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解剖及生理相关知识
1.女性乳房的生理结构是怎样的呢
成年女性乳房是两个半球形的性征器官,位于胸大肌浅表、前胸第2至第6肋骨水平浅筋膜的浅,深层之间。
外上方形成腋尾部,向腋窝呈角状延伸。乳头位于乳房中心,周围色素沉着区为乳晕。
乳腺有15~20个腺叶,每个腺叶分成若干腺小叶,腺小叶由小乳管和腺泡组成,是乳腺的基本单位。每个腺叶有各自汇总的导管(大乳管),呈放射状向乳晕集中,开口于乳头。
大乳管靠近开口的1/3段略为膨大,是乳管内乳头状瘤的好发部位。腺叶、腺小叶和腺泡问有结缔组织间隔,腺叶之间有许多与皮肤垂直的纤维束,上连浅筋膜浅层,下连浅筋膜深层,称Cooper韧带(乳房悬韧带),起支持、固定乳房的作用。
2.女性乳腺的解剖结构有哪些重要特征
成年女性的乳房是两个半球形的性征器官,其大小、外形随体形、生长发育、生育而不同,但应轮廓均匀,两侧大小相似,位于胸大肌之 上;乳头位于乳房的中心,周围有环状的乳晕,乳晕的颜色因人的皮肤 颜色、年龄和功能状态而不同。
邻近乳头或乳晕的癌肿因侵入乳管可使 之缩短,把乳头牵向癌肿的一侧,进而可使乳头扁平、回缩、凹陷。 乳腺是由腺体、导管系统、脂肪组织和纤维组织构成的。
乳 腺组织在乳房外上方形成的乳腺叶尾部伸向腋窝,如一个倒置的逗号; 每侧乳腺有15-20个腺叶,每一腺叶分成很多腺小叶,腺小叶由小乳管 和腺泡组成,是乳腺的基本单位。每一腺叶有其相应的导管系统,均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因此在做乳腺手术时也应放射状切口,这样切断的乳腺导管会最少。
小乳管汇至乳管,乳管开口于乳头,在靠近乳头的部位是乳管内乳头状瘤的好发部位。腺叶、腺小叶和腺泡之间有结 蒂组织间隔,在腺叶间还有与皮肤垂直行走的纤维组织,叫乳腺悬韧带,起固定乳房的作用。
当乳腺发生肿瘤或其他病变时可累及此韧带,使乳房皮肤表面凹陷,即所谓“酒窝征”。 平时,育龄妇女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乳腺的生理状态在体内各 种激素的影响下呈周期性变化。
在月经的前半期,由于雌激素分泌量 少,乳房比较松软,此时期适宜进行乳腺检查;在排卵后,雌孕激素分 泌量增加,自觉乳房发胀,尤以月经来潮前明显;绝经后腺体渐渐萎 缩,被脂肪组织代替。
3.乳房的生理结构有哪些
乳房主要由腺体、导管系统、脂肪组织、纤维组织等构成。
(1) 腺体:成人乳腺有15〜20个腺叶,每一腺叶可分成许多腺小 叶,腺小叶由小乳管和相应的腺泡组成。一个乳房的腺叶数目是固定 不变的,但小叶的数目和大小却可有很大的变化。
(2) 导管:每一腺叶有其相应的导管系统,多个小乳管汇集成小叶 间乳管,多个小叶间乳管又汇成一根输乳管。 输乳管有15〜20根,以 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汇集于乳晕,开口于乳头,称为输乳孔。
乳 腺导管在乳头部较为狭窄,继之扩大而形成较为膨大的壶腹,以后分支 为各级导管,末端导管与腺泡相通。各导管系统之间无吻合支。
当癌 肿侵及大导管时,使大导管硬化、挛缩,牵引乳头,形成“乳头内陷”,这 是乳腺癌的典型表现之一。 (3) 乳头和乳晕:乳头隆起于乳房表面的中央,其周围皮肤有明显 的色素沉着,色泽较深称为乳晕。
乳头、乳晕部含有较多的平滑肌纤 维,收缩时可使乳头勃起、变小、变硬,并在哺乳时可挤压导管排出内容 物。乳晕区的皮肤含有丰富的皮脂腺,又称乳晕腺,较大而位于浅表, 呈结节状隆起于皮肤表面,妊娠及哺乳期尤为明显,其具有保护皮肤、润滑乳头及婴儿口唇的作用。
(4) 脂肪组织:乳房内脂肪组织的多少是决定乳房大小的主要因 素之一。整个乳房除乳晕外均为一层脂肪组织所包围,脂肪层的厚薄 因年龄、生育等因素而导致个体差异很大。
脂肪层较厚时,乳腺触诊呈 均质感;较薄时由于直接触及腺体呈结节感。 (5) 纤维组织:乳腺组织被整个包裹在浅筋膜的浅深层之间。
在 乳腺小叶间垂直行走并互相搭连成网状的纤维组织束,称为乳腺悬韧 带,它可以对乳腺起固定作用,可使乳房既有一定的活动度,在直立时又不至于明显下垂。在病理上,若肿瘤或其他病变侵犯该韧带时,可使 之收缩,引起皮肤粘连或凹陷。
4.乳房的生理结构是怎样的
乳房主要由腺体、导管、脂肪组织和纤维组织等构成。
其内部结构犹如一棵倒着生长的小树。乳房腺体由15 ~20个腺叶组成,每一个腺叶分成若干个腺小叶, 每一个腺小叶又由10 ~ 100个腺泡组成。
这些腺泡紧密地排列在小乳 管周围,腺泡的开口与小乳管相连。 多个小乳管汇集成小叶间乳管, 多个小叶间乳管再进一步汇集成一根整个腺叶的乳腺导管,又名输 乳管。
输乳管共15 ~20根,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汇集于乳晕, 开口于乳头,称为输乳孔。输乳管在乳头处较为狭窄,继之膨大为壶 腹,称为输乳管窦,有储存乳汁的作用。
乳腺导管开口处为复层鳞状 上皮细胞,狭窄处为移形上皮,壶腹以下各级导管为双层柱状上皮或 单层柱状上皮,终末导管近腺泡处为立方上皮,腺泡内衬立方上皮。乳头表面覆盖复层鳞状角质上皮,上皮层很薄。
乳头由致密的结 缔组织及平滑肌组成。平滑肌呈环形或放射状排列,当有机械刺激时, 平滑肌收缩,可使乳头勃起,并挤压导管及输乳窦排出其内容物。
乳 晕部皮肤有毛发和腺体。腺体有汗腺、皮脂腺及乳腺。
其皮脂腺又称 乳晕腺,较大而表浅,分泌物具有保护皮肤、润滑乳头及婴儿口唇的 作用。乳房内的脂肪组织呈囊状包于乳腺周围,形成一个半球形的整体, 这层囊状的脂肪组织称为脂肪囊。
脂肪囊的厚薄因年龄、生育等原因 个体差异很大。 脂肪组织的多少是决定乳房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
乳腺位于皮下浅筋膜的浅层与深层之间。浅筋膜伸向乳腺组织内形 成条索状的小叶间隔,一端连于胸肌筋膜,另一端连于皮肤,将乳腺腺 体固定在胸部的皮下组织之中。
这些起支持作用和固定乳房位置的纤维 结缔组织称为乳房悬靭带。 浅筋膜深层位于乳腺的深面,与胸大肌筋膜 浅层之间有疏松组织相连,称乳房后间隙。
它可使乳房既相对固定,又 能在胸壁上有一定的移动性。有时,部分乳腺腺体可穿过疏松组织而深 入到胸大肌浅层,因此,做乳腺癌根治术时,应将胸大肌筋膜及肌肉一 并切除。
乳房大部分位于胸大肌表面,其深面外侧位于前锯肌表面,内侧与下部位于腹外斜肌与腹直肌筋膜表面。除以上结构外,乳房还分布着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对乳 腺起到营养作用及维持新陈代谢作用,并具有重要的外科学意义。
5.乳房的解剖位置、血供来源及神经支配是怎样的
乳房是女性重要的第二性征。
发育成熟的乳房呈半球形,体 表位置在第二肋至第六肋之间,内侧在胸骨旁线,外侧至腋前 线。正常乳头的位置在锁骨中线与第四肋间交点处略偏向外侧, 乳晕的直径约为4cm。
乳房的下界于第六肋水平形成半圆形的乳 房下褶线(或称乳房下皱壁),为一衡定的体表标志。 乳房的血供来源十分丰富,主要有胸廓内动脉、胸外侧动 脉、肋间动脉、胸肩峰动脉等。
根据动脉走行的层次可将其分为 乳房浅层动脉和乳房深层动脉。 乳房浅层动脉走行于乳房的皮下组织层,胸廓内动脉的第 二、三、四肋间穿支(又称乳房内动脉)自胸骨旁线穿出供应乳 房的内侧,胸外侧动脉则于腋前线附近发出分支供应乳房的外侧 部分,第三四肋间动脉亦有分支供应乳房的外、下部,胸肩峰动 脉有时在乳房的上方与胸廓内动脉第二肋间的穿支吻合,供应乳房的内上部。
这些动脉在乳房浅层形成吻合,并在乳晕下形成环 形的乳晕下血管网。 乳房深层动脉系自胸大肌表面穿出,从深面进入乳房的动脉 穿支,在乳房体积较小时不易发现。
其来源主要为胸廓内动脉、胸外侧动脉、肋间动脉。这些动脉穿支在乳腺后间隙构成乳腺后 血管网,并从深面穿入乳腺供应乳腺组织,它们在乳腺内与浅层 动脉有广泛的吻合。
其中有一至三支自乳腺中央附近穿过乳腺, 汇入乳晕下血管网参与乳头乳晕的血供,称为乳头乳晕深动脉。 乳头乳晕的神经是由第四肋间神经外侧皮支的前皮支支配 的,包含感觉神经与交感神经,具有感觉、乳头勃起等功能。
该 神经自腋中线附近发出,于8点钟(右侧)和4点钟位置跨过胸 大肌外缘,在胸大肌表面向内走行约2cm后穿入乳腺后面,在乳 腺内呈向心走行到达乳头乳晕。 在进行乳房缩小整形术时应尽可 能保留此神经走行范围内的乳腺组织,以避免该神经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