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六章知识点

bdqnwqk2年前学者22

1.谁有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复习提纲(包含重点)

第六章 电压 电阻

一、电压

电压: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电压是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提供电压,电压形成电流。(有电流一定有电压,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

电压物理量的符号:U。

单位:伏(V)、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1kV=103V;1V=103mV; 1mV=103μV.

常见电压值:干电池:1.5V;家庭电路:220V;手机:3.6V;铅蓄电池:2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电压表:测量电压(分析电路时,电压表所在的位置相当于断开的电路)。

量程:0-3V(大格:1V,小格:0.1V)

0-15V(大格:5V,小格:0.5V)。

使用:1、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2、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向左偏转)3、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用大量程试触,不超小量程,用小量程测量)

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的规律

电池的串联: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的电压之和。

电池的并联: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

串联电路的电压: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并联电路的电压: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

电池的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池)

防止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1、使用优质电池;2、回收废旧电池;3、不要随意丢弃旧电池。

三、电阻

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电阻就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物理量符号:R。

单位:欧姆(Ω);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千欧(KΩ)。 1 MΩ=103 KΩ; 1 KΩ=103Ω。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大部分材料温度升高,电阻变大)。(导体的电阻的大小和长度成正比,和横截面积成反比)。(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控制变量法:物理中对于多个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办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四、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结构:(电阻丝、绝缘管、滑片、接线柱等)

原理::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的。

作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对电路起保护作用。

铭牌:例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 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调节范围为0——50欧),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正确使用:(1)、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2)、接线要“一上一下”(不能同时用上面的两个接线柱【相当于导线】和同时用下面的两个接线柱【相当于一个定值电阻】;(3)、闭合开关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电流最小的位置)【对电路起保护作用】 (4)、接了线的下接线柱到滑片的距离越大,电阻越大。

2.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到第十章 物理主要知识点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材内容共包括四章,他们分别是:欧姆定律、电功率、电与磁、信息的传递,他们都是功勋卓著的电与磁内容。

第六章 欧姆定律 课程标准的要求: 1. 初步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2. 初步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3. 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例. 4.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5. 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6.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意识: 全章内容概述. 1.电压 电压的单位,电压的测量. 2.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3.电阻 电阻的概念,单位,变阻器的结构及作用. 4.欧姆定律 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短路的危害. 5.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6.欧姆定理和安全用电 . 教材内容分析及建议: 章首图:章首图是雷电现象,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引发学生思考。

可提问:生活中的电和雷电有关系吗?以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第一节 电压 通过此节的学习要让学生明白电压的单位是什么?怎样测量电压?这是对学生 最基本的要求。

电压是电学中重要的概念,是研究欧姆定律的基础。本节重点是练习使用电压表。

图6.1—1是实验室模拟的雷电现象,即起电机的高压放电现象。与章首图相对比,可让学生思考自然现象与科学实验也有联系。

教师可想办法模拟实验,演示放电现象。 电压概念的形成:教材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热知的“电压”一词来学习。

教材只讲了电压是什么的问题。 教学建议:启发提问:你在日常生活那些地方听说过“电压”这一概念呢?让学生讨论、阅读思考回答,让他们从实际中认识电压。

想想做做: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灯泡两端电压变化及亮度变化情况。让学生感知灯泡的亮度与电压的关系,从而引出电压的作用。

即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要有电压。然后讲解电源作用、电压表示符号及单位。

怎样连接电压表: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它去掉了现行教材的讲述式的介绍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而是让学生根据说明书自学并使用电压表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电压表的使用说明书,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建议:教师可以采用先让学生阅读电压表使用说明书,然后交流获取的信息,谈谈电压表的连接方法。同时让学生根据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自我设计一个用电压表测小灯泡两端的电路,并动手实验。

这样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师注意:电压表的连接与旧教材的区别:过去的是“电压表与部分电路并联”。

电流从“+”入“—”出,过于抽象。现今更加直观、准确、可操作性强。

怎样在电压表上读数:教材没有告诉读数的方法,而是采用类比联想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思考电压表读数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切忌直接告诉。

可先展示一下电流表,让学生说说电流表的读数方法,然后想想该怎样,谈谈你从电流表的读数中受到什么启发。大胆尝试一下电压表的读数。

想想做做:电池串联问题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对测量的分析,不难得出串联电池组电压的特点,即让他们从实验中感知串联电池组电压比单个电池电压多,且等于个串联电池电压之和。

建议:教师可让学生动手实验后提问:串联电池电压组给了我们哪些新的启发呢?关于学生问到并联电池组电压时,由于并联电池组在日常生活中少见,教材未研究,教学中可让学生课外研究。 动手动脑学物理:共有4个小题,且都联系实际,给学生实践的机会。

第2题自制盐水电池,并用电压表判断电源正、负极。教师应想办法为学生提供器材,让他们动手实验。

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打破对电的产生的神秘感。在用电压表判断电源正负极时,大胆用“试触”的方法来实验。

遇到问题可讨论如何解决。 第2节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这个探究是教材中没有告诉结论的探究。

它是从学生实验演变而来的,为学生提供了探索过程完全的探究。教材告诉了一个学案,有些探究程序中的具体内容需要学生自己填写。

探究的结论,学生容易得出。教材中之所以没有给出结论,其原因之一是标准中没有确定的要求。

建议:由于教材中给出了学生导学的过程。因此,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我探讨完成导学内容前五部分,然后让他们交流。

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将并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探究,作为课外内容布置,让学生去完成。当然教师也可以用实验向学生展示。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2题制作水果电池,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不仅用菠萝可做,而且用其他水果、蔬菜如葡萄、土豆等也可以做。

活动中让学生感知了电压表的作用,进一步巩固了利用电压表判断电源正负极的方法。此实验活动的最后让学生思考:关于“水果电池”你还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来做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STS:防止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讲保护环境的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

第三节 电阻 通过此节的学习,要让学生明。

3.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到第十章 物理主要知识点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材内容共包括四章,他们分别是:欧姆定律、电功率、电与磁、信息的传递,他们都是功勋卓著的电与磁内容。

第六章 欧姆定律 课程标准的要求: 1. 初步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2. 初步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3. 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例. 4.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5. 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6.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意识: 全章内容概述. 1.电压 电压的单位,电压的测量. 2.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3.电阻 电阻的概念,单位,变阻器的结构及作用. 4.欧姆定律 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短路的危害. 5.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6.欧姆定理和安全用电 . 教材内容分析及建议: 章首图:章首图是雷电现象,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引发学生思考。

可提问:生活中的电和雷电有关系吗?以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第一节 电压 通过此节的学习要让学生明白电压的单位是什么?怎样测量电压?这是对学生 最基本的要求。

电压是电学中重要的概念,是研究欧姆定律的基础。本节重点是练习使用电压表。

图6.1—1是实验室模拟的雷电现象,即起电机的高压放电现象。与章首图相对比,可让学生思考自然现象与科学实验也有联系。

教师可想办法模拟实验,演示放电现象。 电压概念的形成:教材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热知的“电压”一词来学习。

教材只讲了电压是什么的问题。 教学建议:启发提问:你在日常生活那些地方听说过“电压”这一概念呢?让学生讨论、阅读思考回答,让他们从实际中认识电压。

想想做做: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灯泡两端电压变化及亮度变化情况。让学生感知灯泡的亮度与电压的关系,从而引出电压的作用。

即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要有电压。然后讲解电源作用、电压表示符号及单位。

怎样连接电压表: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它去掉了现行教材的讲述式的介绍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而是让学生根据说明书自学并使用电压表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电压表的使用说明书,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建议:教师可以采用先让学生阅读电压表使用说明书,然后交流获取的信息,谈谈电压表的连接方法。同时让学生根据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自我设计一个用电压表测小灯泡两端的电路,并动手实验。

这样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师注意:电压表的连接与旧教材的区别:过去的是“电压表与部分电路并联”。

电流从“+”入“—”出,过于抽象。现今更加直观、准确、可操作性强。

怎样在电压表上读数:教材没有告诉读数的方法,而是采用类比联想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思考电压表读数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切忌直接告诉。

可先展示一下电流表,让学生说说电流表的读数方法,然后想想该怎样,谈谈你从电流表的读数中受到什么启发。大胆尝试一下电压表的读数。

想想做做:电池串联问题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对测量的分析,不难得出串联电池组电压的特点,即让他们从实验中感知串联电池组电压比单个电池电压多,且等于个串联电池电压之和。

建议:教师可让学生动手实验后提问:串联电池电压组给了我们哪些新的启发呢?关于学生问到并联电池组电压时,由于并联电池组在日常生活中少见,教材未研究,教学中可让学生课外研究。 动手动脑学物理:共有4个小题,且都联系实际,给学生实践的机会。

第2题自制盐水电池,并用电压表判断电源正、负极。教师应想办法为学生提供器材,让他们动手实验。

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打破对电的产生的神秘感。在用电压表判断电源正负极时,大胆用“试触”的方法来实验。

遇到问题可讨论如何解决。 第2节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这个探究是教材中没有告诉结论的探究。

它是从学生实验演变而来的,为学生提供了探索过程完全的探究。教材告诉了一个学案,有些探究程序中的具体内容需要学生自己填写。

探究的结论,学生容易得出。教材中之所以没有给出结论,其原因之一是标准中没有确定的要求。

建议:由于教材中给出了学生导学的过程。因此,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我探讨完成导学内容前五部分,然后让他们交流。

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将并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探究,作为课外内容布置,让学生去完成。当然教师也可以用实验向学生展示。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2题制作水果电池,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不仅用菠萝可做,而且用其他水果、蔬菜如葡萄、土豆等也可以做。

活动中让学生感知了电压表的作用,进一步巩固了利用电压表判断电源正负极的方法。此实验活动的最后让学生思考:关于“水果电池”你还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来做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STS:防止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讲保护环境的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

第三节 电阻 通过此节的学习,要。

4.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6

一, 电路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串联:把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叫串联.(任意处断开,电流都会消失) 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二, 电流 国际单位:安培(A);常用:毫安(mA),微安( 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 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三, 电压 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3伏=106毫伏. 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使用规则: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四, 电阻 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兆欧(MΩ),千欧(KΩ);1兆欧=103千欧; 1千欧=103欧.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R与它的U和I无关). 滑动变阻器: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五,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 公式的理解: 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 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 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同一电阻的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其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R=U/I) 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串得越多,电阻越大)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③ 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等值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④ 分压作用:=;计算U1,U2,可用:; ⑤ 比例关系:电流:I1:I2=1:1 (Q是热量)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并得越多,电阻越小) 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等值电阻并联,则有R总=R ④分流作用:;计算I1,I2可用:; ⑤比例关系:电压:U1:U2=1:1 ,(Q是热量) 六, 电功和电功率 1. 电功(W):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多少叫电功, 2.功的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06焦耳. 3.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 4.电功公式:W=Pt=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利用W=UIt计算时注意: 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 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还有公式:=I2Rt 电功率(P):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千瓦 公式: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 利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 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 11.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另有:额定电流 12.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3.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另有:实际电流 14.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

5.谁能总结一下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六、第七章的知识点

电压U: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单位:伏特(V)。

测量电压用电压表(伏特表),并联在电路(用电器、电源)两端,并考虑量程适合。

电阻R:导电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单位:欧姆、千欧、兆欧。 电阻大小跟导线长度成正比,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材料有关。【 】 导体电阻不同,串联在电路中时,电流相同(1∶1)。 导体电阻不同,并联在电路中时,电压相同(1:1) 欧姆定律:公式:I=U/R U=IR R=U/I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体电阻R=U/I。对一确定的导体若电压变化、电流也发生变化,但电阻值不变。 串联电路特点: ① I=I1=I2 ② U=U1+U2 ③ R=R1+R2 ④ U1/R1=U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串联后,电阻较大的两端电压较大,两端电压较小的导体电阻较小。 并联电路特点: ①U=U1=U2 ②I=I1+I2 ③1/R=1/R1+1/R2 或 R=R1R2/R1+R2 ④I1R1=I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并联:电阻较大的通过的电流较小,通过电流较大的导体电阻小。

6.八年级下册物理7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定律是重要的知识点之一,通过光的反射定律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光路图和光的反射实验题是初中物理光的反射两大应用题型。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知识点一览: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概念和分类;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定律极其四大特性和作光路图步骤,光的反射练习题。一、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概念 光的反射定律概念: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对人类来说,光的最大规模的反射现象,发生在月球上。人们知道,月球本身是不发光的,它只是反射太阳的光。

因此光的反射无处不在并发生在人们身边。二、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分类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光滑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2)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3)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物理现象:表面平滑的物体,易形成光的镜面反射,形成刺目的强光,反而看不清楚物体。

通常情况下可以辨别物体之形状和存在,是由于光的漫射之故。日落后暂时能看见物体,乃是因为空气中尘埃引起光的漫射之故。

无论是镜面反射或漫反射,都需遵守反射定律。三、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定律(重点):1.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且入射光线与平面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平面的夹角。

2.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居于法线两侧且都在同一个平面内。3.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四、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光路图(常考知识点):先找出入射点,过入射点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若是确定某一条入射光线所对应的反射光线,则由入射光线、法线确定入射角的大小及反射光线所在的平面,再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另一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特点,确定反射光线。

五、初中物理光的反射的四大特性(难点):1.共面 法线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2.异侧 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和入射角的和为90°3.等角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4.可逆 光路是可逆的 六、初中物理光的反射练习题(包含实验题):1、初中物理光的反射选择题1.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沿曲线传播 C.光的反射 D.光的可逆性2.光污染已成为21世纪人们关注的问题。据测定,室内洁白、平滑的墙壁能将照射在墙壁上的太阳光的80%反射,长时间在这样刺眼的环境中看书学习会感到很不舒服。

如果将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面,其作用之一可以使照射到墙壁上的太阳光变成散射光,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这是利用了光的( ) A.直线传播 B.漫反射 C.镜面反射 D.反射3.如图1所示,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那么这束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分别为( ) A.40° 40° B.40° 50° C.50° 40° D.50° 50°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 B.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 C.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则入射角为60° D.太阳发出的光传到地球约需500s,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1.5*108km5.小聪同学通过某种途径看到了小明同学的眼睛,则小明同学( ) A.一定能看到小聪同学的眼睛 B.一定不能看到小聪同学的眼睛 C.可能看不到小聪同学的眼睛 D.一定能看到小聪同学的全身 2、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应用题1.(初中物理光的反射作图题)钱包掉到沙发下.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钱包.图中已标示了反射与入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平面镜,并画出法线。2.(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实验题)如图所示,是陈涛同学探究光反射规律的实验.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1)如图1甲,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0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i减小,这时∠r跟着减小,使∠ i增大,∠r跟着增大,∠r总是_______∠i,说明__________(2)如图1乙,把半面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这时,在NOF上看不到________-,说明3、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实验题________。

参考答案: 1、选择题:1.C 2.B 3.D 4.A 5.A2、应用题:1.(如图所示)2.(1)影子的形成:光沿直线传播;(2)水中倒影:光的反射 七、生活中的光的反射物理现象:1、我们每天都照的镜子。2、路口放置的凸面镜。

3、汽车的观后镜。4、我们能看见物体,物体反射了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5、太阳能加热器(太阳灶)6、潜望镜。7、反射式的望远镜。

上海市中考物理和化学合卷,物理分值为90分。光的折射对比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来说,则有难度。

同学们需要掌握光的折射作图题和实验题相关知识点。昂立新课程针对初中各个科开设如下课程:以上特色课程与初中学科教材匹配,授课形式分为面授和网课,面授课程班型设置不同,有1对1,1对3,15人班,30人班等形式,上海市各区授课时间也不同,具体课程详情请拨打官网热线4008-770-970咨询。

7.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1.电压⑴电压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⑵电压的单位及其换算①国际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②单位换算关系:1 kV=1000V 1V=1000 mV 1 mV=1000μV③常用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2V 家庭照明电路电压:220V手机电池:3.6V 对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2.电压表及其应用⑴电压表①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仪表叫电压表.刻度盘上标有符号V和表示电压值的刻度.②学校实验室里常用的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3V和0~15V,分度值分别为0.1V和0.5V.③读数的方法与电流表相同.⑵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待测电路中.测量电路中某个元件两端的电压时,应将电压表与这个元件并联.若要测量电路中某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就将电压表并联在这段电路的两端.②连接电压表时,应让电流从红接线柱(“+”接线柱)流进电压表,从黑接线柱(“-”接线柱)流出电压表.③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④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到电源的正、负极上,这时测的是电源电压.3.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⑴串联电路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⑵并联电路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U1=U24.电阻的概念及其单位⑴电阻①定义:用来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②不同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导体的电阻越大,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⑵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①国际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常用单位:千欧(kΩ)、兆欧(MΩ)②换算关系:1kΩ=1000Ω 1MΩ=1000kΩ5.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⑴决定电阻大小的内部因素①导体的材料②导体的长度③导体的横截面积在相同的条件下,材料相同的导体,电阻大小通常不同;其他条件不变时,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⑵决定电阻大小的外部因素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金属导体的电阻一般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在没有作特殊说明的时候,一般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即一般只考虑内部因素.6.变阻器⑴变阻器及其作用变阻器是一种利用改变电阻线的长度的方法来改变电阻大小的仪器.它的主要用途是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常见的变阻器有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⑵滑动变阻器特点:能连续的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但不能读出电阻值.⑶电阻箱特点:能够表示出连入电路的电阻值,但不能连续的改变电阻的大小.。

8.八年级第六章物理知识要点(沪粤版)

第六章力和机械知识归纳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具体的画法是:(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2)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10.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11.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物理意义:质量是1千克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15.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或相对运动方向16.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

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17.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18.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19.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20.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21.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定滑轮)22.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实质是个等臂杠杆)23.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24.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25.公式:F=n1(G+G动) S=nh。

9.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知识总结

第六章第一节 串联:各部分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 并联:电压处处相等.第二节 电阻:对电流起阻碍的作用的设备叫做电阻.第三节 变阻器:可变动的电阻叫做变阻器,一般有滑动变阻器,箱式变阻器等.第七章:第一节 欧姆定律: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公式为I=U/R,可以演变为U=IR或R=U/I第二节 欧姆定律应用:可以根据U=IR或R=U/I,I=U/R,求出电流电阻电压.第三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根据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小灯泡的电压求出小灯泡的电阻.第八章:P=W/S S(时间)第一节: 电能是各种不同的能量.一般用字母W表示单位为J:焦耳,大单位叫千瓦时:KW.H表示.第二节: 电功率一般用字母P表示单位是W,叫瓦,比较大的叫做KW,千瓦.1000瓦=1千瓦.剩下的我还没学 SORRY! 只能提供这么多了。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六章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