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基础知识
1.对联基本知识
基本简介 对联矢量图__春节_节日素材对联又称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有偶语、俪辞、联语、门对等通称,以“对联”称之,则开始于明代。
它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为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2]民间书法高人写春联4-对联 推荐视频 对联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部分对联才需要押韵)。
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严格、分大小词类相对。传统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3]著名书法家李啸先生隶书对联创作视频历史渊源 楹联习俗源于中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早在秦汉以前,中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
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
[4]婚庆对联源文件__PSD分层 西晋时期(公元290年左右),出现合律讲究的对句,可视为其形成的重要标志。在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传衍过程中,楹联与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互相影响、借鉴,历北宋、明、清三次重要发展时期,形式日益多样,文化积淀逐渐丰厚。
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
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现代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
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 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5]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21世纪初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主要分类 折叠按用途分 1、春联:新年专用之门联 。如:杨柳吐翠九州绿;桃杏争春五月红。
2、贺联: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如:一对红心向四化;两双巧手绘新图。
(喜联),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寿联)[6] 3、挽联:哀悼死者用。
如:著作有千秋,此去震惊世界;精神昭百世,再来造福人群。 4、赠联:颂扬或劝勉他人用。
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5、自勉联:自我勉励之用。
如: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6、行业联:不同行业贴于大门或店内之用。
如: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书店)虽是毫发生意;却是顶上功夫。
(理发店)欢迎春夏秋冬客;款待东西南北人。(旅店) 7、言志联:道出志向之用。
如: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 对联 折叠按字数分 1、短联(十字以内) 2、中联(百字以内) 3、长联(百字以上)等。
折叠按技巧分 1、对偶形式: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等。 2、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用字技巧: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等。 4、逻辑结构:并列、转折、选择、因果。
折叠按位置分 1、楹联 :挂于楹柱之上,住宅、机关、庙宇、古迹等处所用。 2、门联:贴于大门之上。
3、中堂联:挂于客厅、居室醒目处配合字画的对联。 折叠按联语来源分 1、集句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
2、集字联: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 3、摘句联: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
4、创作联: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 按艺术特点分 对联叠字联:同一个字连续出现。
复字联:同一个字非连续重复出现。 顶针联: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
嵌字联:包括嵌入序数、方位、节气 、年号、姓氏、人名、地名、物名(如药名)等。 拆字联: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有人细分为“拆字、合字、析字”等。
音韵联:包括同音异字、同字异音和叠韵。 谐趣联:取诙谐幽默之意。
无情对:上下联意思毫不相干,但每一个字词却对仗工整。多数无情对都非常有趣,完全可以同时归入谐趣联。
回文联:顺读,倒读,意思完全一样。 最长的对联:作者是清末江津的秀才钟云舫 ,于清光绪三十年(西元1904年)在成都狱中为抒发愤懑而写。
书写格式 对联源文件_春节_海报设计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
2.对联基础知识大全
对联基础知识大全:一、对联的起源与发展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是我国人民普遍喜爱的一种民族文化形式,在人民群众遇到婚丧喜庆、节假、寿辰等重要事件或时刻,都喜欢用它来表示庆贺或悼念之情。这种对联在春节时期应用最广,称之为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是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春联源于古代的桃符。
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当时的“桃符”是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的桃木板,上面写上“神荼”,“郁垒”二神名,以驱鬼避邪。
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
后来,由于纸张大量生产,桃符逐渐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这便是贴春联的开始。“春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
春联普及盛行于明朝。据《簪云楼杂说》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
帝都金陵,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太祖微行出观,以为笑乐。”
据说,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
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在巡视时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朱元璋很是生气,就询问什么原因,侍从回答说:“这是一家从事杀猪和劁猪营生的师傅,过年特别忙,还没有来得及请人书写。”
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为这家书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写完后就继续巡视。
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巡视完毕返回宫廷时,又路过这里,见到这个屠户家还没有贴上他写的春联,就问是怎么回事。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这副春联是皇上亲自书写的,我们高悬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
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就命令侍从赏给这家三十两银子。另外,他还为王公大臣们御书春联,赐给中山王徐达的对联是:“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赐给陶安的对联是:“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由此可见,“春联”的得名和推广,是因为皇帝身体力行,再加上文人墨客的喜爱,广大群众的传播,春节贴对联便作为风俗习惯流传下来。
二、对联的特点:对联的特点是既要有“对”,又要有“联”。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对”;上下文的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
一幅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对联的特点概括起来是“六相”,分叙如下:一是字数要相等。
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
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上下联故意字数不等,如民国时某人讽袁世凯一联: “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上联“袁世凯”三个字,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如明代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
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杭州西湖葛岭联:“桃花流水之曲,绿荫芳草之间。”
上下联“之”字同位重复,但因为是虚字,是可以的。不过,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称为“换位格”),如林森挽孙中山先生联:“一人千古,千古一人。”
二是词性相当。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大词类,即实词和虚词。
前者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后者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
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首先是“实对实,虚对虚”规则,这是一个最为基本,含义也最宽泛的规则。
某些情况下只需遵循这一点即可。其次词类对应规则,即上述12类词各自对应。
大多数情况下应遵循此规则。再次是义类对应规则,义类对应,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如天文、时令、地理、官室 、草木 、飞禽等。
最后是邻类对应规则,即门类相临近的字词可以互相通对。如天文对时令、天文对地理、地理对宫室等。
三是结构相称。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
如李白题题。
3.对联基础知识
对联基础知识一、对联的起源与发展(一)对联概述对联俗称“对子”,简称“对”、“联”;别称“联对”、“联语”、“联句”;雅称“楹联”、“楹贴”、“贴子”、“偶句”、“应对”、“对语”等等,是有独立意义的对偶句。
对联的历史悠久,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传统的实用文体。与诗的单位叫“首”,文的单位叫“篇”的道理一样,对联的单位叫“副”,古人用“幅”。
对联由两个等量字句组成,前一部分叫上联,也叫上支、上比、出句或叫对公、对首。后一部分叫下联,,也叫下支、下比、对句或叫对母、对尾。
上下句合称一联,为全联缺一不可。楹联是传统的格律文学,具有格律性、典型性。
凡不符合联律基本要求的作品就不应称其为楹联。对联的字数与“言”有相应的关系。
字数是上下联字数之和,其中和之半为“言”。比如传统春联“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是八字四言联,居室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是十字五言联;“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是十四字七言联。
与对联最密切的是横批,也叫“横联”、“横额”。横批贴在两个对联中间上面,一般是四个字的。
它的作用是把上下联的中心思想概括出来,有总结和点化作用。 (二)对联的起源与形成对联与包括骈赋、唐诗、宋词、元曲、民间韵律性文学等在内的其它文学体裁、语言、文论术语之间,既有互相包容,渗透、扶翼的共性,又有自己的规律、定则。
1、对偶修辞手法孕育了对联对联区别于其它文体最显著、最基本的特征,就在于它的上下联,从字数、句式、内容、到平仄、韵律等,全用对偶。因此,要探索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就不能不首先涉及到对偶。
对偶是汉语修辞格之一。对偶是“对仗”和“骈偶”两个词的演化综合。
对仗是诗词曲联中语句的一种对偶形式。“对仗”缘于古代宫中卫队的行列仪仗队。
这种仪仗队是两两相对地排列的,其队形、人数、服饰、旗号等都整齐对称排列,所以叫“对仗”;骈偶的“骈”是指两匹马并驾齐驱,“偶”指两个人结合在一起。合成“骈偶”,也是成双成对的意思。
对偶和对仗二者疏密有间,宽严有别,对仗忌重字,对偶不忌。对偶这种修辞手法,在我国古代诗文中,很早就被人们所运用,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文学作品中就出现了。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瞧·采薇》)。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到了两汉时期,一种叫做“赋”的半诗半文的文学体裁发展起来,对偶的修辞手法得到了广泛、自觉的运用。
到魏晋时期,赋体作品又逐渐趋向骈体化,产生了“骈体文”。对偶修辞方法的发展和成熟,不仅对于丰富、发展汉语言文字艺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可以说,正是这种艺术手法,孕育了唐代的律诗和以后的对联这两种艺术形式。
从整个文学艺术史和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来看,对联这种文学艺术形式同整个汉语言艺术是密切相联的。它是随着我国汉语言文字艺术中对偶修辞手法的产生、发展、完善才应运而生的,是从对偶修辞手法中脱胎出来的一种独立别致的文体。
可以说,对联是对偶修辞手法的成熟化、典型化、文体化的产物。2、桃符习俗直接产生了对联对偶修辞手法孕育了对联,但是,对偶并不等于对联。
对偶要转变为对联,还必须具备外在的形式。这种使对联获得独立的外在形式,是我国古代一种民族习俗——挂“桃符”。
因此,对联始于古时的“桃符”,即对联源于春联,春联始于桃符。“桃符”又称“仙木”。
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中原人民在旧历辞旧迎新之际,用两块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样,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门旁,意在驱邪祛鬼,祈福避祸。根据神话故事《山海经》等书记载,相传在东海度朔山有一棵弯屈伸展三千里的大桃树,它的枝丫一直伸向东北的鬼门,山洞里的鬼神都要由此出入。
桃树下有两位神将把守,名叫神荼、郁垒。他们一旦发现有害人的恶鬼,就用苇索捆住送去喂虎,使人们得以安居乐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这种悬挂桃符习俗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由最初写二神名字或者描画图象,到后来有人在桃木板上写除祸祈福的吉祥话,进而发展到写两句对偶的诗句。
于是便产生了所谓“桃符诗句”,即“楹贴”。这种题桃符的楹贴,便是对联的雏形。
最早的一副楹帖,即春联的出现,根据史料记载,是在五代时期。《宋史·西蜀孟氏世家》载:公元964年,孟昶(919—965)命学士辛寅逊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后蜀主孟昶所题的这副楹贴,就目前来讲,被公认为是第一副春联。至此,对偶的修辞手法,便“分娩”出春联这种独立的文体。
及至宋代,对联创作已蔚然成风。象苏轼、朱熹、黄庭坚这样的名流大家,也有不少对联作品传世。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102 1—1086)在《元日》诗中描写了人们张贴春联的情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元、明时期,宫廷、宦门、寺庙、佛门已经出现了铭刻。
4.对联的基本知识,基本特点
一、对联的基本知识 (一)对联的部分术语 对联的术语很多,以后会逐渐涉及,为了便于说明,这里先只介绍几个基本的。
1、上联:对联的前半部分,又称出句、上比、上支等。一般应以仄声字结尾。
2、下联:对联的后半部分,又称对句、下比、下支等。一般应以平声字结尾。
3、全联:包括上、下联。 4、半联:半副对联,只有上或下联。
5、副:对联以副为计数单位。 6、言:就是字。
八言联就是指半联包含八个字的一副对联。 7、联尾: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
上联联尾应是仄声字,下联联尾应是平声字。 (二)对联的定义与发展 对联是由上下两部分字数或句数完全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近或相同、停顿节奏一致、平仄协调的文字组成的文学样式。
对联是对偶发展来的。对偶是中国文学的一大特色。
两个并行、等长的修辞单位,称为对偶。运用对偶最盛的是六朝的骈文。
诗词中的对偶叫作对仗。对仗是对联最基本的特点,没有对仗就没有对联。
二、对联的特点 (一)字句相等 对联的上下联字句数要相等。 1,单句短联 如: 天对地 林海对雪原 辞旧岁对迎新春 爆竹辞旧对桃符迎新 地暖花长发对天晴鸟争鸣 静坐当思己过对闲谈莫论人非 绿岭层层千山秀对红花朵朵万里春 2,双句对 如: 日焕中天,燕舞莺歌新岁月 春回大地,桃红柳绿好风光 3,多句对:半副三句以上的就是多句对。
如: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岁月辞去 春联副副,新思想新气象,伴新春到来 注:有一种极个别的情况,就是有意追求“字数不等”来造成一种弦外有音的效果。如民国时期,袁世凯死后,四川有人作了一副“挽联”: 中国人民万岁 袁世凯千古 在这里千古对万岁,但袁世凯只有三个字,不能和中国人民相对。
其实是暗指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这样的对联是不是很有意思啊。
同其他艺术形式向比较(特别是诗、词、赋),对联的主要特点有四点: 1)上下联字数相等.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2)上下联内容相关.一般来说,上下联应围绕一个相关的主题并行叙 述或正反表达,或构成延续\因果关系. 3).上下联强弱相当.对联的强弱大致有三种关系:一上弱下强,注意 反差不宜过大;二上下同等,这是最佳的;三上强下弱.这是必须克 服的缺点. 4)上下联文字相别.即上下联不宜有重复字,特别是处于同一位置的 字.有两种情况除外:一是个别衬字性质的虚词,允许重复,但必须 放在同一位置上;二是上下联异位重字,必须交错相对,如回文联。
5.对联基本知识,对联大全
1 对联的格式 精巧玲珑的对联,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习惯,而且在群众广泛运用的基础上还有一种统一点要求,固定的格式。
从文学角度来看,它是我国民间文化遗产中讲究较多、要求较严的一种特殊文体。从格式上看,它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中间有两个门框和一个门楣道特点相应地由三部分组成: 上联:第一句,也叫出句; 下联:第二句,也称对句; 横额:也叫横批或横披。
上、下联是对联的主体,有和壁之妙,缺一不可。 另外,对联主实际运用中,上、下联文字不管多长,一般都没有标点,这也是格式上的一种特殊讲究。
但也有例外。 对联的类型 从反映的内容和使用的场合来看,对联可以分为: 春联: 以除旧迎新,言明志向,充满豪情,展望未来为主要内容,专门在元旦、春节时粘贴的对联,因时效性较强,人们就称为春联。
如:春满长征路,花繁民主枝。 楹联: 为了表达某种愿望或满足装饰需要,过去常在官廷、府宅、庙宇、园林的楹柱之上,或用木板刻制,或在壁石上雕琢的联语,统称为楹联。
例如,一九七九年,杭州"岳庙"修复一新,当代著名词人兼书法家赵扑初,化用岳飞《满江红》词意,为重新塑好的岳飞巨像两边的大柱上,精心撰写了一幅古为今用、气魄宏伟大新楹联: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寻抬头望;收拾山河酬状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婚联: 专门在举行结婚仪式那天选用或编写的能够表达热烈气氛的对联称春联。
如:并蒂新开幸福花,同心永结富裕果。 挽联: 为了评价先人的生平业绩,抒发后人诚挚的怀念之情,在追悼会或纪念会上所用的对联,谓之挽联。
如悼念敬爱的周总理的一幅挽联:心血劳干革命事业似巍巍泰山震环宇,骨灰撒遍总理恩情如滴滴雨露润人心。 寿联: 当老人喜过生日,子女为了表达对长辈的祝福之情,常以延年益寿、福满家门为主要内容,精心书写一些吉祥的词语,或贴在门上,或挂在厅堂,这样的对联就叫寿联。
一九四一年时马老马寅初六十寿辰大会,周恩来、懂必武和邓颖超联名赠送了一幅寿联:桃李增华坐帐无鹤,琴书做伴支床有龟。 对联的要求 对联,如果是五字或七字式,那就与五言、七言律诗中的颔联(三、四句)或腹联 (五、六句)完全相同。
对联作为一种独立成文的文学体裁,它的主要要求是既要有"对",又要有"联"。所谓"对",就是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对";所谓"联",就是上下文的内容要互相照应,紧密联系。
一幅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机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才能很好地说明一个问题,表现一件事物,或阐清一个道理。具体说来,对联 的要求是: 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上下联词组要相同;即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
上下联词性要相同;所谓词性,是指词的类别性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上联的词性和下联的词性,按照词的先后位置,既要相同,又要相对。
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上下联句法要一致;句法,就是语句构成的方法。
一幅对联中,上联是由几个字组成的一共有几个音节的顿读法,下联也必须相同。 上下联平仄要相调;对联上下联的表现方法,要注意声律相对,也就是平仄相调。
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例如: -云带钟声穿树去- (平仄平平平仄仄) -月移塔影过江来- (仄平仄仄仄平平)。
另外,古诗的音节主要有两种,一是两字一顿,叫"双音步",一是一字一顿,叫"单音步"。双音步的平仄以第二字为主,第一字可不严格要求,对联也可如此。
例如: -窗含西岭千秋雪- (-平-仄-平仄) -门泊东吴万里船- (-仄-平-仄平) 上联中的"窗"和下联中的"门"是平对平,"西"与"东"是仄对仄。 上下联内容要相关;如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在东林书院大门上写过这样一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上联写景,下联言志,上下联内容紧密相关,使人透过字面,很容易理解作者的自勉自励之心。 写春联的要求 春联既是根据我国古代骈体文衍生出来的一种新文体,又是借鉴了我国诗歌传统的文学形式。
它与古代的骈体文和诗歌不同,是一种特有形式的独立文体。尽管律诗或骈文中的对仗句,往往就是绝妙的对联,但只有在它们脱离律诗或骈文而独立存在时,才能称为对联。
它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形式上成对成双,两联彼此相“对”,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副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
具体要求如下: 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譬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这副春联每联都是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的最基本的要求。
对联大全 : 志在千里胜勇者无畏搏勇往无前 一勤天下无难事日忍堂中有太和 李争三春题金榜鹏举万里展鸿图学海扬帆 金猴方启岁俊鸟又催春 宏伟大业平地起无限商机乘风来 羊年瑞气展宏图猴岁祥云创家业 门迎福路有鸿福店有财神发大财 长空载誉喜羚羊大地回春乐神猴 玉羊雄风生意隆金猴盛世财源广 玉羊雄风生意隆金猴盛世财源广 敦品学勇求新良骥始昭千。
6.对联基础知识之一
对联基础要素;一是字数相等;二是平仄相谐;三是词性相当;四是结构相应;五是节奏相同,六是意义相关。
这六大要素的前三种。那么今天我们学习对联基础要素的后面三种。
第四种要素;结构相应,结构相应就是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 相同,如;并列结构的词组就要用并列结构的词组去对,偏正词组就要用偏正词组去对,联合并列词组就要用联合并列词组去对。 比如: 一卷春图梅沁雪 千篇词赋曲清心 大家看这幅联,一卷==千篇,可以,那么“春图==词赋”,春图是什么词组啊?是偏正词组;那么“词赋”是什么词组?是并列词组。
春图的春是修饰“图”的,这里这个“春”就像是“图”的衣服一样,而“词赋”两个字,不存在谁修饰谁,是一样重要,就像两个并排的人,那么这句里,“图==赋”,那么“词”对什么,没有东西对啊,为什么没有东西对,因为“春”这件衣服穿到了“图”身上啊。 所以这幅联“失对”。
7.对联基础知识
(一)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
(二)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
(三)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
(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平:平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
(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关系,律诗的平仄格律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至于每副对联的字数,并无限制,由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几十字、几百字,只要有话可说,能成对偶就行。下面举例以见一斑:
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上联的“祖国”、“山河”和下联的“人民”、“岁月”都是名词,上联的末字“壮”和下联的末字“新”,都是形容词,上下相对,平仄协调,内容与形式都与上述的五条规律符合。
总之,作对联要音韵和谐。语言精炼,合于规律,而又有一定的内容。文字不相对,平仄不协调或把标语口号式的句子分写两行,全不能算是对联。
同时,上下联内容要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雷同或重复,雷同的对句俗称为“合掌对”,如“新年迎五福,春节接三多”,其中的“新年”和“春节”、““迎”和“接”都同意,传统上认为这样的楹联犯制作楹联的大忌。
8.对联基础知识
对联基础知识一、对联的起源与发展(一)对联概述对联俗称“对子”,简称“对”、“联”;别称“联对”、“联语”、“联句”;雅称“楹联”、“楹贴”、“贴子”、“偶句”、“应对”、“对语”等等,是有独立意义的对偶句。
对联的历史悠久,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传统的实用文体。与诗的单位叫“首”,文的单位叫“篇”的道理一样,对联的单位叫“副”,古人用“幅”。
对联由两个等量字句组成,前一部分叫上联,也叫上支、上比、出句或叫对公、对首。后一部分叫下联,,也叫下支、下比、对句或叫对母、对尾。
上下句合称一联,为全联缺一不可。楹联是传统的格律文学,具有格律性、典型性。
凡不符合联律基本要求的作品就不应称其为楹联。对联的字数与“言”有相应的关系。
字数是上下联字数之和,其中和之半为“言”。比如传统春联“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是八字四言联,居室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是十字五言联;“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是十四字七言联。
与对联最密切的是横批,也叫“横联”、“横额”。横批贴在两个对联中间上面,一般是四个字的。
它的作用是把上下联的中心思想概括出来,有总结和点化作用。 (二)对联的起源与形成对联与包括骈赋、唐诗、宋词、元曲、民间韵律性文学等在内的其它文学体裁、语言、文论术语之间,既有互相包容,渗透、扶翼的共性,又有自己的规律、定则。
1、对偶修辞手法孕育了对联对联区别于其它文体最显著、最基本的特征,就在于它的上下联,从字数、句式、内容、到平仄、韵律等,全用对偶。因此,要探索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就不能不首先涉及到对偶。
对偶是汉语修辞格之一。对偶是“对仗”和“骈偶”两个词的演化综合。
对仗是诗词曲联中语句的一种对偶形式。“对仗”缘于古代宫中卫队的行列仪仗队。
这种仪仗队是两两相对地排列的,其队形、人数、服饰、旗号等都整齐对称排列,所以叫“对仗”;骈偶的“骈”是指两匹马并驾齐驱,“偶”指两个人结合在一起。合成“骈偶”,也是成双成对的意思。
对偶和对仗二者疏密有间,宽严有别,对仗忌重字,对偶不忌。对偶这种修辞手法,在我国古代诗文中,很早就被人们所运用,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文学作品中就出现了。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瞧·采薇》)。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到了两汉时期,一种叫做“赋”的半诗半文的文学体裁发展起来,对偶的修辞手法得到了广泛、自觉的运用。
到魏晋时期,赋体作品又逐渐趋向骈体化,产生了“骈体文”。对偶修辞方法的发展和成熟,不仅对于丰富、发展汉语言文字艺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可以说,正是这种艺术手法,孕育了唐代的律诗和以后的对联这两种艺术形式。
从整个文学艺术史和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来看,对联这种文学艺术形式同整个汉语言艺术是密切相联的。它是随着我国汉语言文字艺术中对偶修辞手法的产生、发展、完善才应运而生的,是从对偶修辞手法中脱胎出来的一种独立别致的文体。
可以说,对联是对偶修辞手法的成熟化、典型化、文体化的产物。2、桃符习俗直接产生了对联对偶修辞手法孕育了对联,但是,对偶并不等于对联。
对偶要转变为对联,还必须具备外在的形式。这种使对联获得独立的外在形式,是我国古代一种民族习俗——挂“桃符”。
因此,对联始于古时的“桃符”,即对联源于春联,春联始于桃符。“桃符”又称“仙木”。
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中原人民在旧历辞旧迎新之际,用两块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样,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门旁,意在驱邪祛鬼,祈福避祸。根据神话故事《山海经》等书记载,相传在东海度朔山有一棵弯屈伸展三千里的大桃树,它的枝丫一直伸向东北的鬼门,山洞里的鬼神都要由此出入。
桃树下有两位神将把守,名叫神荼、郁垒。他们一旦发现有害人的恶鬼,就用苇索捆住送去喂虎,使人们得以安居乐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这种悬挂桃符习俗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由最初写二神名字或者描画图象,到后来有人在桃木板上写除祸祈福的吉祥话,进而发展到写两句对偶的诗句。
于是便产生了所谓“桃符诗句”,即“楹贴”。这种题桃符的楹贴,便是对联的雏形。
最早的一副楹帖,即春联的出现,根据史料记载,是在五代时期。《宋史·西蜀孟氏世家》载:公元964年,孟昶(919—965)命学士辛寅逊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后蜀主孟昶所题的这副楹贴,就目前来讲,被公认为是第一副春联。至此,对偶的修辞手法,便“分娩”出春联这种独立的文体。
及至宋代,对联创作已蔚然成风。象苏轼、朱熹、黄庭坚这样的名流大家,也有不少对联作品传世。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102 1—1086)在《元日》诗中描写了人们张贴春联的情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元、明时期,宫廷、宦门、寺庙、佛门已经出现了铭刻于木柱上。
9.对联的基础知识是什么
【对联】亦称楹联,我国传统上特有的文学体裁,与汉字有密切关系,其主要特点是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春联】指为庆贺新春佳节而作的楹联。 例: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婚联】又称喜联,是嫁娶的专用联语。
例:琴和瑟静/花好月圆 【寿联】为祝贺生日而作的楹联。例: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挽联】系由挽词演变而来,用于哀悼死者的楹联,例:哭公只有泪/提笔竟无言 【灯联】指贴挂在灯上的联语。
例: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言志联】悬于书房、卧堂等环境表示主人家抱负等楹联。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名胜联】指专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
例: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杭州冷泉亭) 【行业联】专为行业特点所撰写的楹联,起着行业广告的作用。例:虽然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理发) 【交际联】指人们用作酬赠交谊的楹联。
例: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书画联】指题写在绘画作品上的联语。根据画面上的内容题上切合画面的楹联。
例:未出竹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李苦禅题竹) 【四声】四声与平仄关系密切,平仄包括了四声 1.古音四声分平、上、去、入(例句:天、子、万、福,详情请参考王力《诗词格律》) 2.今音四声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例句:妈、麻、马、骂) 【平仄】古人作诗区分汉语声调的一种术语。仄通[侧],即不平之意。
1.古音平仄:其中将“平”归划为平声调,“上、去、入”三声全部划分为仄声调 2.今音平仄:“阴平、阳平”俱归划为平声调,“上声、去声”俱归划为仄声调 【对仗】上下联两个词语之间的概念相当,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称、平仄相当。 例: 黑/白 长/短 男/女 天/地 【正格】无绝对定义,大致可用二点说明(专指联格) 1.严格要求用字的平仄合符格律,对仗工整协调,上下联相应词句成对 2.对联每边最后两句的句脚平仄不相同者 【变格】亦无绝对定义,用三点说明(专指联格) 1.不过分强调平仄、工仗的楹联 2.对联每边最后两句的句脚平仄相同者 3.无情对、当句对等等一般视为变格 【短联】无硬性规定,一般指上下联字数四至十一字的联语 【长联】亦无硬性规定,一般指上下联字数各达十二字或以上的联语 【片玉】只有上联而长时间无下联的称为片玉(参看绝对),举二例如下 1.食包包食饱:酒楼联, 同时加入[叠字]、[反复]、[转类]、[拆拼]、[顶真]几个技巧。
转类:由一个字由一类活用到另一类。如第一个包作名词,第二个包作动词(保正) 2.鹅儿不食草菓: 一医师联,"鹅儿不食草"为药名,"草菓"又是药名 【合壁】或称“双壁”,指将“片玉”之联对上。
【绝对】对联中所谓的“绝对”有两重意思: 1.指对联在技巧上用词上空前绝后的好,甚至无与伦比的地步。 2.谓之联中的出句奇巧新颖到无人对出的地步,常被人称为绝对(或称片玉) 【正对】亦叫同类对,宽对,指上下联的内容基本相同,互为关联,互为补充 例: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反对】指上下联的内容相反,亦称工对,它们互相映衬,形成对比,造成楹联强烈艺术效果。
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串对】亦称流水对。即上下联意思顺承,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说,联贯而下的联语 例: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自对】亦称当句对,指对联中的字词句,不仅上下联相对仗,而且上联和下联自身之中(句中)也存在对仗。
例:桂馥兰芬,水流山静/花明柳媚,月朗风清(其中桂馥兰芬与水流山静相对,亦与花明柳媚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