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民警职业认同感和满意度
试论如何提高基层民警的职业认同感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转型期,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公安机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压力。基层派出所是公安机关“千条线一根针”的实战单位,加强队伍管理,打造一支实战化职业警队变得必需而紧迫。但受到社会形势、经济发展、思想观念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有少数基层民警的职业认同感日趋淡化,在工作中暴露出宗旨意识淡薄、责任感不强、执行力不够、上进心不足、创新力缺乏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民警的身心健康和公安工作目标的实现。笔者结合基层公安机关队伍建设的实际,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基层派出所民警职业认同感明显下降的原因。
一是职业因素。节奏快。当前社会治安形势日益复杂,基层派出所的工作随之繁重。业务工作与接处警、安保等重叠穿插,使民警牺牲了很多周末、节假日,补休和公休又难以全部兑现,快节奏的运转使民警的身体普遍处于亚健康偏重的状态。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万人警力数尚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民警平均年工作量为400个工作日,远高于普通职工240个工作日的标准,其工作的强度可想而知,久而久之民警就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压力重。一些过高的定位和承诺使警察职责范围日趋扩大,专项活动日益频率,考核评比层层加码。但派出所警力有限,时常出现多项工作积压、多位领导催办的情形。此外,在队伍业务两手抓的理念下,民警还要分出精力参与到各类检查和组织上的活动,难免力不从心。当工作无突破和起色,甚至做多错多时,民警还要面临批评和通报。在层层压力下,民警往往提不出干劲,拿不出闯劲。束缚多。基层派出所民警处于执法、服务的第一线,履行职权要受到法律制约,执法工作要受到政府的干预,执法行为要顾及到民情民意,使得很多工作必须在层层请示和服从指令中开展,久而久之消磨了民警的主动性和工作热情。此外,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刚性管理,既限制了民警生活的空间,又束缚了民警个性发展的需求,使整个民警队伍千人一面,不易激发队伍的创造性.
二是组织因素。一是考核机制欠缺。派出所对民警的考核评优,主要以条线上的量化考核为参照。但各个岗位的可比性不强,即便是同一岗位的工作量和难度也有差异,简单、死板的量化考核往往不能全面地反映民警主观努力程度。此外,部分民警利用规则的漏洞,只做表面文章,甚至弄虚作假,致使在评先评优时一些扎实苦干的同志被埋没,投机取巧的得荣誉,使考核起到了反作用,引起民警的不满,造成消极怠工。二是队伍内聚力削弱。部分单位缺乏应有的内聚力,削弱队伍战斗力。有些领导自身素质不过硬,缺乏威信和号召力,在布置工作时,一味地给年轻的、肯干的民警安排工作,差遣不动的则听之任之,既降低了工作效率又给年轻民警的做了不好的榜样,不利于其保持上进心;不同警种的民警之间缺乏沟通协作,没有形成良好的竞争激励机制,常常出现“各扫自家门前雪”的情况,队伍内部的相互不认可影响到警察自身的职业认同,不利发挥整体合力。三是福利待遇偏低。基层任务繁重、工作量大、风险度高的特点没有在经济待遇中得到体现,政治待遇还比政府其他职能部门低,晋升空间狭小。尤其是基层派出所民警,很多都是在岗位上埋头苦干几十年,很难得到提拔。待遇与职责的不匹配使得不少民警产生强烈的失落感,甚至有少数民警以权谋私、徇私枉法,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是社会因素。公众对警察职责存在认识偏差。随着警务改革的深入推进,“有困难找警察”的口号深入人心,公众不同程度对民警职责的认识存在偏差,致使基层派出所在日常工作中不得不处理债务纠纷、环保问题、恶意举报等超出职责范围的警情,还极易引发投诉、信访,这些都极易挫伤警察的工作热情和警民感情。长期以往,民警也会模糊了职责的概念,导致“该管的事没能力管,不该管的事努力管”,甚至一些民警会利用这些“额外”的权力谋取不正当利益,滋生腐败。其他部门职能弱化造成矛盾转嫁。一些单位企业不顺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将一些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推卸给了公安机关,这种转嫁矛盾的做法,在构建警民和谐的道路上或多或少地添加了障碍。如一些单位客户丢了捆绑手机要求补办,单位要求公安机关提供丢失证明,而派出所在未接到报警求助的情况下,很难辨别丢失事情的真伪;一些加油单位为了回避责任,要求散装加油的用户出具公安证明,但加油单位完全可以增设提供外送散装油的服务为断油用户解决困难。法定职权受忽视致使民警办事难。部分群众、单位只看到自己在法律上的权利,而忽视法律赋予警察的职权,警察在行使职权时阻力重重,遭遇“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如民警在向居民采集人口信息、了解社会关系时,常被居民以隐私为由拒绝透露;在查询涉案银行账户时,银行工作人员常常以“不受理查询外省市银行账号”由拒绝查询服务;甚至在执法,遭遇群众阻挠,不实投诉,诬告陷害,甚至上访、暴力袭警,引发群体性事件。
四是个体因素。1.个性的影响。基层派出所民警经常与社会上灰色人员打交道,在接触多了社会的阴暗面,面对社会“非主流”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和冲击时容易发生价值观的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严重,不讲奉献讲金钱,不讲工作将过场。2.业务能力不足。当前民警面临着现代警务模式的新挑战,少数民警的综合素质难以适应,一味地“吃老本”,不主动加强学习、补充更新知识,暴露出对法律不熟悉、对业务不精通等问题,畏难情绪凸显,就会经常感到力不从心,难以胜任,成就感大大降低,引发工作倦怠。3.心理健康调适不够。派出所民警不仅要承受着工作上的压力,还要承受来自家庭的压力。民警对家庭投注的时间、精力少,常常会引发和父母关系不和、与伴侣离婚等问题,家庭关系的失调使得民警心理、情绪等方面的压力骤增。但是部分民警缺乏心理保健知识和自我调适方法,既不通过自我调节的方式调整心态,又不寻求专业帮助及时摆脱困扰,导致心理问题积压,影响了民警对自身职业的正确认识,导致职业认同感的缺失。
二、提升基层派出所民警职业认同感的对策探讨:
一是健全思想教育机制,占领民警精神制高点。注重信念塑造。过去,派出所的工作条件比现在艰苦得很多,但民警却感到自豪、光荣,这与他们的理想信念是分不开的。因此,要坚持从理想信念塑造入手,用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通过有效的方式进行积极渗透。要结合民警思想动态,有区别地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教育学习活动,通过道德讲堂、影视作品赏析等不加重民警工作负担的方式,让其接受到更直观的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使队伍的职业认同感得到整体增强,形成一种导向和氛围,带动个体幸福感、自豪感的提升。注重文化引领。坚持以警营文化为载体,密切联系党、团等各类团体,定期组织开展球类、游泳等体育活动,在放松民警身心之余,通过竞技活动激发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民警集体荣誉感;成立警官俱乐部,开设图书室、网络阅览室、健身房、减压室等场所,用文化陶冶情操,培养民警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丰富民警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警营文化建设的“留人环境”。注重典型带路。挖掘身边的典型,强化树立、培养和宣传工作,做到典型第一时间表彰、第一时间宣传、第一时间奖励,让民警认知到典型并不是永远只出现在表彰名单、公模录、新闻报道中的,而是真实就在大家身边,通过典型崇高精神和高尚品质的“点”来推动单位争先创优的“面”,让先进民警有干头,让后进民警有学头。
二是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搭建民警发展平台。营造干事氛围,提高执行力。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在警力增补、装备配置、福利待遇、职务设置等方面,适当向基层派出所予以倾斜,提高配设比例,改善职级待遇,营造拴心留人、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加大考评奖惩兑现力度,做到考评结果与“政治待遇、经济福利、评先创优”的三挂钩,切实改变“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建立重大事项民警议事制度等方式,不断提高全体民警参与管理、参与决策的积极性,增强民警的 “主人翁”意识,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加强班子建设,凝聚向心力。所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培育严格自律、务求实效、勇于担当、狠抓落实的作风,凡事做到身先士卒、靠前指挥、一抓到底,积极发挥牵引带动作用;在队伍管理中要从制度管警入手,在立规矩、懂规矩、守规矩上下工夫,克服“老好人”思想,对一些不良现象要敢于批评,敢于管理,做到一碗水端平;重视民警个人发展进步的需要,打造公平正义的选拨用人环境,将机会与舞台留给想干事的、能干事的民警。强化业务培训,激发内驱力。向教育培训要警力、要战斗力的能力,以强化科技应用、增强业务素质、提升执法质能为重点,积极开展日常法律、信息化、执法规范化、警务实战等培训活动,解决执法管理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升民警的服务水平和实战能力,让民警在工作中有底气、有实效、有动力。推行轮岗机制,保持生命力。加强派出所内部的岗位轮换交流,让民警对自身的工作进行重新思考,促进相互之间的理解与交流,不断增强队伍凝聚力。同时,借轮岗交流之机,来消除民警因长期守在一个岗位上产生的职业倦怠,充分挖掘潜能、发挥强项,进一步优化警力配置,激发工作热情,提升队伍活动。
三是做实警心工程,优化民警工作环境。进一步在工作减负上加力。业务大队要充分发挥实战指导作用,主动介入基层帮助解决能力范围以外的难题,避免重复基层工作和简单的数据统计;指导和监督部门要严格落实改进作风的措施,压减名目繁多的台帐、检查和通报,切实结合基层的实际,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建议,指导派出所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措施;基层所领导要及时梳理工作中反复出现的超出职责范围的问题,及时向上级公安机关、党委、政府汇报,进一步争取政策支持,把应该由社会经济组织和相关行政部门办理的事项从现有的警察职权中分离,为基层派出所“松绑”、“解压”,减缓民警工作压力。进一步在权益保障上加力。推动警力下沉,合理安排警务,提高工作效能,节省单位时间和空间的警力投入,最大限度地将工作外时间的还给民警,使民警身心得到及时的休整;对曾因违规违纪受问责的民警,要就问题谈问题,不能戴着有色眼镜,无视民警的现时表现和长远发展,在其今后的评先评优以及提拔使用设阻;对恶意投诉、侮辱诽谤、阻碍执行公务等行为,督察部门一经查实,要理直气壮地为民警撑腰、正名,依法从快、从严打击不法行为,坚决不让派出所民警“流血、流汗又流泪”。进一步在从优待警上加力。完善民警定期体检制度,建立民警健康档案,及时掌握民警的健康状况,保证患病的民警得到及时救治;重视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设心理热线等形式,向民警传授健康快乐知识,缓解民警精神压力,引导其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通过开展“家属座谈会”、“警属联欢会”等形式,及时帮助民警化解家庭矛盾,消除生活和心理上的隔阂,并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及时帮助解决民警家属安置、子女入托、入学、就业等实际困难,为长期奉献在一线的民警解决后顾之忧。进一步在警民关系建设上加力。积极探索推进警民关系建设的新路子,深入开展“警营开放日”、“警民恳谈”等活动,加强警民的良性互动,向群众展示派出所及民警的真实状态,消除因不了解而产生的误解。同时,借助主流媒体的力量,宣传警察、介绍警察,最大限度地扩大社会影响力,让群众充分了解警察的职责,理解警察的执法涵义,争取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基层派出所及民警营造良好宽松的社会氛围,优化警察行政和执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