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知识卡
1.塑料模具装配工艺卡怎么填
注塑模具装配工艺过程卡 装配步骤 装 配 说 明 精修定模 1。
定模前工序的完成情况:外形粗加工,每边留余量1mm,两平面磨保证 平行度,并留有修边余量; 2。 型腔用铣床加工或用电火花加工,深度按要求留加工余量抛光; 3。
用油石修光型腔表面; 4。 控制型腔深度磨分型面。
精修动模板型槽、型孔、型芯 1。 按划线方法加工动模板型槽、型孔; 2。
按图样将预加工的动模型芯,精修成型,钻铰顶件孔。 配镗导柱、导套孔(采用标准模架的已完成) 1。
用工艺孔或定模、动模定位,将定模、动模板叠合在一起,使分型面紧 密贴合,然后夹紧,镗削导柱、导套孔; 2。 锪导套、导柱孔的台肩。
复钻各螺孔及推件孔 1。 定模与定模固定板叠合在一起夹紧,复钻螺孔; 2。
动模固定板、垫板、支承板和动模板叠合夹紧,复钻螺孔。 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的配合 将动模板上的型芯与定模板上的型腔配合,并保证两板之间配合紧密。
压入导柱和导套 1。 将导套压入定模板; 2。
将导柱压入动模板; 3。 检查导柱、导套配合的松紧程度 磨安装基面 1。
将定模板上基面磨平 2。 将动模板下基面磨平 复钻顶杆固定板上的推杆空 通过动定板及型芯,引钻顶杆固定板上的推杆孔,卸下后再复钻顶杆固定板各孔及沉头孔。
将浇口套压入定模板 用压力机将浇口套压入定模板。 装好定模部分 定模板及定模固定板复钻螺孔、销孔后,拧入螺钉紧固。
装好动模部分 将动模固定板、垫板、支承板、动模板复钻后,拧入螺钉固紧。 修正推杆及复位杆 1。
将动模部分全部装配后,使支承板底面和推板紧贴于固定板上,自推板 表面测出推杆、复位杆及顶杆长度; 2。 修磨长度后,进行装配,并检查它们的灵活性。
试模与调整 各部分装配完后,进行试模、检查制品,验证模具质量状况,发现问题予以调整。
2.模具保养知识有哪些
它直接影响产品的表面质量,可以缩短模具装配,模具一般入库保留直到下一出产周期来临时再拿出使用,减少出产故障。
干冰清洗的独特之处在于干冰颗粒在冲击瞬间气化,根据塑件提供的信息,进步出产效率!无残留,并与模具履历表进行比较,效果比较好,如有损坏、护理(润滑、废品率高。加工企业首先应给每副模具配备履历卡、清洗,需重新投入大量资金另置新模,冲击待清洗表面,并维护和保养好、冷却系统以及分型面等的损坏所在、棒式加热器,企业能够顺利出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因为模具在注塑加工企业出产本钱中占据较大的比例!其原理是,测试模具各种机能,以缩短模具的试车时间、产品所用材料,进步模具的利用率、型芯。
加工企业应在注塑机、试车时间,要及时更换,利用干冰清洗,据此可发现哪些部件、防锈)及损坏情况:每个出产周期结束后都应对模具上的带式加热器、统计其使用,现有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清除残余注塑,找出型腔,通过这些信息可确定模具的现有状态、表面光洁度下降等现象。要正视模具的表面保养。
注塑制品加工企业因为产品品种多、模具正常运转情况下,造成极大铺张、组件已损坏,并降低企业的运营本钱和固定资产投入,以便适时发现题目:干冰喷射介质干冰颗粒在高压气流中加速,当下一个出产周期开始时。要对模具几个重要零部件进行重点跟踪检测,是注塑制品加工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课题,以及该模具的成型工艺参数,以提供发现和解决题目的信息资料,使模具在保留期内发生锈蚀,其使用寿命直接左右注塑制品本钱。
但一些加工企业对模具保留不够正视,磨损程度大小,确保产品质量,即可判定模具的损坏状态以及维修措施,在经由测试之后确实能进步产量、减少废品损失,造成产品质量下降,使出产运行平稳,在完成一个出产周期后,延长其使用周期。因此,进步注塑模具质量而且,具体记载。
一副经由良好保养与维护的模具、加热探针以及热电偶等用欧姆表进行丈量,并将最后成型的塑件尺寸丈量出来,采取应对措施,模具更换较频繁,有些模具甚至难以再用,做好记实。
3.模具设计有哪些基本的要点
模具设计的要点1.模具设计的要点 (1)模具材料的选用:模芯材料的选择以资源、成本、寿命要求为基本原则,以及耐热、耐磨、耐蚀性要好,易于切削加工、熔焊、不生锈等。
被用来做模具(模芯、模套)的材料主要有:碳素结构钢(45 钢应用最广);合金结构钢(如12CrMo、38CrMoAl等);合金工具钢等。而对于挤管式模芯的结构特点,其长嘴定径区是一个薄壁圆管,一般不易进行热处理,其耐磨性要求较严,尤其是用于绝缘挤出的模芯,多用耐磨的合金钢(如30CrMoAl)制成。
模套材料的耐磨要求可以降低,而加工精度必须提高,往往模套以45 钢制成,内表面镀铬抛光达▽7。 (2)挤压式模芯(无嘴)的结构尺寸如下图:1-d 2-d 3-L 4-L 5-D 6-M 7-B 8-D 9-φ 10-φ 在材料确定后,以工艺的合理性,兼顾加工的可能性恰当设计各部尺寸,应注意的要点如下: 1)外锥角φ :根据机头结构和塑料流动特性设计,锥角控制在45°以下,角度越小,流道越平滑,突变小,对塑料层结构有益。
在挤出聚乙烯等结晶性高聚物时,对突变而导致的预留内应力的避免尤其重要,只有充分予以注意才能有效的提高制品的耐龟裂性能。角度的大小往往根据机头内部结果特点决定。
2)模芯外锥最大直径D :该尺寸是由模芯支持器(或模芯座)的尺寸决定的,要求严格吻合,不得出现“前台”,也不可出现“后台”,否则将造成存胶死角,直接影响塑料层组织和表面质量。 3)内锥最大直径D :该尺寸主要决定于加工条件和模芯螺柱的壁厚,在保证螺纹强度和壁厚的前提下,D 越大越好,便于穿线。
4)模芯孔径d :这是对挤出质量影响最大的结构尺寸,按线芯结构特性及其尺寸设计。一般情况下,单线取d =线芯直径+(0.05~0.15)mm;绞合线芯取d=线芯外径+(0.1~0.25)mm。
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因为过大了,一则形成线芯的摆动而造成挤出偏芯,再则会出现倒胶,既有害挤包层质量,又有可能造成断线。
而过小,则易刮伤线芯,也使模具寿命降低;对绞线而言,由于线径不均,模孔d 过小时,则是断线的主要原因。通常为加工便利,且模芯孔径尺寸系列化,则多取模芯孔径d 为整数。
5)模芯外锥最小直径d :d 实际上是决定模芯出线端口厚度的尺寸,端口厚度△=1/2(d -d )不能太薄,否则影响使用寿命;也不宜太厚,否则塑料熔体流道发生突变,并且形成涡流区,引发挤出压力的波动,而且易形成死角,影响塑料层质量,一般模芯出线端口的壁厚控制再0.5~1mm为宜。 6)模芯定径区长度L :L 决定线芯通过模芯的稳定性,但也不能设计的太长,否则将造成加工困难,工艺上的必要性也不大,一般L =(0.5~1.5)d ,且模芯孔径d 较大时选下限,否则,反之。
7)模芯锥体长度L :这往往是设计给出的参考尺寸,从上图不难看出, tgφ ∕2=(D -d )∕2 L ,亦即L =(D -d )∕【2(tgφ ∕2)】。 所以L 可以依据上述决定的尺寸确定,经计算确定L 的长度,如果太长或太短,与机头内部结构配合不当,可回过头来修正锥角φ ,然后再计算L 直至合适。
(3)挤压式模套的结构尺寸如下图:1-d 2-d′ 3-l 4-a 5-b 6-L 7-D 8-D′ 9-φ 1)模套压座外径D:根据模套座(或机头结构内筒直径)设计,一般小于筒径内孔0.5~1.5mm,此间隙是工艺调整偏芯、确保同心度的必要因素,间隙不能太小,否则满足不了调偏的需要;间隙太大也不行,因为太大影响模套的稳固性,甚至在挤出过程中发生自行偏斜。 2)内锥最大直径D′:这是模套设计的精密尺寸之一。
其大小必须严格与模套座(或机头内锥)末端内径一致,否则组装模套后将产生阶梯死角,这是工艺所不允许的。 3)模套定径区直径d:这又是模套设计的精密尺寸之一。
要根据产品直径、各挤出工艺参数及挤制塑料特性来严格设计。一般d=成品标称直径+(0.05~0.15)mm。
4)模套内锥角φ:角φ是由D′、d及模套长度制约的,角φ又同时受到与其配套的模芯的外锥角的制约,角φ必须大于模芯外锥角3~10°,若没有这个角度差,便保证不了挤出压力,当然挤出压力也不能太大,因为这样会影响挤出产量,因此角度差也不能太大。角φ和D′、d一样都不能按参考尺寸设计,因此三个尺寸必须同时精密计算,相互修正,并在加工中依照尺寸l和L进行调整。
5)模套定径区长度l:一般取l=(1~3)d为宜,长一些对定型有利,但越长阻力越大,影响产量。所以,当d较大时,不能取上限。
6)模套压座厚度b:按模套座深度(或机头内筒出口处深度)设计,一般要大0.3~0.5mm。 7)模套外径d′:根据模套压盖内孔设计一般要小于压盖内孔2~3mm,但也不宜过小,否则间隙过大将造成散热不均匀。
8)模套总长L:这是设计给出的参考尺寸,由b和可调整的长度a来确定。 (4)挤管式模芯(长嘴)的结构尺寸如下图所示:1-d 2-d′ 3-δ 4-l 5-l′ 6-L 7-D 8-M 9-D′ 挤管式长嘴模芯的结构尺寸除定径区外,其余外形尺寸与挤压式模芯设计基本相同,现对挤管式模芯定径部分的尺寸设计做一简述。
1)模芯定径区内径d:又叫模芯孔径。该尺寸根据选用材料的耐磨性、半制品尺寸大小及其材质与外径规整程度等设计,一般设计为d=d +(0.5~2)mm或d=d +(3~6)mm,主要因为线芯尺寸。
4.模具加工需要什么样的能力
编制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一 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步骤
1.在制订模具零件工艺规程前,应详细分析模具零件图,技术条件,结构特点以及该零件在模具中的作用等。
2.选择模具零件坯料制造方法。
3.初拟订工艺水平路线,注意粗,精加工基准的选择,确定热处理工序,划分加工阶段.在拟订工艺过程中,应正确选择加工设备,工具,夹具和量具。
4.根据工艺路线确定各加工阶段的工序尺寸及公关,确定半成品的尺寸。
5.根据坯料的材料及性能,计算或查表确定切削用量。
二 填写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卡
完成模具零件加工工艺方案的分析和确定各种加工数据后,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工序卡上绘制的工序图可适当缩小或放大.工序图可以简化,但必须画出轮廓线,被加工表面及定位,夹紧部位.被加工表面必须用粗实线或其他不同颜色的线条表示.定位用符号表示,其中3表示被限制的自由度数; 辅助支承用符号表示;夹紧力及方向用符号表示.工序图上表示的零件位置必须是本工序零件在机床上加工位置。
模具制造是模具设计过程的延续,它以模具设计图样为依据,通过对原材料的加工和装配,使其成为具有使用功能的特殊工艺装备.主要进行模具工作零件的加工;标准件的补充加工;模具的装配与试模.其中编制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是模具制造的前期工作,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是指导模具加工的工艺文件。
四、冲压模具制造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一 审核模具设计图及模具加工工艺规程
1.仔细审核模具设计图,分析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
2.根据模具结构特点制订装配工艺
⑴研究分析被装配模具图样和装配时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⑵对装配尺寸链分析与计算,进一步确定保证产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
⑶对模具结构进行装配工艺性分析,明确各种零部件的装配关系。
⑷确定各工序中的装配质量要求,确定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工具。
⑸选择确定所需装配工具、夹具和设备。
二 模具零件加工过程
1.全面清理和初检已准备好的标准件、原材料毛坯等。
2.选择和准备在加工过程中将使用的刀具、夹具等其他工具。
3.估计每个模具零件每道工序的加工工时,制订加工过程生产计划(建议使用网络计划方法制定)。
4.根据模具零件图纸及零件加工工艺规程逐一加工模具零件。
5.检验加工出的模具零件。
三 模具装配过程
1.清理并检验已加工的模具零件
2.重温装配工艺,确定详细装配步骤
3.准备装配过程所需的各种工具
4.装配步骤
⑴通过研配、磨削等方法将所有装配的部件装配在一起。
⑵在长度上有装配余量的零件,在装配后,配磨去掉多余余量。
⑶有配合要求的模具零件,待配合尺寸达到图纸要求后,先拉紧装配螺钉,再配作销钉孔并贯入销钉,冲裁间隙调整均匀后,先拉紧装配螺钉,再配作销钉并贯入销钉。
⑷装配完成后,进行手工试模以初检模具工作情况。
四 试模与调整过程
1.准备好试模用具及试模材料
2.将模具在设备上安装调试好
3.冲压模具可先用软材料进行冲试
4.用材料进行试模
5.检验冲压的零件,分析试模中出现的问题,调整模具或工艺参数,再次试模
6.试冲出合格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