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长在历史长河中的贡献?
徐渭(1521年—1593年),明浙江山阴人(今绍兴),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晚号青藤。《明史》有传。 徐渭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他的诗歌、散文、戏曲、书法、绘画都有很高的成就。徐渭的好友梅国桢评价他:“病奇于人,人奇于诗,诗奇于字,字奇于文,文奇于画。”
著名文学家袁宏道则在《徐文长传》中为他盖棺定论:“无之而不奇”。 徐渭虽为艺术家,但始终关心着国家的兴旺,他参加过抗倭的战斗,并进入抗倭将领胡宗宪的幕府。
他也关注着北方边境的战事。
当他知道朝廷和蒙古俺答部谈判成功、实现互市后,十分兴奋,立即给他少年时的同学和朋友、当时任宣府巡抚的吴兑寄去诗作,表达他对和平的渴望: 近来宣府息烽埃,台吉求生款镇台。
笑引双椎胡女拜,传呼万帐令公来。
艾年佩鹊宁非早,薇省垂鱼不待推。
报与江南春信道。题诗寄处陇梅开。
吴兑收到诗后,邀请徐渭北上,和他共商边事,徐渭也不顾年老体衰,立即束装启程,万历四年(1576年),56岁的徐渭来到了边关重镇宣府镇。 徐渭自风景秀丽、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突然置身于北国雄浑壮丽的山川和粗犷淳朴的风土民情之中,处处觉得新鲜好奇、目不暇接。
他一面在吴兑的幕府中担负起文字工作,一面在宣府管辖的区域里采风问俗,写下了大量的诗作。
他为宣府巡抚衙门题的对联也为人称道: 开关市,通贸迁,东道往来,任数千里赤子龙舌之奇。
拱宸京,控沙漠,北门锁钥,当第一重青天剑戟之雄。
吴兑还带着徐渭参观了马市,这里正呈现出一派和平的景象。
徐渭很高兴,他对于民族之间的平等一直持赞同的态度,看到它的实现,更是兴奋不已。
回来后,他作了一首小诗《胡市》: 千金赤兔匿宛城,一只黄羊奉老营。
自古学棋嫌尽杀,大家和棋免输赢。
徐渭在宣府还见到了蒙古族奇女子、互市的关键人物三娘子,他目睹了健美聪慧、飒爽干练的三娘子的英姿后,心潮澎湃,一下子写了六首边词,细致生动地描绘了这位少数民族的女中豪杰的风采。
后世人们对三娘子的了解,多半得益于徐渭的诗作。
宣府的生活给了徐渭创作的灵感,但是他的身体却不适应北方的气候,第二年春天,他就辞去吴兑幕府的事情,准备南归,临行前,他以《答谢上谷诸公》,表达他依依惜别的心情: 一客宣城镇,真多地主良,停车松树下,投辖井中央。
红烛筹枚满,苍毛尘话长,别来知几日,柳色满红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