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传入知识点

bdqnwqk2年前学者16

1.历史资料:佛教的传入

佛教传入中国的经过

佛教传入中国最早的时间,据记载是西汉末:「哀帝元寿元年 ( 公元前二年 ),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使臣伊存口授《浮屠经》。」佛教始传的另一学说是东汉明帝时:明帝永平十年,蔡愔赴西域访求佛法返国,邀得大月氏迦叶摩腾、竺法兰来华,并以白马驮回佛像及经卷。其后明帝在洛阳兴建了中国早期的佛寺白马寺,作供奉佛像及佛法之用。综合以上两种说法,佛教之初应在两汉之间,约公元一世纪左右。

佛教传入中国后,即受部分皇室及贵族子弟所信仰。其时,东汉皇帝信奉黄老之学及神仙方术,而佛教教理也被视为「清静无为」,故与黄老之学相题并论,佛像刚往往与老子像、神仙像一同供奉,以祈求多福长寿。此一时期的佛教尚未普及民间,到了魏晋南北朝,佛教始得到极大的发展。

佛教在魏晋南北朝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两晋时,西域高僧佛图澄、鸠摩罗什等来中原讲学、译经,弦扬佛法,深得五湖君主之崇信。而中国本土亦出了不少卓越的高僧,如道安、慧远、法显等。道安组织翻译,建立僧团,慧远则勒定僧律、制定仪轨,二人均培养不少著名子弟,弘法南北,广为传教。至於法显,因有感中国的佛经残缺、戒律末备,於是历尽艰辛,西行到天竺求法,带回大量佛突经卷,充实了中土佛教的内容。

南北朝时,佛教进一步隆盛。其时君主大多信奉佛教,如南朝梁武帝三度舍身同泰寺。北朝的君主亦大多数崇信佛教,开凿云岗石窟、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等,大量镌刻佛像。此一时期的南方佛教偏向於义理,以玄思拔俗为高;北方则祟尚实行,重视礼佛叩拜。

教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和年代,现在很难考定。

最初传入时,不过在少数人中奉行,未必为上层官府和史官之流所注意。

西元前二年,大月支国原居我国甘肃的一个强盛的少数民族西迁中亚后建立的国家国王的使者伊存到了当时中国的首都长安即今西安,他口授佛经给一个名叫景卢的博士弟子。这是中国史书上关於佛教传入中国的最早的记录。

由於在此一百二十年前汉武帝开辟西域交通的结果,当时由印度传布到中亚细亚的佛教很可能早已通过行旅往来而向东方渐进。

也有传说:在与印度阿育王约西元前272--226在位同时的秦始皇西元前246-210在位时代,已有印度的沙门室利房等十八人来到我国咸阳。阿育王时举行第三次结集约在西元前250年,会后派大德赴各国传教,前来中国很有可能。

另外,也有认为宋玉《高唐赋》和《史记 始皇本纪》中的“羡门”即沙门的,但因无译述学说传世,无从确考。

佛教最初传入的年代既是传说纷云,很难考定,为什麽一般公认是开始於汉明帝的求法呢?

史籍记载,汉明帝永平七年西元64派遣使者十二人前往西域访求佛法。西元67年他们同了两位印度的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回到洛阳,带回经书和佛像,开始翻译了一部分佛经,相传就是现存的《四十二章经》,是《阿含经》的节要译本。

同时在首都建造了中国第一个佛教寺院,就是今天还存在的白马寺。这个寺据说也是以当时驮载经书佛像的白马而得名。

根据这个传说来看,佛教的传入中国虽不始於汉明帝,而佛教作为一个宗教,得到了政府的承认崇信,在中国初步建立了它的基础和规模,可以说是始於汉明帝年代。

2.佛教的传入过程以及近代中国人对待西方文化的基本态度

佛教我记得历史书上说的是东汉时期传入我国的,从西域那吧

近代中国落后挨打,人们认为是文化的事所以就对自己的文化有些摒弃,近一百年的时间,所以现在咱们对自己古代的文化有点断层,继承的不太好,比如现在的节日,没有期前的那种感觉了,基本就剩下吃了

而这时西方文化进入我们,我们自然就接受了一些,这是我看《今日说法》元旦特别节目马未都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说的挺有道理

我觉得咱们现在过一些西方节日并不说明我们就试过洋节了,大部分人都是好奇,凑个热闹,而且咱们自己的节日没有什么吸引力了

你可以看看《今日说法》元旦特别节目,说的挺好的

3.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道教的比较详细,因为我是道士嘛:

春秋,老子《道德经》,创立道家→战国,庄子,《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学说。此外,列子、亢仓子、文子等等,都发展了道家。→东汉时期,张陵祖师爷创立了道教,正一道从此风行。→元朝,王重阳立全真派,全真道大显。全真七子,继承发扬。与正一道并立。→明朝,道教,无论正一全真,发展到了高潮阶段。这和统治者的兴趣密不可分。→清朝,开始没落。→民国,一批学者和道长,像陈撄宁、许地山等等,一定程度上,复兴了道家道教。→中国建立到十年浩劫,又落寞了。→之后到今天,在艰难或者蓬勃的发展。

其中,个别教派、细节没有说。

佛教,只知道东汉传入,南北朝兴盛,以后历代(除明代)都受重视,现在也很风行。

4.佛教传入中国的途径及过程

佛教传人中国的具体时间和年代,现在很难考定。

最初传入时,不过在少数人中奉行,未必为上层官府和史官之流所注意。公元前2年,大月支国(原居我国甘肃的一个强盛的少数民族西迁中亚后建立的国家)国王的使者伊存到了当时中国的首都长安(即今西安),他口授佛经给一个名叫景卢的博士弟子。

这是中国史书上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最早的记录。我们可以推断,由于在此一百二十年前汉武帝开辟西域交通的结果,当时由印度传布到中亚细亚的佛教很可能早已通过行旅往来而向东方渐进。

也有传说:在与印度阿育王(约公元前272—226年在位)同时的秦始皇(公元前246—210年在位)时代,已有印度的沙门室利房等十八人来到我国咸阳。阿育王时举行第三次结集约在公元前250年,会后派大德赴各国传教,前来中国很有可能。

另外,也有认为宋玉《高唐赋》和《史记·始皇本纪》中的“羡门”即沙门的,但因无译述学说传世,无从确考。

5.求解答:佛教传入中国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

佛教在中国流传、发展了二千年,深深渗透入传统的中国文化之中,和中华文化融合为一体。

佛教传入中国经历了:介绍时期——汉朝至东晋;融合时期——南北朝;创造时期——隋唐;儒化时期——宋至清,演变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汉传佛教与东方文化的关系有四个注意的方面:一、汉传佛教的融会贯通性,佛教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在吸收佛教过程中充实自己;二、汉传佛教善于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充实发展自己;三、汉传佛教与中土文化互相吸收,互相借鉴;四、由汉传佛教的传播与东方文化的关系,可供预测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在吸收世界文化过程中发展的前景。

佛教东传,在介绍阶段已融入不少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分,在第二阶段,更进一步融会贯通,第三阶段,由融会贯通发展为独立创造,第四阶段成为儒化佛教,形成独具特色的汉传佛教。

6.佛法传入中国

此外,东汉时代处于佛教初传阶段,信徒多以现世的、功利的道教信仰形式来接受佛教,视佛陀为具有禳灾招福、不老长寿等灵力之神只,视大力传道之西域沙门为巫祝、神仙修行者等。

而我国固有之儒家、道教等,难免对此一外来宗教产生极大之排斥作用。 东汉末年牟子作理惑论,一方面揭示佛教之真正面目,将其自方士、神仙家中析出;一方面调和儒、释、道三家,阐论佛教思想非但不与儒、道相互抵触,且有相辅相成之效。

其后随着时代之变迁,排佛论与容佛论互有消长,此后此一论诤亦成为历来知识分子间重要论题之一;至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等时,更有实际迫害佛教之举动,至宋代理学崛起,始渐融合三教之争。 我国素有著书立说之教化传统,故佛教信徒亦重视佛典之翻译编纂,以为传教之基础。

佛典来源有二,一由外国沙门自印度、西域携带来华;一由我国信徒、高僧亲往西域、印度求法、求经所携回。佛典又分梵本与胡本二种,梵本成书于印度,以梵文书写;胡本则系西域诸国译自梵文之经典,如龟兹语、于阗语、粟特语等之经文。

又外国译经沙门中,法号之上若有‘安、康、支、帛’等字者,皆为西域人,均非以梵语为国语者,而于翻译佛典之工作具有极大之贡献。 初时我国为方便理解佛教,常撷取儒、道二家精义与佛学互作解训,形成格义佛教。

东晋道安(312~385)则倡言,须以佛教立场来理解佛学精义,其否定格义之论广受瞩目,更促进中国式佛教之发展;因隋朝以前之佛教饱受儒、道之影响,至唐朝始因政治安定、民生富足,培养出开阔之世界主义胸襟,能视佛教为印度文化思想之结晶,而以求取新知之态度从事译经工作。

7.佛学是从哪里传入的

释迦牟尼佛,(约为公元前1027年~公元前949年)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父为净饭王,母为摩耶夫人,佛为太子时名叫“乔达摩·悉达多”,意为“一切义成就者”(旧译“义成”)。

佛陀以本誓愿,于娑婆世界,五浊恶世示现成佛(详见八相成道),开显佛教,度化众生。

释迦牟尼的意思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因父为释迦族,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义即“释迦族的圣人”。

据佛经记载,佛陀在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在菩提树下悟道,遂开启佛教,弘法45年。年80岁左右在拘尸那迦城示现涅盘。另一说为30成道,弘法49年。

释迦牟尼佛心咒:达雅塔 嗡牟尼牟尼玛哈牟那耶梭哈

8.佛教传入中国的路线

一条是陆路,由中亚传入中国的新疆,然后再深入中国的内地。

另外一种是海上路线,是由斯里兰卡、马来半岛、越南等地到达广州或东部沿海地区。佛教传入中国的路线也就是北传佛教为主。

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大约在汉明帝时期(约在公元纪67年左右),佛教传入中国被称为浮屠教。据文献记载,佛像可能于此同时传入。但在中国西部的新疆以及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古代称之为西域),佛教和佛教艺术的传入则更要早一些。

印度的佛教艺术,经过中国的艺术家和民间工匠的吸收、融合和再创造,形成了更具中国特点的佛教艺术,从而更容易在中国社会流传和发展。 形形式式的佛像,主要是作为佛教徒供奉和礼拜的对象,因此佛像艺术的发展和流行,基本上是伴随着中国佛教的兴衰而兴衰,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扩展资料

佛教历史贡献之对孝道的扩展:

在中国,儒教和道教早已深入人心,尤其是依靠儒教的孝,立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佛教的孝道与儒教有根本的不同。为追求真理、悟道而舍家离亲的佛教的孝道,在儒教看来是大不孝,佛教却认为这才是真孝,是拯救亲人的大孝。所以,佛教的孝主要强调精神的永久的孝。

剃发并非不孝,是暂时的表面上的不孝,但却是究竟意义上的大孝。出家是为了救父母,救曾经做过自己父母的所有众生。

另一方面,在家的佛教徒并不否定儒教的礼,他可以一边礼拜阿弥陀佛,一边尽儒之孝道,这种现世的孝同样是佛教所提倡的。

但即使在家之孝,其根本差别在于佛教不像儒教,不属于隶属关系,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所以它是自由平等的孝,并非义务,而是报答父母的感激之情的自然行为。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佛教在藏地与汉地本土化历史之再考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佛教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教的中国化

9.佛教早期是怎么传入中国的

佛教传入中国汉地年代,学术界尚无定论。古代汉文史籍中,有秦始皇时沙门室利防等18人到中国的记载。据《善见律毗婆沙》记述,在阿育王时代,佛教第三次结集后,曾派大德摩诃勒弃多至臾那世界(原注:汉地);派末世摩至雪山边国。西藏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称达摩阿育王时,高僧善见至大支那弘法。南璺佛教史书则称派末世摩至支那。以上这些布教活动因无译述遗迹传世,无法证实。

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大约在两汉之际,佛教开始传入汉地(约在公元纪元前后)。据文献记载,佛像可能与此同时传入。但在中国西部的新疆地区(古代称之为西域),佛教和佛教艺术的传人则更要早一些。印度的佛教艺术,经过中国的艺术家和民间工匠的吸收、融合和再创造,形成了更具中国特点的佛教艺术,从而更容易在中国社会流传和发展。 形形式式的佛像,主要是作为佛教徒供奉和礼拜的对象,因此佛像艺术的发展和流行,基本上是伴随着中国佛教的兴衰而兴衰,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佛教的传入知识点

标签: 佛教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