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几个康德哲学里的学术名词。 1 自然概念 2 自由概念 3 先验原理
我就大致说一下
康德的自然说的是人所经历到的或者能够经历到的外界以及法则,重点在于人的经历,康德把人不可能经历到的东西排除了,即使论证这些经历不到东西的不存在性是不可能的,但康德仍然不去考虑它们
康德的自由大致分两点,一个是关于自然的,一个是关于人的,当然还有别的分法。自然的自由是考虑到了因果律,一件事的发生总能追溯到之前的原因,这样会产生无限的倒退,康德把不需要追随更加过去的概念称作自然方面的自由;人方面的自由是相对于动物来说的,不同于动物的生理需求或者病理需求决定的意识,人会有别种意识的产生,这是人的自由。
关于先验理论,指的是超越理性之外,不能被理性,或者逻辑所证明的,甚至是作为理性的基础所在的那些事物或者假设,比如时空观念。这些性质的东西是存在的,就是先验理论,先于检验的意思。
具体还是看康德的书吧,我只是大致概括下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应该选择哪个版本?
目前市面上有两个版本可供选择。
一个版本是北京出版社的版本,译者是董建。
另一个版本是商务印的版本。
北京出版社的版本严重怀疑是缩减版,因为内容只有163页。
鄙人不小心买了,感觉纸张啥的都一般。
而商务印石冲白的版本有736页。
尽管商务印的是1982年的版本,但是至今还就属这个版本翻译的好。
除此之外,其他一些节选作品的话,可以选择上海人民出版社韦启昌的版本。
题外话:
石冲白生于1911年,1928年留学德国就读于柏林大学文学院,1936年获哲学博士回国,先后在同济大学,民国大学,湖南大学,湖南湘雅医学院担任历史、哲学或政治教授以及拉丁文教授,1964年北京商务印书馆准备出版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居然没有在北京拥有冯友兰,冯至,任继愈,贺磷大哲学家的北大,人大和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找到合适的译者,还是北大一位教授推荐商务印书馆“要译此书,非湖南石某人不可”,这样才辗转找到石冲白,当时并未充分信任其能力。着其试译几千字,实为测试,译后非常认可。这样才正式签了译书合同。凡阅读过的读者包括几任编辑无不称赞译得好,要不然作为最高学术出版社的商务印书馆,怎么能在1982-2009的27年间印刷12次,商务100周年时把此书列为精品名著译作出版了精装版,09年又出珍藏版。水平如何读者自可判断。至少读者可以信任商务印书馆对学术水平的判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