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中沉默表现在?
第一, 阻抗性沉默
来访者内心有一些小秘密或是重大事件,难以说出口。当被咨询师问及或讨论到相关“敏感、关键”话题时,出现迟疑,心里可能是纠结的,行为表现上是排斥的(这也是一种瞬间的、自然的防御),是正常的反应,来访者用“沉默”拒绝或至少暂时拒绝回答,我们可以称之为“阻抗性”沉默。
第二, 来访者对咨询师的攻击
来访者内心对咨询师有意见、有愤怒,但无法直接表达。例如:非自愿的青少年来访者(可能是被父母或学校要求前来咨询,带有某种被迫的性质),内心自然是愤怒的,不仅对监护人愤怒,这种情绪同样会转移到咨询师的身上。来访者用“沉默”作为对咨询师的一种攻击。这种攻击方式有时比破坏性的语言更让人难以忍受,会使咨询室的整体氛围变得十分低沉,甚至有些“诡异”。
第三, 来访者没有原因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
有时,“沉默”来得十分突然,让人感到意外,在某一时刻,来访者大脑出现一片空白不知道要说什么,前一秒还有重要的感受和想法要表达,后一秒居然忘记了。当然,有时“沉默”也会出现在心理咨询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特别是长程的咨询),来访者似乎该说的话全部说完了,一时间无话可说,有些“尬聊”,此时也会出现片刻的安静和停顿。咨询师和来访者都会看看对方的反应以及思考自己接下来该如何做(说些什么)才好。
第四,咨询师与来访者赌气
这与先前的愤怒或其他负性情绪可能存在一定关联性。感觉“既然你不说话,为何我要说话?”不如就这样僵持下去,看看究竟会发生什么?好像暗自也会有一个声音“谁先开口谁就输了”。有时,在家庭治疗(或婚姻治疗)中也经常会出现,这是一种特殊的“沉默”,丈夫和妻子都不愿先说,使得整个局面僵住在原地不动。
第五,思考、回味性沉默
这是一种特别的“沉默”。当咨询师与来访者就某一话题探讨之后,陷入片刻的宁静,似乎来访者对谈话内容正在进行反思,咨询师此时也无意打断这种“沉默”,适当给予一些时间停留在那里;过快开启晤谈可能意味着干扰。这种思考、回味性的沉默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是来访者觉察的瞬间,成长的瞬间,开启未来改变可能的瞬间。
那么,咨询师面对“沉默”要如何回应和处理呢?
有时,我们让“沉默”保持一些时间,有时我们需要打破“沉默”,毕竟一直沉默下去也是不现实的。咨询师为了打破僵局,有时会跳过“沉默”,快速抛出一个新的话题重启晤谈,但似乎缺乏与沉默前晤谈内容的链接,显得有些生硬。所以,咨询师回应“沉默”的方式其实确有讲究。
咨询师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提问方式,与来访者重新开启新的晤谈:(1)你是如何将沉默与某件事联系在一起的?能否告诉我你对沉默的理解?(2)我很好奇,你对沉默的感受是什么?(3)在以往的生活经历中,是否发生过类似的沉默场景,你联想到了谁,曾经你是如何应对这种沉默的?……咨询师通过启发或联想提问的方式,让来访者表达此时此刻的感受与想法,这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