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育儿知识大全

bdqnwqk2年前基础19

1.妈妈必知的育儿小常识有哪些方面

育儿知识大全——喂养知识

说到育儿知识大全,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喂养知识,熟话说民以食为天,宝宝吃的好,才能长得好。

1、母乳喂养。我们知道宝宝六个月以前采用母乳喂养是最好的,母乳不仅是宝宝最好的食物,也是宝宝天然抵抗力的来源。

2、奶粉喂养。宝宝从六个月之后开始喝配方奶粉,但部分先天体质较弱的宝宝喝奶粉的时间更早,这要根据宝宝的需要来看。

3、辅食添加。一般来说,宝宝添加辅食是从六个月之后开始,本着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稀到稠的原则添加。

育儿知识大全——保健知识

1、营养保健。宝宝渐渐长大,需要及时的补充营养,比如充足的钙质才能让宝宝骨骼发育更好,而铁能让宝宝远离贫血。

2、口腔保健。宝宝从四个多月开始长牙,妈妈们需要注意观察,在合适的时候给宝宝准备磨牙饼干或是牙胶。

3、健康保健。孩子非常幼小,抵抗力还不强,很容易感染疾病,妈妈们需要找到病因并及时治疗,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育儿知识大全——生活环境

1、宝宝人小,什么都是跟着父母学,父母要做好榜样,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这样也可以避免孩子学到不好的东西。

2、父母喜欢不顾孩子的意愿,擅自做决定,甚至是强迫孩子,这样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而且也影响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3、多鼓励孩子,宝宝感受到你对他的肯定,会更加的努力,当然,若是孩子做错了事,就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及时纠正。

育儿知识大全——早期教育

1、早期的教育同样不容忽视,宝宝几个月大的时候就能玩玩具,可以选择益智类的玩具,比如积木、拼图、拼装玩具等等。

2、宝宝如果还太小,可以在家里准备一些动物画册,这样有利于增加宝宝的见识,同时可以多和他说话,多和孩子玩耍。

3、孩子大一些之后,可以给他讲富含人生道理的故事,他可能还听不懂,但会在他心里留下印象,同时让孩子多接触自然。

2.请教育儿常识

奶瓶,奶粉,包被,尿布(最好的,纯棉的,洗的干干净净的,消好毒的)多准备点,一个月内最好不用尿不湿换的时候麻烦,宝宝也不舒服.吸水性好的小棉垫,给孩子垫在屁股上不容易尿湿包被,一包红糖,绵的不要砂糖(生产时可以给产妇增加体力热量)还有给宝宝洗尿布用的固本皂.盆;在家尽量不给宝宝洗澡,只在医院洗,千万不要洗太勤,容易感冒,会很心痛很麻烦.还要准备爽身粉和红霉素眼膏,给孩子换完尿布屁屁上扑点爽身粉(强生的)如果孩子拉肚子就要勤洗屁屁多扑粉,稍有一点红就用红霉素眼膏(注意是眼膏不是软膏)还有谁看孩子,先好好练习一下给孩子包包被,一定要包得好包得快.一楼说的给孩子垫书不好,孩子睡不舒服,应该是勤给孩子纠正姿势.我儿子刚八个月,从来没垫书,头也没睡偏.而且不是两三天就不会偏头了,有的孩子甚至是出了满月又睡偏头的.还要再买两本育儿的书以便随时参考.祝你生个健康漂亮的宝宝。

3.一个月婴儿常识

第一个月婴儿护理常识: 这一时期,婴儿的身体开始长得很结实,表情也逐渐丰富起来,这时要经常把宝宝抱起来,给予宝宝充分的母爱。

原先一天大部分时间在睡眠的新生儿,到了这一时期睁开眼睛的时间长了,睡眠时间相对缩短了。新生儿时期一些特有的反射行为在逐渐消失,代之以有意识的行动。

发育指标: 系统的育儿知识,科学的育才方法 听到悦耳的声音可停止啼哭。有较完善的觅食、吸吮、吞咽、握持、行走等无条件反射,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升降,每天睡16~22小时,每小时平均有3~7分钟处于清醒状态。

训练方法: 要经常对宝宝微笑。这一时期,妈妈要经常对着孩子微笑。

如果宝宝正在看着你,你就可以微笑对着宝宝说:“宝宝笑一笑?”这样反复进行多次,孩子就会记住见人就笑了。笑对于婴儿来说,是和成年人交流的第一步,对智力开发是很重要的。

1.体格发育 体重 此时的婴儿体格生长速度非常快,比出生时重了700-1000克。 刚满月时体重约为4公斤(4000克),快到两个月时增加到5公斤(5000克)。

身长 比出生时增加2-3厘米,男婴平均为56.95厘米,女婴平均为56厘米。 头围 男婴为38.2厘米,女婴为37.47厘米。

胸围 男婴为38厘米,女婴为37.32厘米。 2.感知神经发育 运动机能 俯卧时能将下巴抬起片刻,头会转向一侧; 觉醒时,显得十分活跃,会慢慢地转动头部,伸胳膊,蹬腿,身体有些伸展运动,能蠕动身体。

视觉 婴儿能注视片刻离他20-30厘米处的物体和母亲的脸。 触觉 有物体碰触他的手心时他会抓住(称之为握持反射)。

听觉 听到母亲的心跳声会安静下来。近旁约10-15厘米处的响声会引起孩子的警觉,头会转向声源。

能区别人的语言声和非语言响声,以及不同的语音。母亲和婴儿说话,他能注视母脸片刻,出现反射性微笑,会发出“咿咿”“啊啊”的声音。

嗅觉 能区别母乳香味,对刺激性气味表示厌恶。 味觉 味觉发育成熟较早,偏爱甜味。

3.喂养要点 喂养 一般一天要喂6-7次奶。假如婴儿每隔3小时就想吃奶,每次吃10分钟左右就自动松开奶头,睡着了或抬头看四面,这说明母乳充足。

假如婴儿老是吸吮着乳头不放,吃完奶一会又想吃,体重增加很少,就应考虑母乳不足。可考虑在医生或护士的指导下,采用混合喂养,但尽量让孩子天天早、中、晚三次能吃到母乳。

千万不要轻易放弃人工喂养。 无论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四面起就应加添维生素D制剂,每日服维生素D400国际单位。

四面起可以在两次喂奶间加喂鲜果汁和菜水,以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不过添加辅食时,应遵循由少到多,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

4.护理要点 天天给婴儿洗澡是有益的,季节不同天天洗澡的次数也不同。夏天可以洗2-3次,冬天可在中午最暖和时洗一次。

婴儿有个干净的身体,夜间会睡得安稳。另外,在每次大便后,一定要给他洗洗小屁股。

此时仍要注重保暖和预防感染。 坚持太阳浴和空气浴。

户外空气新鲜,含氧量多,能促进新陈代谢,日光中紫外线直射皮肤可使人体自制维生素D,红外线促进 血液循环,这都对婴儿生长发育有利。冷空气刺激皮肤粘膜,能增强婴儿抗御严寒的能力。

所以从出生2周后即可在风和日丽的天气抱婴儿去户外活动片刻,渐增时间和次数,2-3个月时每日上、下午各在户外活动半至1小时。但要避免太阳的直射,注重保护婴儿的眼睛。

5.游戏 日常生活中让孩子经常看到母亲身形和听到母亲声音。在小床边挂色彩艳丽、可动、会响的玩具2、3个,促进婴儿视、听能力。

在孩子俯卧的时侯,将一个彩色的玩具向上拉过他的视野,让他的眼睛和头部追随着运动。 父母经常用暖和的手抚摩婴儿的手心、脚底、脸颊、头面和背胸腹部皮肤,会让孩子感到安全和暖和,每次5-10分钟,天天2-3次。

按摩孩子的手指,和孩子玩数手指的游戏,展开一个个手指,帮助他放松。对他的脚趾也可以这样做。

6.沟通 婴儿醒着时,妈妈要经常和婴儿柔声谈话,并且注视婴儿的眼睛,唱儿歌给孩子听,以高低声调、不同表情逗引孩子。 妈妈抱他的时侯多走动,边走边轻轻摇摆。

注重:千万不能摇摆得太猛、太快、幅度太大,以免发生意外。 父母应经常观察婴儿的动作表情,哭声变化和喃喃自语,微笑、手舞足蹈、皱眉眨眼、哭喊和惊吓等各种行为,因为这些往往反映婴儿的需求和感情。

要探索和理解婴儿,针对其生理心理需要,适时予以满足和反应。例如当婴儿啼哭时,一边寻求原因一边抚抱,一边用语言安慰,使婴儿感受母亲给予的亲切爱护,逐渐形成积极的条件反射,建立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

上面介绍的触觉游戏也是很好的亲子沟通方式。

4.如何让新生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育儿常识

(一)为孩子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

所谓生活制度指的是有科学根据的生活秩序。为孩子制定生活制度就是把孩子一天在家里的各种活动和休息时间,如起床、吃饭、活动、睡眠等的时间和次序科学地安排,并将它固定下来,待之以恒。

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是保证幼儿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有规律地转换,做到劳逸结合的重要条件,从而进一步保证幼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问时,这对家长来说也是一件太好事、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烦恼,家里也安宁多了。

(二)饮食习惯的养成。 应根据月龄的增长训练小儿独立进食的能力。

如6个月的婴儿就要训练他拿着奶瓶喝奶。再大一些就可以培养按进餐的马惯,进餐前避免过度兴奋或疲劳,进餐的环境应安静、舒适,固定进餐的位置和餐具,有些家长发愁自己的孩子木认真吃饭,吃几口就去干别的,饿了又回头找吃的,这是孩户开始独立吃饭时大人没有把握好造成的。

进餐除定时外,还应定量,孩子饭前短时间内木要吃杂食。以免影响正餐的食量。

平衡膳食,荤素搭配,为养成孩子不挑食的习惯,父母要做好榜样。 (三)唾眠习惯的训练。

充足的睡眠是保证小儿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婴儿睡眠时间的长短。

可因年龄而有不同,一昼夜所需睡眠时间新生儿约18-20小时,2-3个月为16-18小时、5-9个月为15-16小时.1岁时为14-15小时。1-3岁小儿每日睡眠时间12-14小时,白天安排睡1-2次,晚上开窗睡眠,冬开气窗,夏开门窗,养成习惯可防止呼吸道感染。

在规定的睡眠时间内,要培养孩于主动入睡的习惯。家长不要抱着、拍着或唱催眠曲使孩子入睡。

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睡眠条件,如室内要安静、温度要适宜,睡前要大小便,换干尿布,使婴儿能适当入睡。 睡眠时,要注意孩子姿势正确,独立安静的睡眠习惯。

有一个问题让许多父母感到头痛,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入睡开始慢了,或者贪玩,或者要吃的,或者要听故事。这是因为孩子心理发育不稳定,入睡前无所适从。

为了保证睡眠质量,要根据孩子的特点,诱导他尽快入睡。 省一种办法是把闹钟放在孩子旁边,告诉他指针指到哪一点之后我们就安睡觉。

虽然孩子不会看钟,但他知道钟的指针的运行方向,并且闹钟走动的轻微的声音也可以起到诱导作用。这个方法还可以让孩子逐渐学会看钟。

孩子独自入睡前不要让他剧烈地玩耍。要和孩子平静地玩一会儿。

也可以让孩子熟悉的玩具或小动物模型陪伴在身边。 (四)大小便习惯的养成。

要养成小儿夜间少尿或不尿的习惯,这要从满月后开始训练,入睡前要少喂或尽量不喂水,喂饱奶、入睡前把一次尿。做父母的要纠心观察小儿排便时间,掌握其排尿规律。

每天在固定时问让小儿坐盆排便,逐渐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 训练排便也同排尿一样,要摸清其规律,良好的排便习惯,不仅有利于卫生,也有利于消化系统活动的规律性。

(五)个人清洁卫生习惯。 着力培养孩子勤洗澡、勤换内农,每天洗脚、洗屁股。

经常洗头,2岁起学会自己洗手的习惯。还要注意培养孩子保持家庭舒适整治、干净卫生的环境,自己养成良好的衣着习惯。

(六)培养孩子生活自理的习惯。 较好的生活自理技能会促进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

生活自理技能发展良好的接子会有较强的自信心、也会表现得较愉快、较活泼。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观察到两类孩子:一类是生活自理技能发展良好的;一类是处处要人照顾的。

包括饮食、穿衣等。前者显得乐观自信;后者显得被动退缩。

因此,在孩子对学习生活自理技能显得有兴趣的时候,家长便要把握时机,让他们学习做他们能做的事,例如进食、洗手、洗脸、刷牙甚至上厕所时脱下和穿上裤子等。起初做得不好不要紧,最重要的是肯做。

如果孩子乐意做事,而成年人不给他们机会,他们会觉得很扫兴,日子一长、这“想做事”的年龄一过,他们便会失去想做的兴致,以后叫他们做事,他们就提个起劲来做事了。这是十分可惜的。

孩子小的时候不明白整理物品,在玩玩具时会随意丢弃玩具,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家长注意到这个问题时。要和孩子一起整理这些东西,适从引导孩子自己收拾和整理放乱的玩具。

不要总是代替或帮助孩子做这些事情。 幼儿形成良好习惯的过程是漫氏的,需要父母和家人共向的言传身教方有成效。

在幼儿形成习惯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用幼儿可以理解的语言不断督促、指导、使幼儿快而有效地达到目标,还要重视无声的身教影响。例如,要求孩子不挑食,可成人自已却在饮食上挑肥拣瘦的,这必然会在无形中对孩子的教育产生负面效应。

要幼儿按时入睡。同样首先应以家庭全体成员的有序生活方式为基础背景。

成人的育行是无声的榜样。如果只是强迫孩子该如何去做,而成人却反其道而行之,那效果一定不会令人满意。

5.育儿知识大全,你都知道了吗

一、十大不要

1、不要用塑料膜做尿布。

2、不要捏宝宝脸。

3、不要让宝宝睡父母中间。

4、不要用洗衣服洗宝宝衣服。

5、不要剪宝宝睫毛。

6、不要直接穿新衣服。

7、不要久留初生儿头垢。

8、不要拍打宝宝后脑勺。

9、不要在宝宝房间种植花草。

10、不要频繁给宝宝洗澡。

二、母乳储存温度与时间

1、初乳:30℃左右,可以储存12h。

2、成熟母乳:15℃存24h,20℃存10h,25℃存6h,0-4℃存8天,消毒后置密封母乳袋冷冻可以存放6-12个月。切忌化冻之后就不能再冷冻了。

三、古代育儿七不责

当众不责、睡前不责、饮食不责、欢庆不责、伤不责、疾病不责、愧疚不责。

四、发烧三不做

1、不盖厚被子:我们民间有一种说法叫捂一捂出一身汗就好了,可是有时候捂一捂不一定出汗,反倒会体温升高出现惊厥,所以正常盖被子就好了。

2、退烧药不加量:家长急于降温对药加量,加量之后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切勿随意加量。

3、不要劝宝宝吃点东西吧:生病本来就没有胃口,宝宝如果实在不愿意吃就不要吃了。

五、帮助宝宝入睡5则

1、在宝宝醒着的时候放在床上再入睡。

2、把宝宝放在床上时重复一句话哄她入睡。

3、每次都用相同的方式哄宝宝睡觉。

4、宝宝半夜惊醒不要抱起来哄,直接用相同的方式哄他睡觉。

5、睡着后尽量不要换房间。

六、六必知

1、睡觉要关灯,开灯睡觉会降低抵抗力。

2、禁止摇晃10月以内的宝宝,伤害宝宝大脑不说,还有可能引发脑震荡甚至脑出血。

3、多晒太阳多微笑有助于宝宝提高免疫力,尤其是晒脚心。

4、六岁以前禁烫脚,易引起扁平足,正常的温度洗脚就可以了。

5、反穿鞋子可以纠正孩子内八字。

6、宝宝暴躁可能是总看电视引起的,所以宝宝要少看电视。

七、乳牙萌发顺序需知

1、6个月:乳下中切牙。

2、8个月:乳上中切牙。

3、9个月:乳上侧切牙。

4、10个月:乳下侧切牙。

5、13个月:上第一乳磨牙。

6、14个月:下第一乳磨牙。

7、16个月:乳上尖牙。

8、17个月:乳下尖牙。

9、13个月:下第二乳磨牙。

10、15个月:上第二乳磨牙。

八、杜绝感冒5妙招

1、衣服穿太多也会感冒:宝宝好动,精神头比较大,跑来跑去容易出一身汗,然后穿太多会悟出肺热引起呼吸道感染,出汗后还容易受凉加快感冒。

2、少吃肉食,多吃蔬菜水果有益增加抵抗力,而且要少吃,不要吃太饱,吃太饱容易引起肠胃疾病。

3、多喝水,要多喝白开水,而不是饮料。

4、受凉时要预防,煮点葱白生姜水,或者川贝梨子枇杷叶。

5、多运动,增强抵抗力的同时呼吸新鲜空气。

九、七种禁忌食物

1、1岁以内不要吃蜂蜜,虽然甜甜的,但是含有激素,小朋友慎吃。

2、3岁以内不喝茶,茶里面有茶多酚,宝宝还是不吃为妙。

3、5岁以内不要大补,小朋友不需要太早吃进补的食物。

4、10岁以内不要吃腌制食物,盐分高没营养。

5、3岁以内宝宝不要吃元宵,黏腻易卡喉,还不好消化。

6、3岁以下不吃巧克力,糖分高热量高,还含有咖啡因容易引起兴奋过度。

7、少儿不宜吃笋子,笋子含有大量草酸,影响钙吸收。

6.育婴知识及注意事项

别光看刚出生的宝宝整天就知道吃和睡,其实是在不动声色中,他们正在完成许多重要的成长。

而各位妈妈此时要做的就是照顾好宝宝的每一点变化,全面呵护宝宝的健康。 护理重点:啼哭 婴儿的啼哭一般是婴儿表达情感或需求的最直接而有效的方式。

在某种意义上婴儿啼哭与否是判断婴儿生理状况和活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大多数情况下健康婴儿的啼哭多提示为感觉不适(如饥饿、尿布潮湿、疼痛等),是小儿的正常生理反应。

此时只要及时解除不良刺激如喂奶、换尿布等,小儿即可安静下来。因此,小儿啼哭并不完全是坏事。

但小儿长时间的啼哭应及时寻找原因,不明原因的啼哭小儿可能有某种疾病如腹痛、低钙等。另一方面,小儿啼哭的声调也有疾病的诊断价值:正常小儿的哭声洪亮,重病患儿的哭声低微,而颅内病变的患儿哭声音调尖而直,有时甚至像尖叫。

护理重点:睡眠姿势 小儿的睡眠姿势目前无优劣之分。通常情况下小儿的睡眠姿势以自然体位为好,但由于小儿的颅骨尚未融合,常时间的单一体位睡眠可能导致小儿的颅骨变形。

因此,间歇性地变换睡眠姿势还是很有必要的。肖志辉说,对于患病的小儿,则应根据病情需要决定其体位,如反复吐奶的小儿以半卧位为好,胃扭转患儿以侧卧位为好等。

根据国外经验,早产儿的俯卧位有助于防止呕吐后的窒息及刺激呼吸运动等优点。 婴儿的卧室布置应根据婴儿年龄大小的特点,基本要求是应安静、通风良好、避免潮湿。

此外,可根据婴儿的感官发育特点适当布置颜色鲜艳、有声且具有动感的玩具,训练婴儿的视听觉发育。 婴儿的衣着应以质地柔软的纯棉织物为好,最好用旧棉布织物材料,式样应宽松舒适,不宜用新的尤其是化纤织物作为婴儿的衣着。

在衣着换洗时,应选用婴儿肥皂,用清水反复漂洗,不宜与成人衣物一起用洗衣粉清洗。清洗后的婴儿衣物应尽可能在日光下晾晒干燥。

婴儿湿疹,俗称奶癣,是婴儿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多见于2-3个月的小婴儿,冬春季节多见。皮疹常见于头面部,或遍及全身。

初起皮肤发红,继而出现较密集的红色丘疹或小水疱,水疱破后流黄水糜烂,水干后结黄痂。 此病与婴儿体质有关,过敏性体质的小儿常常多发,婴儿湿疹对小儿的身体没有危害。

专家称:多数含蛋白质的食物可以引起婴幼儿皮肤过敏而发生湿疹,如牛奶、鸡蛋、鱼、肉、虾米、螃蟹等,因此在哺乳期间妈妈的饮食要注意。另外,灰尘、羽毛、蚕丝以及动物的皮屑、植物的花粉等,也能使某些婴幼儿发生湿疹。

小儿穿得太厚、吃得过饱、室内温度太高等也会使湿疹加重。因为痒得厉害,孩子烦躁不安,睡眠、休息、精神、食欲都受到很大影响。

家长要注意: 1、不要用刺激性的物品给小儿洗脸、洗澡。 2、避免小儿穿衣过热。

3、小儿要穿棉料衣物,尤其是贴身的衣服;妈妈也要穿棉料衣服。 4、喂奶的妈妈注意饮食,少吃葱、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5、患处有脓头等感染时,可以涂些金霉素药膏。 6、为了防止由搔抓引起感染,给孩子剪短指甲。

7、必要时可来医院进一步指导。 护理重点:呛奶 呛奶是婴儿、特别是新生儿常见的异常表现。

正常人(包括新生儿在内)能做到吞咽动作与自主呼吸间很好的协调。宝宝进食吞咽时,声门会自动关闭,防止食物误吸到气管内。

当病人呼吸系统受到感染或发育不健全时。 例如:支气管肺炎、喉软骨软化、喉炎等,吞咽时声门不能很好关闭,少量食物进入气管造成一定程度的梗阻,呼吸道为排除食物的梗阻,即以呛咳的形式将食物咳出,对于吃奶的婴儿就表现为呛奶。

实际上呛咳(呛奶)是自我保护的一种表现,但呛咳并不能保证将进入呼吸道的食物全部排除,残留的食物(奶汁)又可刺激呼吸道造成呼吸系统感染的加剧。所以,呛奶是支气管肺炎患者的常见症状,又与支气管肺炎互为因果。

妈妈注意了,别采用奶眼过大的奶头喂奶,及时调整婴儿吃奶的速度等都是预防呛奶的简便方法。 如果婴儿经常发生呛咳,该怎么办呢?首先,做母亲的要讲究喂奶方法,应在婴儿完全清醒时喂奶,喂奶时抱起,使之呈半侧卧位,喂奶后使之直立,轻轻地拍其背,定时,定量地喂奶;另外,要及时给婴儿补充维生素A。

可口服鱼肝油滴剂。 祝你们一家好运健康快乐(*^__^*)祝宝宝快乐成长(*^__^*)。

新生儿育儿知识大全

标签: 新生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