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工程问题解题技巧?

bdqnwqk2024-09-05问题1

一、小学奥数工程问题解题技巧?

小学奥数中的工程问题通常涉及到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以下是一些解题技巧:

理解题意:首先,需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和问题,弄清楚需要求解的是什么。

分析问题: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需要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一般来说,工程问题可以转化为计算工作量和时间的问题。

找出工作量和时间的量:在解决问题时,需要找出工作量和时间的量,并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工作量可以用人数、任务量等表示,时间可以用工作时间、休息时间等表示。

应用公式:根据工作量和时间的关系,可以使用工作量公式和时间公式来求解问题。一般来说,工作量公式为:工作量 = 人数 × 时间,时间公式为:时间 = 工作量 ÷ 人数。

注意单位: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工作量和时间的单位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需要将单位进行转换,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多角度思考:在解决工程问题时,需要多角度思考,尝试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有时候,换一种思路和方法,可能会得到更简单的解决方案。

总之,解决小学奥数工程问题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在解题过程中,需要仔细阅读题目、分析问题、找出工作量和时间的量、应用公式、注意单位、多角度思考等方法,来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建议学生在解决工程问题时,多练习、多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思维灵活性。

二、小学奥数:盈亏问题?

只要记住公式就简单得多了,把公式套进去就行。公式是:(1)一次有余(盈),一次不够(亏),可用公式: (盈+亏)÷(两次每份分配数的差)=平均分的份数(2)两次都有余(盈),可用公式:  (大盈-小盈)÷(两次每份分配数的差)=平均分的份数(3)两次都不够(亏),可用公式:  (大亏-小亏)÷(两次每份分配数的差)=平均分的份数(4)一次不够(亏),另一次刚好分完,可用公式:亏÷(两次每份分配数的差)=平均分的份数(5)一次有余(盈),另一次刚好分完,可用公式:盈÷(两次每份分配数的差)=平均分的份数

三、小学奥数抽水问题?

2006年夏天,我国某地区遭遇了严重干旱,政府为了解决村民饮水问题,在山下的一眼泉水旁修了一个蓄水池,每小时有40立方米泉水注入池中。第一周开动5台抽水机2.5小时就把一池水抽完,接着第二周开动8台抽水机1.5小时就把一池水抽完。后来由于旱情严重,开动13台抽水机同时供水,请问几小时可以把这池水抽完?

答案与解析:

答案为0.9。

一台抽水机一小时的抽水量为40×(2.5-1.5)÷(5×2.5-8×1.5)=80(立方米),池水的总量为2.5×(80×5-40)=900(立方米)。所以,使用13台抽水机,抽完池水需要的时间为900÷(80×13-40)=0.9(小时)。

四、小学数学奥数排队问题的解题技巧?

在小学数学奥数中,排队问题是一个常见的题型,解题时可以运用以下技巧:

确定排队的条件:首先要明确题目给出的条件,包括人数、顺序、限制等。理解清楚题目要求,有助于确定解题思路。

利用基本计数原理:排队问题通常可以用基本计数原理解决。基本计数原理指的是将一个问题分解为几个独立的步骤,并计算每个步骤的可能性,然后将结果相乘得到最终的可能性。

考虑特殊情况:有些排队问题可能存在特殊情况,需要单独考虑。例如,是否有特定的位置要求、是否有重复的人员等。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细节,避免遗漏特殊情况。

使用图形表示:对于一些复杂的排队问题,可以使用图形表示来帮助理解和解决。例如,可以使用线段、格子等图形来表示人员的位置和顺序,从而更清晰地分析问题。

分类讨论:对于一些复杂的排队问题,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类讨论。通过将问题分解为几个简单的子问题,可以更容易地找到解决方法。

反向思考:有时候,可以通过反向思考来解决排队问题。例如,如果题目要求找出满足某个条件的排队方式,可以先考虑不满足条件的情况,然后通过排除法找到满足条件的解。

实际操作:对于一些实际操作的排队问题,可以通过模拟实际情况来解决。例如,可以使用纸牌、积木等实物进行模拟,帮助理解和解决问题。以上是解决小学数学奥数排队问题的一些常用技巧。在解题过程中,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解题思路。同时,多进行练习和思考,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灵活性。

五、数学中什么叫奥数?小学数学中有哪些奥数知识?

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一般来讲,大家所说的奥数其实就是比较深比较难的题。奥数比趣味数学要难很多。小学低年级没有真正的奥数,因为知识结构不全,但是一些家长为了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会让孩子接触一些趣味数学类的题。奥数一般分为以下类型题:浓度问题、分数比大小问题、行程问题、分数巧算、逻辑推理、工程问题、牛顿问题、数字的巧算等问题。

六、问小学奥数的盈亏问题?

只要记住公式就简单得多了,把公式套进去就行。公式是:(1)一次有余(盈),一次不够(亏),可用公式:  (盈+亏)÷(两次每份分配数的差)=平均分的份数(2)两次都有余(盈),可用公式:   (大盈-小盈)÷(两次每份分配数的差)=平均分的份数(3)两次都不够(亏),可用公式:   (大亏-小亏)÷(两次每份分配数的差)=平均分的份数(4)一次不够(亏),另一次刚好分完,可用公式:亏÷(两次每份分配数的差)=平均分的份数(5)一次有余(盈),另一次刚好分完,可用公式:盈÷(两次每份分配数的差)=平均分的份数

七、小学数学奥数题型种类及讲解?

小学数学奥数题型包括逻辑推理、数列、趣味数学、几何等,要求学生进行综合运用和创新思考。

例如逻辑推理题考察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灵活度,数列题要求学生能找出规律,趣味数学题则考察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创造力。

几何题则考察学生的几何图形分析和计算能力。在学习中,需理解题意、掌握解题方法和进行反复练习。

八、小学数学,奥数青岛哪有培训的?

我妹妹在李村星光大道爱尚教育学奥数,基本上数学班级前三,以前还用我辅导一下,现在放假回家基本上不怎么问我了,因为很多题我都未必搞得明白,次数多了她都懒得问我

九、小学数学奥数思维训练解题方法?

1、对照法

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小学数学常用的方法就是对照法。根据数学题意,对照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名词、术语的含义和实质,依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辨识、再现、迁移来解题的方法叫做对照法。

这个方法的思维意义就在于,训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正确理解、牢固记忆、准确辨识。

例: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8,则这三个自然数从小到大分别是多少?

对照自然数的概念和连续自然数的性质可以知道:三个连续自然数和的平均数就是这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中间那个数。

2、公式法

运用定律、公式、规则、法则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体现的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思维。公式法简便、有效,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必须学会和掌握的种方法。但一定要让学生对公式、定律、规则、法则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并能准确运用。

3、比较法

通过对比数学条件及问题的异同点,研究产生异同点的原因,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叫比较法。

比较法要注意:

(1)找相同点必找相异点,找相异点必找相同点,不可或缺,也就是说,比较要完整。

(2)找联系与区别,这是比较的实质。

(3)必须在同一种关系下(同-种标准)进行比较,这是“比较”的基本条件。

(4)要抓住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尽量少用“穷举法”进行比较,那样会使重点不突出。

(5)因为数学的严密性,决定了比较必须要精细,往往一个字,一个符号就决定了比较结论的对或错。

例:

六年级同学种一批树,如果每人种5棵,则剩下75棵树没有种;如果每人种7棵,则缺少15棵树苗。六年级有多少学生?

这是两种方案的比较。相同点是:六年级人数不变;相异点是:两种方案中的条件不一样。

找联系:每人种树棵数变化了,种树的总棵数也发生了变化。

找解决思路:每人多种7-5=2(棵), 那么,全班就多种了75+15=90(棵),全班人数为90+2=45(人)。

十、小学数学各种工程问题的解答?

工程问题是应用题中的一种类型.在工程问题中,一般要出现三个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完成工作总量所需的时间)和工作效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   这三个量之间有下述一些关系式: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为叙述方便,把这三个量简称工量、工时和工效. 在实践中,解决工程问题,我一般采用逆推法。即,从问题入手。 例如:问题是求“工效”,就必须知道“工量”、“工时”;那,在题目中,我们又如何寻找“工量”、“工时”呢?(引导学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