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有什么学术成就?
黄宗羲( 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浙江余姚人,世称南雷先生,晚年自称梨洲老人,因此又被称为梨洲先生。他是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黄宗羲的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很多,是清初二大家之一*(另两人是王夫之和顾炎武)。
黄宗羲可谓中国思想启蒙第一人。他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官吏“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公其非是于学校”等观点。
黄宗羲揭示了 “暴税”的三害:即“有积累莫返之害”,税制改革不但不能减轻反而加重农民的负;“所税非所出之害”,农民纳税需要将粮食变卖为银子,在这个过程中因商人盘剥加重负担;“田土无等第之害”,土地有厚薄,却纳同样的税,负担不均。黄宗羲给出了对策:一、“重定天下之赋”,“以下下为则”;二、“必任土所宣”,出产什么纳什么;三;按土地按等级负担不同的税。
在哲学上,黄宗羲对宋学的“理在气先”持反对的观点。他的看法是“理”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只是“气”的运动规律。“气质人心是浑然流行之体,公共之物也”,他的这些观点是唯物的。
黄宗羲在文学上不满明代文学的刻意模拟,摘抄剽窃之风,提倡反映现实社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