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知识大全
1.求坦克相关知识
乘车战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早在夏代就有了从狩猎用的田车演变而来的马拉战车,明朝戚继光等人发明的战车更是进一步将火器搬到了运载工具上,初步实现了防护、火力、机动三位一体,是历史上最接近坦克概念的武器,可以说是坦克概念的鼻祖。
但坦克的诞生,则是近代战争的要求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为突破由堑壕、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组成的防御阵地,打破阵地战的僵局,迫切需要研制一种火力、机动、防护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式武器。
英国人E.D.斯文顿在一起意外中发现,如果在拖拉机上装上火炮或机枪,它不就无敌了吗?1915年,英国政府采纳了E.D.斯文顿的建议,利用汽车、拖拉机、枪炮制造和冶金技术,试制了坦克的样车。 1916年生产了“马克”Ⅰ型坦克,外廓呈菱形,刚性悬挂,车体两侧履带架上有突出的炮座,两条履带从顶上绕过车体,车后伸出一对转向轮。
该坦克乘员8人,有“雄性”和“雌性”两种。“雄性”装有2门57毫米火炮和4挺机枪,“雌性”仅装5挺机枪。
1916年9月15日,有60辆“马克”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战役。当时为了保密,英国将这种新式武器说成是为前线送水的“水箱”(英文“tank”)。
结果这一名称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这个单词的音译。 这种称为“马克”Ⅰ型的坦克靠履带行走,能驰骋疆场、越障跨壕、不怕枪弹、无所阻挡,很快就突破德军防线,从此开辟了陆军机械化的新时代;从那时起到现在,世界上已经制造了数十万辆坦克,成为各国陆军、海军陆战队和空降兵的主要作战武器。
坦克是具有强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坚固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它是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和装甲兵的基本装备,主要用于与敌方坦克和其它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野战工事,歼灭有生力量。
坦克的分类及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前,坦克多按战斗全重和火炮口径分为轻、中、重型。通常轻型坦克重10~20吨,火炮口径不超过85毫米,主要用于侦察、警戒,也可用于特定条件下作战。
中型坦克重20~40吨,火炮口径最大为105毫米,用于遂行装甲兵的主要作战任务。重型坦克重40~60吨,火炮口径最大为122 毫米,主要用于支援中型坦克战斗。
最重的坦克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建造的鼠式坦克。它比现代坦克重三、四倍,达188吨,车长9米,高3.66米,宽3.67米,正面装甲厚达200毫米,能爬30度斜坡,跨越4.5米壕沟,攀登0.72米的垂直障碍,并能涉2米深的水,有8名乘员。
坦克上装有150毫米火炮和两挺机枪。轻型坦克只有10-20吨,多为水陆两用坦克,装有85毫米口径的火炮,主要是用于空降或陆战队使用。
英国曾一度将坦克分为步兵坦克和巡洋坦克。坦克的“陆地巡洋舰”这个雅号也是这么来的。
步兵坦克装甲较厚,机动性能较差,用于伴随步兵作战。巡洋坦克装甲较薄,机动性能较强,用于机动作战。
60年代以后,由于二战时期的坦克逐步退役,新建坦克的现代化程度大大提高,多数国家将坦克按用途分为主战坦克和特种坦克。习惯上把在战场上执行主要作战任务的坦克统称为主战坦克(取代了传统的中型和重型坦克);装有特殊设备、担负专门任务的坦克,如侦察坦克、空降坦克、水陆坦克、喷火坦克等,统称为特种坦克,多数是轻型坦克(但大部分国家,将支援作战用的轻型坦克,仍保留轻型坦克的称呼)。
同时跟战斗机一样,根据生产年代和技术水平,坦克也被分为三代。从一次大战出现坦克到二次大战中期,主流的坦克类型被称为第一代坦克;二次大战中期到60年代的主流坦克,被称为第二代坦克;60年代-90年代研制的坦克被称为第三代坦克(主战坦克和特种坦克的划分方式也是从第三代坦克开始)。
目前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主战坦克,主要是80年代以后研制的,其代表有:苏联/俄罗斯的T-72 / T—80、美国的M1A1/ M1A2、德国的豹2、英国的挑战者2、法国的勒克莱尔、以色列的梅卡瓦4和日本的90式等。 这些坦克的战斗全重一般为40-60吨,越野速度35-55公里每小时,最大速度72公里每小时,载有2-4名乘员。
坦克的主要武器是一门105-125毫米口径火炮,直射距离一般在1800-2000米左右,射速每分钟7-10发,弹药基数为42-65发。通常采用复合装甲或贫铀装甲,部分还可以披挂外挂式反应装甲,并多数装备了导航系统、敌我识别系统、夜战系统,以及三防系统(防核/防化学/防生物)。
早期坦克结构形式多样,有固定的顶置炮塔或侧置炮座,也有旋转式炮塔或无炮塔结构,装有37~75毫米口径的短身管、低初速火炮和数挺机枪,或仅装机枪。坦克转向,有的靠离合器和制动器系统,有的靠与两条履带分别联动的辅助变速箱或电动机,有的由两套发动机变速箱组分别驱动两条履带,靠变换两履带速比转向。
坦克战斗全重7~28吨,单位功率2.6~4.8千瓦/吨,最大行程35~64千米,装甲厚度5~30毫米。 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和生产设备简陋,坦克性能较低,其火力主要用于歼灭有生力量,装甲只能防御枪弹和炮弹破片,没有无线电通信设备和光学观察瞄准仪器,行驶颠簸、速度缓慢,机械故。
2.要坦克资料与配备,越详细越全就越好
1970年底,我国第二代主力坦克122中型坦克在经历3年多的发展后,因无法突破技术瓶颈的制约宣告失败。
直至文革结束前的数年间,我国主力坦克的发展步伐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装甲部队正对其第二代主力坦克进行不断改进,并在苏联t-64和t-72坦克的刺激下,纷纷加快了第三代主力坦克的研发步伐。
此时,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的坦克工业还仅徘徊在修修补补上,逐步拉大了与世界水平的差距。 挂装附加装甲的99坦克 1977年2月,在抖落了文革重负后,看着手中已经落后于北约和苏军近15年的装甲力量,陆军首次向军委科技装备委员会呈报了新型主力坦克的战术、技术指标要求。
在上级的要求下,军工部门随即展开了新型坦克的研发工作。1978年4月,国防科工委和五机部在山西大同召开了“784”会议,讨论第二代(以后改称第三代)主力坦克的研发方案,重新提出了新型第二代主力坦克的研发目标,并对战技指标进行了论证。
会议决定,第二代坦克以德国的“豹”2坦克为起点,主要作战目标是苏军的t-72坦克。会后,五机部成立了会战指挥部,任命了总设计师和副总设计师,掀开了我国坦克工业自文革后的首次发展高潮。
经过协作攻关后,1979年3月,617厂和201所研发成功了代号1224的新型坦克论证性底盘试验样车。该车安装有120毫米火炮,液力机械式变速箱、摩擦减震器和mb8v331tc41型引擎,总装成功后立即投入试车,主要目的是为了考核从德国引进的mb8v331tc41型引擎、辅助系统以及行走装置、总体布局和整车的总体性能。
随后,617厂和201所又研发了代号1226和1226f2的两辆试验样车。这两辆试验样车的外形相同,除安装了与1224试验样车相同的120毫米滑膛炮外,无论是在坦克外形还是在车体结构上都与1224试验样车有很大不同,其战斗全重分别为45.3吨和45.8吨,车全长为9.947米(炮向前)。
两辆样车的区别是动力装置系统不同,1226试验样车安装的是636厂生产的8v165型柴油引擎,该引擎的功率为1000马力;1226f2试验样车安装的是616厂生产的12v150型引擎,其功率也为1000马力。两种试验样车的动力传动装置均为纵置式,可整体吊装,给保养车辆带来了很大便利。
另外,两种样车均采用了由617厂研发的液力机械综合变速箱,该变速箱有4个前进档和1个倒文件,操作轻便,加速性和转向性能较好。悬吊装置采用了扭杆弹簧和液气筒复合悬吊,具有很好的避震性能。
由于行走系统采用了6对小路轮和挂胶履带,与以往的坦克相比,两辆试验样车的通行能力和行走系统的寿命有明显提高。 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如何在平坦的三北地区防御和阻击北方随时会兵临城下的重装集群,对于装备窘陋的陆军而言是个大伤脑筋的问题。
借着与北约国家刚建立的准盟友关系,我国曾考虑引进德国的“豹”2坦克作为陆军装甲部队的主力装备。一时间,军方高层和工厂的技术人员成了德国克劳斯-玛菲公司的常客。
单在综合了全面的考量后,军方最终还是决定在吸收消化“豹”2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具有我国特色的主力坦克。因此,在设计1224、1226和1226f2试验样车的过程中,充分借鉴了德国“豹”2坦克的许多设计理念。
1226和1226f2试验样车采用了焊接式炮塔,弹舱设置在炮塔尾部,乘员4人,在采用了许多新技术的条件下,试验样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一次性研发成功,同阶段的部件研发工作也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使我国的坦克技术发展和技术储备有了新的实践和积累。 1981年80式坦克被指定为我国第二代主力坦克,1224、1226和1226f2试验样车实际上便成了第三代坦克的前期预研车。
80式坦克成为第二代坦克后,我国军工部门把第三代坦克的论证工作提到了首要议程。不久,由于在论证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设计理念而产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第一种设计理念主张在苏军t-72坦克的基础上研发第三代坦克,其依据是我国已完全掌握了t-72的技术性能,在此基础上研发新一代坦克对承袭了苏式风格数十年的坦克工业体系无需做大的的调整。
该方案为3人制坦克,125毫米火炮,采用自动装填机。第二种设计理念主张另起炉灶,以研发新型坦克为契机,彻底摆脱苏式体系。
其设计方案为:采用类似以色列“驰车”式坦克的设计风格,引擎前置,120毫米主炮,半自动装填机,动力系统为大功率柴油引擎或燃气轮机,打破以往传统的坦克设计理念。由于两种设计理念各不相让,分歧较为严重,导致第三代坦克项目论证工作暂时中断。
1984年7月,在统一了设计理念后,重新召开了由军方和研发部门(201所)共同参加的第三代坦克战术、技术指标补充论证会议,会议决定采用类似t-72坦克的整体设计方案,并任命祝榆生为总设计师。1986年夏,该项目由总参谋部与国防科工委联合上报国务院、中央军委;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批复“第三代坦克是装甲兵2000年的主要装备”。
在国家“七?五”计划中,第三代坦克被列为武器研发的重点项目。“八?五”项目期间被列为军队四大重点装备项目之一。
1989年春,总参装甲兵部与我国北方工业公司签订了第三代主力坦克(第一阶段)合同书、来年初,。
3.世界十大坦克
我的意见与一楼稍有不同,1.M1A2,2.豹2A6,3.勒克莱尔,4.挑战者2,5.T-80U,6.T90,7.韩国88,8.T72改,9.梅卡瓦-4,10.日本90由于是武器,当然是要以实战为第一检验标准,所以,我认为M1A2会更好一点;挑-2在勒克莱尔的后面,还是因为其线膛炮的原因;我感觉韩国的88式还是很好的,应该还是要比老式基础的T72好;梅卡瓦地域特色太强,所以排到了后面;小日本的90看上去强大由于其配件来自于多个国家,整体性和可靠性其实不敢恭维,其本国坦克研制的技术基础也很薄弱,应排在最后。
4.求坦克相关知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为突破由堑壕、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组成的防御阵地,打破阵地战的僵局,迫切需要研制一种火力、机动、防护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式武器。
英国人E.D.斯文顿在一起意外中发现,如果在拖拉机上装上火炮或机枪,它不就无敌了吗?1915年,英国政府采纳了E.D.斯文顿的建议,利用汽车、拖拉机、枪炮制造和冶金技术,试制了坦克的样车。 1916年生产了“马克”Ⅰ型坦克,外廓呈菱形,刚性悬挂,车体两侧履带架上有突出的炮座,两条履带从顶上绕过车体,车后伸出一对转向轮。
该坦克乘员8人,有“雄性”和“雌性”两种。“雄性”装有2门57毫米火炮和4挺机枪,“雌性”仅装5挺机枪。
1916年9月15日,有60辆“马克”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战役。为了纪念发明家Tank取名坦克。
结果这一名称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这个单词的音译。在1918年,法国也研制出了雷诺坦克,亦在一战中立下战功。
这种称为“马克”Ⅰ型的坦克靠履带行走,能驰骋疆场、越障跨壕、不怕枪弹、无所阻挡,很快就突破德军防线,从此开辟了陆军机械化的新时代;从那时起到现在,世界上已经制造了数十万辆坦克,成为各国陆军、海军陆战队和空降兵的主要作战武器。 坦克是具有强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坚固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
它是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和装甲兵的基本装备,主要用于与敌方坦克和其它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野战工事,歼灭有生力量。经典的战法有2战德国的闪击战,还有图哈切夫斯基的大纵深战役理论(现在的是怎么样的就不知道了毕竟咱不是职业军人)。
经典战役:坦克的第一次登场也就是索姆河战役、接下来就是二战的波兰战役和法兰西之战,最大的坦克会战是德国和苏联在苏联的库尔斯克进行的库尔斯克会战参战装甲部队坦克超过5000辆,这真是坦克拼刺刀啊。坦克在现代战争的地位就是四个字————陆战之王。
某种意义上坦克和古代的重装骑兵干的活是一样的:在敌人的防线上凿个口子并对敌人的有生力量进行打击,同时打击敌人的士气,然后再次现下一条防线的敌人突击,留在的口子轻步兵和骑马步兵会加以巩固(现在这个活是机械化步兵干的其实是一个意思)。
5.世界上十大坦克有哪些
NO.1 德国 “豹”IIA6. 强劲的动力,严密的防护,凶悍的火力,精良的火控,无可争议的陆地之王,德国人在战车上的天赋连美国人也不能不服气。
图片来源:/uploadfile/200607/755/lgkWmq.jpg 查看原图 来源:/uploadfile/200607/755/lgkWmq.jpg NO.2 美国M1A2SEP坦克 M1A2SEP坦克是美军现役最先进的数字化坦克,美国人也自认为“天下第一”。该坦克主要先进在SEP上。
SEP是系统组件的英文缩写,涉及观瞄、火控、武器、动力、通信、防护和车辆管理等多个方面。如车长独立瞄准镜组件具有“猎/歼”能力,通过这种瞄准镜,即使炮长正在对敌坦克目标进行攻击,车长也能搜索和瞄准新的目标。
优点:在近年来的实战中表现可以用无敌来形容,各方面的综合性能相当强劲 缺点:相当于坦克中的劳斯莱斯,个人感觉太娇贵,后勤及维护费用惊人,穷人即使买得起也用不起。 图片来源:/uploadfile/200607/362/QIkSSb.jpg 查看原图 来源:/uploadfile/200607/362/QIkSSb.jpg NO.3 后起之秀 中国99坦克 (有待论证) 中国在坦克方面取得的成就远远超乎大多数国人想象。
这不奇怪,多年来 面对北方强国那强大的铁甲洪流,中国对坦克极其重视不足为奇。 中国在火炮方面颇有心得,威力之大在世界上鼎鼎有名,中国坦克可以轻松击穿美军坦克前装甲。
98坦克在寒带测试。其上面的激光压制系统,还有传说中的炮射导弹震惊了西方。
图片来源:/uploadfile/200607/362/lZWWt.jpg 查看原图 来源:/uploadfile/200607/362/lZWWt.jpg NO.4 以色列 “梅卡瓦”IV 以色列人对坦克的熟练运用所取得的成就举世尽知。强敌环视,他们对坦克的重视程度可能是全世界最高的。
可惜这么好的坦克却遇不见值得一提的对手。 优点:防护性能好、恶劣条件下生存性能好、模块化及附加装甲、还可作运兵车使用。
弱点:火力不强(射程、穿甲力不如人意,对抗阿拉伯部队还行),速度和最高速度不高,机动性较弱。 图片来源:/uploadfile/200607/362/CMWKV.jpg 查看原图 来源:/uploadfile/200607/362/CMWKV.jpg NO.5 法兰西骑兵 “勒克莱尔”坦克 样子小巧,价格和法国其他武器一样惊人的昂贵。
中规中矩,各方面性能都不错,但也无甚过人之处。 优点:电子系统非常优秀,乘员比普通坦克少一人,结构紧凑。
装有三防装置、达拉斯激光报警装置以及屏蔽和对抗装置,火炮火力较强,机动性能强。 缺点:本国技术程度低,造价偏高,可升级程度低. 图片来源:/uploadfile/200607/362/oCWFV.jpg 查看原图 来源:/uploadfile/200607/362/oCWFV.jpg NO.6 英国 “挑战者”型主战坦克 非常漂亮非常可惜的坦克。
看得出它的装甲真是太厚了,防护性能公认世界第一。英国人是复合装甲的鼻祖。
可惜的是他的火力太糟糕了。英国人固执地坚持线膛炮,不仅容易磨损,不仅威力受限制,而且精度也由于火控系统欠佳而不能发挥优势。
但是改动炮管意味着全部后勤炮弹库存更新,还要给出口国更换,代价是英国人不堪忍受的。其实最让英国人难以启齿的是,目前他国内没有公司能生产一流的滑膛炮,他绝对没脸买德国人的。
图片来源:/uploadfile/200607/362/IuhQT.jpg 查看原图 来源:/uploadfile/200607/362/IuhQT.jpg NO.7 俄罗斯 T90S 可以说全世界只有德国人可以在坦克方面和俄罗斯人一较高下。可惜这个前超级大国已经没落,T90后他们再也没有钱更新。
设计观念问题,俄罗斯坦克与制作精美的西方坦克,甚至和中国坦克相比,外观粗糙,简陋,寒酸。 但是火力凶悍!俄罗斯人是典型的注重进攻不重防守。
机动性极佳,而且如同俄罗斯其他武器一样,异常可怕,维修简单实用。实际上,中国99坦克的底盘就是在俄罗斯T72坦克基础上改的。
可见中国人对俄罗斯坦克评价之高。 防护也非常出色!这是爆破防护装甲和世界首创的主动防御系统,中国师从俄罗斯人,于此受益颇多。
最重要的是:俄罗斯人奉行“简单就是美”的原则,坦克简单,廉价,消耗资源和人工极少,战时可疯狂生产,对所有的敌人都是不愿提起的梦魇 图片来源:/uploadfile/200607/538/FMkZsF.jpg 查看原图 来源:/uploadfile/200607/538/FMkZsF.jpg NO.8 日本90坦克 没落贵族!一度排名世界第一,得益于他曾经非常先进的火控系统,可惜现在连中国人都追了上来,日本却原地不动,没有任何进步。而他固有的缺陷却日益明显和致命。
很简单,日本没有军工基础,研发力量非常薄弱,远不如大多数国人想象的强大。 机动性还是非常不错的,这方面比中国强。
因为发动机方面倭寇还是很先进的.看上去很壮观?不怕,全日本的90差不多都在这里了。90坦克价格是美国的2倍,中国的4倍(出口价,自己买要便宜得多),日本自己也买不起 ,一年。
6.中国一共生产过几种坦克
中国坦克大全 一 开国元勋LS—2型重型坦克(退役) 二 59式 59式坦克是我国生产的第一种国产坦克,50年代末开始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是解放军装甲兵部队的主要装备,还出口到10多个国家。
59式中型坦克的火控系统较简单,包括有:高低向火炮稳定器、炮塔电传动装置及各种观察、瞄准仪器等。 1 第一代59式坦克 59式 2 59-II式主战坦克 技术参数 战斗全重:36.5~37吨。
乘员:4人。 最大速度:48~50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600~620公里。 外形尺寸:9.22米(炮向前车长),3.32米(车宽),2.4米(车高)。
主要武器:105毫米线膛炮,弹药基数37发炮弹。 辅助武器:7.62毫米并列机枪,7.62毫米航向机枪,备弹3000发。
12.7毫米高射机枪,备弹500发。 装甲防护:炮塔钢铸造装甲、车体钢装甲板,车首可挂装国产复合装甲。
火控系统:光学瞄准仪、双向自动装表简易火控系统和激光测距机。 3 59D型坦克 59D1式坦克炮塔前部挂装了FY-1型爆炸式反应装甲 59D型坦克于1990年代末期首次公开亮相 59D坦克 集结中的解放军59D主战坦克集群 4 “美洲虎”坦克 中美联合研制的“美洲虎”坦克,由59坦克改进而成。
技术参数 战斗全重:40吨。 乘员:4人。
最大速度:55公里/小时。 外形尺寸:9.6米(炮向前车长),2.7米(车宽),2.63米(车高)。
主要武器:105毫米线膛炮,弹药基数34发炮弹。 辅助武器:7.62毫米并列机枪,备弹3500发。
12.7毫米高射机枪,备弹600发。 装甲防护:炮塔焊接结构,炮塔和车体采用间隙/复合装甲。
发 动 机:1台8V-92TA型8缸柴油发动机,额定功率为560千瓦。 “美洲虎”坦克 三 62式轻型坦克 62式轻型坦克 克于1958年研制,1962年设计定型,1963年投产并装备使用,是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代轻型坦克。
它主要用于南方丘陵山地的装甲师团,遂行侦察、迂回、同敌方轻型装甲车辆作战等主要主要任务, 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一定的火力和防护能力。该坦克的改进型为62-1式轻型坦克, 变型车有79式轻型坦克抢救车和82式军用快速推土机,均已生产和装备使用 技术参数 战斗全重:21吨。
乘员:4人。 最大速度:60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480~510公里。 外形尺寸:8.016米(炮向前车长),2.85米(车宽),2.25米(车高)。
主要武器:85毫米线膛炮,弹药基数47发炮弹。 辅助武器:7.62毫米并列机枪,7.62毫米航向机枪,备弹2000发。
12.7毫米高射机枪,备弹500发。 装甲防护:炮塔钢铸造装甲、车体钢装甲板。
发 动 机:1台柴油机,功率为420马力。 火控系统:光学瞄准仪。
62式轻型坦克 62式轻型坦克 四 63A水陆两栖坦克 63水陆两栖坦克是在原63式水陆两栖坦克的基础上改装的。乘员四人。
105MM线膛炮、12.7MM高机一挺、7.62MM并机一挺,自带烟雾弹发射器、480匹马力,在海面可抗三能风六级浪。 63A水陆两栖坦克 中国两牺坦克 五 96式坦克 96式主战坦克 技术参数: 乘 员:3人 战斗全重:48吨 车 长:7米 车 宽:3.4米 车 高:2米 火炮口径:125毫米 并列机枪:7.62毫米 高射机枪:12.7毫米 弹药基数:炮弹:40发 7.62毫米弹:3000发 12.7毫米弹:500发。
1 中国ZTZ-96式坦克 2 69-Ⅱ式主战坦克 坦克改进项目有安装了100mm线膛炮,配备有钨头穿甲弹、破甲弹、榴弹,所用炮弹与苏联T-55坦克炮弹通用;安装了自动装表简易火控系统;行星侧减速器;液压助力的主离合器操纵和转向操纵装置;自动灭火系统;集体和个体相结合的三防装置;热烟幕施放装置;889型电台;橡胶侧屏蔽裙板;机油失压报警装置、摩托小时计、快速开启的安全门等。 技术参数 战斗全重:36.7吨。
乘员:4人。 最大速度:50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420~440公里。 外形尺寸:8.657米(炮向前车长),3.307米(车宽),2.457米(车高)。
主要武器:100毫米线膛炮,弹药基数44发炮弹。 辅助武器:7.62毫米并列机枪,备弹3000发。
12.7毫米高射机枪,备弹500发。 装甲防护:炮塔钢铸造装甲、车体钢装甲板。
发 动 机:1台12V水冷柴油机,功率为426kW。 火控系统:光学瞄准仪、自动装表简易火控系统和激光测距机。
其 它:三防装置。 69-IIG坦克 69-IIG坦克 3 79式主战坦克(69-Ⅲ) 技术参数 战斗全重:37吨。
乘员:4人。 最大速度:50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430公里。 外形尺寸:9.22米(炮向前车长),3.27米(车宽),2.40米(车高)。
主要武器:105毫米线膛炮,弹药基数44发炮弹。 辅助武器:7.62毫米并列机枪,备弹2250发。
12.7毫米高射机枪,备弹500发。 装甲防护:炮塔钢铸造装甲、车体钢装甲板。
发 动 机:1台12150L-7BW柴油机,功率为580马力。 火控系统:光学瞄准仪、潜望式微扰动简易火控系统、激光测距机。
其 它:三防装置。 79式主战坦克(69-Ⅲ) 六 79式坦克 该坦克战斗全重36.8吨,长6米,宽3.3米,高2.5米,最大公路行驶速度50千米/小时,最大公路行程430千米,越壕宽2.7米,过垂直墙高0.8米。
乘员为4人:车长、炮长、驾驶员和装填手。其总体布置与59式、69式、69Ⅱ式坦克基本相同,内部布置从前至后为驾驶室、战斗室、动力室。
79式坦克 七 80年式主战。
7.二战所有的坦克资料
│首页┊站内查询┊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站长┊旧版入口┊English│ 中国陆军装备│中国海军装备│中国空军装备│中国导弹装备│台湾海峡局势│世界军事装备│中外战争历史│军事图书博览 中国海军170神盾舰的缺陷 中国J8战机:我们的自豪 中国航天人布下的“人造星空” 中国飞行员体验幻影战机空战 陆战队重装化中国海军蓝水战略 21世纪中国海军新驱武器装备篇 中国海军军舰空缺舷号揭秘 中国远征军卡车撞翻日本坦克 印度军用卫星发展趋势 2014年美航母数量将减少为10艘 韩国计划投资19亿美元预警飞机 俄小尺寸卫星发射平台兵工厂造 俄反坦克导弹能打100公里 美国空军瞄准太空反通信系统 语音识别软件提高美预警机能力 俄将研制10-15倍音速飞行器 二战坦克——柯林斯百科图鉴 【内容提要】 本书利用世界军事信息权威机构简氏信息集团提供的权威资料,全面介绍了二战中各国生产使用的坦克、反坦克自行火炮及迫击炮的研发历程、技术性能及使用情况,并且特别介绍了二战期间坦克及装甲战术的发展情况,知识性和可读性俱佳。
【目录】 前言:1939-1945年间的坦克发展 “警戒者”中型坦克 “公羊”中型坦克 IT-35轻型坦克 IT-38轻型坦克 FT-17轻型坦克 “查”B1再设计型坦克 H39轻型坦克 R35轻型坦克 “SOMUA” S 35中型坦克 “洛林”小型坦克 “装甲”I轻型坦克 “装甲”II轻型坦克 “大山猫”轻型坦克 “黄蜂”自行火炮 “装甲”III中型坦克 “斯突格”III型台击炮 “装甲”IV中型坦克 “坦克猎取者”IV反坦克自行火炮 “布鲁姆巴”强击炮 “野蜂”自行火炮 “家具搬运车”高射炮 “豹式猎取者”反坦克自行火炮 “虎”式重型坦克 “狂虎”式坦克 “象”式反坦克自行火炮 “虎”戒重型坦克II “虎式猎取者”反坦克自行火炮 “鼠”式超重型坦克 “诱惑者”反坦克自行火炮 “图兰”轻型坦克 CV33 小型坦克 “卡洛”装甲车MII/39 94型 97型轻型坦克 97型轻型坦克 97型轻型坦克 97型轻型坦克 TK小型坦克系列 7TP 小型坦克系列 T-38 两栖轻型坦克 T-40 两栖轻型坦克 T-60 轻型坦克 T-70 轻型坦克 SU-76M 轻型自行火炮 Y-26 轻型步兵坦克 BT-5 快速坦克 T-34/76 中型坦克 T-34/58 中型坦克 SU-85 自行火炮 SU-100 自行火炮 T-35 重型坦克 KV-1 重型坦克 KV-2 重型坦克 IS-1 重型坦克 IS-2 重型坦克 SU-122自行火炮 ISU-152 自行火炮 VIB 型轻型坦克 “坦特拉克” “巡逻者”I型 “巡逻者”IIA型 “巡逻者”III型和IV型 “盟约者” “十字军” “骑士” “人头马” “克伦威尔” “挑战者” “慧星” “马提尔达”I “马提尔达” “情人节” “主教”自行火炮 “牧师”自行火炮 “丘吉尔”——早期型 “丘吉尔”——后期型 “鳄鱼” 复式驱动系统 万能运载车 M3 中型坦克 M12 机动炮架 M4 中型坦克 M4 中型坦克——后期产品 M36 机动炮架 M18 机动炮架——“女巫” M7 自行榴弹炮 M8 自行榴弹炮 M2 轻型坦克 M3 轻型坦克 M5 轻型坦克 M22 轻型坦克 M24“查菲”轻型坦克 M24 重型坦克 M6“珀欣”理型坦克 装甲履带登陆车 二次世界大战的坦克战术1939-1945 去 │首页┊站内查询┊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站长┊旧版入口┊English│ 中国陆军装备│中国海军装备│中国空军装备│中国导弹装备│台湾海峡局势│世界军事装备│中外战争历史│军事图书博览 中国海军170神盾舰的缺陷 中国J8战机:我们的自豪 中国航天人布下的“人造星空” 中国飞行员体验幻影战机空战 陆战队重装化中国海军蓝水战略 21世纪中国海军新驱武器装备篇 中国海军军舰空缺舷号揭秘 中国远征军卡车撞翻日本坦克 印度军用卫星发展趋势 2014年美航母数量将减少为10艘 韩国计划投资19亿美元预警飞机 俄小尺寸卫星发射平台兵工厂造 俄反坦克导弹能打100公里 美国空军瞄准太空反通信系统 语音识别软件提高美预警机能力 俄将研制10-15倍音速飞行器 二战坦克——柯林斯百科图鉴 【内容提要】 本书利用世界军事信息权威机构简氏信息集团提供的权威资料,全面介绍了二战中各国生产使用的坦克、反坦克自行火炮及迫击炮的研发历程、技术性能及使用情况,并且特别介绍了二战期间坦克及装甲战术的发展情况,知识性和可读性俱佳。 【目录】 前言:1939-1945年间的坦克发展 “警戒者”中型坦克 “公羊”中型坦克 IT-35轻型坦克 IT-38轻型坦克 FT-17轻型坦克 “查”B1再设计型坦克 H39轻型坦克 R35轻型坦克 “SOMUA” S 35中型坦克 “洛林”小型坦克 “装甲”I轻型坦克 “装甲”II轻型坦克 “大山猫”轻型坦克 “黄蜂”自行火炮 “装甲”III中型坦克 “斯突格”III型台击炮 “装甲”IV中型坦克 “坦克猎取者”IV反坦克自行火炮 “布鲁姆巴”强击炮 “野蜂”自行火炮 “家具搬运车”高射炮 “豹式猎取者”反坦克自行火炮 “虎”式重型坦克 “狂虎”式坦克 “象”式反坦克自行火炮 “虎”戒重型坦克II “虎式猎取者”反坦克自行火炮 “鼠”式超重型坦克 “诱惑者”反坦克自行火炮 “图兰”轻型坦克 CV33 小型坦克 “卡洛”装甲车MII/39 94型 97型轻型坦克 97型轻型坦克 97型轻型坦克 97型轻型坦克 TK小型坦克系列 7TP 小型坦克系列 T-38 两栖轻型坦克 T-40 两栖轻。
8.坦克的结构及原理
坦克之所以能爬陡坡,越宽壕,涉深水,克垂壁,穿沼泽,过田野,驰骋战场无所阻挡,是因为它有两条特殊的履带,人们常称之为坦克的“无限轨道”或坦克“自带的路”。 然而,人们最初研制的坦克,是沿用了农用履带式拖拉机的履带。1915年,英国研制的“小游民”坦克沿用了美国 “布劳克”拖拉机的履带。1916年,法国研制的“施纳德”和“圣沙蒙”坦克沿用了美国“霍尔特”拖拉机的履带。履带进入坦克史至今已近90个春秋,今天的履带,无论其结构形式还是材料、加工等都在不断地丰富坦克宝库,履带已经发展成为可以经历战争考验的坦克“无限轨道”。
履带是由主动轮驱动、围绕着主动轮、负重轮、诱导轮和托带轮的柔性链环。履带由履带板和履带销等组成。履带销将各履带板连接起来构成履带链环。履带板的两端有孔,与主动轮啮合,中部有诱导齿,用来规正履带,并防止坦克转向或侧倾行驶时履带脱落,在与地面接触的一面有加强防滑筋(简称花纹),以提高履带板的坚固性和履带与地面的附着力。 主动轮是个主动件,它由轮毂、齿圈、带齿垫圈、锥齿杯、固定螺帽和止动螺栓组成。它通过齿轮和履带啮合,将侧减速器传来的动力传给履带而使坦克运动。 诱导轮是个从动轮,用来诱导和支撑履带,并与履带调整器一起调整履带的松紧程度。它由轮毂、轮盘、滚珠轴承、轮轴盖、固定螺帽、双排滚珠轴承、支撑杯和回绕挡油盖等组成。托带轮主要用来托着上支履带,没有这种托带轮,履带就会发生撞击。托带轮轴的一端,牢固地固定在车体上。由于托带轮直径比负重轮小,其轴承的转速却高得多,然而它只支撑上支履带,即履带重量的1/3,以减少履带的振荡。 履带调整器用来调整履带的松紧度。它由支架、曲臂、轴套、蜗轮、蜗杆、螺杆、摩檫片和衬套等组成。履带的张紧程度对坦克行驶和履带寿命有较大影响。履带过紧或过松都不好。不同的使用环境要求履带有着不同的松紧度。如在坚硬路面上行驶,应将履带张得紧些;在沙漠地区行驶则应将履带张得松些。另外,随着履带销和销耳孔磨损的增加,履带也会变松。为了保持履带的适当张紧度,需要用履带调整器来调节履带的松紧。这是借助履带调整器改变诱导轮相对于主动轮的距离来改变履带的张紧度。履带调整器使诱导轮向后摆动到某一位置,诱导轮就远离主动轮,于是履带被张紧;履带调整器使诱导轮向前摆动到某一位置,履带就变得松些。 负重轮用来承受坦克的重量和规正履带。它由轮毂、轮盘、胶带、滚珠轴承、轮轴盖、固定螺母、回绕挡油盖等组成。
负重轮数量多,可使每个轮子所承担的重量小,对地面的压力分布均匀,有利于提高坦克的通行性能。 当发动机的动力传到主动轮上时,主动轮按顺时针方向拨动履带,于是接地履带和地面之间生产了相互作用力。根据力的作用与反作用原理,履带沿水平方向给地面一个作用力,而地面给履带一个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使坦克运动,称为坦克的牵引力。 由此看来,坦克能否运动,主要受到两个条件的限制;一是动力条件,二是地面条件。动力条件就是指发动机提供给坦克通过地面所必须的力量,没有这个力量,主动轮就转不动。地面条件则是指主动轮传给履带的力,必须由地面提供一个反作用力(即使坦克运动的牵引力)才能实现。当牵引力和行驶阻力相等时,坦克就作等速运动;当牵引力大于行驶阻力时,坦克就加速行驶;当牵引力小于行驶阻力时,坦克则减速行驶。 发动机的动力不断地由主动轮传出来,主动轮就不断地拨动履带卷绕运动。于是坦克在推进过程中,一方面从诱导轮卷下去的履带被铺在地上,并压在前进滚动的负重轮下面;另一方面则把最后一个负重轮滚过的履带由主动轮卷上来,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了一条坦克自行铺设的轨道,而且是一条坦克跑到哪里就铺到那里的“无限轨道”。坦克在前进或后退时,两条履带就不断地向前或朝后运动,像是坦克“自带的路”,不断地为坦克铺好路。
9.坦克的各部分作用
1、火炮都带有一定角度的俯仰角。
2、烟幕弹发射器。烟幕弹发射器的位置是固定的,具体由车长或炮手在炮塔内电动操作,发射烟幕弹来遮蔽坦克。
3、前视红外系统(此设计为车长和炮长带来了全天候目标获得和交战能力的重大提高。这个系统在目标捕获能力上提高了70%,缩短了开火时间,并且提高了精确度)。
4、坦克涉水用的排气筒。5、工具箱。
6、备用履带橡胶垫块。(图片不是很清楚。
但是美军坦克的备用履带都是安装在这个位置)7、坦克炮塔上的杂物架(铁栏的作用是可以加挂反应装甲或者识别板、伪装网之类的)。8、敌我识别板。
9、那块防护板叫做侧裙板,是可拆卸的。也可加挂被动爆破反应装甲。
10、横风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