 (5)为什么是“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曲折发展(1)国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原因:为了巩固统治,国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2)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原因:沦陷区:一些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式吞并 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
2.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框架总结
一、精耕细作
1、耕地工具:①从原始社会到春秋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一直是木器、石器和骨器;②铁器在春秋出现,铁器牛耕在战国推广;③在汉代普及并发明犁壁;④唐代在长江下游出现曲辕犁,标志传统步犁成熟定型;
2、播种工具:汉代赵过发明耧车;
3、水利与灌溉:①春秋战国时期建有楚国在安徽的芍陂、秦国在四川的都江堰、秦国在陕西关中平原的郑国渠;西汉的漕渠和白渠和新疆坎儿井;东汉王景治理黄河。②灌溉工具:在春秋战国是桔槔和辘轳;东汉毕岚发明翻车;三国马钧加以改进;唐宋发明筒车和畜力高转筒车;
4、生产组织方式:商周时期是在井田制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简单协作;从春秋开始出现家庭为生产单位的个体经营,并逐渐推广普及。
二、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是土地公有制;
2、商周时期是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
3、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和变法运动,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形成了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包括土地国有制、君主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土地兼并现象贯穿始终。
4、关于土地兼并: ①根源: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②方式:土地买卖在汉代以后成为主要途径;③危害: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和徭役的征发;大批自耕农丧失土地后成为流民,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影响社会安定;④缓解:政府采取均田制等抑制兼并的措施;爆发农民起义打击地主阶级。
三、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经济格局是起源于多个中心,形成南稻北粟等地域特征;
2、经济结构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
3、农业生产模式是精耕细作;
4、主要经营方式是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①小农经济的特点有三: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分工简单,农业与手工业结合;自给自足。②小农经济的优点有三:生活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生产技术精耕细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③小农经济局限:小农经济比较劳苦和脆弱;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的特点,不利于商品经济和社会分工;导致社会发展缓慢和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阻碍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4、实行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5、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3.高一历史必修二整本书的知识结构图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农业 1、中国原始农业的创始人:神农氏“制耒耜,教民耕作” 2、耕作方式的发展 ①原始社会:刀耕火种 ②春秋战国:精耕细作(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时期农用动力方面的革命:牛耕的出现 ③汉代的发展:汉代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法,东汉某些地区已出现一牛挽犁 3、水利的兴修: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
现在都江堰 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以农为本) ②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 二、古代中国手工业 1、丝织业: ①汉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远销欧洲、中国被称为“丝国” ②明清:在纺织业部门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冶金业 ①商周时期:是青铜时代的繁荣时期 ②春秋时期:铁器时代的到来(春秋冶铁技术的进步:冶炼生铁技术、铸铁柔化处理技术,炼钢技术。意义:促进了铁器的普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汉代: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3.陶瓷业 ①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名句赞美的是越窑青瓷 ②宋代:景德镇“瓷都” ③清代:粉彩瓷器 4、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①官营、私营、农民个体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发展; ②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③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 ④手工业生产规模大、分工细; ⑤手工业经济是农耕经济的附属; ⑥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三、古代中国商业 1、商业的发展 ①唐:政治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商旅往来频繁 ②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海外商运发展迅速 ③明清:商帮和会馆的出现(晋商和徽商势力最为强大) 2、城市与“市”的发展 (1)唐代长安: ①布局整齐,经营商业的“市”严格规定在东西两“市”, “市”与“坊”界限分明 ②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商业交易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 ③县城以下,禁止设市 ④出现夜市, (2)宋代东京 ①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②整齐划一的市坊制被打破,市坊界限不复存在; ③市的启闭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夜市、早市 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 3、古代商业的特点 ①商业不断发展,商业运作模式日益成熟; ②推动了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城市经济功能不断加强; ③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是农耕经济的附属。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 ①主张: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②实质:维护封建经济基础 ③评价:在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政协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统治阶级仍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社会进步。 2、“海禁”政策: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3、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丝织业中首先出现雇佣关系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时间 航海家 籍贯 开辟的新航线 所经大洋 扶持国家 方向 1487年 迪亚士 葡萄牙 抵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大西洋 葡萄牙 向东 1492年 哥伦布 意大利 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大西洋 西班牙 向西 1497-1498年 达•伽马 葡萄牙 开辟从海上直通印度的新航路 大西洋、印度洋 葡萄牙 向东 1519-1522年 麦哲伦等 葡萄牙 环球航行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西班牙 向西 3、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个地区和民族的联系日益密切,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从美洲传到世界的作物有:烟叶、玉米、可可、马铃薯 二、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1、荷兰的殖民扩张活动——“海上马车夫”(17世纪) ①竞争手段: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开展海上贸易,在美洲、亚洲等地进行殖民掠夺 ②荷兰造船业非常发达,凭借一支强大的商船队,垄断了世界航运业,成为世界的“海上马车夫” ②影响:取代葡、西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北美阿姆斯特丹(即后来纽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2、英国的殖民扩张活动 (1)英国是如何成为最大殖民帝国的? ①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海军优势 ②建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在殖民地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 ③发动商业战争夺取贸易优势和殖民地 ④进行以黑奴贸易为中心的“三角贸易”,18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奴隶贩子 (2)英国的殖民方向:北美和印度 3、殖民主义的罪恶:掠夺财富,实行种族灭绝政策,采用奴隶制劳动,贩卖黑奴等 4、殖民扩张和掠夺是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殖民扩张和掠夺使世界上越。
4.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知识结构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
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
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
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
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 (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 (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 (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6)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8)明清:出现商帮。
如,徽商、晋商(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活动范围都涉及国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 (第四课)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其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明清重农抑商的表现:农本商末的思想,专卖制度,关卡重税,歧视商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并未禁止官方对外贸易;清代是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两者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3)清代一直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清代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是在:广州(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的后果: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没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一课)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背景和兴起的史实: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2)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3)洋务派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点是:东南沿海地区 2、代表企业: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 (第二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 ●短暂春天(1)时间:一战期间(1915-1921) (2)原因: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3)主要行业:纺织业、面粉业(4)著名实业家:张謇、周学熙、荣氏兄弟 (5)为什么是“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曲折发展(1)国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原因:为了巩固统治,国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2)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原因:沦陷区:一些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式吞并 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官僚阶层压榨民族企业牟取暴利 ●萎缩(1)时间。
5.高一历史必修二整本书的知识结构图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农业 1、中国原始农业的创始人:神农氏“制耒耜,教民耕作” 2、耕作方式的发展 ①原始社会:刀耕火种 ②春秋战国:精耕细作(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时期农用动力方面的革命:牛耕的出现 ③汉代的发展:汉代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法,东汉某些地区已出现一牛挽犁 3、水利的兴修: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
现在都江堰 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以农为本) ②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 二、古代中国手工业 1、丝织业: ①汉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远销欧洲、中国被称为“丝国” ②明清:在纺织业部门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冶金业 ①商周时期:是青铜时代的繁荣时期 ②春秋时期:铁器时代的到来(春秋冶铁技术的进步:冶炼生铁技术、铸铁柔化处理技术,炼钢技术。意义:促进了铁器的普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汉代: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3.陶瓷业 ①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名句赞美的是越窑青瓷 ②宋代:景德镇“瓷都” ③清代:粉彩瓷器 4、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①官营、私营、农民个体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发展; ②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③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 ④手工业生产规模大、分工细; ⑤手工业经济是农耕经济的附属; ⑥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三、古代中国商业 1、商业的发展 ①唐:政治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商旅往来频繁 ②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海外商运发展迅速 ③明清:商帮和会馆的出现(晋商和徽商势力最为强大) 2、城市与“市”的发展 (1)唐代长安: ①布局整齐,经营商业的“市”严格规定在东西两“市”, “市”与“坊”界限分明 ②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商业交易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 ③县城以下,禁止设市 ④出现夜市, (2)宋代东京 ①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②整齐划一的市坊制被打破,市坊界限不复存在; ③市的启闭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夜市、早市 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 3、古代商业的特点 ①商业不断发展,商业运作模式日益成熟; ②推动了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城市经济功能不断加强; ③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是农耕经济的附属。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 ①主张: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②实质:维护封建经济基础 ③评价:在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政协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统治阶级仍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社会进步。 2、“海禁”政策: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3、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丝织业中首先出现雇佣关系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时间 航海家 籍贯 开辟的新航线 所经大洋 扶持国家 方向 1487年 迪亚士 葡萄牙 抵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大西洋 葡萄牙 向东 1492年 哥伦布 意大利 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大西洋 西班牙 向西 1497-1498年 达•伽马 葡萄牙 开辟从海上直通印度的新航路 大西洋、印度洋 葡萄牙 向东 1519-1522年 麦哲伦等 葡萄牙 环球航行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西班牙 向西 3、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个地区和民族的联系日益密切,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从美洲传到世界的作物有:烟叶、玉米、可可、马铃薯 二、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1、荷兰的殖民扩张活动——“海上马车夫”(17世纪) ①竞争手段: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开展海上贸易,在美洲、亚洲等地进行殖民掠夺 ②荷兰造船业非常发达,凭借一支强大的商船队,垄断了世界航运业,成为世界的“海上马车夫” ②影响:取代葡、西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北美阿姆斯特丹(即后来纽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2、英国的殖民扩张活动 (1)英国是如何成为最大殖民帝国的? ①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海军优势 ②建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在殖民地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 ③发动商业战争夺取贸易优势和殖民地 ④进行以黑奴贸易为中心的“三角贸易”,18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奴隶贩子 (2)英国的殖民方向:北美和印度 3、殖民主义的罪恶:掠夺财富,实行种族灭绝政策,采用奴隶制劳动,贩卖。
6.高中历史必修二各单元知识点框架图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
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
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
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
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 (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 (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6)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8)明清:出现商帮。
如,徽商、晋商(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活动范围都涉及国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 (第四课)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其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明清重农抑商的表现:农本商末的思想,专卖制度,关卡重税,歧视商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并未禁止官方对外贸易;清代是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两者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3)清代一直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清代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是在:广州(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的后果: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没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一课)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背景和兴起的史实: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2)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3)洋务派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点是:东南沿海地区2、代表企业: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 (第二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短暂春天(1)时间:一战期间(1915-1921) (2)原因: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
7.历史必修2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从原始阶段刀耕火种,春秋战国时采用牛耕技术。
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东汉时出现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这种耕作方式便于牛耕普及。
2、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是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的发展 了解古代中国在纺织、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纺织业主要成就: (1)原料使用先后顺序:麻葛丝棉。
(2)《周礼考工记》中国有六职(妇功、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 (3)丝绸之路:汉代开辟。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4)明代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冶金业主要成就: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已经出土有小件铜器。
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战国以后以铁器为主,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由自然通风——人力皮囊——马排——水排(东汉、杜诗)。
3、制瓷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1)先有陶后有瓷 (2)陶器:a、产生——原始时代彩陶b、发展: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c、独特技术——唐三彩d、陶瓷过渡时期: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 (3)瓷器:a、唐代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b、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彩绘工艺。
c、清朝:粉彩瓷器的工艺技术发明——康熙时期、顶峰——雍正时期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 1、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 (1)秦代管理“市”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2)汉代在进行集中贸易的“市”, 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3)六朝时代,出现了“草市” (4)唐代“草市”的作用十分显著,“夜市”比较繁荣 (5)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 汉代:形成若干全国性商业中心。如:长安和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
宋代的汴京,清代苏州、盛泽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 3、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 (1)“重农抑商”政策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2)影响:“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但这一政策的实施使社会经济的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未能得到正常发育,这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海禁”政策扼杀了对外贸易进步的可能性,不仅妨碍海外市场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滋长,使中国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从而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专题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了解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为标志的中国传统经济的变动 鸦片战争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从19世纪60年代起,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农村的家庭手工业破坏,城市手工业受到沉重打击,中国传统经济结构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3、了解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地区: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3)产生的途径:一种是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另一种是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4)著名企业:1866年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1873年陈启源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朱其昂在天津创办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3、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主要原因) (2)外商企业的刺激 (3)洋务运动的诱导 (二)民国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了解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 (1)原因:一是辛亥革命的推动,二是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三是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促进。
(2)主要的部门:纺织业是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面粉业是当时的第二大工业(3)民族工业的特征:以轻工业为主,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力量十分薄弱;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中国的民族工业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2、了解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 (1)发展的原因:国民政府于1935年实行币制改革和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以及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 (2)官僚资本的形成及加强对民族工业的控制,使民族工业发展曲折又艰辛。 3、了解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 抗日战争的爆发打断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8.求历史必修二每单元知识梳理结构图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2011.4.12 【一、本单元知识结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新经济政策——运用市场因素发展经济的建立(二战前)斯大林体制——计划经济、单一的公有制社会主义赫:农业苏联(苏俄)改革勃:工业(战后)戈:所有制和商品生产原因:供求矛盾背景:29-33年经济危机特点:影响:罗斯福新政内容:(二战前)特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作用:经济恢复、社会稳定、开创新路资本主义背景: 国有化国家干预经济计划指导战后资本主财政政策国家调控义的调整内容:福利国家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企业调整影响:二十年的黄金时代(五六十年代)【二、本单元主干知识梳理】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挽救危机的措施和影响是什么?(1)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②直接原因(主要原因):资本主义供给与需求的矛盾③导火线:股票投机活动。
(2)特点: ①来势猛烈②波及范围广③持续时间长④后果空前严重(3)挽救危机的措施:提高关税;货币贬值(4)影响:①经济:生产力严重破坏,经济一片萧条,损失惨重。②政治:人民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法西斯主义开始泛滥,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③国际关系日趋恶化。2、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特点及影响?(1)背景:①危机爆发后使美国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②胡佛政府仍然实行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得不到解决。③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2)措施:①整顿财政金融(首要措施)②调整工业生产③调节农业生产④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3)特点:政府(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立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