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数学分式的知识点
1.【数学八年级分式的归纳】
第十六章 分式 1.分式的定义: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 叫做分式.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零,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2.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3.分式的通分和约分:关键先是分解因式4.分式的运算:分式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分母.分式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分式乘方法则: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分式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分式,然后再加减 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和以前一样.能用运算率简算的可用运算率简算.5.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等于1,即 ;当n为正整数时,( 6.正整数指数幂运算性质也可以推广到整数指数幂.(m,n是整数)(1)同底数的幂的乘法:;(2)幂的乘方:;(3)积的乘方:;(4)同底数的幂的除法:( a≠0);(5)商的乘方:;(b≠0)7.分式方程:含分式,并且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过程,实质上是将方程两边同乘以一个整式(最简公分母),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解分式方程时,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时,最简公分母有可能为0,这样就产生了增根,因此分式方程一定要验根.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1)能化简的先化简(2)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化为整式方程;(3)解整式方程;(4)验根. 增根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其值应使最简公分母为0,二是其值应是去分母后所的整式方程的根.分式方程检验方法:将整式方程的解带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列方程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1)审;(2)设;(3)列;(4)解;(5)答.应用题有几种类型;基本公式是什么?基本上有五种:(1)行程问题: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而行程问题中又分相遇问题、追及问题. (2)数字问题 在数字问题中要掌握十进制数的表示法. (3)工程问题 基本公式:工作量=工时*工效. (4)顺水逆水问题 、8.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表示成 的形式(其中 ,n是整数)的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大于10的n位整数时,其中10的指数是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正小数时,其中10的指数是第一个非0数字前面0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面的一个0)。
2.初二数学下册分式知识点
简介 分式编辑本段第一节 分式的基本概念 形如A/B,A、B是整式,B中含有未知数且B不等于0的整式叫做分式(fraction)。
其中A叫做分式的分子,B叫做分式的分母。 掌握分式的概念应注意: 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分式,不要看式子是否是A/B的形式,关键要满足。
(1)分式的分母中必须含有未知数。 (2)分母的值不能为零,如果分母的值为零,那么分式无意义。
由于字母可以表示不同的数,所以分式比分数更具有一般性。 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
带有根号的式子叫做无理式 无理式和有理式统称代数式法则 1.约分: 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不为1的数)约去,这种变形称为约分。 2.分式的乘法法则: 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 3. 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4.通分: 异分母的分式可以化成同分母的分式,这一过程叫做通分。如:3/2和2/3可化为9/6和4/6.即:3*3/2*3,2*2/3*2! 5.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按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
(1).定义: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 A/B 叫做分式(fraction)。 注:A/B=A*1/B (2).组成:在分式 中A称为分式的分子,B称为分式的分母。
(3).意义:对于任意一个分式,分母都不能为0,否则分式无意义。 (4)意义:对于任意一个分式,分母为零则是无意义。
(5).分式值为0的条件:在分母不等于0的前提下,分子等于0,则分式值为0。 注:分式的概念包括3个方面:①分式是两个整式相除的分式,其中分子为被除式,分母为除式,分数线起除号的作用;②分式的分母中必须含有字母,而分子中可以含有字母,也可以不含字母,这是区别整式的重要依据;③在任何情况下,分式的分母的值都不可以为0,否则分式有意义。
这里,分母是指除式而言。而不是只就分母中某一个字母来说的。
也就是说,分式的分母不为零是隐含在此分式中而无须注明的条件。编辑本段第二节 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变形应用 1.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用式子表示为:A/B=A*C/B*C A/B=A÷C/B÷C(A,B,C为整式,且B、C≠0) 2.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去,这种变形称为分式的约分. 3.分式的约分步骤:(1)如果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是单项式或者是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将它们的公因式约去。(2)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是多项式,将分子和分母分别分解因式,再将公因式约去. 注:公因式的提取方法:系数取分子和分母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分子和分母共有的字母,指数取公共字母的最小指数,即为它们的公因式。
4.最简分式: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式时,这个分式称为最简分式。约分时,一般将一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5.通分:把几个异分母分式分别化为与原分式值相等的同分母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6.分式的通分步骤:先求出所有分式分母的最简公分母,再将所有分式的分母变为最简公分母。同时各分式按照分母所扩大的倍数,相应扩大各自的分子. 注:最简公分母的确定方法:系数取各因式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相同字母的最高次幂及单独字母的幂的乘积。
注:(1)约分和通分的依据都是分式的基本性质2.(2)分式的约分和通分都是互逆运算过程。编辑本段第三节 分式的四则运算 1.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用字母表示为:a/c±b/c=a±b/c 2.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则: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按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用字母表示为:a/b±c/d=ad±cb/bd 3.分式的乘法法则: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用字母表示为:a/b * c/d=ac/bd 4.分式的除法法则:(1).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a/b÷c/d=ad/bc (2).除以一个分式,等于乘以这个分式的倒数:a/b÷c/d=a/b*d/c编辑本段第四节 分式方程 1.分式方程的意义: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2.分式方程的解法:①去分母(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②按解整式方程的步骤求出未知数的值;③验根(求出未知数的值后必须验根,因为在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的过程中,扩大了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可能产生增根).分式方程的解法 ①去分母{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最简公分母:①系数取最小公倍数②出现的字母取最高次幂③出现的因式取最高次幂),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若遇到互为相反数时。不要忘了改变符号};②按解整式方程的步骤(移项,若有括号应去括号,注意变号,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求出未知数的值;③验根(求出未知数的值后必须验根,因为在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的过程中,扩大了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可能产生增根). 验根时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等于0,这个根就是增。
3.初二上学期数学所有知识点归纳
第十六章 分式一、定义: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 叫做分式。
二、分式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三、分式计算:分式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分母。
分式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置后,与被除式相乘。分式乘方: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四、整数指数幂:(1) (2)较小数的科学记数法;五、分式方程检验方法:将整式方程的解带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这个解是增根,原方程无解)。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一、形如y= (k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属于双曲线; 三、性质: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一、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 二、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三、经过证明被确认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四、我们把题设、结论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
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例: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第十九章 四边形一、平行四边形:1、定义: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3、判定:(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定义) 4、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二、矩形:1、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2、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平分且相等。
3、判定:(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定义)(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三、菱形:1、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2、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3、判定:(1)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定义)(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3)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4、S菱形=底*高 S菱形= ab(a、b为两条对角线) 四、正方形: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或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2、性质: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3、判定:(1)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五、梯形:1、定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2、等腰梯形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判定:同一底上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3、梯形的中位线分别平行于上、下两底,且等于上、下两底和的一半。
六、重心:1、线段的重心就是线段的中点。2、平行四边形的重心是它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3、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疑点,这一点就是三角形的重心。七、数学活动(教材115页): 1、折纸多60°、30°、15°的角证明方法(重点30°角)2、宽和长的比是 (约为0.618)的矩形叫做黄金矩形。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一、加权平均数:计算公式(教材125页。)二、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三、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mode)。四、极差: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range)。
五、方差:1、计算公式: ( 表示 的平均数)2、性质: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就越稳定。六、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步骤:1.收集数据 2.整理数据 3.描述数据 4.分析数据 5.撰写调查报告。
4.初二上册数学的所有知识点归纳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51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5.初二数学下册分式知识点
简介 分式编辑本段第一节 分式的基本概念 形如A/B,A、B是整式,B中含有未知数且B不等于0的整式叫做分式(fraction)。
其中A叫做分式的分子,B叫做分式的分母。 掌握分式的概念应注意: 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分式,不要看式子是否是A/B的形式,关键要满足。
(1)分式的分母中必须含有未知数。 (2)分母的值不能为零,如果分母的值为零,那么分式无意义。
由于字母可以表示不同的数,所以分式比分数更具有一般性。 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
带有根号的式子叫做无理式 无理式和有理式统称代数式法则 1.约分: 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不为1的数)约去,这种变形称为约分。 2.分式的乘法法则: 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 3. 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4.通分: 异分母的分式可以化成同分母的分式,这一过程叫做通分。如:3/2和2/3可化为9/6和4/6.即:3*3/2*3,2*2/3*2! 5.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按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
(1).定义: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 A/B 叫做分式(fraction)。 注:A/B=A*1/B (2).组成:在分式 中A称为分式的分子,B称为分式的分母。
(3).意义:对于任意一个分式,分母都不能为0,否则分式无意义。 (4)意义:对于任意一个分式,分母为零则是无意义。
(5).分式值为0的条件:在分母不等于0的前提下,分子等于0,则分式值为0。 注:分式的概念包括3个方面:①分式是两个整式相除的分式,其中分子为被除式,分母为除式,分数线起除号的作用;②分式的分母中必须含有字母,而分子中可以含有字母,也可以不含字母,这是区别整式的重要依据;③在任何情况下,分式的分母的值都不可以为0,否则分式有意义。
这里,分母是指除式而言。而不是只就分母中某一个字母来说的。
也就是说,分式的分母不为零是隐含在此分式中而无须注明的条件。编辑本段第二节 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变形应用 1.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用式子表示为:A/B=A*C/B*C A/B=A÷C/B÷C(A,B,C为整式,且B、C≠0) 2.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去,这种变形称为分式的约分. 3.分式的约分步骤:(1)如果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是单项式或者是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将它们的公因式约去。(2)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是多项式,将分子和分母分别分解因式,再将公因式约去. 注:公因式的提取方法:系数取分子和分母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分子和分母共有的字母,指数取公共字母的最小指数,即为它们的公因式。
4.最简分式: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式时,这个分式称为最简分式。约分时,一般将一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5.通分:把几个异分母分式分别化为与原分式值相等的同分母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6.分式的通分步骤:先求出所有分式分母的最简公分母,再将所有分式的分母变为最简公分母。同时各分式按照分母所扩大的倍数,相应扩大各自的分子. 注:最简公分母的确定方法:系数取各因式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相同字母的最高次幂及单独字母的幂的乘积。
注:(1)约分和通分的依据都是分式的基本性质2.(2)分式的约分和通分都是互逆运算过程。编辑本段第三节 分式的四则运算 1.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用字母表示为:a/c±b/c=a±b/c 2.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则: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按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用字母表示为:a/b±c/d=ad±cb/bd 3.分式的乘法法则: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用字母表示为:a/b * c/d=ac/bd 4.分式的除法法则:(1).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a/b÷c/d=ad/bc (2).除以一个分式,等于乘以这个分式的倒数:a/b÷c/d=a/b*d/c编辑本段第四节 分式方程 1.分式方程的意义: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2.分式方程的解法:①去分母(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②按解整式方程的步骤求出未知数的值;③验根(求出未知数的值后必须验根,因为在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的过程中,扩大了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可能产生增根).分式方程的解法 ①去分母{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最简公分母:①系数取最小公倍数②出现的字母取最高次幂③出现的因式取最高次幂),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若遇到互为相反数时。不要忘了改变符号};②按解整式方程的步骤(移项,若有括号应去括号,注意变号,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求出未知数的值;③验根(求出未知数的值后必须验根,因为在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的过程中,扩大了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可能产生增根). 验根时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如果。
6.初二数学分式的知识
一、1、10/(2X*1/2-0.2)。是分式。
2、1/(t-1)(工作总量看成是1)。是分式。
二、1、4xy/2y²=(4xy/(2y))/(2y²/(2y))=2x/y
所以相等。(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
2、6ac/9a²b=(6ac/(3a))/(9a²b/(3a))=2c/(3ab),所以相等。(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
3、x²-y²/(x+y)=(x+y)(x-y)/(x+y)=x-y。所以不相等。
4、-2mn²/4m²n=-(2mn²/(2mn))/(4m²n/(2mn)=-n/(2m).
- n³/2mn² =(-n³/ n²)/(2mn²/n²)=-n/(2m),所以相等。
7.初二上学期数学所有知识点归纳
中出现次数最多八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 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 。
2.勾股定理的证明:用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关系进行证明(两种方法)。3.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 , , 满足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满足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第二章 实数1.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及其性质:(1)概念:如果 ,那么 是 的平方根,记作: ;其中 叫做 的算术平方根。
(2)性质:①当 ≥0时, ≥0;当 2.立方根的概念及其性质:(1)概念:若 ,那么 是 的立方根,记作: ;(2)性质:① ;② ;③ = 3.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1)概念:实数是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统称;(2)分类:按定义分为有理数可分为整数的分数;按性质分为正数、负数和零。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小数可分为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其中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称为分数。
4.与实数有关的概念: 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与有理数范围内的意义完全一致;在实数范围内,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同样成立。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即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因此,数轴正好可以被实数填满。5.算术平方根的运算律: ( ≥0, ≥0); ( ≥0, >0)。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1.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大小和形状,改变了图形的位置;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2.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点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
旋转不改变图形大小和形状,改变了图形的位置;经过旋转,图形点的每一个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和角度;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联机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3.作平移图与旋转图。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的探索1.多边形的分类:2.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定义、性质、判别:(1)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对角线互相平分。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菱形: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面积计算,即S 菱形=L1*L2/2)。(3)矩形: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长的一半; 在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4)正方形: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一切性质。(5)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
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对角互补的梯形是等腰梯形。(6)三角形中位线:连接三角形相连两边重点的线段。
性质:平行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3.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 。4.中心对称图形: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 ,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第五章 位置的确定1.直角坐标系及坐标的相关知识。2.点的坐标间的关系:如果点A、B横坐标相同,则 ∥ 轴;如果点A、B纵坐标相同,则 ∥ 轴。
3.将图形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 倍,所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关于 轴对称;将图形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 倍,所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关于 轴对称;将图形的横、纵坐标都变为原来的 倍,所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第六章 一次函数1.一次函数定义:若两个变数 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 ( 为常数, )的形式,则称 是 的一次函数。
当 时称 是 的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
2.作一次函数的图像:列表取点、描点、联机,标出对应的函数关系式。3.正比例函数图像性质:经过 ; >0时,经过一、三象限; 4.一次函数图像性质:(1)当 >0时, 随 的增大而增大,图像呈上升趋势;当 (2)直线 与轴的交点为 ,与 轴的交点为 。
(3)在一次函数 中: >0, >0时函数图像经过一、二、三象限; >0, 0时函数图像经过一、二、四象限; (4)在两个一次函数中,当它们的 值相等时,其图像平行;当它们的 值不等时,其图像相交;当它们的 值乘积为 时,其图像垂直。4.已经任意两点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根。
8.求初二下学期“分式”知识点的概括
第一节 分式的基本概念 形如A/B,A、B是整式,B中含有未知数且B不等于0的等式叫做分式。
其中A叫做分式的分子,B叫做分式的分母。 掌握分式的概念应注意: (1)分式的分母中必须含有未知数。
(2)分母的值不能为零,如果分母的值为零,那么分式无意义。 3。
由于字母可以表示不同的数,所以分式比分数更具有一般性 [编辑本段]分式的法则 1.约分: 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不为1的数)约去,这种变形称为约分。 2.分式的乘法法则: 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 3. 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4.通分: 异分母的分式可以化成同分母的分式,这一过程叫做通分。如:3/2和2/3可化为9/6和4/6!即:3/2*3,2/3*2! 5.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按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
(1).定义: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 A/B 叫做分式(fraction)。 注:A/B=A*1/B (2).组成:在分式 中A称为分式的分子,B称为分式的分母。
(3).意义:对于任意一个分式,分母都不能为0,否则分式无意义。 (4).分式值为0的条件:在分母不等于0的前提下,分子等于0,则分式值为0。
注:分式的概念包括3个方面:①分式是两个整式相除的分式,其中分子为被除式,分母为除式,分数线起除号的作用;②分式的分母中必须含有字母,而分子中可以含有字母,也可以不含字母,这是区别整式的重要依据;③在任何情况下,分式的分母的值都不可以为0,否则分式无意义。这里,分母是指除式而言。
而不是只就分母中某一个字母来说的。也就是说,分式的分母不为零是隐含在此分式中而无须注明的条件。
[编辑本段]第二节 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变形应用 V.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VI.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去,这种变形称为分式的约分. VII.分式的约分步骤:(1)如果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是单项式或者是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将它们的公因式约去.(2)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是多项式,将分子和分母分别分解因式,再将公因式约去. 注:公因式的提取方法:系数取分子和分母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分子和分母共有的字母,指数取公共字母的最小指数,即为它们的公因式. VIII.最简分式: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式时,这个分式称为最简分式.约分时,一般将一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IX.通分:把几个异分母分式分别化为与原分式值相等的同分母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X.分式的通分步骤:先求出所有分式分母的最简公分母,再将所有分式的分母变为最简公分母.同时各分式按照分母所扩大的倍数,相应扩大各自的分子. 注:最简公分母的确定方法:系数取各因式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相同字母的最高次幂及单独字母的幂的乘积. 注:(1)约分和通分的依据都是分式的基本性质2.(2)分式的约分和通分都是互逆运算过程. [编辑本段]第三节 分式的四则运算 XI.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XII.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则: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按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 XIII.分式的乘法法则: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XIV.分式的除法法则: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 [编辑本段]第四节 分式方程 XVI.分式方程的意义: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XVII.分式方程的解法:①去分母(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②按解整式方程的步骤求出未知数的值;③验根(求出未知数的值后必须验根,因为在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的过程中,扩大了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可能产生增根)。
. 分式》一章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知识点的应用较为广泛,题型较多,解法灵活多样.下面以2007年中考题为例,就本章所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剖析如下: 考点一、分式的基本概念 例1、从“6+3、2、4+a、3b、c”中选取四个(不重复),每两个分别组成代数式,其中一个是整式,一个是分式. 解析:整式包括单项式和多项式;分式指的是具有的形式,其中A,B都是整式,并且B中都含有字母的代数式.观察给出的五个代数式都是整式,因此任意选取四个即可,只不过在写分式时,做分母的整式须含有字母即可.如:整式2 +3b , 分式 例2、(2007四川眉山课改)某种长途电话的收费方式如下:接通电话的第一分钟收费元,之后的每一分钟收费元.如果某人打该长途电话被收费8元钱,则此人打长途电话的时间是( ) A.分钟 B.分钟 C.分钟 D.分钟 解析:这里考查学生根据题意列出分式表示数量关系应选C 温馨提示:深刻理解分式的概念,掌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深入的理解题目的含义,即而按要求写出分式. 考点二、当分式有(无)意义和值为0。
9.初二上册数学第十五章分式的运算详细重点
1. 分式的定义,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
2. 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化简
3. 分式的乘除要注意能分解因式的要分解因式,把除法转化为乘法,能约分的先约分,结果要是最简的。
4. 分式的加减要特别注意分母是多项式的先分解因式,找出最简公分母,最后结果要最简。
5. 分式方程(1)去分母时不要漏掉不含分母的项(2)减去一个分式时去分母要注意符号(3)必须检验。
初中数学老师编。还有不懂的召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