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传播学,新闻传播学有何不同?谁能为我详细解答,非常感谢
传播学侧重理论,在中国其实还没有特别完善的传播学理论,一般都是借鉴国外,而且传播学是多种学科的交叉比如社会学、心理学、营销学、等等,考研的话传播学下面还分好多研究方向:网络传播、影视传播、广告、新媒体、公关等等。出来就业的话多在传媒公司吧,当然这得看自己
新闻学在中国来说比传播学有历史,且完善,大师级学校也很多。出来方向主要是记者编辑之类的,考研方向下设:广播电视新闻学、理论新闻学、经济新闻学等等。
两者就业的话没什么大区别,现在界限都比较模糊,如果是记者,能写就行;在传媒公司,营销传播就显得比较重要。总之看个人兴趣,我也是学新闻的,我就比较倾向传播学,因为比较喜欢新媒体传播。
关于新闻传播问题
中国新闻传播学界最近十年的发展变化
这个时期中国各大学的新闻院系师生和新闻传播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表的论著,则逐渐趋向研究的学术化和引证的规范化。媒介的负责人,除了在编务上保证贯彻党的方针外,言谈中最多是如何通过竞争壮大自己掌管的媒介的实力,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为职工谋得更多的利益。因为多数媒介国家不再给予补贴,还有上缴税、利的任务,而这样的任务对于报刊老总或广播电视的台长们来说是最现实的。
最近十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界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实现研究人员的新老交替。改革开放已经二十年,“文革”前就从事新闻教学和研究的人员最近十年开始成批的退休,八九十年代培养的新闻学博士、硕士开始陆续接替老一代人,成为研究人员的主体。他们的视野比老一代开阔,知识结构合理,带动着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走向较高的层次和规范化。当然,由于市场经济的环境,一些优秀的研究人才流向更有发展前途的领域,新一代新闻传播学研究人员的接续尚存在青黄不接的潜在危机。
二,全国主要新闻院系形成各自的教材体系。十年前,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的教材,形成系统的只有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两家,其他院系尚缺乏系统教材。最近十年,各地新闻院系的数量增加极快,一些有基础的院系形成了自己的教材体系,多套教材在全国流通。虽然存在大同小异的问题,但是毕竟要经过作者的重新整理,有所更新、补充,对于作者们来说,这是一次多少有些创造地重温新闻传播学知识,对于提高整体的素质还是有益的。
三,新闻学与传播学已经融合,许多传播学的理论假设或模式不知不觉地成为新闻理论的一部分。社会调查已经不再新鲜,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之一;从1996年起,“精确新闻学”成为新闻报道的一种时髦形式(目前尚存在科学性和规范化的问题)。尽管少数研究者认为传播学“掩盖阶级立场、不讲阶级性、党性、政治性,不用阶级分析的方法,离开人的社会性,孤立地研究个人对外来信息的反映”[5],但是近年关于传播学的研究还是得到了深化,出版一批国人自己的传播学著作和教材,特别是研究传播学的论文,已有一定的学术水准。1999-2000年,一批以年轻人为主的传播学研究者,翻译了两套较新的外国传播学译著(共20本),这也预示着中国未来传播学研究后继有人。
四,广播电视研究发展迅速。90年代是中国广播电视业,特别是电视业发展的黄金时代,电视已经超过报纸,成为大众传播媒介的龙头老大。经济基础雄厚的广播电视业,以大量资金支持着广播电视的研究,出版了成套的论著,各种期刊也增加不少(不过由于正式刊号的限制,增加的期刊多数只有内刊号,用于内部交流)。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研究的话题较为分散,二是总体的学术水平有待提高。
五,中国新闻史的总体研究已经完成。这是90年代中国新闻学界一件较大的事情,即由方汉奇教授主编的多卷本《中国新闻史》两年前出齐。现在中国新闻史的研究主要在个案、古代史研究方面。
世界新闻史的研究也有进展,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国际新闻界》杂志自90年代中期改版以来,以学术为本,吸引了一批年轻人关注着世界媒介的变化发展。但是系统地从历史与文化传统角度研究每个洲(或区域)、每个国家的新闻传播发展的特点,尚刚刚起步。
六,网络传播研究较快地提上日程。从90年代中期起,随着网络传播逐渐在中国的普及,关于网络传播的研究很快被新闻传播学界抓住,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出版了一批论著。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成立了网络传播研究室。这一研究除了研究者具有较敏锐的学术目光外,与网络传播市场化有一定关系,市场需要以科学的名义投入的公关和广告,而这种知识普及则需要不断地研究,提出新问题和新视角。
七,新闻传播学期刊逐步实行匿名审稿制和引证规范化。十年前,中国的新闻传播学术期刊上一些文章,或充斥政治概念,或拍拍脑袋就提出一串“学术概念”,论据没有科学含义,论证缺乏理论前提和逻辑性,数千、上万字的文章没有一条引文或注释,编辑也很难挡住有权力背景的稿件和各种“关系稿”。1996年和199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新闻与传播研究》杂志、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大学》杂志,先后实行匿名审稿制,并要求引证和参考书目的规范。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还完成了“社会科学成果评估体系”课题,为对已发表的学术成果的评估提出了一套较为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当然,这项工作现在仅仅开了个头,改变以往不讲究论文写作规范的习惯,需要较长的适应时间,特别是权力背景的来稿、成果评估和评奖,非学术因素的影响仍然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