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地是忠臣还是奸臣?

bdqnwqk2024-08-04百科1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光地出生于有诗书教养的富绅之家。史载其自“幼颖异”,五岁便入塾从师授读,“未尝一启齿,发声试之,辄已成诵,不失一字。善属对,矢口惊人。塾师弗能教也”。13岁遍读群经,18岁编写《性理解》,19岁写《四书解》,20岁写《周易解》,24岁辑《历像要义》,25岁通律吕之学,后又从著名学者顾炎武受音韵之学。

与陈梦雷同为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李光地因涉及陈梦雷“卖友案”而声名不好。三藩之乱时,两人合谋由李光地上蜡丸密疏向清廷提供福建前方情报受到康熙赞许。平叛之后,身陷叛军的陈梦雷便成了附逆罪臣,逮捕下狱,贬戍奉天。李光地却扶摇直上,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非但不救陈梦雷,反而落井下石。陈梦雷被逮入狱。陈梦雷悲愤至极,于七月份写下了《告都城隍文》,揭露李光地的背信弃义行为。陈梦雷十分憎恨李光地,骂他是“欺君负友”之徒,还写了《与李光地绝交书》。

康熙十九年(1680年),刑部尚书徐乾学代李光地起草一份疏稿,反映陈梦雷在耿精忠叛乱时有功国家的表现,逼李光地上奏。李光地难以拒绝,遂具名上奏康熙帝,请求宽免陈梦雷,改为流放奉天。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帝巡视盛京(今沈阳),陈梦雷献诗,甚受康熙帝赏识,遂被召回京师。侍奉三皇子诚亲王胤祉读书。康熙五十七年五月,李光地病逝京寓。

李光地是理学家,思想守旧,倡导礼乐,实行海禁措施,限制了矿业的发展,对康熙晚年的决策有决定性的影响。晚年的李光地仍大受康熙宠信,出任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康熙称他“谨慎清勤,始终一节,学问渊博。朕知之最真,知朕亦无过光地者”。太子被废后,李光地开始辅助后来的雍正帝。雍正帝称李光地为“一代之完人”,雍正元年(1723年)追赠太子太傅。曾奉敕编纂了《性理精义》、《朱子全书》、《周易折中》等书。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曾评其曰:“光地之学,源于朱子,而能心知其意,得所变通,故不拘墟于门户之见。其诂经兼取汉唐之说,其讲学亦酌采陆王之义,而于其是非得失,毫厘千里之介,则辨之甚明,往往一语而决疑似。”在全祖望眼中李光地是个伪君子:“其初年则卖友,中年则夺情,暮年则居然以外妇之子来归。”

总的说来是个忠臣,因为虽然他人品不好,但是忠于君王,也做了不少有利于国家百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