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务报告就是会议报告么?

bdqnwqk2年前百科25

不是。会务报告是会前把有关会务准备事项的安排向上级所作的报告。会议报告一般是会后将会议情况向上级所作的报告。
会务报告一般报告的内容包括:拟召开会议的名称、时间、地点、出席范围、议题、议程(包括谁主持、谁发言)、会上拟下发的材料以及会务准备分工(如谁准备领导讲话稿、谁安排会议室、谁发通知、谁负责会场签到、会场服务)等等。这个报告的一般作用是把开会的事务性工作安排明确,领导确认后各部门好按照分工落实。
会议报告的一般报告内容包括:会议简况(会议时间、地点、召集人、出席人员、议程等等,是已经开了的)、会议主要精神(即会上领导讲话的主要内容、会议部署的工作事项、要求等)以及贯彻落实意见(建议)。这个报告的一般作用是在会后将会议精神向未参加会议的领导、部门传达,以便大家知晓情况、指导下步工作。

如何总结和整理学术文献

我认为整理文献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在任何条件下,快速找到所需信息。任何好用的软件,都不如大批量多批次的文献阅读。
我的思路是:轻整理,重搜索。轻整理,是指不对文献分类,或者只是对文献简单分类。重搜索,是指利用不同的搜索工具,快速定位到我需要的文献。我认为在现在搜索技术已经很强大的情况下,如果利用笔记等手段整理,反而容易造成条条框框,在对于一篇文献关注太长的时间,不利于提高效率。在日常使用中, 除了在文献PDF上直接标注,我很少用其他的软件去记录我看过的文献。因为除了文献本身,其他还有什么载体能够那么直接方便地记录呢?所以整理文献问题就成了:如何快速找出那篇有我笔记的PDF文献。以此为目的,我建立了一套以文献PDF云同步为基础,辅以大量搜索工具的文献整理方案。
其实做过科研工作的人都会发现,其实真正需要把一篇文献从头到尾读完的情况是很少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需要的其实是大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3363531批量多轮次地阅读文献,因为在一个项目的不同阶段,哪怕是同一篇文献,所关注的点也是不一样的。如果在项目初期,就对所有的文献,都投入同样的时间,阅读同样的深度,势必会浪费大量时间和做无用功。我曾经也走过文献整理的弯路,每阅读一篇文献,都会在Onenote上建立一个条目,按照文献题目,创新点,实验过程,个人感想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