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的古今历史? 收集关于黄河的古今诗词?

bdqnwqk2024-06-16百科1

一、佛山的古今历史?

佛山,简称“佛”,广东省地级市。佛山地处广东省中部、珠三角腹地,毗邻港澳、东接广州、南邻中山,与广州共同构成“广佛都市圈”,大力推进广佛同城化合作,打造国际大都市区,是珠江三角洲城市之一、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广佛肇经济圈”、“珠江—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晋隆安二年(公元398年),佛山名字叫季华乡。剡宾国(现克什米尔)的三藏法师达昆耶舍尊者航海东来,在境内塔坡岗上(即今塔坡街),建寺传授佛教。他回国后,随着时间推移,寺宇倒塌。

至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乡人在塔坡出上掘地,得铜佛三等,就在岗上重建寺,供奉三尊铜佛。从此把季华乡改名为佛山,这是佛山得名的由来,所以佛山有这样一句传统谚语:“未有佛山,先有塔坡”。到元末,这寺毁于战火。

明洪武二十四年,乡人再重建寺宇,但这时塔坡岗附近,已逐渐有居民建筑房舍聚居,不便于建筑佛寺,击择地于郊重建(旧名石阁,现郊区环市公社朝东生产大队所属范围,即佛山地委党校现址的一部分),命名为塔坡古寺。

到清光绪年间,寺僧勤安入京作法事,为慈德太后祝寿,得御赐佛经一批,勤安又在京募捐扩建佛寺,在寺内增建藏经楼贮藏这批佛经,所以塔坡古寺又称为经堂古寺。至于原来的塔坡寺,由乡人在此改建为古庙。供奉东岳大帝神象,改名为塔坡庙。

后来年代久远,经过多次返修,为纪念这一佛山初地,在重修时,乡人特别在底前状卜,嵌上两块石块, 一块刻着“佛山初地”,另一块刻着“牧唱遗风” (古代佛山有八景,其中一景就叫“塔坡牧唱”)。另外,在庙前的水井上安上一块石牓,刻有“佛山、贞观二年”等字样。

这些石刻的历史文物,在解放后已被佛山市博物馆拆去祖庙保存起来了

二、收集关于黄河的古今诗词?

诗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潼关怀古》)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歌曲: 《黄河颂》,《保卫黄河》,《黄河大合唱》 民谣: 《信天游》

三、黄河通航历史?

至今最早关于黄河中游航运的记载是春秋时期发生于黄河小北干流段的“泛舟之役”,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远距离大规模的水上运输。京包铁路通车之前,黄河晋陕峡谷的水运很发达,这对内蒙古和中原、陕西和山西等地区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黄河晋陕峡谷最大的水运障碍是壶口瀑布,通过壶口瀑布的方法是“旱地行船”。在当时的条件下,这可能是水上运输通过壶口瀑布的最佳选择,从而使吉县东龙王迪成为该段黄河重要的水陆码头和商业较为繁荣的集镇之一,正常年景路经东龙王迪码头的船只达4000—5000只。

  现在随便翻开黄河晋陕峡谷两岸任何一个县的县志,都可以找到关于黄河航运的记载。黄河三门峡的漕运始于秦,历汉、魏、晋、隋、唐、宋等朝约千余年间。汉唐时黄河年漕运高达400—600万石。北宋以后,经黄河三门峡漕运的规模就比以前小多了,清乾隆以后黄河漕运逐渐终止。黄河三门峡漕运的变化与黄河含沙量密切相关,由于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沉积于河床,使隋唐以后本来就难以通行的三门峡地区更难以通行了。

四、陇县古今历史名人?

张仲实 (1903.7.15~1987.2.13),原名张安人,笔名任远、实甫。陕西陇县人,我国著名的马列著作翻译家,编辑出版家,其译作多为精品,得到了毛的高度赞扬。翻译作品主要包括:斯大林《论民族问题》、恩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及《家族、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普列汉诺夫《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列昂节夫《政治经济学讲话》、拉比杜斯与奥斯特维强诺夫合著《政治经济学教程》以及《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论民族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传略》、《列宁传略》等。

五、贯穿历史古今的书籍?

《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

正因为《史记》能够会通古今撰成一书,开启先例,树立了榜样,于是仿效这种体裁而修史的也就相继而起了。通史家风,一直影响着近现代的史学研究与写作。

建立了史学独立地位

中国古代,史学是包含在经学范围之内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的。所以史部之书在刘歆的《七略》和班固的《艺文志》里,都是附在《春秋》的后面。自从司马迁修成《史记》以后,作者继起,专门的史学著作越来越多。于是,晋朝的荀勖适应新的要求,才把历代的典籍分为四部:甲部记六艺小学,乙部记诸子兵术,丙部记史记皇览,丁部记诗赋图赞。从而,史学一门,在中国学术领域里才取得了独立地位。饮水思源,这一功绩应该归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六、古今濮阳文化历史?

濮阳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源远流长,其文化历史可以追溯至古代夏朝至商周时期的殷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濮阳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历史文化名人,如战国时期的贾谊、东汉时期的诸葛亮等,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濮阳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了独特的古今文化传承,包括传统工艺、建筑艺术、民俗文化等,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代的濮阳人民也在传承和保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使其继续在古今中华文化中发光发热。

七、黄河大侠歌曲百科?

黄河大侠是由导演张鑫炎 / 张子恩执导的一部电影作品,影视金曲,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终末期的中国大陆上映。影片背景为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时期,西北黄河流域的段、柳、李诸王互相攻伐,欲独霸天下。

八、黄河铁桥的历史?

  中山桥位于兰州城北白塔山下的黄河铁桥,是兰州境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桥,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中山桥的前身系黄河浮桥。黄河浮桥是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宋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7里处始建的。明洪武九年(1376年),卫国公邓愈将此桥移至城西10里处,称为“镇远桥”。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兰州卫指挥杨廉将浮桥移至现在的位置——白塔山下。至今兰州还存有建桥时所遗的重10吨、长5.8米的铸铁浮桥柱3根,人称“将军柱”。柱上铸有“洪武九年,岁次丙辰,八月吉日,总兵官司卫国公建斯柱于浮桥之南,系铁缆一百二十丈”的字样。  当年的黄河浮桥,用24只大船,横排于黄河之上,船与船之间相距5米,以长木连接,铺以板,围以栏;南北两岸竖铁柱4根,大木柱45根,有两根各长50米的粗铁绳,将船固定在河面上。冬季黄河结冰则拆除,春季则又重搭浮桥。“伫看三月桃花冰,冰泮河桥柳色青”的诗句,就是当时浮桥的写照。兰州古八景之一的“降龙锁蛟”也是指这种景色。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银30.669万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将浮桥改建为长233.3米,宽7.5米的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年改为“中山桥”。  铁桥承建时,喀佑劳动保护曾保证保固80年。但历时仅42年,即1949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11个昼夜。后经抢修虽恢复了通行,但人行桥上桥面晃动不定,已难以担负日益繁忙的运输任务。1954年,人民政府对铁桥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加固,增加了弧形钢架拱梁,使这座古老的铁桥不仅变得坚固耐用,而且还威风凛凛,绚丽壮观。  随着时间的流逝,兰州市区已架起了10多座造型美观,结构新颖,工艺先进,气势不凡的铁路公路桥。这座古老的黄河铁桥已不是沟通黄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敬仰它、观赏它,因为它象一部史诗,飧刻着兰州古往今来历史的变迁,展示了兰州人民灿烂艺术的画卷。

九、黄河牌手表历史?

黄河牌手表是郑州手表厂制造,当时地址在郑州市陇海路 59 号。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1971 年郑州手表厂正式成立,1974 年,第一只黄河牌手表诞生,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研制出黄河牌 16 钻全钢防震日历表和明星牌石英电子女表等新产品。

1985 年,轻工部委托河南省一轻厅组织 22 个单位对黄河牌手表鉴定,结论是:走时精确、高低温试验合格率达 100%。郑州手表厂一跃成为全国 38 家手表主机生产定点厂之一。

1989 年郑州手表厂取得国家手表厂定点认证及产品出入口许可证。1990 年时,全厂拥有各类设备 1000 余台,光手表专用机床就有 500 余台,其中瑞士进口设备差不多有 40 台。当时以生产黄河牌 16 钻男表为主,还生产有“王冠”“霸王”“明星”三个牌子。

十、黄河彩电的历史?

黄河电视机

1984年底,西安黄河机械厂首家引进了(东芝)彩电生产线,“黄河”彩电自此诞生。1985年,电子工业部在全国同时批准了57条彩电生产线,其中就包括陕西的如意、黄河和海燕电视机厂。陕西彩电行业从1984启动到1987年间,质量和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一。1987年冬,陕西省政府特别召开表彰大会,重奖“如意”、“黄河”、“海燕”3家彩色电视机厂。

上世纪80年代末,陕西的彩电品牌一度成为陕西骄傲。然而,随着此后全国电视市场的饱和,陕西彩电行业低估了买方市场的威力,原本想凭借“化拳为掌”的战略,将三家整合为一家,却因为人事问题未能达成妥协,最终导致曾处于盟主地位的彩电陕军走向了衰落。

那时的西安出租车还没有计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