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几何难还是初中几何难?

bdqnwqk2024-08-26问题1

一、小学奥数几何难还是初中几何难?

我认为初中几何难一些。小学奥数的几何题主要是找规律,刚开始看时有些摸不着头脑,如果能够熟悉套路,其实这种题并不难,然而初中几何开始学的时候非常简单,但是到了初三综合运用时就很难了,尤其是初三数学试卷的最后一题,多数人第三问都做不出来。

二、小学奥数:盈亏问题?

只要记住公式就简单得多了,把公式套进去就行。公式是:(1)一次有余(盈),一次不够(亏),可用公式: (盈+亏)÷(两次每份分配数的差)=平均分的份数(2)两次都有余(盈),可用公式:  (大盈-小盈)÷(两次每份分配数的差)=平均分的份数(3)两次都不够(亏),可用公式:  (大亏-小亏)÷(两次每份分配数的差)=平均分的份数(4)一次不够(亏),另一次刚好分完,可用公式:亏÷(两次每份分配数的差)=平均分的份数(5)一次有余(盈),另一次刚好分完,可用公式:盈÷(两次每份分配数的差)=平均分的份数

三、小学奥数抽水问题?

2006年夏天,我国某地区遭遇了严重干旱,政府为了解决村民饮水问题,在山下的一眼泉水旁修了一个蓄水池,每小时有40立方米泉水注入池中。第一周开动5台抽水机2.5小时就把一池水抽完,接着第二周开动8台抽水机1.5小时就把一池水抽完。后来由于旱情严重,开动13台抽水机同时供水,请问几小时可以把这池水抽完?

答案与解析:

答案为0.9。

一台抽水机一小时的抽水量为40×(2.5-1.5)÷(5×2.5-8×1.5)=80(立方米),池水的总量为2.5×(80×5-40)=900(立方米)。所以,使用13台抽水机,抽完池水需要的时间为900÷(80×13-40)=0.9(小时)。

四、问小学奥数的盈亏问题?

只要记住公式就简单得多了,把公式套进去就行。公式是:(1)一次有余(盈),一次不够(亏),可用公式:  (盈+亏)÷(两次每份分配数的差)=平均分的份数(2)两次都有余(盈),可用公式:   (大盈-小盈)÷(两次每份分配数的差)=平均分的份数(3)两次都不够(亏),可用公式:   (大亏-小亏)÷(两次每份分配数的差)=平均分的份数(4)一次不够(亏),另一次刚好分完,可用公式:亏÷(两次每份分配数的差)=平均分的份数(5)一次有余(盈),另一次刚好分完,可用公式:盈÷(两次每份分配数的差)=平均分的份数

五、小学奥数比较难的平均数问题?

答:甲乙两地相距400米,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4小时到达,原路返回5小时到达,求客车往返甲乙两地的平均速度。算式:400x2÷(400÷4+400÷5)。

六、小学奥数,集合问题,请帮助解答?

100-45=55 90-45=45 81-45=36 55+45+36=136人次 最多有多少人不喜欢,就是这些人次中,所有人都选择两项(如果是有人只喜欢一项,就达不到最多)那么实际最少需要68人,加上45人都喜欢的,共113人,也就是说最多有7人都不喜欢 不好意思,我也是看了答案才知道解的过程

七、小学奥数火车过桥问题全部公式?

(一)火车过桥

一般的火车过桥指的是从火车头上桥到火车尾出桥,所以路程是火车长+桥长。有下面的公式:

过桥时间=(车长+桥长)÷车速

它与普通的行程问题差了一个火车长,如果觉得火车有长度不好理解,可以把车尾当做移动的物体。从车头上桥到火车尾出桥,车尾走的路程就是车长+桥长!

(二)火车与人

一般情况下人的长度忽略不计,所以路程是火车的长度。

火车与人相遇的情况:

车与人相遇到完全分开的时间=车长÷车与人的速度和

火车追人的情况:

火车头追上人到完全分开的时间=车长÷车与人的速度差

(三)火车与火车

甲,乙两列火车错车时,属于相遇问题,一般是指从两车的车头相遇到两车的车尾分开,所以相遇路程是甲车长+乙车长。

甲乙两车头相遇到完全分开的时间=(甲车长+乙车长)÷两车速度和

快车追慢车时,属于追及问题,一般是指从快车头追上慢车尾到快车尾超过慢车头,所以追及路程是甲车长+乙车长。

快车头追上慢车尾到完全分开的时间=(甲车长+乙车长)÷(快车速度-慢车速度)

以上是这类问题的基本公式,如果到复杂的问题(多辆火车,多次相遇或追及),可以拆分成单个的上述问题来逐个击破。

八、小学奥数几何五大模型解题技巧?

小学奥数几何五大模型包括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以下是解题技巧:

平行四边形: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如对角线互相平分、同底角等于同侧内角等于180度、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相交于中点等来解决问题。常见的题型包括计算面积、计算周长和解决几何问题。

长方形:利用长方形的性质,如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平行等来解决问题。常见的题型包括计算面积、计算周长、解决几何问题和证明几何定理。

正方形: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如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平行等来解决问题。常见的题型包括计算面积、计算周长、解决几何问题和证明几何定理。

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性质,如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是60度、等腰三角形底角相等等来解决问题。常见的题型包括计算面积、计算周长、解决几何问题和证明几何定理。

圆形:利用圆形的性质,如圆心角等于圆周角的一半、半径垂直于弦等来解决问题。常见的题型包括计算面积、计算周长、解决几何问题和证明几何定理。

需要注意的是,在解决问题时,要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型和方法,同时要善于运用各种几何知识和技巧,灵活应用,勇于尝试,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九、奥数和几何哪个难?

几何在科技的运用方面会越来越多,与其他学科的交集会越来越大。因此,将来的综合性几何问题会越来越多。

所以几何问题所涉及的知识面会越来越多;奥数本身又是为数学竞技而设立的,所以,难度也会越来越大。

有难度才具有挑战性,没有难度学习奥数也就没有意义了。学奥数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难题,通过解难题而知道自己的能力究竟怎样,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数学水平。

从而选择适合于自己的道路去发展自己。如果想学习数学专业,就去学奥数;如果不想学习数学专业,就不要学奥数。因为奥数对于考大学的帮助不大。如果考学的时间充裕,学习奥数没有坏处。

十、小学奥数工程问题解题技巧?

小学奥数中的工程问题通常涉及到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以下是一些解题技巧:

理解题意:首先,需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和问题,弄清楚需要求解的是什么。

分析问题: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需要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一般来说,工程问题可以转化为计算工作量和时间的问题。

找出工作量和时间的量:在解决问题时,需要找出工作量和时间的量,并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工作量可以用人数、任务量等表示,时间可以用工作时间、休息时间等表示。

应用公式:根据工作量和时间的关系,可以使用工作量公式和时间公式来求解问题。一般来说,工作量公式为:工作量 = 人数 × 时间,时间公式为:时间 = 工作量 ÷ 人数。

注意单位: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工作量和时间的单位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需要将单位进行转换,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多角度思考:在解决工程问题时,需要多角度思考,尝试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有时候,换一种思路和方法,可能会得到更简单的解决方案。

总之,解决小学奥数工程问题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在解题过程中,需要仔细阅读题目、分析问题、找出工作量和时间的量、应用公式、注意单位、多角度思考等方法,来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建议学生在解决工程问题时,多练习、多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思维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