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志愿服务活动的知识
1.志愿者常识
志愿者知识 1. 志愿者的定义是什么? 何谓志愿工作?志愿工作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
2. 志愿服务(Volunteer Service),也叫志愿工作,是指任何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 志愿服务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
每个人都有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和促进社会进步的能力,同样,每个人都有促进社会繁荣进步的义务及责任。 而参与志愿工作是表达这种“权利”及“义务”的积极和有效的形式。
志愿服务个人化、人性化的特征,可以有效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减少疏远感,对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 志愿精神(Volunteerism),是指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而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精神,是公民、公民组织和公民社会的精髓。
志愿者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青年志愿者精神可扩展为:“无私奉献、友爱互助、共同进步”三句话。 4. 志愿者、志愿活动和志愿精神的三要素: 自愿、非酬、利他 5.志愿服务有全面的积极意义 -----个人:扩大生活圈子、肯定自我价值、学习新技能、得到满足感。
机构:提升组织形象、凝聚团队精神、促进组织工作高效率化。 -社会:帮助有需要的人,为他们希望、温暖和方便;并且善用社会资源,加强人们的归属感。
6. 志愿者权利 (1)、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2)、接受与志愿服务活动相关的培训 (3)、对志愿者组织的工作提出批评、建议和进行监督;对组织工作提出批评、建议和监督,是志愿者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有利于使组织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全面运行,扬长避短,从而更加有效率的完成,树立好良好的形象。 (4)、请求志愿者组织帮助解决在志愿服务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5)、同等条件下,有获得志愿者组织帮助和服务的优先权 (6)、要求获得从事志愿服务工作所需的条件和必要保障;例如:工作需要的工作服装、工作证、工作帽、培训手册,仪容仪表等条件。
工作前会被培训到相关工作注意事项以及一些工作应急情况处理措施;为志愿者提供安全的工作条件和环境,购买保险;当工作中合法权益收到侵害时,有向组织要求获得保障和赔偿的权利等。 (7)、可以要求志愿者组织出具志愿服务证明 7. 志愿者的义务 (1)、履行志愿服务承诺,听从组织的领导。
切记,工作之前要清楚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工作时要坚守岗位,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能擅离职守,要服从组织的安排,才能使各方面工作有秩序的进行。 (2)、不得以志愿者身份从事任何以赢利为目的或违背社会公德的活动。
时刻记得自己不是一个人活动的,而是代表整个志愿组织的形象来工作的,所以要慎重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个体对整体有反作用,个体会促进整体,也会损害整体的利益。
(3)、不得损害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作为受志愿组织安排参加服务活动,除志愿服务组织与志愿服务对象存在上述关系外,从个人服务的角度讲,志愿者与志愿服务对象之间是一种自愿、平等和互相尊重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
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应尊重志愿服务对象的权利,保守志愿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不得向志愿服务对象收取或者变相收取报酬。 服务对象满意了,我们价值才得到了肯定。
(4)、遵守志愿者组织的章程和其他制度,维护志愿者组织的声誉和形象。 2010-3-13 11:15 回复 薰衣草 celestshakey 165位粉丝 6楼 要明白志愿者的工作要求,多看服务小册子,严格规范自己的各方面。
8. 礼 仪 礼仪的含义 旬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v 礼:是表示敬意的通称,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并约束自己行为以示尊重他人的准则。
v 礼貌:是人与人之间在接触交往中,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规范,它体现时代的风格与道德品质。 v 礼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交际场合,相互问候、致意、祝愿、慰问及给予必要的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是礼貌的具体表现。
v 礼仪:通常是指在较大或较隆重的场合,为表示重视、尊重、敬意所举行的合乎社交规范和道德规范的仪式。 志愿者学习礼仪的重要意义: v 有助于维护志愿者的形象 v 有助于提高志愿者的素质 v 有助于志愿者人际沟通能力的改善 v 有助于促进志愿者的交际 9. 1985年,第四十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86年起,每年的12月5日为“国际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志愿人员日”(简称:国际志愿人员日)。
其目的是敦促各国政府通过庆祝活动唤起更多的人以志愿者的身份从事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成立于1970年12月,总部设在日内瓦。
中国自1981年起同该组织合作。 10国际志愿者年 为向世界人民展示志愿者作出的卓越成就,并在全球范围内倡导志愿精神和推进志愿服务事业,1997年11月召开的第5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将2001年定为国际志愿者年(IYV 2001)的决议。
国际志愿者年的四大目标是。
2.志愿者工作常识
志愿服务是什么呢?有人认为日常生活中的善举就是志愿服务;有人认为志愿服务是不能有任何酬劳的;还有人认为只捐钱没有从事实际服务工作的不能算作志愿服务。
那么,到底什么是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个体为了增进邻人、社区、社会的福祉而进行的非营利、不支酬、非职业化的行为。志愿服务的表现形式很多,从传统的邻里互助到今天的为解除痛苦、解决冲突与消灭贫穷而进行的努力等都属于志愿服务。
美国社会工作协会认为,追求公共利益、本着自我意愿与选择而结合的一群人称为志愿服务团体,参与这种团体工作的人称为志愿者,而这种团体工作则称为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应具有以下特征:(1)自愿行为:出于个人的济世胸怀服务社会,其行为是自愿选择,而非受第三人或外界的强制。
(2)无报酬的奉献行为: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和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帮助,但求奉献,不求回报。(3)出于助人动机的行为:帮助他人,使社会更美好。
今天的志愿服务已经发展成一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事业,主要有自助和互助型志愿服务、慈善事业型志愿服务、运动和宣传型志愿服务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志愿服务的形式更加丰富,它在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方面的作用也更加显著。
3.志愿服务精神的四大精神
志愿服务的精神概括起来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奉献”——原指恭敬地交付、呈献,即不求回报地付出。奉献精神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
志愿者在不计报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权的情况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的活动,这些都体现着高尚的奉献精神。1938 年,白求恩大夫放弃优越的物质条件,不远万里从加拿大来到中国,为八路军提供医疗救治服务,帮助创办了军区卫生学校,亲自编写各种教材并讲课。
1939 年秋,他在抢救伤员时因不幸感染病毒而牺牲。白求恩大夫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中国,这种国际主义精神也是奉献精神的重要体现。
“友爱”——志愿服务精神提倡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这便是友爱精神。志愿者之爱跨越了国界、职业和贫富差距,是没有文化差异,没有民族之分,没有收入高低的平等之爱,它让社会充满阳光般的温暖。
如无国界医生,他们不分种族、政治及宗教信仰,为受天灾、人祸及战火影响的受害者提供人道援助,他们奉献的是超国界之爱。1999 年 10 月 5 日,无国界医生组织因“一直坚持使灾难受害者享有获得迅速而有效的专业援助的权利”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互助”——志愿服务包含着深刻的互助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志愿者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那些处于困难和危机中的人们。
志愿服务者以“互助”精神唤醒了许多人内心的仁爱和慈善,使他们付出所余,持之以恒地真心奉献。“助人自助”帮助人们走出困境,自强自立,重返生活舞台。
受助者获得生活的能力后,也会投入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志愿活动中,这些志愿活动都涵盖着深刻的“互助”精神。“进步”——进步精神是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在志愿活动中无处不体现着“进步”的精神,正是这一精神使人们甘心付出,追求社会和谐之境的实现。
4.志愿者活动内容
义工须知 一、【什么是义工?】 义工其实是英文Volunteer的中文解释,也被译为“志愿者”,台湾叫“志工”。
“义工”这个“义”,既是义务工作的“义”,也是道义的“义”,核心精神都是“自愿、利他、不计报酬”。 义工最早起源于西方19世纪,工业文明的大发展产生了诸如贫困、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一些有道德水准的智识群体,包括学者、学生、有爱心和利他精神的有闲阶层、有先进思想的商人等,自发组织起来,参与到慈善事业和社区服务当中。义务扶贫救困,是义工最早的雏形。
真正意义上的“义工”概念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引入到中国的,并以1994年12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立为标志性事件。 义工是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服务的具有优秀个人品质的先进个人,在大陆多称为志愿者。
近些年义工在我国兴起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现在,很多城市内都有大量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无偿的向一些弱势群体予以帮助,获得了很高的社会评价,并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义务工作的四个特征: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 二、【兴平CTDG志愿者简介】 CTDG是Chic(时尚) Technology(技术) Dabber(探索) Gadabout(游手好闲)的简称,是一个民间自制的非盈利性社团。
本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TDG兴平志愿者服务队(以下简称:CTDG志愿者)成立于2008年2月1日,所有志愿者本着尽自己所能服务于社会的宗旨,通过长期的各类社会公益实践活动提升自身社会经验、提高自身社会素养。
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CTDG志愿者围绕着公益互助、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等社会慈善主题开展活动。
本着自愿、义务、开放式的参与方式,陆续吸纳了兴平各界愿意从事慈善事业的爱心人士参与其中,从成立之初的几个人,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兴平市的民间慈善团体之一。 “义工你我他,爱心到万家!”是CTDG志愿者的口号,参与这些活动的朋友们,在帮助别人、奉献爱心的同时,自己的内心得到了真正的感动和快乐,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更加珍惜所拥有的幸福生活。
CTDG志愿者自主策划、实施的一切活动在不违反国家相关法律的前提下,竭尽所能去帮助需要关怀与援助的社会弱势群体,倡导文明进步的社会新风尚。活动范围包括帮困助弱、环境保护、医疗卫生、扶贫支教等社会公益服务。
目前,登记在册的义工 人。参与过CTDG志愿者组织的各类活动人数达到500多人次。
CTDG志愿者将本着冷静低调、谨慎务实的原则,积极开展各类慈善、公益主题活动,为构建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兴平而努力。 三、【CTDG志愿者理念】 1) 追求乐观的生活方式 首先我们要自己快乐,只有我们自己快乐才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才能用我们的快乐去感染更多的人加入义工。
乐观向上是义工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2) 松散式的活动方式 义工是一个松散的民间组织,因为义工的活动基本都是利用业余时间。
所以,不论义工的活动、还是管理方式上,都是比较宽松的。但是活动的次数将有专人进行登记积累。
作为成员晋级的依据。 3) 召唤与奉献 以义工搭建的平台去召唤更多的爱心。
我们与其说义工在奉献爱心,不如说是义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挖掘召唤更多人的爱心。志愿活动实际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我们的重点在于挖掘人们内心那些最善良的情感,让这种情感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义工在做各种各样的活动时,一定要以我们的行动感召更多的人加入。
4) 保持良好、平和的心态 义工活动的对象大多是弱势群体、一些需要帮助的人,这些人一般都是处在一个比较苦难的境地,或者贫困或者疾病或者灾难,而当我们和这些人接触相处的时候,要以平和的心情,用我们的爱心温暖他们的心灵。 四、【CTDG志愿者参与活动】 (一) 敬老爱老活动 兴平市敬老院(即:兴平市老年人服务中心)是长期敬老活动地点,基本每个周末就会到敬老院里看望那里的老人,陪老人们聊天,打扫卫生。
逢年过节和老人们一起包饺子联欢等。 (二) 阳光助学活动 帮助那些由于家庭贫困而将要面临失学儿童的一项长期活动。
该活动将为面临失学的孩子寻找资助人,并为他们和这些爱心人士之间架起一座爱的桥梁,让这些孩子在爱心人士的资助下,顺利完成学业,回报社会。 (三) 慈善募捐活动 是一项帮助山区、贫困孩子建立春雨图书馆的图书募捐活动,该活动每年六月份启动,历时三个月左右,收集图书、课本、文具文娱等学习用具。
(四) 环保类活动 a) 2008年“我爱兴平”快乐环保活动,通过捡拾路边的垃圾,用时间、行动告诉自己和他人,做公共环境的保护者。 b) 通过植树宣传环保意识,爱护美好家园。
(五) 义工培训会议 a) 为了更好地从事义工工作,2008年定期组织义工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从事义工工作的能力。 b) 定期召开义工积极分子会议,商议如何更好地开展义工工作。
五、【义工规定】 1. 遵守章程。 2. 一切从社会公益事业的整体利益出发。
3. 听从当次活动负责人统一安排,跟旗走。 4. 外出活动时爱护环境,时刻牢记环。
5.开展志愿服务知多少知识问答活动
1、问:什么是志愿服务?
答:志愿服务是通过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人类发展的社会事业。
2、问:什么是志愿者?
答:志愿者是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志愿服务的人。
3、问:什么是志愿精神?
答: 我国对志愿精神的表述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种精神既继承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也体现并塑造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道德观念,同时也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吸收。 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2001国际志愿者年启动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志愿精神的联合国精神的最终体现。
4、问: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宗旨是什么?
答: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宗旨是:服务社会,帮助他人,完善自己,弘扬新风。
5、问: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口号是什么?
答: 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口号是: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
6、问: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标志是什么?
答: 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是在广泛征集、严格筛选的基础上,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陈磊设计的。标志的整体构图为心的造型,又是英文“志愿者”的第一个字母“V”,为红色。国案中央是手的造型,也是鸽子的造型,同时也是“青年”英文的第一个字母“Y”,为白色。标志寓意为中国青年志愿者向社会上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奉献出一片爱心、伸出友爱之手,表达“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的志愿者主题。
7、问: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服务领域有哪些?
答:为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志愿服务需求,各级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在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抢险救灾、海外服务等不同领域探索实施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志愿服务项目。目前,已动员1亿多人次的青年为社会提供了超过45亿小时的志愿服务,在服务社会、教育青年、促进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8、问: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组织网络是怎样的?
答:主要由以下三个网络组成。一是协会网络,由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35个省级协会、2/3以上的地(市)级协会及部分县级协会组成。二是专门协调指导机构网络,1998年8月,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正式成立,负责规划、协调、指导全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并承担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的职能,山西、广西、广东、上海、贵州、重庆、辽宁、湖北、四川、河南、北京、湖南等省(区、市)也陆续成产了相应的专门工作机构。三是社区志愿者服务站网络,目前全国已有30000多个社区志愿者服务站,与数十万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共同构成了中国志愿服务的基层组织网络。
9、问:什么是注册志愿者?
答:注册志愿者是指按照一定程序在团组织、志愿者组织注册登记、参加服务活动的志愿者。
10、问:成为注册志愿者有哪些条件?
答:凡年满14周岁、具有奉献精神、具备与所参加的志愿服务项目及活动相适应的基本素质、能够根据自身愿望和条件至少选择一个志愿服务项目从事一定时间志愿服务工作、遵纪守法的都可以到志愿者注册机构登记成为注册志愿者。登记注册机构一般设在县级以及县级以上团组织、志愿者组织。注册志愿者每年服务不能低于48小时。
6.志愿者工作常识
志愿服务是什么呢?有人认为日常生活中的善举就是志愿服务;有人认为志愿服务是不能有任何酬劳的;还有人认为只捐钱没有从事实际服务工作的不能算作志愿服务。那么,到底什么是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是个体为了增进邻人、社区、社会的福祉而进行的非营利、不支酬、非职业化的行为。志愿服务的表现形式很多,从传统的邻里互助到今天的为解除痛苦、解决冲突与消灭贫穷而进行的努力等都属于志愿服务。
美国社会工作协会认为,追求公共利益、本着自我意愿与选择而结合的一群人称为志愿服务团体,参与这种团体工作的人称为志愿者,而这种团体工作则称为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应具有以下特征:(1)自愿行为:出于个人的济世胸怀服务社会,其行为是自愿选择,而非受第三人或外界的强制。(2)无报酬的奉献行为: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和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帮助,但求
奉献,不求回报。(3)出于助人动机的行为:帮助他人,使社会更美好。
今天的志愿服务已经发展成一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事业,主要有自助和互助型志愿服务、慈善事业型志愿服务、运动和宣传型志愿服务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志愿服务的形式更加丰富,它在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方面的作用也更加显著。
7.志愿服务精神
志愿服务的精神概括起来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奉献”——原指恭敬地交付、呈献,即不求回报地付出。奉献精神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
志愿者在不计报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权的情况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的活动,这些都体现着高尚的奉献精神。友爱”——志愿服务精神提倡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这便是友爱精神。
志愿者之爱跨越了国界、职业和贫富差距,是没有文化差异,没有民族之分,没有收入高低的平等之爱,它让社会充满阳光般的温暖。互助”——志愿服务包含着深刻的互助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
志愿者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那些处于困难和危机中的人们。志愿服务者以“互助”精神唤醒了许多人内心的仁爱和慈善,使他们付出所余,持之以恒地真心奉献。
“助人自助”帮助人们走出困境,自强自立,重返生活舞台。受助者获得生活的能力后,也会投入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志愿活动中,这些志愿活动都涵盖着深刻的“互助”精神。
“进步”——进步精神是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在志愿活动中无处不体现着“进步”的精神,正是这一精神使人们甘心付出,追求社会和谐之境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