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的人文历史是怎样的?
在西和县长道镇宁家庄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证明陇南人类生活的最早年代可上溯到7000多年前。距今5000年—6000年的仰韶文化遗址,在西汉水流域、白龙江流域各地普遍存在,如礼县高寺头遗址、武都安坪遗址等。
先秦时期今陇南境内为氐人、羌人和秦人所居。陇南是秦人的发祥地,又是我国古代西部民族氐人和羌人活动的核心地区。在礼县大堡子山发现的秦西垂陵园,证明礼县是秦人发祥地“西犬丘”所在地,秦庄公、秦文公、秦襄公等在礼县红河一带建国立郡。
秦时今陇南境大部为陇西郡辖,分为武都道(今武都区、西和县南部)、西县(今西和县北部、礼县北部)、下辨道(今成县)、故道(今徽县、两当县)和羌道(今宕昌县)5个县级政权建制。今文县境属广汉郡平道,今康县境属蜀郡葭萌县。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武都郡(郡治今西和县洛峪镇),属益州刺史部,今陇南境大部属武都郡;今西和县北部、礼县北部为西县,属陇西郡;今文县为阴平道,属广汉郡。至东汉年间,武都郡改属凉州刺史部,郡治先后移下辨、青泥河谷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失守汉中,迁郡治至扶风郡小槐里;今西和县北部、礼县北部仍置西县,属汉阳郡;今文县境为蜀国都尉治,后曹操改广汉属国为阴平郡。
三国时今陇南境为魏蜀交界地带,蜀汉丞相诸葛亮在此“六出祁山”。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武都郡属秦州辖。蜀汉建兴七年(229年)陈式收复武都、阴平二郡,武都治复置下辨。公元263年10月,魏将邓艾率兵南下。经武都,出阴平,用奇兵陷成都,导致了蜀汉政权的覆灭。
西晋时今陇南境大部属武都郡,今陇南境北端属天水郡。东晋至南北朝时期陇南境内先后建立仇池国、宕昌国、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五个胡人政权,称为“陇南五国”。南北朝时区划变革频繁,地方行政机构比较混乱,今陇南境先后由南朝宋、北魏、西魏、北周统治。北魏置南秦州于洛峪(今西和县洛峪镇),西魏时改称成州。期间,武都郡治移至仙陵山(今武都区旧城山),从此武都郡治始由西汉水流域南移白龙江流域。北周年间,今陇南境内置有武州(今武都区)、文州(今文县)、康州(后废,今成县、康县)、成州(今西和县南部)、宕州(今宕昌县)、凤州的广化县(今徽县)、两当县(今两当县)和秦州长道县(今西和县北部、礼县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