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知识

bdqnwqk2年前问题19

1.气功的基础入门是怎样

气功是我国传统体育活动之一。

古称气功为吐纳、导引、行气、服气、食气、练气、静坐、作禅或内功等。 原始的气功没有名称,以后一部分称为“舞”,如《吕氏春秋》所说的“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

春秋战国时期,气功被概括于“导引按跷”之中,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的“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而散见于历代名家著作中的静坐、坐忘、禅定、胎息、行气、服气、调气、周天、内丹等也都属于气功的内容。至于“气功”一词,最早见于晋代道士许逊所著《净明宗教录》一书,即使这是后世托名之作,那么最晚也在隋唐时期。

在隋唐以后才出现的《中山玉柜服气经》记载:“气功妙篇,气术之道略同……”,但在内涵上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气功不完全一致。现在所通用的气功,则是在50年代建立了北戴河气功疗养院之后才逐渐得到推广的。

气功大致是以调心、调息、调身为手段,以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调心是调控心理活动,调息是调控呼吸运动,调身是调控身体的姿势和动作。

这三调是气功锻炼的基本方法,是气功学科的三大要素或称基本规范. 气功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医疗保健等多种实践中,逐渐总结而形成的。气功疗法与体育疗法有联系又有区别,它可以包括体育疗法,但体育疗法却代替不了气功疗法。

肢体运动始终只是气功调心的手段之一,呼吸运动也是为调心服务的,三调是统一的整体,必以调心为核心。内练与外练是结合的,应以内练为主。

气功之气是指“内气”、“真气”,具有更深刻的含义。气功疗法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至少它是心理疗法与体育疗法的综合。

气功疗法包含心理疗法,但是与心理疗法有区别。心理疗法一般是指医生用语言、表情、姿势、态度等,对觉醒状态下的病人进行说理、暗示治疗;或用一些特殊的诱导方法,使病人引起一种表面上有些类似于睡眠的催眠状态,再对呈催眠状态下的病人进行暗示治疗。

故病人始终是被动的。而气功疗法的特点是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病人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自我锻炼从而加强自我控制能力而收效。

气功与宗教有着本质的区别。气功作为一门科学,不涉及各教派的宗旨与教义,只从教徒的修炼实践中提取科学的内涵。

这反映在道藏、佛经中也记载了不少古代气功的资料;另外宗教中的一些理论,也常为练功者所借鉴。 【特点】 第一、经络、穴位、气血学说是中国气功的理论基础。

中国传统医学包括丰富的内容,气功是中国传统医学宝库的一颗瑰丽的明珠。 经络、穴位、气血学说,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是中国气功的理论基础。

经络、穴位、气血是非常复杂的人体现象。可以简单而形象地解释: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穴位是气血运行的出入口。

气功健身祛病的道理在于穴位受到良性刺激,气血在经络中运行通畅。 第二、中国气功体现了天人合一,人和自然合一、形神合一的整体观。

中国气功强调天人合一,人和自然界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联系,人的机体受到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气功重视人与自然界的动态适应。

中国气功强调人与社会的统一。社会环境对人的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气功修练强调人要适应社会。

中国气功强调形神统一。气功是一种中国特色的自我身心锻炼方法。

它既可以提高人体的生理功能,又能提高人体的心理功能。气功提高人体生理功能与心理功能是同时进行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第三、中国气功受道家、儒家、佛家和医家的影响。 中国气功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吸取了道家、佛家、儒家和医家的一些理论及健身祛病的技术,逐步形成中国气功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丰富多彩的养生技术。

【名 词 解 释】 1、【周天】:道家的周天有小周天与大周天之分。小周天路线是任督两脉;大周天路线是人身24经脉与奇经全通。

仅仅是感觉到气在身体内运行,称之为经络周天;内视到经络、穴位及内光、内景,才能说真正是周天路线通了,这称之为丹道周天。丹道周天是道家的正途,由此可开发出人体潜能,并最终觉悟到“炁”的真谛。

2、【内视】:练功者将思维集中于自己的身体内部,直到能“看”到各种图像,称为内视,医家称之为“返观”,俗称“开天目”。内视得好的还可以看到身外的景象。

3、【静功】:练功者用各自的办法,排除多种念头,将思维集中于一念,并尽量将此一念定下来。定得好的甚至将此一念也除去了。

所有这些过程均称为“静功”。静功中“定”到一定程度,就能出现“内视”、幻听、直觉等诸多人体功能。

4、【盘坐】:这是静功中常用的姿势,有三种。散盘——两脚交叉在双腿下而坐;单盘——一脚放在另一只脚的上面而坐;双盘——两脚交叉搁在双腿上而坐。

5、【丹田】:有上、中、下之分。上丹田——印堂和玉枕穴的连线与卤门下垂线的交汇处,又称天目、天目穴、泥丸宫。

中丹田——双乳连线的中点往胸内部的中间。下丹田——脐下3寸往腹内进去的中间。

而功夫达到相当程度,则“全身无处不丹田”。 6、【天门】:俗称卤门,是道家元神出处。

7、【天顶】:即百会穴。 8、【意念】:即识神,即后天思维、。

2.气功的基础理论

气功的历史可以上溯五千年以上或更久远,它起源于人类生产劳动。

古代人把这种锻炼方法不叫气功,而称之为导引、按跷、吐纳等。如《黄帝内经素问》记载:“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以避寒,阴居以避暑。”

以动静两种方式抵御寒暑和养生疗病。《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昔阴康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于而滞著,骨瑟缩而不达,作舞以宣导之。”

说明古代的气功、导引、舞蹈、体育并未分科。 《黄帝内经》记载:“中央者,地平以湿,地所有生万物也众,民杂食而不劳,其病多萎厥寒热,治宜导引按跷。

故导引按跷者,从中央出也。”说明气功发源于中原的黄河流域。

由于考古学的发展,许多气功文物相继发现,如青海省大通县出土仰韶时期的舞彩纹陶盆,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导引图,还有战国时期的行气玉佩铭等,都是珍贵的气功文物。 文献所见到的气功一词,最早是晋代道士许逊写的《净明宗教录》,其中有气功阐微一词。

1915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少林秘诀》和192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武术汇宗》中都提到气功一词,但指的都是武术锻炼方法。在1929年张学良将军为张庆霖编著的《练气行功秘诀》写的序文也提到:“气功大而御敌兴邦,小而强身健体,养生医病……”1934年杭州祥林医院出版的董浩著《肺痨病特殊疗法气功疗法》和1938年上海出版的公溥气功治疗院的《气功治验录》两书中,气功一词开始与医疗保健联系在一起,由于是内部印刷,影响极小。

这时的气功以调息、调意和站桩为主。 气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健身术。

基本分两大类,一类以静为主,静立、静坐或静卧,使精神集中,并且用特殊的方式进行呼吸,促进循环、消化等系统的功能。另一类以动为主,一般用柔和的运动操、按摩等方法,坚持经常锻炼以增强体质。

古代则根据功法不同,分别称吐纳、导引、行气、服气、食气、练气、静坐、坐禅或内功等。其特点是通过练功者的主观努力对自己身心进行意、气、体结合的锻炼,以达到健身和防治疾病的目的。

作用和疗效 中国古代气功从一开始就用于治病和健身。气功所以能够治病,主要是因为它对大脑皮层和皮层下植物神经中枢及心血管系统能起到有益的调节作用,对机体的异常反应有纠正作用,对腹腔器官有一种按摩作用,对自身生理机能可起到自我控制作用等。

练功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排除情绪的干扰,让人体的生理、生化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气功中的放松、入静和呼吸可缓解大脑皮层对整体的应急性反应准备,为机体的休息、修复和调整提供有利条件,亦即可清除“七情”对机体的扰乱,降低机体对外部环境的劣性刺激的敏感性,减弱“六欲”的危害;经过缓慢调整,使整体耗能减少,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姿势(调身) 姿势自然放松,是顺利进行气功呼吸和诱导精神松静的先决条件。

不同的姿势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姿势本身也起着一定的治疗作用。常用的姿势有平坐、自由盘膝、单盘膝、仰卧、侧卧、站式、走式等。

入静(调心) 入静是指一种稳定的安静状态 ,无杂念,集中意念于一点,即意守丹田或留意呼吸,对外界刺激的感觉减弱,进入似醒非醒、似知非知的境界,即大脑皮层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常用的入静方法有五种:①意守法。

②随息法。③数息法。

④默念法。⑤听息法。

以上五种调心入静法初练时可从意守法开始,逐渐过渡到随息法或听息法,或始终练一种,可因人而异。 呼吸(调息) 呼吸是气功疗法的重要环节 。

通过锻炼,改胸式呼吸为腹式呼吸,改浅呼吸为深呼吸,最后练成自发的丹田呼吸。呼吸方法常用的有8种:①自然呼吸法。

②顺呼吸法。③逆呼吸法。

④停闭呼吸法。⑤鼻吸口呼法。

⑥气通任督脉呼吸法。⑦潜呼吸法。

⑧真息法。练呼吸要在柔和自然的基本法则指导下逐步做到深长、细匀、缓慢,切不可急于求成。

要领 气功功法不同,其特点和要求也各不相同,但共同的要求是:松静自然、意气相随、练养结合、动静结合、循序渐进、因人因病而异、持之以恒、生活有节。上述要求,大多适用于各种气功,练功者具体练某种功时,还要参照该种气功的具体要求。

一般有精神病、大出血、高热、各种急性病及急性传染病的人不宜练气功。 把后天空气与先天元气合成一股浩然正气的功夫;对生命过程实行自我调节、自我锻炼、健身长寿的科学。

古代称谓很杂乱,有吐纳、导引、炼丹、玄功、静功、定功、性功、内功,以及修道、坐禅、内养功和养身功等。“气功”一词,最早见于晋朝许逊《净明宗教录》,其中有“气功阐微”记载。

解放前董浩著《肺痨病特殊疗养法 气功疗法》及中华书局《少林拳秘诀》等书中,都提到过“气功”之词。但是,直到1953年刘贵珍等编著的《气功疗法实践》一书,才对气功作了完整的解释,气功作为正式名词开始确定和流行起来。

一般认为,气功在商朝时即已产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气功已经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道、儒、医各家都研究生命运动的规律,提出自己的主张。

佛教传入我国后,佛教哲学中关于宇宙以及人的生命理论和我国古代性命之学相结合,佛教传统的修持方法和我国古代气。

3.气功的原理是什么

是通过吐故纳新的过程来排除体内的毒素,增强人的体质的一种锻炼方法。

气功的作用原理

气功并不是针对某种疾病或某个局部起作用的特殊疗法,而是以改善人体整体机能状态来获得疗效的。这就是说,气功并不是直接地取得疗效,而是通过发挥人体的潜在能力而实现其种种作用的,其机理复杂而又全面。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正气,补益元神

这是气功强身保健延年益寿及治疗各种虚劳病症的基础。气功锻炼通过意守丹田、“呼吸精气”及其他一系列相应手段,使机体精足、气充、神全。实验研究也已证明,气功锻炼能明显提高或调整人体的免疫机能,无论是细胞免疫还是体液免疫,特异性免疫还是非特异性免疫,练功者均比常人为佳。

2、平衡阴阳,协调脏腑

调和阴阳是气功作用的主要原理。练功者通过改变呼吸方法、意守方法配合相应的躯体动作,实现对阴阳、脏腑的调整作用。气功疗法中的整体作用、双相作用,正是通过这一机理而达到的。实验研究所揭示的气功能调整植物神经的张力,佐证了气功对人体阴阳具有调整作用。就临床而言,气功治疗高血压、溃疡病等多种疾病的基础,以及气功锻炼可以缓解紧张情绪、消除疲劳的原因概出于此。

3、疏通经络,活跃气机

古人将气功称为“导引”,又说“导气令和,引体令柔”,概括了气功对气机的作用。气功中的一些现象如气通任督、气冲病灶等,则体现了气功对经络气血的作用。实验也已证明,气功功能态下,机体的末梢循环加快,指端血管容积增大,血液粘度降低,脑血流量及肝脏等其他脏腑的血流量增多。

4、发掘人体潜能

人体尚有许多潜在能力还未被发掘、利用,如何开发潜在能力,是人体科学中的一大目标。气功锻炼所显示出的某些迹象,如较大幅度地提高记忆力、自我控制能力及培养、引发某些超常能力的作用,似已初步提示,它具有开发潜能的作用。但气功在这方面有多大的作用及作用的途径等问题,目前仍不太清楚。

4.气功初学者怎么入门

气功入门

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练功准备就绪,即微合双眼,先注视鼻尖片刻,接着闭目内视心窝部,耳听呼吸,勿使有声。意念随每次呼气自喉部下达心窝部,尽可能逐渐放慢、放长,每次呼气的时间,以每分钟呼8-12次为宜。吸气时任其自然,无念无识。

练功时若有杂念,要用数息法制之:只须数呼气之数,从1-10,再回头从1-10,反复进行,杂念平息,即不必数息。本步练功时间每日3次,每次20分钟。尽可能固定每日练功时间,易于形成条件反射。若不能固定时间者,则每日早、中、晚3次不可缺。

练功约3-5日,便自觉心窝部有沉重感,至10日左右心窝部有温热感,即告第一步完成,为第二步奠定了基础。炼本步期间,无练功基础者,可能出现头昏,腰酸背痛,呼吸不自然,舌抵上腭不习惯等。

这些是初练时的生疏现象,只要坚持按要求去练,便会逐渐纯熟,各种不自然现象渐会消失。在练本步过程中,一般脾胃虚寒、食欲欠佳、精神不振者,可渐增食欲,精神日振。

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趋。当第一步功法练至每次呼气自觉心窝部发热时,即可意息相随,于每次呼气时,以意引心窝之热气流逐渐向下延伸,一步步趋向丹田(小腹内)。但必须注意轻松自然,不可过分用意和操之过急。

如此每日练功3次,每次半小时左右,约10天左右,即可于每次呼气时出现一股热流下达丹田的感觉。此时可出现小腹中汩汩有声,矢气增多,食欲增进,大小便异常者渐趋正常。

第三步:调息凝神守丹田。接上步,当每次呼气皆有热流下沉丹田,丹田温暖发热后,即把呼吸有意无意地止于丹田,即意守丹田,不必过分注意呼气。每日练功3次,每次40分钟左右。本步锻炼时间约需40天左右,即可感到丹田内形成一个“气团”。

扩展资料

气功(炁功)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保健、养生、祛病的方法。古代或名“丹道”,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身,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

我国古代气功文献资料浩如烟海,在道家、儒医、医家书记中有大量气功文献记载。挖掘整理工作,是一项既重要又艰巨的任务,它不仅要求研究者有较高的医学、气功学及古汉语、现代汉语等方面的知识,还须自身有较高的气功功底。

应当指出:三调是否合一是气功修炼与一般体育运动的主要区别,一般体育运动的操作内容也由三调构成,但三者各自独立,不要求合成一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气功

5.初学者怎么练习气功的基础

人人都能练气功的,只不过一些人练气功有一些禁忌,例如高血压,心脏病患者。

青壮年适合练习硬气功,以强身状体,中老年则比较适合练习软气功,以调精养气,益寿延年。

以下的1、2步是入门练习,如练习气功只为调精养气,3.4步可不练

师传的“硬气功速成四步功”奉献出来,以飨读者,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一步固本培元

面南背北,马步式或自然站立式,两手平抬至前胸,手心向下,指尖相对,舌尖轻甜上胯,意守丹田片刻,再深长呼吸,吸气时意想外界清灵、刚劲之气灌注入中丹田(前胸),呼气时将中丹田之气送入下丹田,反复练习。这一步主要是练丹田之真气,待丹田有热感,即可进行下面的一步。

第二步强化内气

做“铁牛耕地”式,两手撑地,身体与地平行,吸气时意想外界一股强大的清灵之气吸入胸腔,同时臀部拱起,整个身体呈弓形;呼气时,面、领、胸依次贴地(但不要擦着地)而行,同时将这股刚劲之气用意识和腹肌推入下丹田,一吸一呼为一度。几天后,每呼一口气即可感到丹田一阵火热,有时热气向上肢内侧,直向手掌发射。

第三步封口催劲

找一副杠铃或其它适宜的重物,重量适合本人,扎好腰带。先自然站立,脚尖内扣,意守丹田,待热气出现,然后抓起杠铃上提,同时吸气,脚趾抓地;当杠铃提至胸部时,略微停顿一下,然后慢慢放下杠铃,同时缓缓呼气,脚趾放松,一吸一呼为一度,每天几十度。几天过后,可感到呼气时丹田火热之气向四肢发射,浑身好象有使不完的劲,此属正常反应。若面红、耳鸣、眼充血,则要减轻重量。这些反应严重者需要改练第一步,待症状消失后继续练习这第三步。

第四步固气得劲

这一步是以气化力的关键,过去视为不传之秘。自然站立,脚趾抓地,意想身体被一团刚劲之气包裹着,此刚劲之气与自己内气浑然成一整体,姑且称这气为浑然气.每吸一口气,想像浑然气向身体内收、紧缩一步,密度、硬度加大,同时脚趾抓地更紧一步。当感觉这浑然气紧缩到最外层离身体只有半寸时,浑然气的密度、硬度异常大,可是感到身体好象被一层钢板所裹,坚硬无比。

此时,可感到浑身发热,身体皮肤微微颤动。由此可进行拍打练习。找一根木棒,拍打前,深吸一口气,拍打时,想象这层钢壳向外一挡,抵消木棒的力量,同时用鼻向外喷气。喷气,以及用意识向外推钢壳时,可感到皮肤震动的频率更大,这是良好的反应。练功一段时间,全身可不畏打击,此时大功告成。

注意事项

一、有高血压、心脏病和有其它器质性疾病的人不要练习硬气功;

二、练功期间须节制房事,尤其是练第四步时;

三、拍打练习首先要轻,然后逐渐加重,喷气也不可过猛,以免头晕、耳鸣;

四、功力不足,不可逞能表演,以免发生意外

6.气功入门要怎么做

气功入门,建议如下: 首先要认识气功。气功是内练体内精气神的手段,而精气神是我们健康的根本,气功就是激发或增加精气神的练习方法。 其次,气功主要有三因素,调身调息调意,即是调整好姿势,调理好呼吸,调整好我们的意念,这三调因素调整后才算是正式练功。 练功方法: 气功的练习方法其实十分简单,不外乎动功和静功,且不需要借助什么器械,只要如平常那样站、坐、卧就可以练习了.只是由于初学者不习惯这种练习方法,站、坐、卧时会变的手足无措,因此可以借助佛家音乐或民族音乐来帮助入静.佛家音乐如<;心经>;、<;观音经>;等均可,民族音乐如<;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等,可以先练习自发动功,身体轻松站立,全身放松,听着音乐就可以了.不需要搞什么意守丹田啦等等,就是这样放开思想,顺其自然最好了.而静功只是换个姿势,取坐式就行,端坐或盘坐均可,无须什么双盘单盘,只要自己坐得舒服就行.也不要用什么意念,守什么丹田.就这样顺其自然.这就是练功方法,任何人都是可以学会的.虽然气功的练习方法这么简单,但大家都会感觉站或坐时很难入静,胡思乱想,没有任何效果.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谈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二、入静方法: 入静是相对平时的行动状态说的,其实人在睡觉时是最好的入静状态,那么我们练功时也是要进入这种迷迷糊糊、似睡非睡的状态就可以了,所以在早晨刚醒来还有些迷糊的时候是最好的练功状态.还有不要在光线很强的地方练功,在灯光暗淡,有淡淡的花香的房间练功可能也比较好.还有在风景秀丽的野外,周围有山、有水,花香袭人,也是练功的好地方.就是说不要在很嘈杂的地方学习气功,这样锻炼一段时间,就会慢慢找到这种状态,气功就入门了. 三、调心方法: 当然,光是学会练功方法还是不够的,好多人无论在哪个适合练功的地方,就是不能进入状态,那其实是与人的思维状态有关.如果平时在生活、工作、家庭等等方面烦恼太多,其情绪就会带入练功的时候,就会觉得很难入静.这时候就要调心了,其实所谓调心就是希望练功者不要对日常事情牵挂太多,学会拿得起放得下,就不会无时无刻的被烦恼所左右,就会慢慢的进入放松入静的状态了.因此许多有智慧的人常常学习一些禅机佛理,借助古代哲人的方法来帮助入静,这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这里向大家推荐几本书:蔡志忠漫画<;禅说>;、<;幽梦影>;、<;小窗幽记>;等都是这方面的经典,值得一看.四、气功原理: 练习气功在学会调心的同时,还要明理,不能练糊涂功,而气功原理也是很简单的.中医理论认为,不通则痛、通则不痛,也就是说人之所以生病就是因为经络不通所致,因此只要用针灸、中药等方法调整内”气”,疏通经络,病就好了.那么,练功其实也是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而已.当然由于气功要调心,附带着还会起到治疗心理障碍的作用,因此气功是一种身、心并治的养生技术.而随着气功练习的不断深入,在内气逐渐充盈的情况下,会自然的打通全身经络,因此会起到治疗全身疾病的效果,这是其他治疗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以上只是我的卑见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哦

7.气功的原理

是通过吐故纳新的过程来排除体内的毒素,增强人的体质的一种锻炼方法。

我的见解 1,人在世间难免为琐事烦恼,而这些七情六欲正是损害寿命的第一大杀手。练气功首先可以让自己心台清明,摆出烦恼,达到放松神经,有益身体目的。

2,气功讲究动静结合,适合各种人,各种年龄段人修炼。虽然没有电视上演的那么厉害。

但是却是由健身的功用。生命在于运动嘛。

3,所谓气功的“气”,我想不是真的有“气”,而是追求:按照自然原理运动的目标。让身体内部的器官,乃至整个身体按照自然规律运动,并且达到整体和谐的目标。

这样就可以延长寿命,强健体魄。现代社会节奏很快,出现的睡眠不好,胃病,肝硬化等等都是某个器官运动不能正常运动,不能跟其他器官和谐运作的表现。

气功的原理和本质2007-08-03 12:31一、为什么人们相信气功 气功理论认为,简单地说,气功就是在人放松、入静、自然的状态下,使自己的身心得到自然而然地调整,达到天人合一的原本状态。可以知道,这个定义里的"自然"一词正是误区的关键。

笔者给气功下的定义是这样的:简单地说,气功就是通过特定的方法使身体的姿势动作和(或)意念达到规定的要求,从而使身体得到"气"的医治,并可以获得超自然的特异功能。这种"气"和异能是来自灵界的邪灵。

"天人合一"就是人的灵魂和邪灵合而为一。气功分为儒家气功、佛家气功、道家气功、医学气功、武术气功和民间气功。

藏密气功和瑜珈功出自于佛家功法,但已经有所区别。几乎所有知道气功的人都认为气功至少有强身健体,修心养性的作用,即使那些反对气功的人也在不同的程度上同意这种观点。

为什么?因为人们确实看到或体 会到了这一不可辩驳的事实。气功引起的最大争议在于特异功能和属灵的现象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在这方面,导致了无神论者最不愿接受的结论--鬼神论。

于 是,人们出于不同的动机作出强烈的反映,无神论者认为这很荒诞,是迷信,他们反对的方式是坚决否认气功出现的特异现象,认为那是骗人的把戏,或者说是魔术和谎言;而有神论者和气功信徒却找到了"科学根据",认为气功是由来已久的,是人们尚未认识的人体现象,是深奥的宇宙生命科学。反对气功的人们至今没有提供让人信服的理论和证据。

一般反对学说的观点是不相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否认事实的存在,因为他们缺乏在气功方面深刻的实践 或者根本就没有实践,他们的结论是较武断的,是通过自己的无神论得出的结论,没有事实基础,对练气功的人来说,这样的理论是不值一驳的。而后来出现的反特异功能的名人司马南先生,他的影响力较大,是因为他能做气功师所能表演的功夫,当人们看到了事实,他就告诉人们这是假的,是魔术,于是人们很容易相信他的 理论。

所以他对气功的特异功能现象的理论给予了沉重的打击。司马南认为气功是很好的治病健身手段,有"神奇"的效果,但没有"神"。

所以他的理论实质就是将气功的内涵限制在纯唯物主义无神论的范围内,坚决否决特异功能论,这无疑关闭了气功通向"鬼神论"的灵界大门,使气功更加有科学色彩,从而使更多的无神论者感到很放心。令人费解的是,他承认气功惊人的治病效果,但他对气功治病原理的解释很含糊。

其实笔者也有自己的一点看法,司马南很可能是一位"鬼神论者",他知道自己的气功功夫是怎样的,而且他并不想否定特 异功能,这似乎有点矛盾。但看起来他和柯云路的观点很抵触,他的意图或者说他所贯彻的意图是让人们对气功的认识停留在唯物主义无神论的基础上不动摇。

从气功大作家柯云路的著作中来看,他是一个执着追求生命奥秘的知识分子,他想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他相信有更高级的生命,他相信"特异功能",他崇拜 "宇宙",但他仍然没有找到答案。他的气功理论是受严新气功理论的启发,后来自己致力于理论研究,形成了更高级更全面的理论。

但很可惜,象他这样的人们的思维模式仍然是"唯物主义式"的,很有局限性,他们也许会用毕生的经历了解这个世界大部分的现象,但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个,他们没有明白,就是人生命真正的意义,从而使一生的光阴付之东流,连他们自己也丢失了。他们走在一条永远也不能给他们正确答案的路上,一条错误而危险的道路,它的出口不是天堂。

气功的反对者们以不同的个人目的或其它目的坚持反对气功,其效果并不显著,因他们的反对而停练气功的人们只是少数。而得到气功好处的人们并不会停练气 功,那些获得特异功能的人们会更痴迷地追求异能。

只有那部分没有气功实践和或实践效果不明显的人们因为反对者的工作而放弃了气功,"看清"了气功的真面 目。在笔者的气功生涯中,见过很多人的疾病被医治,很多人获得了特异功能,其中有些人原先根本不相信气功,但他们从气功得到了好处和事实,成为气功忠实的 拥护者和热心传播者,通常他们是首先传给家里人和朋友,让他们也得到这份自己很有把握是正确而实际的好处。

他们的动机是美好的。这些人即使由于气功难以坚持而停下,仍然是真心支持气功的。

就象我当年练功病治好了,出了特异功能,那。

8.如何修炼气功

(一)运使

既云练气,则宜勤于运使,运使之法,以马步为先(又名站蹖),以身之上下伸缩为次(如是则腰肾坚强,起落灵捷,将来练习拳法,无腰酸腿战之病),以足掌前后踏地,能站立于危狭之处,而推挽不坠为究竟,练成功时,虽立足悬崖,而坚立不虞颠仆(足掌前后踏地,练习既久,始能如是,平常人之足,则前后不相应,故一推挽即倾跌),以上乃练足之法,若寻常未经练习之人,则多虚浮,上重下轻,足踵又鲜实力,倘一经他人推挽,则如无根之槁木,应手即去,此未曾练气所致也,故运使之入手法门,即以马步为第一着,谚云,未习打,先练蹖,即此意也,苟能精马步,则气贯丹田,强立不倒,而后一切柔术,单行手法,及宗门拳术,可以日月渐进矣,初练马步时,如不常乘马之人,忽而乘马终日,腿足腰肾必酸痛异常,其力必较未练以前反觉减退,此名换力,盖从前之浮力虚气,必须全行改换,到此不可畏难,宜猛向前进,如初庄站数十分钟,次则加增数分,总以逐渐而进,为最紧要,又站时若腿酸难忍,可以稍为休息,总以两腿久站不痛,觉气贯丹田,足踵坚强,斯为有得矣。

足既坚强,则练手尚焉(手法详后),练手之法,以运使腋力,今其气由肩窝腋下,运至指尖,如是而后全身之力,得以贯注于手,久之则手足两心相应,筋骨之血气,逐活泼凝聚,一任练者之施用而无碍也。

(二)呼吸

肺为气之府,气乃力之君,故言力万不能离气,此古今一定之理,大凡肺强之人,其力必强,肺弱之人,其力必弱,何则,其呼吸之力微也,北派之柔术,数十年前,有专习练呼吸,以增益其气力者,其成功颇觉可惊,南派则练运使之法多,练呼吸之法少,盖以呼吸之功,虽能扩张血气,有时不慎,反至伤身,后因慧猛禅师移锡南来,始传呼吸之妙诀,于是南派亦有练习此术者,但未盛行耳,录慧猛禅师口传秘诀如左。

呼吸之四忌

甲.忌初进时太猛初时以呼吸四十九度为定,后乃从缓增加,然亦不可一次呼吸至百度之外也。

乙.忌尘?秘藕齯圻a宜于清晨旷寂幽静之区行之,晚间练习,宜在庭外,不可紧闭于室中。

丙.忌呼吸时以口出气初呼吸时不妨以口吐出肺胃之恶气,以三度为止,稍久,则呼吸须使之气从鼻孔出入,方免浊气侵人肺部之害,又呼吸时宜用力一气到底,然后肺袋之涨缩,得以尽吐旧纳新之用,以生气力。

丁.忌呼吸时胡思乱想大凡人身之气血,行于虚而滞于实,如思想散弛,则必气凝结障害,久之必成气痞之病,学者慎之。

以上四忌,须谨避之,自无后患,迨至成功时,则周身之筋胍灵活,骨肉坚实,血气行动,可以随呼吸以为贯注,如欲运气于指尖臂膊,及胸肋腰肾之间,之意所动,气即随之,倘与人搏,则手足到处,伤及肤理而制人,气之功用神矣哉。

洪惠禅师曰,呼吸之功,可令气贯全身,故有鼓气于胸肋腹首,令人用坚木铁棍,猛击而不觉其痛苦者,气之鼓注包罗故也,第有一处,为气之所不能到者,即面部之两颊处是也。

呼吸之术,北派最盛,而江西河南两派,则以长呼短吸为不传之秘诀,河南派则名为丹田提气术,江西派则名为提桶子劲,「劲即气力之俗称也」,究之名称虽异,而实则无甚差别,其法直身两足平立,先呼出浊气三口,然后曲腰以两手直下,而握固提上,其意以为若携千斤者,使气贯注丹田臂指间,迨腰直时,急将左右手次第向前冲出,而气即随手而出,不可迟缓,惟手冲出时须发声喊放,方免意外之病,自此以后,则手或向上冲,或左右分提,仍须腰曲与前同,总以气血能贯注流通为要,又向上冲时,觉得气满腋肋之间,左右分提时,仍伸指出而握拳归,俨如千万斤在手,则丹田之气,不期贯而自贯矣,但提气时须渐渐而进,有恒不断,学者须静以求之,勿视为小道可也。

气功知识

标签: 气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