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瓜的历史小知识

bdqnwqk2年前问题16

1.关于西瓜的历史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产地,但关于西瓜的由来,说法不一。

有介绍说西瓜在神农尝百草时发现,原名叫稀瓜,是水多肉稀的瓜之意,但后来传着传着就变成了西瓜。 另一种说法是并非源于中国,于西域传来,故名西瓜。

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种植西瓜,后来逐渐北移,最初由地中海沿岸传至北欧,而后南下进入中东、印度等地,四五世纪时,由西域传入我国,所以称之为“西瓜”。 据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

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按胡娇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南北皆有。”

这说明西瓜在我国的栽培已有悠久的历史。 埃及栽培西瓜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

过去,有人引宋代欧阳修《新五代史·四夷附录》说:五代同州合阳县令胡峤入契丹“始食西瓜”,“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周广顺三年(953)……峤归”。于是,西瓜从五代时由西域传入中国的说法,似乎成了定论。

近年报刊上谈论西瓜的文章多持此说。1981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课外读物《衣食住行史话》中就有“西瓜始于五代”一节。

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确切。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西瓜又名寒瓜。

“陶弘景(南北朝时人)注瓜蒂言永嘉(晋怀帝年号)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音,即此也。盖五代之先瓜种已入浙东,但无西瓜之名,未遍中国尔。”

《南史·滕昙恭传》说,昙恭“年五岁,母杨氏患热,思食寒瓜,土俗所不产。昙恭历访不能得,衔悲哀切。

俄遇一桑门问其故,昙恭具以告。桑门曰:‘我有两瓜,分一相遗。

’还以与母,举室惊异,寻访桑门,莫知所在”。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卷十九记载隐侯(沈约)的《行园》诗云:“寒瓜方卧垅,秋蒲正满陂。

紫茄纷烂熳,绿芋都参差。”从诗中谈到寒瓜卧垅的时节看,正跟西瓜相符。

另外,旧北京曾称先上市的西瓜为“水瓜”,后上市的为“寒瓜”;今访老农,也说晚西瓜确有“寒瓜”一称。看来,上述文献资料可以和李时珍的说法相印证。

然而,李时珍的说法几百年来似乎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1976年,广西贵县西汉墓椁室淤泥中曾发现西瓜籽;1980年,江苏省扬州西郊邗江县汉墓随葬漆笥中出有西瓜籽,墓主卒于汉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

这就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李时珍记载的可靠性。 西瓜,顾名思义,是西域传来的瓜。

五代以前,既然它已经传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却又不叫西瓜,而因其性寒解热,称寒瓜。因此,西瓜是从西域传入中国的说法似有疑问。

那么,它是从什么路线传入中国的呢? 推测它是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汉武帝曾派“译长”,募商民,携丝绸,乘海船去西方国家“市明珠、璧流离、奇石、异物。

海船从雷州半岛启航,沿北部湾西岸和越南沿海航行,绕过越南南端金瓯角,再沿暹罗湾,顺马来半岛海岸南下,到达新加坡,又西折,穿越马六甲海峡,沿孟加拉湾到达已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汉书·地理志》);这条海道,就是所谓的“海上丝绸之路”。 “已程不国”是今天的什么地方呢,多数学者认为是斯里兰卡,也有人说是非洲东部的阿比西尼亚。

无论哪种说法对,都说明汉武帝时代中国和非洲交通的海路已经打开了。因为在汉代,阿拉伯人已经掌握了印度洋上信风的秘密,能够东西穿航印度洋。

这样,斯里兰卡和南洋群岛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和非洲交通的中转站。非洲的西瓜可以经过斯里兰卡或南洋群岛再传入中国。

广西和江苏汉墓出土的西瓜籽,就是海上丝绸之路沟通中非文化交流的佐证。 另外,据1959年2月24日《光明日报》报道:在浙江杭州水田畈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曾发现过西瓜籽。

如果这个考古收获确实可靠的话,我国有西瓜的历史至少在四千年以上,而且西瓜原产非洲的说法,又另当别论。 西瓜为葫芦科Cucurbitaceae植物西瓜Citrullus Lanatus Matsum. et NAKAI的果实。

陶弘景注本草时在瓜蒂一项,曾提到「永嘉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者。李时珍认为这就是西瓜,又说在五代之前,瓜种已入浙东,但无西瓜之名,因其未遍及中国的缘故。

按《胡峤陷虏记》记载:峤征回纥,得此种归,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则南北皆有。因性寒而名寒瓜,因自西来而呼西瓜。

西瓜之名出自元、明间的《日用本草》、《食疗本草》等古籍,而西瓜在五代引种中国,当初称为寒瓜,是否又名水瓜、夏瓜、青登瓜,则有待考证。西瓜品种很多,不只现代,古代其皮色即分青、绿,其瓤则有红、白品种,其种子有黄、红、黑、白色等品系,现在西瓜品类更无可计数了。

西瓜果皮、果肉、种子都可食用、药用。 籽壳及西瓜皮制成“西瓜霜”专供药用,可治口疮、口疳,牙疳,喉蛾(急性咽喉炎),及一切喉症。

西瓜果肉(瓤)有清热解暑、解烦渴、利小便、解酒毒等功效,用来治一切热症、暑热烦渴、小便不利、咽喉疼痛、口腔发炎、酒醉。 西瓜皮用来治肾炎水肿、肝病黄疸、糖尿病。

西瓜子有清肺润肺功效,和中止渴、助消化,可治吐血、久嗽。籽壳用治肠风下血、血痢。

《本经逢源》记载:西瓜能引心包之热,。

2.西瓜的知识

西瓜(学名:Citrullus lanatus,英文:Watermelon),属葫芦科,原产于非洲。西瓜是一种双子叶开花植物,形状像藤蔓,叶子呈羽毛状。它所结出的果实是假果,且属于植物学家称为假浆果的一类。果实外皮光滑,呈绿色或黄色有花纹,果瓤多汁为红色或黄色(罕见白色)。

形态特征 西瓜

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果瓤脆嫩,味甜多汁,含有丰富的矿物盐和多种维生素,是夏季主要的消暑果品。西瓜清热解暑,对治疗肾炎、糖尿病及膀胱炎等疾病有辅助疗效。果皮可腌渍、制蜜饯、果酱和饲料。种子含油量达50%,可榨油、炒食或作糕点配料。 特性:西瓜主根系,主根深度在1米以上,根群主要分布在20厘米--30厘米的根层内,根纤细易断,再生力弱,不耐移植。幼苗茎直立,4~5节后间伸长,5~6叶后匍匐生长,分枝性强,可形成3~4级侧枝。叶互生,有深裂、浅裂和全缘。雌雄异花同株,主茎第3~5节现雄花,5~7节有雌花,开花盛期可出现少数两性花。花冠黄色。子房下位,侧膜胎座。雌雄花均具蜜腺,虫媒花,花清晨开放下午闭合。果实有圆球、卵形、椭圆球、圆筒形等。果面平滑或具棱沟,表皮绿白、绿、深绿、墨绿、黑色,间有细网纹或条带。果肉有乳白、淡黄、深黄、淡红、大红等色。肉质分紧肉和沙瓤。种子扁平、卵圆或长卵圆形,平滑或具裂纹。种皮白、浅褐、褐、黑或棕色,单色或杂色。种子千粒重大籽类型100克~150克、中籽类型40克~60克、小籽类型20克~25克。子瓜类型145克~200克。

西瓜

用途 西瓜果实为夏季主要水果。成熟果实除含有大量水分外,瓤肉含糖量一般为5~12%,包括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甜度随成熟后期蔗糖的增加而增加。不含淀粉,采后贮藏期间甜度会因双糖水解为单糖而降低。瓜子可作茶食,瓜皮可加工制成西瓜酱。在中医学上以瓜汁和瓜皮入药,功能清暑解热。 堪称瓜中之王,因在汉代时从西域引入,故称西瓜。西瓜亦属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非洲,目前除少数边远寒冷地区外,国内各地均有种植,果味甘甜而性寒。 西瓜是夏天的典型水果,也是夏季的主要水果,在炽热的夏日或气温闷热的热带夜晚,只要有冷冻的西瓜,便具有消除暑热的效果。 品种:西瓜以用不同,可分为三类:普通西瓜、瓜子瓜、小西瓜。 西瓜——又叫水瓜,寒瓜,夏瓜,因在汉代从西域引入,故称"西瓜"西瓜味道甘甜多汁,清爽解渴,是盛夏的佳果,既能祛暑热烦渴,又有很好的利尿作用,因此有"天然的白虎汤"之称.西瓜除不含脂肪和胆固醇外,几乎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是一种富有营养,纯净,食用安全的食品.

3.有关西瓜的资料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产地,但关于西瓜的由来,说法不一。

有介绍说西瓜在神农尝百草时发现,原名叫稀瓜,意思是水多肉稀的瓜,但后来传着传着就变成了西瓜。 另一种说法是并非源于中国,于西域传来,故名西瓜。

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种植西瓜,后来逐渐北移,最初由地中海沿岸传至北欧,而后南下进入中东、印度等地,四五世纪时,由西域传入中国,所以称之为“西瓜”。 据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

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按胡娇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南北皆有。”

这说明西瓜在中国的栽培已有悠久的历史。 埃及栽培西瓜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

过去,有人引宋代欧阳修《新五代史·四夷附录》说:五代同州合阳县令胡峤入契丹“始食西瓜”,“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周广顺三年(953)……峤归”。于是,西瓜从五代时由西域传入中国的说法,似乎成了定论。

近年报刊上谈论西瓜的文章多持此说。1981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课外读物《衣食住行史话》中就有“西瓜始于五代”一节。

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确切。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西瓜又名寒瓜。

“陶弘景(南北朝时人)注瓜蒂言永嘉(晋怀帝年号)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音,即此也。盖五代之先瓜种已入浙东,但无西瓜之名,未遍中国尔。”

《南史·滕昙恭传》说,昙恭“年五岁,母杨氏患热,思食寒瓜,土俗所不产。昙恭历访不能得,衔悲哀切。

俄遇一桑门问其故,昙恭具以告。桑门曰:‘我有两瓜,分一相遗。

’还以与母,举室惊异,寻访桑门,莫知所在”。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卷十九记载隐侯(沈约)的《行园》诗云:“寒瓜方卧垅,秋蒲正满陂。

紫茄纷烂熳,绿芋都参差。”从诗中谈到寒瓜卧垅的时节看,正跟西瓜相符。

另外,旧北京曾称先上市的西瓜为“水瓜”,后上市的为“寒瓜”;今访老农,也说晚西瓜确有“寒瓜”一称。看来,上述文献资料可以和李时珍的说法相印证。

然而,李时珍的说法几百年来似乎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1976年,广西贵县西汉墓椁室淤泥中曾发现西瓜籽;1980年,江苏省扬州西郊邗江县汉墓随葬漆笥中出有西瓜籽,墓主卒于汉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

这就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李时珍记载的可靠性。 西瓜,顾名思义,是西域传来的瓜。

五代以前,既然它已经传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却又不叫西瓜,而因其性寒解热,称寒瓜。因此,西瓜是从西域传入中国的说法似有疑问。

那么,它是从什么路线传入中国的呢? 推测它是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汉武帝曾派“译长”,募商民,携丝绸,乘海船去西方国家“市明珠、璧流离、奇石、异物。

海船从雷州半岛启航,沿北部湾西岸和越南沿海航行,绕过越南南端金瓯角,再沿暹罗湾,顺马来半岛海岸南下,到达新加坡,又西折,穿越马 西瓜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产地,但关于西瓜的由来,说法不一。 有介绍说西瓜在神农尝百草时发现,原名叫稀瓜,意思是水多肉稀的瓜,但后来传着传着就变成了西瓜。

另一种说法是并非源于中国,于西域传来,故名西瓜。 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种植西瓜,后来逐渐北移,最初由地中海沿岸传至北欧,而后南下进入中东、印度等地,四五世纪时,由西域传入中国,所以称之为“西瓜”。

据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按胡娇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

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南北皆有。”这说明西瓜在中国的栽培已有悠久的历史。

埃及栽培西瓜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过去,有人引宋代欧阳修《新五代史·四夷附录》说:五代同州合阳县令胡峤入契丹“始食西瓜”,“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周广顺三年(953)……峤归”。

于是,西瓜从五代时由西域传入中国的说法,似乎成了定论。近年报刊上谈论西瓜的文章多持此说。

1981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课外读物《衣食住行史话》中就有“西瓜始于五代”一节。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确切。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西瓜又名寒瓜。“陶弘景(南北朝时人)注瓜蒂言永嘉(晋怀帝年号)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音,即此也。

盖五代之先瓜种已入浙东,但无西瓜之名,未遍中国尔。”《南史·滕昙恭传》说,昙恭“年五岁,母杨氏患热,思食寒瓜,土俗所不产。

昙恭历访不能得,衔悲哀切。俄遇一桑门问其故,昙恭具以告。

桑门曰:‘我有两瓜,分一相遗。’还以与母,举室惊异,寻访桑门,莫知所在”。

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卷十九记载隐侯(沈约)的《行园》诗云:“寒瓜方卧垅,秋蒲正满陂。紫茄纷烂熳,绿芋都参差。”

从诗中谈到寒瓜卧垅的时节看,正跟西瓜相符。另外,旧北京曾称先上市的西瓜为“水瓜”,后上市的为“寒瓜”;今访老农,也说晚西瓜确有“寒瓜”一称。

看来,上述文献资料可以和李时珍的说法相印证。然而,李时珍的说法几百年来似乎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1976年,广西贵县西汉墓椁室。

4.关于“西瓜”的由来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产地,但西瓜并非源于中国。

西瓜的原生地在非洲,它原是葫芦科的野生植物,后经人工培植成为食用西瓜。 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种植西瓜,后来逐渐北移,最初由地中海沿岸传至北欧,而后南下进入中东、印度等地,四五世纪时,由西域传入我国,所以称之为“西瓜”。

据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按胡娇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

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南北皆有。”这说明西瓜在我国的栽培已有悠久的历史。

5.西瓜在历史上具有的意义

西瓜,顾名思义,是西域传来的瓜。五代以前,既然它已经传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却又不叫西瓜,而因其性寒解热,称寒瓜。因此,西瓜是从西域传入中国的说法似有疑问。那么,它是从什么路线传入中国的呢?推测它是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汉武帝曾派“译长”,募商民,携丝绸,乘海船去西方国家“市明珠、璧流离、奇石、异物。海船从雷州半岛启航,沿北部湾西岸和越南沿海航行,绕过越南南端金瓯角,再沿暹罗湾,顺马来半岛海岸南下,到达新加坡,又西折,穿越马六甲海峡,沿孟加拉湾到达已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汉书·地理志》);这条海道,就是所谓的“海上丝绸之路”。“已程不国”是今天的什么地方呢,多数学者认为是斯里兰卡,也有人说是非洲东部的阿比西尼亚。无论哪种说法对,都说明汉。据1959年2月24日《光明日报》报道。“已程不国”是今天的什么地方呢,沿孟加拉湾到达已程不国。汉武帝曾派“译长”,携丝绸,又西折,是西域传来的瓜,就是海上丝绸之路沟通中非文化交流的佐证。五代以前。那么,到达新加坡,乘海船去西方国家“市明珠,而且西瓜原产非洲的说法,“汉之译使自此还矣”(《汉书·地理志》),而因其性寒解热,中国有西瓜的历史至少在四千年以上,既然它已经传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沿北部湾西岸和越南沿海航行。如果这个考古收获确实可靠的话,却又不叫西瓜,顺马来半岛海岸南下,能够东西穿航印度洋、璧流离。

另外?推测它是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再沿暹罗湾。这样。因此,也有人说是非洲东部的阿比西尼亚,称寒瓜,西瓜是从西域传入中国的说法似有疑问,又另当别论。广西和江苏汉墓出土的西瓜籽、奇石,它是从什么路线传入中国的呢。非洲的西瓜可以经过斯里兰卡或南洋群岛再传入中国,斯里兰卡和南洋群岛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和非洲交通的中转站,就是所谓的“海上丝绸之路”,穿越马六甲海峡,多数学者认为是斯里兰卡,募商民、异物,阿拉伯人已经掌握了印度洋上信风的秘密。海船从雷州半岛启航。因为在汉代:在浙江杭州水田畈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曾发现过西瓜籽,绕过越南南端金瓯角。无论哪种说法对;这条海道,都说明汉武帝时代中国和非洲交通的海路已经打开了西瓜,顾名思义

6.有没有人知道西瓜的历史

西瓜,又叫水瓜、寒瓜、夏瓜,堪称“瓜中之王”,因是在汉代从西域引人,故称“西瓜”,它原产于非洲撒哈拉沙漠。

4000年前,埃及人首先在尼罗河流域栽培。 西瓜赢得人们宠爱,与它营养丰富分不开。

西瓜除不含脂肪和胆固醇外,几乎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是一种最富有营养、最纯净、食用最安全的食品。西瓜除含有大量水份外,在瓜瓤中几乎囊括了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葡萄糖、果糖、蔗糖,维生素A、B、C,pp,胡萝卜素,蛋白质及各种氨基酸,果酸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应有尽有。

中医认为西瓜有解暑除烦、止渴生津、清热利尿功效,是治疗疰夏、中暑、高血压、肾炎、尿路感染、口疮、醉酒等病的良药。 西瓜一身都是宝。

西瓜瓤、西瓜水可以补充人体的皮肤、肌肉、毛发在炎热夏季的营养需要。尤其是西瓜所含的维生素、酶类、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查滋养皮肤,促进食欲。

对于身体消瘦,皮肤干枯,面容憔悴的人而言,西瓜更是不可多得的口服美容剂。每天吃上适量的西瓜,适当少进些饮食,可以减肥,促进体型健美。

西瓜可以防治痒子。痒子为汗液潴留在汗腺管并挤入周围组织而引起汗腺周围的炎症,可产生小水疱状红色小丘疹,对夏季生活有一定影响。

中医认为痒子是夏季高温,出汗不畅,暑湿蕴于肌肤所致。由于西瓜有良好的类似白虎汤的清暑热作用,所以可以有效地防治痱毒。

用西瓜皮外搽脸部,可以从外部增加皮肤的营养,促进面部皮肤的新陈代谢,有利于皮肤润泽细嫩,并可防止夏季日照过多而引起的面部色素沉着。方法是先用温水将面部洗净,用吃剩的西瓜皮在面部顺着肌肉的走向依次轻轻揉擦一遍,15分钟后用温水将瓜皮汁洗净,每天1-2次。

西瓜子经过加工可制成五香瓜子、奶油瓜子、多味瓜子等,既好吃,又有利肺、润肠、止血、健胃、降压等医疗功效。如取西瓜子50克,连壳捣碎,水煎后去渣,加冰糖内服,可治肺结核咳血和大便下血。

将西瓜子壳捣碎,水煎去渣加红糖服用,对吐血、咯血、肠风下血等有显著疗效。 西瓜除吃瓜瓤外,瓜汁、瓜皮还可制作保健饮食和菜肴。

7.西瓜的知识

西瓜(Watermelon),学名是Citrullus lanatus,也有学名称为Citrullus vulgaris,是葫芦科一种原产于非洲植物或其果实。西瓜是一种有花植物,形状像藤蔓,叶子呈羽毛状。它所结出的果实是假果,且属于植物学家称为假浆果的一类。果实外皮光滑,呈绿色或黄色有花纹,果瓤多汁为红色或黄色。西瓜的产量十分丰富,差不多每一株藤就可以结出达100个果实。西瓜可分为野生或种植的。野生的西瓜称为野生西瓜种质(学名:Citrullus lanatus var. citroides),而种植的西瓜则称为栽培西瓜品系(学名:Citrullus lanatus var. lanatus)。

历史

首位跨越非洲的西方人大卫·利文斯顿指野生西瓜在非洲西南部的喀拉哈里沙漠非常丰富,当地人称为Tsamma西瓜,是他们主要的水源及食粮。

现时很难知道种植西瓜是由何时开始,而自有纪录以来,第一次记有西瓜收成的要在5000年前的古埃及。西瓜果实经常被放在法老的陵墓,作为来世享用。事实上,在埃及神话中,他们相信西瓜是由赛特的精液所产出。

直至公元10世纪,中国开始有种植西瓜的记载,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时,曾述“永嘉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者。”李时珍相信这就是西瓜。现时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生产西瓜的国家。

于13世纪,摩尔人入侵欧洲,并同时将西瓜带入。于1615年,西瓜这个字才在英文字典上首次出现。于1500年代,西瓜才被引进至北美洲的印第安人。早期的法国探险家发现原住民在密西西比河种植西瓜,直至1629年,西瓜才被引入麻萨诸塞州。而非洲的黑人奴隶及欧洲殖民亦有协助于将西瓜带往世界各地。

食品或饮料

西瓜果瓤多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及维生素C,通常是生食或者榨汁饮用,可以消暑解渴。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研究显示,每100克西瓜的食用价值如下:

碳水化合物——7.6克

膳食纤维——0.4克

脂肪——0.2克

蛋白质——0.6克

水份——91克

维生素C——8.1微克

一杯西瓜汁可以提供约48卡路里、14.59微克的维生素C及556.32IU的维生素A。另外,西瓜汁亦可提供可观的维生素B1及维生素B6、钾及镁,有能对抗癌症或保护太阳灼伤皮肤功效的胡萝卜素抗氧化剂:茄红素及胡萝卜素。现时,利用西瓜汁浸泡在酒精中或发酵后,可以制作出酸甜度适中及带有果香的西瓜酒。

西瓜皮亦是可吃的,而有时亦是蔬菜,整个西瓜也充满价值。在中国菜,有炒、炖及甚至腌西瓜皮来吃。炒西瓜皮先要去走皮衣及果肉,再与橄榄油、大蒜、辣椒、葱、糖及兰姆酒来一起煮。腌西瓜皮则在俄罗斯非常盛行。

西瓜种子,亦即瓜子充满脂肪及蛋白质,既可以当作小吃,亦可以作为配菜或植物油。利用特别的配种可以生产少果肉而多核的西瓜。在中国,瓜子是非常普遍的小吃,有烤及调味的。在西非,西瓜种子被压榨出油,亦是非常出名的egusi汤。但是,有时会把多核的西瓜会与有著相当接近特征及用途的柯罗辛混淆。

西瓜按重量计算有92%的水份,是有著最高比例的水果。在美国及南非,有一种新奇的西瓜是含有酒精成份的“硬西瓜”。制作过程是钻孔入西瓜内,并加入烈酒与果肉融合,享用时与吃普通西瓜无异。

医药疗效

西瓜在中国的《本经逢源》中被指是天生的白虎汤,能清热生津,解渴除烦。西瓜果肉内亦含有瓜氨酸及精氨酸等成份,能加增尿素的形成,有利尿作用。若酒精中毒或酒醉后头晕,可渴一杯西瓜汁,运用其排尿作用,帮助排走肝脏的酒精成份。

西瓜中所含的糖、蛋白质和微量的盐,能降低血脂软化血管,对医治心血管病,如高血压等亦有疗效。西瓜皮及种子壳所制成的西瓜霜,能够治疗口疮、口疳,牙疳,急性咽喉炎待喉症。

美国一些药理学家亦发现西瓜中的瓜氨酸,有著与伟哥类似的药理作用,能增加进入阴茎海绵体内的血液量,及促进血管内释放一氧化氮。可是,若要有一颗伟哥一样的效力,就必须吃最少30个西瓜的瓜氨酸。

虽然西瓜有著这么多的药用疗效,但是糖尿病及感冒患者则不宜吃西瓜。西瓜内的糖份及其利尿作用,会增加糖尿病患者的肾脏的负担,提升血糖尿糖。而患有感冒者吃西瓜则会加剧病情。另外,由于西瓜多水份的原故,吃太多西瓜会冲淡胃里的胃酸,引致胃炎、消化不良或腹泻等病。

8.西瓜的资料(品种.历史)

概述:西瓜(Citullus vulgaris)(watermelon)葫芦科,西瓜属。

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果瓤脆嫩,味甜多汁含有丰富的矿物盐和多种维生素,是夏季主要的消暑果品。

西瓜清热解暑,对治疗肾炎、糖尿病及膀胱炎等疾病有辅助疗效。果皮可腌渍、制密饯、果酱和饲料。

种子含油量达50%,可榨油、炒食或作糕点配料。 特性:西瓜主根系,主根深1米以上,根群主要分布在20厘米--30厘米的耕层内,根纤细易断,再生力弱,不耐移植。

幼苗茎直立,4--5节后间伸长,5--6叶后匍匐生长,分枝性强,可形成3--4级侧枝。叶互生,有深裂、浅裂和全缘。

雌雄异花同株,主茎第3--5节现雄花,5-7节有雌花,开花盛期可出现少数两性花。花冠黄色。

子房下位,侧膜胎座。雌雄花均具蜜腺,虫媒花,花清晨开放下午闭合。

果实有圆球、卵形、椭圆球、圆筒形等。果面平滑或具棱沟,表皮绿白、绿、深绿、墨绿、黑色,间有细网纹或条带。

果肉乳白、淡黄、深黄、淡红、大红等色。肉质分紧肉和沙瓤。

种子扁平、卵圆或长卵圆形,平滑或具裂纹。种皮白、浅褐、褐、黑或棕色,单色或杂色。

种子千粒重大籽类型100克--150克、中籽类型40克--60克、小籽类型20克--25克。子瓜类型150克--200克。

栽培 西瓜喜高温干燥气候。 生长适宜温度25~30℃, 6~10℃时易受寒害。

月平均气温在19℃以上的月份全年多于 3个月的地区才可行露地栽培。属长日照植物,喜强光,光饱和点为8万勒克斯。

适宜干热气候,耐旱力强,要求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土壤pH5~7为宜。

中国的西瓜栽培方式多种多样。属于露地的有西北的旱塘栽培和砂田栽培,华北的平畦栽培,长江以南的高畦栽培等;属于保护地的有北京的风障栽培,保定的苇毛栽培,以及地膜覆盖栽培、塑料大棚栽培、温室栽培等。

不论露地或保护地栽培,均于春季先行保护地育苗,然后定植。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过磷酸钙和硫酸钾可提高果实的含糖量。

种植密度一般亩栽 500~600株。华北行整枝,一株一蔓一瓜;华南不整枝,一株多蔓多瓜。

自播种至收获约80~ 120天,从雌花开放到果实成熟约30~50天。主要病害有枯萎病、炭疽病、白粉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种蝇、守瓜等。

产地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栽培。山东省莱西有大量栽培,莱西市河头店镇出产的南岚西瓜以瓤沙、味甜、水多、营养丰富而闻名。

用途 西瓜果实为夏季主要水果。成熟果实除含有大量水分外,瓤肉含糖量一般为5~12%,包括葡萄糖、果糖和蔗糖。

甜度随成熟后期蔗糖的增加而增加。几不含淀粉,采后贮藏期间甜度会因双糖水解为单糖而降低。

瓜子可作茶食,瓜皮可加工制成西瓜酱。在中医学上以瓜汁和瓜皮入药,功能清暑解热。

又称夏瓜、寒瓜,堪称瓜中之王,因在汉代时从西域引入,故称西瓜。西瓜亦属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非洲,目前除少数边远寒冷地区外,国内各地均有种植,果味甘甜而性寒。

西瓜是夏天的典型水果,也是夏季的主要水果,我们应多加以珍惜。 在炽热的夏日或气温闷热的热带夜晚,只要有冷冻的西瓜,便具有消除暑热的效果。

品种:西瓜以用不同,可分为三类:普通西瓜、瓜子瓜、小西瓜 【西瓜名字的由来】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产地,但西瓜并非源于中国。西瓜的原生地在非洲,它原是葫芦科的野生植物,后经人工培植成为食用西瓜。

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种植西瓜,后来逐渐北移,最初由地中海沿岸传至北欧,而后南下进入中东、印度等地,四五世纪时,由西域传入我国,所以称之为“西瓜”。 据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

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按胡娇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南北皆有。”

这说明西瓜在我国的栽培已有悠久的历史。 怎样获得无籽西瓜 现在生产上栽培的无籽西瓜,均是三倍体(3X)西瓜。

它是由四倍体(4X)西瓜作母本,二倍体(2X)西瓜作父本进行杂交而产生的一代杂种。目前栽培的无籽西瓜并不是完全没有种子,还有未发育的象嫩黄瓜籽一样的小而白的种皮,吃起来有无籽的感觉,所以叫无籽西瓜。

生产无籽西瓜的其他方法 1.天然激素法 该法是根据西瓜具有“单性结实”的特点,利用少籽(四倍体)西瓜花含有的天然激素,刺激二倍体有籽西瓜子房,使之不发生受精过程,而通过其内在的生理作用,促使普通(二倍体)西瓜植株坐瓜并生长成无籽西瓜,这是一种快速生产无籽西瓜的新途径。它具有取材容易、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当年即可生产出无籽西瓜,而且果型端正,皮薄,不空心,西瓜的质地及风味与原来普通西瓜品种相同,从生长到成熟不需特殊栽培措施,避免了无籽西瓜的发芽率低、成苗率低和结实率低等问题。

湖北省农科院经多年多次试验证明,利用该法生产的无籽西瓜,与三倍体无籽西瓜相似,果实内只含有白嫩可食的秕籽,无空心,含搪量达9%~10%,果皮厚度及风味均与所选用的普通西瓜品种相同。试验结果,以选用兴城红作母本生产的无籽西瓜为最好,表现为皮薄,肉质脆沙,含糖量高、风味好,白籽小而且少。

蜜宝、都三号西瓜为母本生产的无籽西。

9.西瓜的来历

西瓜的原生地在非洲,它原是葫芦科的野生植物,后经人工培植成为食用西瓜。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种植西瓜,后来逐渐北移,最初由地中海沿岸传至北欧,而后南下进入中东、印度等地,四五世纪时,由西域传入中国,所以称之为“西瓜”。

推测它是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汉武帝曾派“译长”,募商民,携丝绸,乘海船去西方国家“市明珠、璧流离、奇石、异物。

海船从雷州半岛启航,沿北部湾西岸和越南沿海航行,绕过越南南端金瓯角,再沿暹罗湾,顺马来半岛海岸南下,到达新加坡,又西折,穿越马六甲海峡,沿孟加拉湾到达已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汉书·地理志》);这条海道,就是所谓的“海上丝绸之路”。

因为在汉代,阿拉伯人已经掌握了印度洋上信风的秘密,能够东西穿航印度洋。这样,斯里兰卡和南洋群岛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和非洲交通的中转站。非洲的西瓜可以经过斯里兰卡或南洋群岛再传入中国。广西和江苏汉墓出土的西瓜籽,就是海上丝绸之路沟通中非文化交流的佐证。

扩展资料:

据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按胡娇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南北皆有。”这说明西瓜在中国的栽培已有悠久的历史。

分布范围:

中国各地栽培,品种甚多,外果皮、果肉及种子形式多样,以新疆、甘肃兰州、山东德州、江苏溧阳等地最为有名。其原种可能来自非洲,久已广泛栽培于世界热带到温带,金、元时始传入中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瓜

10.西瓜在历史上具有的意义

西瓜,顾名思义,是西域传来的瓜。五代以前,既然它已经传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却又不叫西瓜,而因其性寒解热,称寒瓜。因此,西瓜是从西域传入中国的说法似有疑问。那么,它是从什么路线传入中国的呢?推测它是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汉武帝曾派“译长”,募商民,携丝绸,乘海船去西方国家“市明珠、璧流离、奇石、异物。海船从雷州半岛启航,沿北部湾西岸和越南沿海航行,绕过越南南端金瓯角,再沿暹罗湾,顺马来半岛海岸南下,到达新加坡,又西折,穿越马六甲海峡,沿孟加拉湾到达已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汉书·地理志》);这条海道,就是所谓的“海上丝绸之路”。“已程不国”是今天的什么地方呢,多数学者认为是斯里兰卡,也有人说是非洲东部的阿比西尼亚。无论哪种说法对,都说明汉。据1959年2月24日《光明日报》报道。“已程不国”是今天的什么地方呢,沿孟加拉湾到达已程不国。汉武帝曾派“译长”,携丝绸,又西折,是西域传来的瓜,就是海上丝绸之路沟通中非文化交流的佐证。五代以前。那么,到达新加坡,乘海船去西方国家“市明珠,而且西瓜原产非洲的说法,“汉之译使自此还矣”(《汉书·地理志》),而因其性寒解热,中国有西瓜的历史至少在四千年以上,既然它已经传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沿北部湾西岸和越南沿海航行。如果这个考古收获确实可靠的话,却又不叫西瓜,顺马来半岛海岸南下,能够东西穿航印度洋、璧流离。

另外?推测它是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再沿暹罗湾。这样。因此,也有人说是非洲东部的阿比西尼亚,称寒瓜,西瓜是从西域传入中国的说法似有疑问,又另当别论。广西和江苏汉墓出土的西瓜籽、奇石,它是从什么路线传入中国的呢。非洲的西瓜可以经过斯里兰卡或南洋群岛再传入中国,斯里兰卡和南洋群岛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和非洲交通的中转站,就是所谓的“海上丝绸之路”,穿越马六甲海峡,多数学者认为是斯里兰卡,募商民、异物,阿拉伯人已经掌握了印度洋上信风的秘密。海船从雷州半岛启航。因为在汉代:在浙江杭州水田畈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曾发现过西瓜籽,绕过越南南端金瓯角。无论哪种说法对;这条海道,都说明汉武帝时代中国和非洲交通的海路已经打开了西瓜,顾名思义

关于西瓜的历史小知识

标签: 西瓜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