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讲的风暴
1.电影《智慧风暴》的故事情节是不是真实的
导演:王冀邢
演员:孙周
孙淳
高惠彬
王卫国
赵小锐
智一桐
地区:大陆
语言:普通话
【内容简介】:
没有什么比“认识”更能影响你的前程,没有什么比“抉择”更能影响你的一生。
这是一部关于中国知识英雄传奇故事的长篇电视连续剧。
它向人们讲述了在知识经济风暴扑面而来的这段特定的历史时期,以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转型成为中国顶尖级高新技术商业巨子的主人公的人生命运主线,展现了一群优秀的知识精英们如何勇敢地挑战世界智慧风暴的感人故事。通过对中国最顶端的知识精英们的生活、情感、事业、成长和拼搏,生动地塑造了我国IT行业叱咤风云的铁腕人物罗大正教授,为国家作出特殊贡献的世界级科学龚学海院士、因与中国最高学府精诚合作而成为最大赢家的香港儒商冯彼扬博士、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中国大学校长蔡翰祥院士、年富力强的世界顶级人才夏森林院士、被誉为“中国第一程序员”的青年才俊杨伯威教授、才思敏捷的年轻记者林萱以及丁抗日、丁抗美、浩越、文德瑞、洪泰山等栩栩如生的科技界精英人物,展示了中国民族知识分子的坚强意志、曲折命运、博大胸怀和科技成就,该剧力求以深刻的思想性、强烈的艺术性、精彩的观赏性和情节的快节奏打动观众,使人们在欣赏电视剧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思考的愉悦和艺术的享受。
2.为什么说小知识分子警惕统治者,大知识分子警惕民众
这是由眼界决定的,
小知识分子通常只看到了统治者会压迫人民,剥削人民甚至残害人民,只看到了统治者的破坏力
大知识分子却看到如果人民被煽动起来,会造成什么样的破坏,想想这几个月香港发生的事,还有去年法国的黄背心,还有远一点的五月风暴。
还有一点,纳粹是怎么上台的,是德国民众用手里的选票把他们送上台的。所以有什么样的民众,最终会产生什么样的政府,就好像民粹的抬头,造成特朗普上台一样。
所以大知识分子才会更警惕民众,更注重引导民众。
3.知识分子这个称呼是什么时候由什么人提出的,其含义是什么呢
“知道分子”的来龙去脉
2007-8-6 南方报业 赵勇
正端着架势写一篇大文章。大文章里用到个小词,名曰“知道分子”,却不知道“知道分子”从何而来,便忙忙查资料。
这一查不要紧,原来它的发明者直指王朔。据说王朔在2000年写有一文,题目就叫《知道分子》。我从网上找来此文一读,果然有趣。他把那种“抄惯了别人的宏论”,没有自己独立思想的学者调侃一番挖苦一番之后,还嫌不尽兴,便在文章的末尾加了个“附注”,注云:写伟人传记的;为古籍校订注释的;所有丛书主编;所有“红学家”和自称鲁迅知己的,这些当然都是“知道分子”。次一等的他也没放过:好提自己念过多少年书的;死吹自己老师和老老师的;爱在文章里提他不认识的人和他刚看过的书的。最后,他干脆列出了“知道分子”的代表刊物和代表作,它们是《读书》和《管锥编》。
毫无疑问,“知道分子”在王朔那里是贬义词,但2002年之后,“知道分子”一经媒体征用,词义遂大改,词性也大变。资料表明,媒体的始作俑者应该是《新周刊》,该刊于2002年3月15日刊登“向知道分子致敬”之专题,不久又专辟“知道分子”栏目,并启动了“知道分子工作室”。2003年,《新周刊》评出“知道分子”的年度代表五位:主持《华山论剑》电视直播的清华大学美学教授王鲁湘、海湾战争期间在央视分析评论战事的张召忠、担任某著名电脑形象代言人的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的杨锦麟、《时事开讲》的曹景行。还是《新周刊》,其后的“知道分子”年度代表如下:2004年:吴思;2005年:王受之;2006年:李银河。与此同时,《新周刊》也开始行使“知道分子”的阐释权,它说:“知道分子”是对一个新的社会精英群体的指称。他们无所不知,到处发表高见,把自己的名声当做品牌经营,把知识当做资本投向市场,既向社会发挥他们的影响力,也从社会获得回报。知道分子是从知识分子分化出来的,但没有知识分子那些迂气、酸气。他们通达灵活,善于合作,特别懂得如何处理头脑中的知识。显然,这个解释已颠覆了王朔的释义,“知道分子”得以重修庙宇,再塑金身。
不过,以上释义似乎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媒体。在我看来,“知道分子”应该是大众传媒和视觉文化时代的产物。他们确实是从知识分子阵营中分化出来的,而恰恰是媒体固定了这种分化,知识分子因此也由“思想者”变成了一个能说会道的“行动者”。按照班达(Julien Benda)解释,传统知识分子是以“思”为其基本特征,以“忠实于理想”为其基本信念的一群人,这样一来,书斋很可能就是他们工作的唯一场所。然而,班达的观点却遭到了萨特的强烈批判。萨特认为,知识分子应该去征服、占领和使用大众传媒,应该为报纸写作,应该在广播或电视中发言。当然,他本人也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左拉开创的知识分子新传统在他那里得以发扬光大。
这么说,萨特应该是西方“知道分子”的先驱?非也。萨特虽然深度介入了媒体,但他是为了更好地“向权势说真话”,而他那种直面现实的批判精神也确实在媒体上大放异彩。回头想一想我们这里的“知道分子”,他们似乎还缺少萨特的气节和豪情。所以,“知道分子”显然是具有中国风格的土特产。
但是,似乎也应该看到,“知道分子”的横空出世与西方知识分子的当代走向惊人相似。1968年“五月风暴”之后,从左拉到萨特所树立的知识分子形象受到重创,结果知识分子纷纷“转业”,开始重新寻找和调整自己的位置。随后,描述知识分子的新称呼便不断出现。它们是:专业知识分子(福柯)、阐释者(鲍曼)、专业人士(萨义德)、电视知识分子(布迪厄)。中国知识分子队伍的分化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经过十多年的积淀,分化出来的知识分子终于修成正果——他们变成了“知道分子”。这既是命名也是正名,同时还是合法拥有某种“象征资本”的标志。窃以为,这一称谓比福柯等人的说法更达意传神、更痛快淋漓,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呼之欲出。
分析从“知识分子”到“知道分子”的演变图,甚至分析“知识分子”由“褒”而“贬”或者“知道分子”由“贬”到“褒”,很可能是一个更有意思的话题,因为那里面隐藏着十多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变迁的诸多秘密,知识分子的心态、状态、姿态、生态等亦可从中窥其大概。只可惜,像这种博士论文之类的题目,让我这篇小文简直不知如何下手。
那就就此打住吧。想起英国的富里迪曾写有一书,名为《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要是搁到中国,这个问题很好回答:他们都当“知道分子”去了。
(作者系北师大文学院教授)
4.真正的知识分子有哪些
知识分子,是指具备大学及以上学历的,以创造、阐发、传播或者运用知识为核心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工程师、管理员、技师及其他技术人员的代表、医生、律师、艺术工作者、教师、科学工作者均属于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是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的脑力劳动者,分布在科学研究、教育、工程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知识分子作为一个政治性的概念和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最终将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以及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差别的消失而消失。
关于知识分子的定义,国外的主流看法是:受过专门训练,掌握专门知识,以知识为谋生手段,以脑力劳动为职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