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知识结构图

bdqnwqk2年前问题18

1.求微观经济学各知识点逻辑示图

这是偶一个考研资料……第一章 序论 经济学的起因:由于人类欲望无穷,而资源有限古典学派 历史学家 反古典学派 社会主义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 新古典综合派 新剑桥学派 经济学的发展过程 凯恩斯学派序论 货币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 供给学派 公共选择学派 新制度经济学派 存量与流量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重要名词区别 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供需 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 个人供给与市场供给 供给与供给量的区别 需求法则与供给法则 Ed ,Es (注意:转嫁与Ed ,Es 的关系) Ed与总收益 应用题 Ed>1 P与TR成反比 (TR)的关系 Ed=1 P与TR无关 Ed<1 P与TR成正比 完全无弹性:|E|=0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相当缺乏弹性:|E|<0弹性 常弹性 单位弹性:|E|=1 相当富有弹性:|E|>1 完全有弹性:|E|→∞ 替代品:Exy>0 交叉弹性 互补品:Exy<0 独立品:Exy=0 EM>1 则为奢侈品收入弹性 正常商品:EM>0 0< EM <1则为必需品劣质品:EM<0 (如吉芬商品) 均衡 Qd = Qs 蛛网理论第三章 效用论 基数效用分析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分析) 消费者均衡:MU1 /P1= MU2/P2 =……= MUn/Pn =λ 由MU导出需求曲线 消费者剩余:CS= 无差异分析:含义、特性、斜率(MRS递减规律) 预算线:P1X1+P2X2=I效 消费者均衡用 序数效用分析 均衡条件:MU1 /P1= MU2/P2论 (无差异曲线分析) 价格—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 正常物品替代效用和收入效用 低档物品 不确定性和风险第四章 生产论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与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TP、AP、MP 等产量曲线生产论 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长期生产函数 等成本线 投入要素的最佳组合 扩展线 规模报酬 递增:f(λ L, λ K )>λ θ θ =f(L, K ) 固定:f(λ L, λ K )=λ θ 不变:f(λ L, λ K )<λ θ第五章 成本论 机会成本 成本的概念 显成本与隐成本 利润 TC=TFC+TVC AFC=TFC/Q AVC=TVC/Q AC=STC/Q MC=dSTC/dQ 短期成本理论 AC递减时, AC > MC AC与MC的关系 AC递增时,AC < MC成本论 AC最低时, AC = MC SMC呈U型的原因:边际报酬先↓后↑ MC与MPL的关系 AVC与APL的关系 无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分 长期成本理论 LTC, LAC, LMC曲线的推导 LAC呈U形的原因: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特点:买卖双方人数众多,产品同质,可自由进出行业,信息完全畅通 例如:农产品市场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完 厂商的均衡条件:MR=SMC, MR=AR=P全 短期均衡竞 生产者剩余争 个别厂商:P≥AVC最低点的MC曲线市 供给曲线场 行业: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 厂商的均衡条件:MR=LMC=SMC= LAC=SAC, MR=AR=P 长期均衡 成本不变行业 行业的长期均衡 成本递增行业 成本递减行业第七章 完全垄断市场与垄断竞争市场 条件 需求曲线:右下方倾斜 AR=P1 ,MR,TR 收益曲线 MR=P(1- ) 短期均衡:MR= SMC完 完全垄断市场 供给曲线:不存在具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全 长期均衡:MR= SMC=LMC垄 差别定价:一级、二级、三级断 边际成本定价法:P=MC场 平均成本定价法:P=AC与 自然垄断和政府管制 双重定价法:类似价格歧视垄 资本回报率管制断 条件竟 右下方倾斜争 垄断竞争市场 需求曲线市 d需求曲线与D需求曲线场 短期均衡:MR= SMC 长期均衡:MR= LMC= SMC , AR=LAC=SAC第八章 寡头市场于博弈论分析基本考点:垄断市场的特征、古诺模型、斯威奇模型、合作模型——卡特尔模型、博弈论、市场类型和经济效率第九章 生产要素价格理论 完全竞争厂商:VMP=W, MP*P=W 卖方垄断厂商:MRP=W, MR*MP=W 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 买方垄断厂商:VMP=MFC生 一般表达式:MRP=MFC产 序数效用分析: =W要 要素供给原则 基数效用分析:- = 素 要素的供给与工资率 劳动供给曲线与工资率的决定价 地租、利息的决定 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格 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理 欧拉定理:Q= L * +K * 论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G = 第十章 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 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一般均衡论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 与 帕累托最优状态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 福利经济学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 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 社会福利函数与隔罗不可能性定理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基础:兰格模型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基本考点:市场失灵的含义与成因,垄断与政府管制,外部性,公共物品,非对称信息,政府的经济职能。

2.经济学学科框架

经济学的体系主要分这么几方面: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经济学原理和经济史,还有经济哲学。

数理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如何构建经济学的数学模型,和如何用数学方法来分析各种各样的模型,其实我们所学的所有经济学的原理都是构建在数理经济模型的基础上,只是由于初级经济学比较简单,很多原理只用图形来解释,没有涉及到图形背后的数学算式,但是必须指出,不能用数学算式解释的原理只能算是一种经济学的构想或者理念,不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计量经济学:构建了经济学的模型之后如何来验证这一模型是否符合社会经济运行的现实呢?这就是计量经济学所要解决的问题,计量经济学主要是通过统计的方法来验证数理经济模型中各种变量的关系是否和社会现实相一致;同时计量经济学也通过统计数据来提出一系列的假设,比如说货币供给与物价上升是否有统计上的关系,但注意,统计所给出的数学关系只是假设,并不是科学的理论,因为统计学只反映变量之间的关系,不能解释其背后运行的原理,通过计量可以告诉我们增加货币供给确实可以会导致物价上升,但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这就需要深入了解货币市场的运行机理,并构建模型用数理的方法演绎出来,这又回到数理经济的范畴了。

经济学原理:终于可以进入大家所熟悉的主题了,在经过了数理经济学的构建和计量经济学的检验之后的理论才能堂而皇之的步入经济学理论的殿堂,我们在经济学的教科书中所学到的所有知识都是完成了这两个步骤之后的。所有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的理论也必须通过以上的检验,当然他们的理论不一定都被写进主流的经济学教科书。

经济学的原理粗略的可以分成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这两个学科的划分是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的,都是围绕市场如何分配利用资源来分析问题的,不过前者的市场要比后者大很多。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国民经济收入,物价、失业率、国民的消费、政府支出,税率等等一系列变量是如何互动的,当然引入了国际贸易——国际市场之后,这些变量的互动和其背后的机理会更复杂一些。

宏观经济学是在上世纪20年代凯恩斯以后成形的,60年代之后,弗雷德里曼等人又对凯恩斯主义做出了修正,现在国家的所有宏观经济调控都是根据这套理论来运作的,当然纯粹的社会主义国家除外,因为他们拒绝用市场来配置资源。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价格是如何形成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基于什么考量来决定自身所接受的价格与购买量(产量),以及企业规模如何影响企业的产量和利润,还有垄断如何影响市场资源配置,以及政府的介入会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福利受到怎样的影响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是新古典革命的直接产物,所以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比宏观经济理论历史更长,体系也更为复杂。 在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学体制的基础上衍生出了一些经济学分支科学,比如说就宏观经济的货币供给和利率问题衍生出了货币银行学,国际市场的分析衍生出了国际贸易学,对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衍生出了发展经济学;在微观领域,对于垄断对资源配置的影响衍生出了产业组织理论,对于规模经济在城市形成方面的作用衍生出了城市经济学和产业集聚理论,等等等等等,多的不计其数。

此外,还有一些脱离新古典理论框架的“离经叛道者”,毕竟新古典框架的结构并没有涉及很多问题,比如说制度是如何影响市场运行的,分工是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的等等,这就衍生出了新制度经济学和分工经济学等学科,新制度经济学已经产生的3名诺奖得主,而分工经济学值得骄傲的是其代表人物已故经济学家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杨小凯!!(虽然他的理论都是在国外完成的吧。 。

)尽管他们不属于古典经济框架,但这只是就他们分析问题的着眼点而言,而他们的分析方法是严格遵循数理——计量——原理这一研究框架的。

经济史学:主要分为两方面,对于经济学本身发展历史的研究——经济研究史,和对社会经济现象历史的陈述——经济史。 前者对于归纳总结前人思想和了解现今理论所处的位置和了解经济学框架是十分重要的,而后者则作为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材料,或者更夸张一点说,是经济研究的数据库,在经济学中也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的历史都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历史,但是以往的史学家却不重视这点(尤其是中国的史学家),如果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很多问题会有着更现实的解释,比如说中国如此频繁的发生农民战争完全可以通过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工业革命前适用)和当时政府错误的货币或者财政政策来解释,而不是传统史学家说的什么君王的道德问题。

这是就经济学在历史研究上的应用,同时如前面所说,历史是经济研究的重要数据库,而且今天的一切以及未来的一切全都是过去历史的延伸,不了解历史就不明白今天发生的一切的基础和缘由,是不能找到经济现象背后的运作机理的,也不会产生正确的思想,没有正确的思想很难作出正确数学建模,也就不能接受实践的检验。 终于到最后的经济哲学部分了~~~累死我了~~~~ 言归正传,个。

3.急求,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五版知识点梳理

也不能说详细的知识点,这本书我没看过但可以给你讲一下微观的基本框架

1首先是消费者行为理论,建立在无差异曲线基础之上,追求效用最大化,从而得出需求曲线,个人需求弹性,替代效应收入效应等一系列结果

2厂商行为理论,建立在等产量曲线基础上,追求成本最小化决策,给出成本函数,并有短期长期的区别,并有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可变成本不变成本等区别,并有利润最大化决策给出厂商的供给曲线

3上述讨论都是建立在完全竞争基础上,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给出了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3除了完全竞争市场还有寡头市场,垄断竞争,垄断,垄断又分一级二级三级垄断,寡头模型又有古诺,领导者追随者模型,伯特兰模型等诸多模型

4讨论了单一市场均衡就进入了一般市场均衡,此时又回到完全竞争情况,研究瓦尔拉斯均衡,有埃奇沃思矩形图,完全竞争市场有效率的证明等等

5市场失灵,外部性公共品等以及解决市场失灵的途径,科斯定理,税收等等

6不确定性与信息经济学,冯诺依曼摩根斯坦效用函数,逆向选择模型,道德风险等等

7讨论了商品市场还有要素市场,劳动需求由厂商利润最大化行为决定,而供给建立在消费者对于消费与闲暇的选择基础上,资本的供给短期内固定,长期供给则与利率相关

8阿罗不可能,福利经济学中功利主义等

好像就这些吧,一时就想起这些将就着看吧

4.高鸿业版 微观经济学 的基本框架是怎样的

书的第一章把框架列出来了。

微观部分:先讲消费者,偏好,效用,消费效用最大化及购买决策。后讲市场,要素投入最大化最后消费,市场联合起来讲福利经济学,帕累托最优,生产可能性曲线。

宏观部分:一来认识GDP,接着讲投资储蓄,推到IS曲线,接下来讲货币市场,推到LM曲线,最后IS,LM曲线联合起来讲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最后把IS,LM扩大到国际市场,考察一国的产出。

当然其中一部分介绍了宏观经济增长模型,这个是考试重点。好了就说这么多,需要问什么可以给我发消息,我会给你解答。

怎么没有分啊?。

5.微观经济学的内容框架体系及核心思想

微观经济学理论的核心理论框架,思想: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最显著的不同在于各自关注的对象、视野不同。微观,顾名思义,为小为微,在研究对象上主要为个体、单个的经济行为者,比如单个消费者、生产者,单个商品、生产要素市场。没有一个市场只存在唯一的经济行为者。如果一个国家、城镇拥有生产者、消费者,但不同身份背后却是同一个自然人,那么这个国家、城镇没有必要存在市场,因为所有权不同的物品交换不可能出现。小农自给自足的小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一种,但如其名所昭示那样,它的交换范围是“小”的,即不充分的商品交换。微观经济学的“微”并不是指交换范围和交易成熟程度。当然,微观经济学的“微”不能小到市场上只存在唯一的经济行为者。

微观经济学曾经有两个最主要的假设,一是“经济人”,二是“完全信息”。现在人们已经充分意识到完全信息在目前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因此局部修正了“完全信息”这个假设,“局部信息”取而代之。并由此催生出信息经济学。经济人内涵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人会追求最低的经济代价获取最大经济利益,古语“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较取其重”是也。

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行为者的研究来说明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构成市场的基本要素是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奠定这个论调的可以追溯到马歇尔,他创造地将需求、供给曲线放入同一个坐标中,二者的交点即为均衡价格——一个可以使供需双方于某时点都达到满足的平衡价格。这个简易的静态模型是所有经济学人入门的第一个敲门砖,含义简单明了且实用。根据这三个基本要素,衍生出消费者需求论、生产者的生产论、成本论和市场论和为达到最终均衡的福利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最终要证明完全竞争下的市场机制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市场失灵是市场环境摩擦的结果,要纠正失灵必须建设一个完全竞争的交易机制。这也是微观经济学索要阐述的核心思想。

但我们看到,微观经济学中暗含的“人同此心”假设使得很多微观政策在实践上效果不佳甚至南辕北辙。

重点定理:布雷利-迈尔斯第二定理,第三定理

微观经济学知识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