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册生物知识点

bdqnwqk2年前百科18

1.八年级下册生物重点知识点

【八年级(下)生物复习资料】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 、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

(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 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二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

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2.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三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 1.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2.特点:卵生 体内受精 3.鸟卵的结构: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

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卵壳和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营养作用。

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2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 :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4.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三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 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 2. 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 3.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4. 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病的机会就会增加. Aa A a A a A a AA Aa Aa aa 四 人的性别遗传 1. 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男:44+XY 女:44+XX) 2. 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3.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为1:1 五 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因此有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 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 2.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3.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

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三、生物进化的原因 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自然选择:生物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3.过程: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4.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第八单元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一、传染病及其预防 1.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二 免疫与计划免疫 1.人体的三道防线: • 第一道:皮肤和黏膜 • 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 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2.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3.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 4.免疫:最初指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现指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健康. 5.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 6.计划免疫、意义: 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 安全用药 处方药(R) 非处方药(OTC) 1. 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

例如:牛黄解毒片可用。

2.初二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1一、植物的生殖 1.无性生殖的意义: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选材 ⑴扦插:剪取某些植物的茎、叶、根、芽(插穗),或插入土、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⑵嫁接: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

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⑶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形成愈伤组织→长出丛芽→生根→移栽成活。

既能在短期内获得大批同种植物,又能防治植物病毒侵害。 3.会判断有性和无性生殖的区别: 生殖,也称繁殖,生物孳生后代的现象,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生殖方式可分为两类,即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过程 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

2.特点: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3.完全变态: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如:家蚕、蜜蜂、菜粉蝶、蝇、蚊) 4.不完全变态:受精卵→若虫→成虫 (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 由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若虫经5次蜕皮,不经过蛹期,发育成有翅能飞的成虫。 5.防治害虫的最佳时间:幼虫时期。

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两栖动物的概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只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的一类动物 2.行为表现: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成蛙 3.生殖特点: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 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

(这是导致两栖动物分布范围小、种类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4.种类: 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 1.鸟卵的结构: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胚盘内含有细胞核;卵黄外的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卵壳和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2.鸟的生殖过程的行为表现: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 五、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基因: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断。

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2.性状: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如人的ABO血型)、行为方式(如各种先天性行为)等。

3.显性形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杂交一代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4.隐性形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杂交一代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5.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豌豆的圆粒与皱粒,西红柿的红果与黄果,兔的白毛与黑毛,鸡的玫瑰冠与单冠,人的直发与卷发,A型血与B型血。

6.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7.性别决定: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8.变异的特点:不同种类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

但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因,就不会遗传给后代。 六、生物的进化 1.生命的起源: 无机小分子物质 生↓成 场所:原始大气 有机小分子物质 形↓成 场所:原始海洋 有机大分子物质 组↓成 场所:原始海洋 多分子物质 演↓变 场所:原始海洋 特点:原始界膜和原始的物质交换 原始生命 2.米勒试验:一种模拟在原始地球还原性大气中进行雷鸣闪电能产生有机物,以论证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实验。

(详见《生物学》八年级下册 P48) 3.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过度繁殖(现象)→生存斗争(过程)→遗传和变异(基础)→适者生存(结果) 4.进化的证据:化石。

5.进化的原因: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6.自然选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既有新的生物种类产生,也有一些生物种类灭绝。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这一过程,叫自然选择。 七、健康生活 1.传染病的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常见的有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接触传染病。 2.传染病特点:要经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 4.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5.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6.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 7.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8.免疫: 9.人体免疫的三。

3.初二下生物复习提纲(人教版)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 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

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 注意DDT的例子 (富集)课本26页。

▲ 课本27页1题33页生物圈2号 ▲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显微镜的使用 P37-38 的图要掌握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P43-44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生物8年级上 鱼:鱼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能靠尾部的摆动和鳍协调作用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用鳃在水中呼吸。

其他水生动物: 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事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 甲壳动物: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

蚯蚓的生长环境,家兔的内部结构 8上P16 空中飞行的动物:自然界中空中飞行的动物早在几亿年前就出现了。先是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后来是有脊椎动物中的鸟,以及哺乳动物中的蝙蝠。

他们既是陆生动物,又适于飞行。 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 100万种以上的昆虫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

鸟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是与它的飞行生活。

4.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生物复习资料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 、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

(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 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二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

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2.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三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 1.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2.特点:卵生 体内受精 3.鸟卵的结构: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

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卵壳和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营养作用。

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2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 :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4.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三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 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 2. 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 3.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4. 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病的机会就会增加. Aa A a A a A a AA Aa Aa aa 四 人的性别遗传 1. 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男:44+XY 女:44+XX) 2. 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3.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为1:1 五 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因此有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 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 2.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3.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

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三、生物进化的原因 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自然选择:生物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3.过程: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4.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第八单元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一、传染病及其预防 1.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二 免疫与计划免疫 1.人体的三道防线: • 第一道:皮肤和黏膜 • 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 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2.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3.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 4.免疫:最初指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现指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健康. 5.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 6.计划免疫、意义: 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 安全用药 处方药(R) 非处方药(OTC) 1. 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

例如:牛黄解毒片可用于咽。

5.初二下册生物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第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一.生命起源过程: 原始大气→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原始单细胞生物 原始大气的成分:甲烷、氨气、氢气、水蒸气。

原始大气没有氧气。 原始生命形成——原始海洋 (还要受到紫外线、闪电、宇宙射线) 二.生命起源实验:腐肉生蛆实验,鹅颈烧瓶实验,米勒实验等。

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三.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化石,它是按照时间的一定顺序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 、遗物、遗迹。

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 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 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形成的地层里 四.马的进化过程 年代:5000万年前→4000万年前→2000万年前—→现今(现代马) 体型:似狐狸——→似羊——→现代马 四肢:短小———→稍长——→较长—→现状 足趾:4趾———→3趾 ———→中趾较其余趾发达——→中趾着地,侧趾退化 生活环境:树丛———→灌木林——→干旱草原 五、鸟类化石 始祖鸟似鸟类的特征:体表覆盖羽毛,前肢变为翼,后肢有四趾; 始祖鸟似爬行类的特征:两翼前端生有三个趾爪,口腔长有牙齿,尾长并长有尾椎骨。 六、地质年代与生物进化历史表。

地质年代—分为太古代、远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寒武纪:三叶虫时代 中生代:恐龙时代(令人瞩目的时代) 在地质年代早期只有最简单的生物,越是地质年代晚期,生物种类越多和现存生物较接近; 七.生物进化历程: 原始单细胞藻类→原始多细胞藻类→原始苔藓→原始蕨类→原始种子植物(植物进化系统树) 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无脊椎动物→原始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动物进化系统树) 八.生物进化趋势 :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

九.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自然选择学说 主要内容:过度繁殖:生物的生殖能力很强,后代数量庞大; 遗传变异:后代中有各种可以遗传的变异类型;(进化的最重要因素) 生存斗争:后代之间必须争夺有限的生存条件; 适者生存:后代中不同的变异类型,争夺生存条件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获胜;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容易被淘汰。

概念: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过程: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人工选择:按照人们的喜爱精心选择和培育形成的,如宠物狗、金鱼、毛质好的绵羊等。)

自然选择例子:1、在未污染区,树干是灰色的,与灰色桦尺蛾的颜色相近,与黑色桦尺蛾的颜色反差较大。灰色桦尺蛾不容易被食虫鸟发觉,被捕食较少,生存机会较多;黑色桦尺蛾容易被食虫鸟发觉,被捕食较多,生存机会较少。

2、在污染区,树干是黑色的,与黑色桦尺蛾的颜色相近,与灰色桦尺蛾的颜色反差较大, 黑色桦尺蛾不容易被食虫鸟发觉,被捕食较少,生存机会较多;灰色桦尺蛾容易被食虫鸟发 觉,被捕食较多,生存机会较少。 直接原因:被捕食的数量 间接原因:是否具有保护色。

(在被污染区,树干是黑色的,与甲虫的颜色相近) 十、四个现代类人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特征:它们来自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两足直立行走。

十一.人类的进化历程 森林古猿—→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现代人 (树栖生活) (语言能力?) (着衣、持标枪、长矛狩猎、制造石器) 重要变化:脑容量显著增大; 直立行走、手足分工;语言发展、制造工具。 注:直立人有:元谋人、和县直立人、蓝田直立人、北京猿人 智人有:金牛山人、丁村人(早期)、柳江人、资阳人、山顶洞人(晚期) 十二.根据肤色等不同的特征,将现代人分为四个人种:蒙古利亚人(黄)、高加索人(白)、尼格罗人(黑)、澳大利亚人(棕)。

第22章 物种的多样性 生物的分类和植物的主要类群 一、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 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还为水生动物提供氧气,也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③可作为水域是否被污染的指示植物(赤潮现象) 二、苔藓植物的植物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有茎、叶的分化,如葫芦藓、墙藓;另一种没有茎、叶的分化,植物体只是扁平的叶状体,如地钱。 特征: 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

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并且植株很矮小。孢子繁殖。

生活环境:阴湿的地面或背阴的墙壁上。 苔藓植物的应用:① 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

6.初二生物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动物的分类:根据动物体有无脊柱可分为: 脊椎动物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鱼 无脊椎动物 体形:梭形体表:鳞片;分泌黏液体色:腹白背暗(保护色)身体分布:头、躯干、尾感觉器官:侧线(感觉水流、测定方向)运动器官:鳍:尾(控制并保持前进方向)胸腹(保持平衡)尾部和躯干(产生前进的动力)整体起协调作用呼吸:鳃,鳃丝(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口与鳃盖交替张合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鱼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至关重要:一是靠鳍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用鳃在水中呼吸。

鱼离不开水的原因:其呼吸器官是鳃,而鳃中有许多的鳃丝,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四大家鱼是:草鱼、青鱼、鲢鱼、鳙鱼模拟实验:科学研究过程中,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就可以用模仿实验某一对象制作模型,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某些条件来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就叫模拟实验。

第二节陆地上生活的动物陆地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1)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比如爬行动物具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具有外骨骼。

[鳞、甲、外骨骼(防止水分散失)](2)陆地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有专门的运动器官](3)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

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有专门呼吸器官(蚯蚓除外)](4)陆地生活的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⑵蚯蚓:生活环境:白天在洞穴居,晚间出来活动。食性:枯枝落叶、垃圾运动:1身体分为许多体节(可运动灵活),环带上的肌肉(收缩),可带动刚毛运动。

呼吸:靠体表皮肤(分泌黏液),黏液溶解氧气进入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到达蚯蚓全身⑶兔子体表被毛(保温),用肺呼吸,心脏4腔;血液循环路线分为肺循环和体循环两条路线,输送氧气的能力强,分解有机物快,产生的能量多,体温恒定,食性:植物消化:牙齿有门齿、臼齿盲肠发达:可以贮藏大量的纤维性食物,植食性生活相适应。神经:神经系统发达调节体温(大脑发达、神经布满全身)生殖: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运动:跳跃(后退比前腿发达)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那有膈;用肺呼吸;心脏有完整分隔的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多为胎生、哺乳。

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陆地中生活的动物所要的基本条件是:水份、充足的食物、隐藏地。

变温动物和恒温的区别:哺乳类和鸟类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它们都是恒温动物。其他动物的体温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⑴鸟类适于空中飞翔生活的结构特征(1)外型:流线型或梭型结构(2)有翅(翼):羽毛、翅膀展开利于飞行(3):胸肌发达(4)骨轻,长骨中空,有利减轻体重(5)角质喙,无牙,直肠短,直接排出粪便(6)肺,气囊(辅助肺的呼吸)呼吸一次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进行双重呼吸(7)心脏4腔,输送氧的能力增强,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体循环和肺循环完全分开,体温高恒定,42度左右。

(8)小脑和神经系发达(9)没有膀胱,不贮存粪便,减轻体重*各种动物的特征(还有些见最后)(1)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2)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3)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4)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章鱼、扇贝、蛾 螺等)(5)甲壳动物:有坚硬外壳(水蚤、虾、蟹)(6)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⑴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由骨骼(骨和关节)和肌肉组成骨胳肌的结构和特性:结构:肌腱: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肌腹:中间较粗的部分特性:肌肉无论受到哪种刺激(包括由神经传来的兴奋)都会发生收缩,停止刺激,肌肉舒张。

运动的产生过程:受刺激收缩,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会牵动骨头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关节的结构图:如上图 关节软骨作用:有弹性,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关节面由: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组成脱臼:关节头由关节窝中滑脱出来的现象。⑷骨、关节、骨骼肌的协作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部屈伸由两组肌肉群共同完成伸肘: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双手自然下垂同时处于舒张状态,双手有重物同时处于收缩状态)⑸神经系统调节作用、关节相当于支点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动物的行为有取食、繁殖、迁徒、防御等行为1、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遗传基因物质决定的行为2、学习行为:在遗传因。

7.急求八年级下册生物的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课标要求:1.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

尝试植物的扦插或嫁接。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2.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3.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4.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5.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解释人的性别决定。认同优生优育。

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

6.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7.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描述人体的兔疫功能。

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兔疫和非特异性兔疫。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8.关注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关注癌症的危害。

9.说明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说明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拒绝毒品10.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第七单元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一 、植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

(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 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二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

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2.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三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2.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1.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2.特点:卵生 体内受精 3.鸟卵的结构: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

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卵壳和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营养作用。

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 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2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3.染色体 :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4.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三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1. 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2. 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3.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4. 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病的机会就会增加.Aa A a A a A a AA Aa Aa aa 四 人的性别遗传1. 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男:44+XY 女:44+XX)2. 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3.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为1:1五 生物的变异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因此有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1.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2.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3.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二、生物进化的历程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

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三、生物进化的原因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自然选择:生物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3.过程: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4.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第八单元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一、传染病及其预防1.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2.传染病流行。

8.八年级下生物复习提纲(人教版)

七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远古人类: 元谋人 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云南省元谋县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图: 代表文化 距今时间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用火 观念 社会组织 北京人 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打制粗糙的石器 使用天然火 原始人群 山顶洞人 距今约3万年 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人工取火 懂得爱美 死后埋葬 按血缘结合起来的氏族 第2 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 原始人类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生产活动 生产工具 住房 用具 其它 河姆渡原始居民 距今约七千年 长江流域 浙江省余姚市 种植水稻 磨制石器骨制耒耜 干栏式房屋(上面住人,下面住牲畜) 制造陶器玉器乐器 半坡原始居民 距今约五六千年 黄河流域 陕西 西安 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渔猎 普遍使用磨光石器 木制的耒和耜 半地穴式房屋 彩陶(上有最早文字雏形) 学会纺织 大汶口原始居民 距今约四五千年 黄河流域 山东大汶口 农耕经济 原始手工业 磨制石镰 石锄 黑陶和白陶 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了 第3课 华夏之祖 一·炎帝和黄帝是我国传说中黄河流域的著名部落首领。他们在逐鹿一战中大战蚩尤。

二·相传,皇帝建造宫室,制造衣裳,还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鉴定了基础。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属下仓颉创造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等等。

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三·尧舜禹 尧 生活俭朴,克己爱民 舜 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禹 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四·相传,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年老时,采用同样的方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夏、商、周的更替 朝代 建立时间 灭亡时间 都城 开国君主 亡国之君 夏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阳城 禹 桀 商 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几次迁都,盘庚时把都城迁到殷 汤 纣 周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镐京 周武王 周幽王 东周 公元前770年 洛邑 周平王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桀、纣残暴失民心;商汤和武王仁义之举得民心;任用贤人(伊尹、姜尚),联合周边小国。

三、夏商周的政治 1、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夏朝设置了各种国家机构(包括政府机构、军队、刑法和监狱等)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

3、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巩固统治) 内容:①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②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意义: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奴隶的智慧和劳动带来农业、畜牲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著名的有:司母戊鼎△世界最大△) 商周青铜铸造的特点: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分布广。 二、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品种已基本完备。

三、奴隶的悲惨生活:这时的灿烂文明是以奴隶的悲惨生活为代价的 四、三星堆文化(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春秋争霸 1、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e69da5e887aa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262346535王,秦穆公,宋襄公;吴王夫差,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2、晋文公成为霸主的战争是什么? 城濮之战退避三舍 3、影响: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作用:在争霸战争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二、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初期,晋国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 著名战役:桂陵之战围魏救赵(孙膑)、马陵之战(孙膑)、长平之战纸上谈兵(白起,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变法原因 生产技术的改进(铁农具广泛使用和牛耕技术的推广)出现了私田,奴隶主变为地主,奴隶变为农民 一、经济上 1、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2、著名的都江堰:秦国蜀郡太守李冰 地点:成都平原 泯江中游 ③意义: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二、政治上——商鞅变法 ①时间:公元前356年 ②人物: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展变法。 ③目的: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以便在群雄争霸中保持不败地位。

④内容和影响: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内容 影响 奖励耕战 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经济发展,国富 总之,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制度,使秦。

9.八年级下生物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第七单元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结实→新一代植株。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等。

(1)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2)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3)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的条件:以扦插为例,除去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外,用作扦插的植物茎段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例如紫背天葵): a.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

b.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c.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

(一般说在节的部位居间分生组织发达,此处较易生根。去掉叶片时,叶柄在节上留下伤痕,伤口处较容易产生愈伤组织,也就容易生根。)

(4)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1)完全变态: 同家蚕一样,蜜蜂、菜粉蝶、蝇、蚊、蛾等昆虫的发育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2)不完全变态: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

不完全变态的昆虫还有蝉、蟋蟀、蝼蛄、螳螂。 由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3. 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营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兼辅皮肤呼吸。

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1)发育经过: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3)雄蛙鸣叫的意义是求偶,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

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注意:两栖动物的发育只说是变态发育,不再区分到低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还是完全变态发育。

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1.生殖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内受精。2.鸟卵的结构与功能: 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

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受精卵的胚盘(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色浓而略大)将发育成雏鸡,胚盘是鸡卵受精后开始发育形成的初始胚胎,在适宜的条件下胚胎发育成雏鸡。

3.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其中求偶、交配、产卵是鸟类生殖和发育必经的过程。

列表比较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方式:生物种类 生殖方式 发育方式昆 虫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两栖动物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 多为变态发育。在变态发育中,幼体离不开水鸟 类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受精卵经过孵化发育成雏鸟,雏鸟发育为成鸟,没有变态发育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2. 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以后随着科学的发展,才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

3.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4.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例如:家兔的黑毛与白毛。5.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6. 转基因超级淑的启示: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同时也说明在生物传种接代中,生物传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7. 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1.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2.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3.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4.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

10.初二下学期生物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

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第二单元 9、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

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 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

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

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 可以使物像更清晰。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眼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转动反光镜可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物像的放大的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 ①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②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①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还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②细胞质—细胞质内含有许多与各种生命活动有关的微细结构。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③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核内含有与生物的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物质——遗传物质。

1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 植物细胞除了和动物细胞一样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外,一般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制作步骤:(1)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2)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3)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

(4)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注意不要在盖玻片下留下气泡。

(5)经碘液染色后。(6)把制好的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4、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1)用滴管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2)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3)把牙签上附着的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4)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留下气泡。

(5)经碘液染色后。(6)把制好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5、细胞膜的功能 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16、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1)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里的能量转换器(2)叶绿体: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3)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17、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这些信息其实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

1。

初二下册生物知识点

标签: 知识点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