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按时间顺序
一、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按时间顺序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1、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周天子将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成为一方诸侯,诸侯在封国内享受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承担军事义务)和力役(派劳役为王室服务)。
2、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1)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2)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3)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森严的“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制度。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秦的统一
(1)时间:公元前221年。
(2)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数百年的割据混战局面。
2、皇帝制度的创立:秦始皇创立。特点:皇帝至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3、中央集权制度
(1)中央:三公九卿制
①三公: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
②九卿: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
(2)地方:郡县制
设置:郡——县——乡——里。“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设郡守、郡尉。“县”隶属于“郡”。县级以下有“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历史产生的影响:
(1)秦汉“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
(2)秦汉时期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对于中国政治形成了长久的影响。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1、汉朝刺史制度:
(1)创立者:汉武帝。
(2)史实: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
(3)目的(作用):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隋唐三省六部制:
唐代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宰相权力一分为三)。
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2)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1、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
明成祖(永乐帝)朱棣设立。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阁员官位较低,内阁无实权。
2、清朝的军机处:
(1)时间:清雍正年间(雍正皇帝)。
(2)职权:由单纯处理军事逐步扩大到其他政务。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
意办事。
(3)特点:简(机构简单,人员精干)、速(办事效率较高)、密。
(4)作用: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3、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注:人民、岳麓两版皆不明确)
(1)积极性:①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
③有利于民族融合
④有利于人民创造灿烂文明。
(2)消极性: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
二、关于历史知识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是人类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早在约八百万年以前,在云南的开远、禄丰等地已经生活着古猿。此后,经过漫长时间的进化,产生了不同时期的原始人、氏族部落,如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及半坡人等等,同时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几个阶段。 中国又是一个有着辉煌文明的古老国度。从步入文明的门槛之日起,中国先后经历了夏朝、商朝、西周、春秋、战国、秦朝、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宋辽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等等历史时期。 历代统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绩在历史舞台上演出了内容不同的剧目,或名垂青史,或遗臭万年。其中在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经历了奴隶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从战国开始,封建社会孕育形成,秦朝则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帝国。此后,两汉王朝是封建社会迅速成长的阶段,唐、宋时期经历了封建社会最辉煌的时代,至明、清两代,封建社会盛极而衰,并最终步入多灾多难的近代社会。 在数千年的古代历史上,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勇于探索的聪明才智,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创造了同期世界历史上极其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万里长城、大运河、明清故宫以及多姿多彩的各种出土文物,无不反映出大胆、高超的生产技术;同时在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领域产生了无数杰出的人物,创造出无比博大、深厚的业绩;而包括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这“四大发明”在内的无数科技成就,更使全人类受益非浅。
三、历史学习的基本知识
学习历史关键是历史人物,和历史人物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作出来的事。当你把时间空间作为历史的背景给历史人物搭建一个舞台时,你会发现历史学习很简单,仿佛你也置身于历史之中。只不过你站在了历史的高度,这时会有“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感觉这样,你就与历史真正的连在了一起。这是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还有应试的话一定要注意年代的记忆。
四、有没有很具体很详细的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啊 最好是按时间顺序排下来的历史年事表
楼主,已经有人帮你作了很详细的答案.所以我的答案也许不会被选中
但我想对你说几句心里话.我也是学文科学过来的,现在上大二.
这些知识点让别人总结了即便背下来也不如自己一点一点去总结来的有用.
我经常写很多东西,总结很多东西.颇为有趣.费很大力气,历史不是数学.你用了功就有结果,没有功夫凭什么考的好
我的历史成绩一向数一数二,所以我的话你该听一听.
这个朋友帮你总结的在我看来不是很有用,不是考点.
你可以按照以下顺序去自己总结.
一.棉花, 二.铁. 三.铜 四货币. 五赋税演变. 六.文字演变. 七.人口
八.经济中心, 九纺织. 十水稻 十一.与国外交流......
列举方式就是在古代史里从头到尾分门别类把相关内容摘出来.
你可以多列,把书中涉及到的都列出来.这样一来这本书就被你抽象了.
不要想轻松过关.
在我的高中生涯里,历史及政治书一字不拉的背过十遍以上.
你当然不必这么做,但功一定要下,我很乐意回答疑问,但请不要把自己该干的事让别人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