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灭吴知识点

bdqnwqk2年前基础21

1.勾践灭吴所涉语法知识总结

1.通假字沈金玉于江 沈——同“沉”,句意是,把金玉宝物都沉到江里。

仇雠敌战之国也 雠——同“仇”,句意是,是互相仇视、敌打、交战的国家。不可失也已 已——同“矣”,句意是,不可以失掉。

令壮者无取老妇 取——“娶”。句意是,规定青年男子不许娶老年妇女。

将免者以是 免——“娩”,生育,临产。句意是,妇女将要临产时向官府报告。

公令毉守之 毉——“医”。句意是,官家就派医生看护她生产。

絜其居 絜——“洁”。句意是,收拾干净他们的住所。

吾请达王甬,句东 句——“勾”。句意是,我请求把你送到市,旬以东的地方。

而为弊异宸宇 弊——“敝”。句意是,做吴国的庇护者。

2.古今异义词敬得闻子大夫之言 子,尊称。现常用于人的通称,或专指儿子。

句意是,如果能够听到大夫您的话。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去,离开。

现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句意是,夫差与文种达成和议而离开了越国。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中原,原野之中,现常用于“中原地区”。句意是,因而使百姓的尸骨暴露在荒野之中。

寡人请更 请,请允许我。现常用于请别人如何。

句意是,请允许我改正。丈夫二十不娶 丈夫,男子。

今常用于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句意是,男子二十岁还不娶媳妇。

生丈夫 丈夫,男孩。今常用义同前“丈夫”句。

句意是生男孩。十年不收于国 国,指国内人民。

今常用于“国家”或“代表国家的”。句意是,十年不向人民征收赋税。

贫病者纳官其子 病,贫病,贫困。今用于“得病”等。

句意是,贫困的人把他们的儿子送人官府,给以禀食,加以敬养。爪牙之士 爪牙:勇敢的,今为贬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句意是,勇敢的将士。孰是吾君也 是,这个,代词。

现代为肯定判断词。句意是,谁能象我们国君这样好啊。

吾将残汝社稷 社稷,国家。现今“社”与“稷”是两个词。

“社”为“社会”“社交”等,“稷”只有古义。越君其次 其,代吴国,次,舍,驻。

今用于“次第较后”,“次要的地位”等。句意是,请越君到吴国来驻扎吧。

3.一词多义 子 必哭泣葬理之如其子(嫡子)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尊称) 丈夫 丈夫二十不娶(男女) 生丈夫(男孩) 已 不可失也已(同“矣”,了) 今已服矣(已经) 之 三江行之(代间代吴国与越国)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代词,代地) 勾践之地(助词“的”) 女 女子十七不嫁(女性,名词) 请勾践女女于王(助词,作婢妾) 请 请姓无庸战(请求对方) 寡人请更(请允许我) 4.词类活用 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乏,形容词作动词,缺乏,课文中指人材缺乏。句意是,我们的国君勾践缺乏人材,无人可以派遣。)

请勾践女女于王(第二个“女”名词作动词,作婢妾。句意是,请允许把勾践的女儿作吴王的婢妾。)

惟君左右之(左右,方位名词作动词,处置。句意是,任凭您的处置。)

宦士三百人于吴(宦,名词作动词,服役) 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衣,名词作动词,穿。句意是,现在夫差穿水犀皮铠甲的士卒有十万三千人。

必庙礼之(庙,名词作状语,在庙堂上。礼,名词作状语,以隆重的礼节。

句意是:一定在庙堂上以隆重的礼节接待他。) 5.古汉语句式 判断句 仇雠敌战之国也。

(“也”来判断,句意是:是互相仇视、敌对、交战的国家。) 倒装句 勾践说于国人曰(介词结构后置句。

句意是:勾践向越国人民解释说。) 宦士三百人于吴(谓语前置。

句意是:派三百多士人到吴国去服役。) 省略句 必庙礼之(缺主语:“必”后省略介词“于”;句意是:一定在庙堂上以隆重的礼节接待他。)

2.人教版《勾践灭吴》的文言知识点

教学目标:

1、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

2、理解文言实词:知、成、耻、资、服“等的含义;了解几个通假字:帅、政、取、有。

3、认真诵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勾践在逆境之中不气馁、不沉沦,刻苦自励战胜困难的精神与其奋斗成功的具体缘由,理解文种、申胥的忠贤报国之志。揣摩人物语言,体会说理动情艺术。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1)积累本课要求掌握的重点实词与虚词及文言句式。

(2)理解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的奋斗精神。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的饿最后两段。

3、课中的特本殊句式归类

(1)判断句

1夫吴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

2此寡人之罪也(省略介词于)

3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

4昔者之战也……寡人之罪也

(2)省略句

1夫差将欲听(之)与之成(省略动宾短语“之”。之——指代文种)

2(与之成)不可!(省主语——与越国订立盟约)

3纳之(于)太宰喜否(省略介词于)

4以(之)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省略介词宾语“之”)

5寡人请更(对待吴国的态度)(省略动词宾语)

6(勾践)无不甫(之)也(省略主语与宾语)

7员闻之,陆人居(于)陆,水人居(于)水(省介词)

省量词,例1:女子十七(岁)不嫁,丈夫二十(岁)不取2:一(条)犬,一(头)豚

(3)倒装句

A介宾短语后置

1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2乃号令于三军

3又有美于此者将献之

B.宾语前置

何后之有?

本课虚词用法归类

1、之

代词,他,它。例1:吾与之共越国之政。2:三江环之。

助词,的。例1:苟得闻子大夫之言2此则寡人之罪也

助词,取消主谓间的独立性,不译。例1: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2若水之不归也。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例:何后之有?

2、其

代词,他的,他们的。例1:执其手而与之谋。2: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代词,他。例: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代词,自己的。 例: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

指示代词,那些。例:其必士。

副词,同“岂”,难道。例: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3 、于

介词:在。例1: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2遂使之行成于吴。

“于是”属介宾短语作补语,“在这种局面”

4、以

连词,而,表目的,可译为“以致”、“导致”、“用来”。

例1: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雠,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例2: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5、而

连词,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例:执其手而与之谋。

连词,表转折,可译为“却”、“但是”

例: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

6、已

助词,同“矣‘,了。例:虽悔之,亦无及已。

副词,已经,例:今已服矣。

3.勾践灭吴的重点句式

一)战败和谈(1-3) 1、越王勾践战败后第一个举措是什么?(可让学生用原句回答,然后概括) 提示:①悬赏纳谏;②赏识贤才。

2、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对臣下进谏的态度有何不同? 提示:越王纳谏(“执其手与之谋”),吴王拒谏(“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一个求贤若渴,虚心纳谏;一个刚愎自用,是非不分,不同的人物性格为下文胜负成败奠定了基础。 (二)卧薪尝胆(4-7) 1、越王勾践对战败的反省及态度如何? 提示:反省:“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雠。”

态度:“此则寡人之罪,寡人请更。” 2、越王勾践是如何纠正自身错误的? 提示:葬、问、养、吊、贺、送、迎、去、补 3、从文中找出勾践卧薪尝胆的句子。

提示:“卑事夫差……亲为夫差前马。”“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4、勾践为了增强国力,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结果如何? 提示:制定“婚姻法”、生育法,吊死扶困,轻徭薄赋,招贤纳士,整肃军纪。 结果: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三)三败吴国(8段) 越三败吴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果行,国人皆劝……曰:‘孰是君也,而无可死乎?’”可见,勾践最终战败夫差的根本原因是获得了民心。 通过以上的对课文大意的分析,引导学生熟读并理解大意,这一过程不必局限于某个词、某个句子的细微解释。

四、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对文中重要的语法现象和文言词语分类归纳总结。 (一)重要实词。

(知、复、劝、当见课后练习二) 资 ①物资,钱财 (《聊斋志异·促织》:“成妻具资诣问。”) ②费用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军资所出。”

) ③供给,资助 (《隆中对》:“此殆天所以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④凭借 (《赤壁之战》:“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⑤积蓄以备贩卖 (“贾人夏则资皮……”) 成 ①完成,实现。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②成功 (《赤壁之战》:“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 ③成为,搐供陛佳桩簧标伪钵镰形成 (《赤壁之战》:“如此则荆关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④已成的,老的,旧的。

(方苞《狱中杂记》:“狱中成法,质明启钥。”) ⑤讲和 (“遂使之行成于吴。”

) 游 ①在水中浮行 (《吕氏春秋·察今》:“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游哉?”) ②流动,流浪。 (本文:“国之孺子之游者……”) ③虚浮不实 (游嘴滑舌) ④游玩,游览 (《醉翁亭记》:“滁人游也。”

) ⑤游历,游学 (《后汉书·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⑥交游 (《史记·项羽本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 蕃 ①茂盛。 ②多 (周敦颐《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 ③繁殖 (本文:“将帅二三子以蕃。”) ④通“藩”。

屏障。 ⑤通“番”。

古时对外族的通称。 1、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 (退,使动用法) 2、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 (宦,使……做宦,名词的使动用法) 3、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洁、美、饱都是形容词使动用法) 4、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庙,名词作状语;礼,名词做动词) 5、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耻,动词使动用法,使……蒙受耻辱) 6、又郊败之 (郊,在郊外,名词作状语。)

4.勾践灭吴 文言字词归类

勾践灭吴 原文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归下也。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

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官其子;其达士,絜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

今寡人将助天灭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

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没,又郊败之。

夫差行成,曰:“寡人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请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勾践对曰:“昔天以越予吴,而吴不受命;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吾请达王甬、句东,吾与君为二君乎!”夫差对曰:“寡人礼先壹饭也矣。君若不忘周室而为弊邑宸宇,亦寡人之愿也。

君若曰:‘吾将残汝社稷,灭汝宗庙。’寡人请死!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

遂灭吴。 译文 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后,就向全军发布号令说:“凡是我的父辈兄弟及全国百姓,哪个能够协助我击退吴国的,我就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

大夫文种向越王进谏说:“我听说过,商人在夏天就预先积蓄皮货,冬天就预先积蓄夏布,行旱路就预先准备好船只,行水路就预先准备好车辆,以备需要时用。一个国家即使没有外患,然而有谋略的大臣及勇敢的将士不能不事先培养和选择。

就如蓑衣斗笠这种雨具,到下雨时,是一定要用上它的。现在您大王退守到会稽山之后,才来寻求有谋略的大臣,未免太晚了吧?”勾践回答说:“能听到大夫您的这番话,怎么能算晚呢?”说罢,就握着大夫文种的手,同他一起商量灭吴之事. 随后,越王就派文种到吴国去求和.越王勾践向百姓解释说:“我没有估计到自己力量的不足,去同强大的吴国结仇,以致使得我国广大百姓战死在原野上,这是我的过错,请允许我改正!”然后埋葬好战死的士兵的尸体,慰问负伤的士兵;对有丧事的人家,越王就亲自前去吊唁,有喜事的人家,又亲自前去庆贺;百姓有远出的,就亲自欢送,有还家的,就亲自迎接;凡是百姓所憎恶的事,就清除它,凡是百姓急需的事,就及时办好它。

然后越王勾践又自居于卑位,去侍奉夫差,并派了三百名士人去吴国做臣仆。勾践还亲自给吴王充当马前卒。

越国的地盘,南面到句无,北面到御儿,东面到鄞,西面到姑蔑,面积总共百里见方。越王勾践召集父老兄弟宣誓说:“我听说古代的贤明君主,四面八方的百姓来归附他就象水往低处流似的。

如今我无能,只能带领男女百姓繁殖人口。”然后就下令年轻力壮的男子不许娶老年妇女,老年男子不能娶年轻的妻子;姑娘到了十七岁还不出嫁,她的父母就要判罪,男子到了二十岁不娶妻子,他的父母也要判刑。

孕妇到了临产时,向官府报告,官府就派医生去看护。如果生男孩就赏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孩,就赏两壶酒,一头猪;一胎生了三个孩子,由官家派给乳母,一胎生了两个孩子,由官家供给口粮。

嫡子为国事死了,免去他家三年;庶子死了,免去他家三个月的徭役,并且也一定象埋葬嫡子一样哭泣着埋葬他。那些孤老、寡妇、患疾病的、。

5.勾践灭吴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公元前496年,吴王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吴王也受了重伤,临死前,嘱咐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

夫差牢记父亲的话,日夜加紧练兵,准备攻打越国。 过了两年,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准备自杀。

这时谋臣文种劝住了他,说:“吴国大臣伯喜否 贪财好色,可以派人去贿赂他。”勾践听从了文种的建议,就派他带着美女西施和珍宝贿赂伯喜否 ,伯喜否 答应带西施和文种去见吴王。

文种见了吴王,献上西施,说:“越王愿意投降,做您的臣下伺候您,请您能饶恕他。”伯喜否 也在一旁帮文种说话。

伍子胥站出来大声反对道:“人常说‘治病要除根’,勾践深谋远虑,文种、范蠡精明强干,这次放了他们,他们回去后就会想办法报仇的!”这时的夫差以为越国已经不足为患,又看上了西施的美色,就不听伍子胥的劝告,答应了越国的投降,把军队撤回了吴国。 吴国撤兵后,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吴国伺候吴王,放牛牧羊,终于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

三年后,他们被释放回国了。 勾践回国后,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

他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消磨了报仇的志气,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门外的士兵问他:“你忘了三年的耻辱了吗?”他派文种管理国家政事,范蠡管理军事,他亲自到田里与农夫一起干活,妻子也纺线织布。勾践的这些举动感动了越国上下官民,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兵精粮足,转弱为强。

再说吴王夫差自从战胜越国后,以为没有了后顾之忧,从此沉迷于西施的美色,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他又狂妄自大,不顾人民的困苦,经常出兵与其它国家打伏。

他还听信伯喜否 的坏话,杀了忠臣伍子胥。这时的吴国,貌似强大,实际上已经是走下坡路了。

公元前482年,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与晋国争夺诸侯盟主,越王钗践趁吴国精兵在外,突然袭击,一举打败吴兵,杀了太子友。夫差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带兵回国,并派人向勾践求和。

勾践估计一下子灭不了吴国,就同意了。公元前473年,勾践第二次亲自带兵攻打吴国。

这时的吴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抵挡不住越国军队,屡战屡败。最后,夫差又派人向勾践求和,范蠡坚决主张要灭掉吴国。

夫差见求和不成,才后悔没有听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就拔剑自杀了。 启示:夫差放虎归山,又沉迷于骄奢淫欲的生活,而越王勾践发奋图强,吴国的失败早已注定。

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其间的含辛茹苦,值得大家细细体味。

6.勾践灭吴 文中的实词虚词的归纳 急

我补充下虚词,实词度娘百科上有1、之代词,他,它。

例1:吾与之共越国之政。2:三江环之。

助词,的。例1:苟得闻子大夫之言2此则寡人之罪也助词,取消主谓间的独立性,不译。

例1: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2若水之不归也。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例:何后之有?2、其代词,他的,他们的。

例1:执其手而与之谋。2: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代词,他。例: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代词,自己的。 例: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

指示代词,那些。例:其必士。

副词,同“岂”,难道。例:其有敢不尽力者乎?3 、于介词:在。

例1: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2遂使之行成于吴。

“于是”属介宾短语作补语,“在这种局面”4、以连词,而,表目的,可译为“以致”、“导致”、“用来”。例1: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雠,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例2: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5、而连词,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例:执其手而与之谋。连词,表转折,可译为“却”、“但是”例: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

6、已助词,同“矣‘,了。例:虽悔之,亦无及已。

副词,已经,例:今已服矣。以上~。

勾践灭吴知识点

标签: 勾践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