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能力知识恐慌的原因分析
1.为什么要进行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
应急能力是减缓、准备、响应和恢复四种能力的复合。当然,这种复合并非简单加总,因为应急减缓、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过程是环状(cyclic)而非线性(linear)结构,应急管理需要形成一种学习与反馈机制,使得恢复不仅只是简单的重建,而应该推动风险的减缓。
应急管理的不同阶段对应急能力的要求也不相同:预防与准备阶段主要强调针对特定风险的人员与物资储备,对“相对—潜在”应急能力的要求更高;监测与预警阶段主要强调应急系统的信息收集、传递能力,对“相对—现实”应急能力要求更高;处置与救援阶段主要强调应急响应速度和应急协调能力,对“绝对—现实”应急能力的要求更高;恢复与重建阶段主要强调政府投入的力度和可持续性,对“绝对—潜在”应急能力的要求更高
2.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应怎么做
从雨雪瘫痪北京交通到雪天市民出行基本正常,从首次“非典”应对当今禽流感、“流脑”疫情迅速得到控制。。。。。正是由于编制了应急预案,建立了应急机制,中国政府面对突发事件时,处理手段越来越从容、自信。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并不意味着从此一蹴而就。面对意想不到的各种突发性灾难,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解决突发公共事件,政府是主角。目前政府要做的就是——提高各级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建设。
政府应增强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能力。首先,在突发事件之前,必须积极关注、分析、研究问题产生的缘由和萌芽状态,制定周密可行的应急预案,并尽量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努力做到未雨绸缪;其次,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要做到客观判断、从容应对、趋利避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再次,对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积极采取应急措施,并用实践增强预案的完备性;第四,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是应急管理工作关键环节。应抓紧建立和完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机制,实现各部门间资源的整合共享与综合利用,以协调有序地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特别是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域的重特大事件。最后,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广泛宣传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及应急处置的规程,宣传和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增强公众的应急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公务员是解决突发事件的具体操作人员,应努力提高以下五种能力:第一,锻炼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要随时注意疏通信息渠道,要有见微知著的敏锐性,要做好风险调查和隐患分析,从中查找易发生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第二,要锻炼果断临场处置能力。在事现场要迅速进行权衡比较,优选最佳处置方案,协调各方积极应对。第三,要锻炼统筹协调能力。要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整合人力、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努力形成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强大合力。第四,要锻炼指挥能力。越是面对复杂困难的局面,领导干部越应该身先士卒,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带领群众攻坚克难。第五,要锻炼动员组织群众的能力。要充分利用一切宣传工具,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真实、准确地向社会发布信息,同时发布政府应对措施和公共防范措施等;要及时宣传教育群众积极消除紧张、恐慌情绪,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提高我国各级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检验我党执政能力的试金石,也是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考验。
3.如何提高应急管理能力
提高应急管理能力的技巧:
一、着力提高信息捕捉能力。应急管理工作人员要具有对突发事件信息及时感知、迅速捕捉的能力和素质;要有强烈的时间观念,做到眼疾手快,闻风而动,把握时机,迅速捕捉,不让突发事件信息从身边溜走;要收集、传送、反馈及时、客观、真实的突发事件信息,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以利党委、政府领导把握指导处置突发事件的有利时机和工作主动权,尽快化解矛盾。否则,迟报、漏报和瞒报重要突发事件信息,必将影响上级党委、政府及时了解掌握重要突发事件信息,延误指导处置重大事件事故的最佳时机。
二、着力提高研判能力。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来的预警性突发事件信息往往是初始、零乱、无序和彼此孤立的,这就需要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分析研判出预警性突发事件信息真实情况和可能发展的趋势。因此,提高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分析研判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要熟练掌握各种综合分析研判方法,这是提高综合研判能力的基本途径。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研判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种综合分析研判方法掌握的熟练程度,只有熟练掌握各种分析研判方法,才能确保研判的有效进行。提高研判能力,要在实践中摸索规律,积累经验。
三、着力提高思维能力。应急管理工作人员要具有把握未知、预见未来的能力。应急管理工作人员为领导提供预警性突发事件信息和舆情,但从为领导当好参谋助手的角度来讲,必须“参”到点子上,“谋”到关键处。因为领导不仅需要及时掌握当前的动态,更需要了解今后的趋向,从而使决策有更为充分的依据。这就要求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具有超前的思维能力,善于抓住苗头性的东西,小处入手,大处着眼,见微知著,见因知果,预知和把握未来,尽早向领导提供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领导掌握决策的主动权,审时度势,预立于前,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四、着力提高表达能力。应急管理工作人员要具有精于准确表述突发事件信息和应急评估分析报告的能力。首先,要客观反映,准确描述。反映问题要如实,一是一、二是二,不虚美、不隐恶,对事件的来龙去脉要交待清楚,突发事件信息和应对分析研判报告的要素齐全,主要内容不能遗漏,遣词造句要有分寸。这是保证准确描述的重要一环。其次,要简洁明快,惜墨如金。简洁不是简单,决不能将应该表达的内容省去。简洁就是要凝练。要提高表达能力必须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多精推细敲,练好过硬的基本功。要多看多思多写多练,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勤于动笔;要善于借鉴,研读范文,学人之长,补己之短。
五、着力提高现代化办公能力。应急管理工作人员要具有使用现代技术设备进行办公的能力。突发事件信息价值的重要一面就是时效性,因而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都必须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这就必须借助于现代化办公设备和信息系统。必须加强学习,熟练掌握,娴熟应用,使应急平台在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处置中切实发挥作用。
六、着力提高协调能力。协调是工作的手段,协调出积极性,协调出战斗力。作为具体执行的应急管理工作人员要确保突发事件信息渠道的畅通,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加强与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应急管理工作人员之间的工作沟通、信息交流,缩短信息传递链条,协助领导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临事不乱,共同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
七、着力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当前影响公共安全的不利因素增多,应急管理工作基础比较薄弱,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应急管理工作人员要多参加各类应急管理培训班,通过培训增强应急管理意识,熟悉掌握应急预案和相关工作制度、程序、要求等;要多参加各种应急演练,通过演练熟练掌握应急预案的各项操作规程;要多到基层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将基层鲜活的应急管理经验及时地总结出来,提高领导决策服务和应急处置能力。特别是基层应急管理人员,要提高突发事件隐患排查监管的能力和第一时间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提供支撑。
总之,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应在工作实践中,勤学习、善思考、多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应急管理工作能力。
4.我国应急管理方面存在哪些薄弱环节
应急管理工作正逐步成为我国政府部门开展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
目前,已建成覆盖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构建了“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和“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正在推进;“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军地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但是,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基础仍然比较薄弱,体制、机制、法制尚不完善,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有待提高。主要的薄弱环节有:第一,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各地发展不均衡,全国仍未形成“应急管理一盘棋”的局面。很多地方的应急管理工作机构设置不够合理,导致一些应急机构除承担应急值守任务外,无法开展其他应急管理业务工作。第二,应急预案体系虽然已成体系,但因缺乏必要的演练检验和实战检验,预案的实用性不够强。第三,应急管理法制建设尚需进一步完善。2007年底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仍有亟需完善的内容,各地贯彻落实该法的实施条例出台的不多,依法处置突发事件的效率有待提高。第四,政府部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有待提高。
5.谈谈对行政应急处置能力的理解,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问题不具体,带着揣测回答你吧
1. 你问这个问题,我觉得主要的原因,是应急的事情没有处置的能力,因为一个人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的决策,是很难的,何况在一个公司范围内,解决某一个人的问题或者一件事,还要考虑到对其他人和事的公平合理,这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
2. 这个综合能力来自于哪里?
首先要对自己工作的公司的各种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制度有没有规定、有规定是否适用、不适用要做哪些调整、会影响那些人的利益、可能产生哪些不公平?是不是会违背公司的引导方向或者价值观或者核心文化?和公司战略或者近期重大策略是否存在冲突?综合因素是很多的。了解跟工作相关的情况是前提,做好任何一件事情并不容易。
其次是有没有方法,没有制度可循的,有没有充足的方法论准备。可以通过专业内容的方法论学习,也可以多看案例,看看别人是怎么处理的,方法是否对自己有用、有启发。学习和沉淀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最好途径。
再次,多站在老板的角度想一想。这点很多人忽视了,但是你要做一个决策,你就应该把自己放在这个位置想一想。因为只有站在这个角度,在这个高度上,你才能看问题更全面,而且也最知道该怎么做取舍,才最符合公司的利益,也即是最符合老板的利益。每一个决定,都是利和弊的权衡,也是利和弊的博弈,老板一定是那个对利弊博弈最在乎也最看重的人。
3. 试举一例:某员工因身体原因,治疗期间用药造成经常迟到造成考勤严重违规,提请对当月考勤做特殊处理,并申请下个月治疗期间任然特殊处理。
事情很小,但是需要在考虑的时候平衡的东西很多。
A.明显不符合考勤制度;特殊处理对正常上班的同事不公平;不处理这个同事薪资受很大影响不说,还面临纪律处分影响综合考评;迟到也不应该被鼓励无论是什么原因。
B.处理方式:不做纪律处分--医疗证明;调休时间做等长时间的补班;治疗期间调整该员工的考勤时间,顺延1小时;发布明确的制度补充,哪些情况可以申请怎么样的考勤变更,执行要求是什么。
C.处理评价:公平合理的前提下,兼具灵活性,并且不以一人一事为出发点,而是解决类似所有问题制度完善,考虑了员工和公司利益的平衡,也能够透明化。相信这样的处置员工也会欣然接受。对于公司来说,既强调了考核和个人付出的一致,又体现了公司文化上对员工的重视,通过灵活性让员工和公司双赢。
4. 切记:应该以点带面,首先考虑制度上的完善。特殊情况、异常情况、应急情况,越少说明越完善。
本人在从业过程中,也应对过很多具体的工作处理,得到过很多人的热心指教,受益良多,分享以上个人看法,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用。
6.为什么要加强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从雨雪瘫痪北京交通到雪天市民出行基本正常,从首次“非典”应对当今禽流感、“流脑”疫情迅速得到控制。
正是由于编制了应急预案,建立了应急机制,中国政府面对突发事件时,处理手段越来越从容、自信。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并不意味着从此一蹴而就。
面对意想不到的各种突发性灾难,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解决突发公共事件,政府是主角。
目前政府要做的就是——提高各级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建设。 政府应增强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能力。
首先,在突发事件之前,必须积极关注、分析、研究问题产生的缘由和萌芽状态,制定周密可行的应急预案,并尽量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努力做到未雨绸缪;其次,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要做到客观判断、从容应对、趋利避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再次,对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积极采取应急措施,并用实践增强预案的完备性;第四,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是应急管理工作关键环节。应抓紧建立和完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机制,实现各部门间资源的整合共享与综合利用,以协调有序地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特别是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域的重特大事件。
最后,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广泛宣传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及应急处置的规程,宣传和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增强公众的应急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公务员是解决突发事件的具体操作人员,应努力提高以下五种能力:第一,锻炼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
要随时注意疏通信息渠道,要有见微知著的敏锐性,要做好风险调查和隐患分析,从中查找易发生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第二,要锻炼果断临场处置能力。
在事现场要迅速进行权衡比较,优选最佳处置方案,协调各方积极应对。第三,要锻炼统筹协调能力。
要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整合人力、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努力形成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强大合力。第四,要锻炼指挥能力。
越是面对复杂困难的局面,领导干部越应该身先士卒,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带领群众攻坚克难。第五,要锻炼动员组织群众的能力。
要充分利用一切宣传工具,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真实、准确地向社会发布信息,同时发布政府应对措施和公共防范措施等;要及时宣传教育群众积极消除紧张、恐慌情绪,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提高我国各级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检验我党执政能力的试金石,也是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考验。
7.如何提高应急管理能力
张家圩镇人民政府镇长蔡士军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提升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成为我们地方政府提升行政能力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应该坚持和加强以下几点:
一、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本民生
地方政府处理危机事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为人民群众谋取最大的利益。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是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坚持应急管理的制度化建设
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工作,必须统筹研究,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同时健全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灵活、有效的社会危机管理机制。1、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在编制预案过程中,应该针对各类突发事件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事件发生后谁去处理、怎么处理等重点环节,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地编制预案,提高了预案的可操作性。2、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乡镇派出所、医疗卫生等专业队伍在应急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形成了统一高效的专业应急救援体系。3、全面提高保障能力 ,建立健全应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三、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1、建立领导责任体系
明确主要领导是对本单位的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其他领导负分工范围内的责任。按照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领导责任制。2、加强工作值班、信息报送制度建设
平时应加强乡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纪律,强化办公室值班制度,对发生的危机事件坚持第一时间报告,严禁漏报、迟报或不报等现象。3、建立工作预案
主要通过对公共卫生类、自然灾害类、安全生产类突发性事件的诱发因素和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的排查、原因分析、预测、演练、调解、处置、善后等建立具体处置预案,尽量按事件的种类、性质进行设计,制定完善专项的应急预案。4、建立了政府应急联动系统
处置突发事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地方政府各部门协同配合和共同努力,在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做到整体联动,不失信、不错位、不越位。在便捷高效的沟通环境中,保障信息的全天候畅通才能有效地处理好应急事件。
当一些公共突发事件来临的时候,我们不应该慌张和惧怕,而应该严阵以待,坦然面对,及时启动编制好的预案,积极深入一线,紧张有序地处理好突发事件。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处理得当,就会化危机于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