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郭嘉有什么功绩?

bdqnwqk2024-05-24百科1

一、历史上郭嘉有什么功绩?

1.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东汉末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

  2.建安二年(197年),曹操讨张绣新败,袁绍写信羞辱。曹操正担心自己不具备与袁绍抗衡的能力之时,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之说。他一连举出十条理由,以证明“公有十胜,绍有十败。”郭嘉的分析很具说服力,不但振作了曹军将士的斗志,更助曹操拟定了远期和近期的作战目标。同时,郭嘉也正式确立了自己在曹操军事智能团中的核心地位。

  3.建安四年(199年),刘备借趁袁术北投袁绍之机,主动向曹操请求前去截击。这时,恰好郭嘉、程昱不在身边,曹操就同意了刘备的请求。待郭嘉与程昱回来,得知此事后一起劝阻曹操:“放走刘备,会生变数了!”但此时刘备已走,而且夺取下邳,举兵对抗曹操,曹操悔恨不听郭嘉之言。

二、历史里郭嘉的功绩有哪些?

郭嘉史书有云“才策谋略,世之奇士”

功绩一:建安元年,吕布刘备相攻,刘备投曹操。众皆劝曹操或杀或留,郭嘉独以天下进谏,曹操听从,放刘备,增兵增粮。天下贤士听闻曹操所举,归之若骛。

功绩二:建安二年,郭嘉、荀彧共作十胜分析,曹操方下决心以不足之力必克袁绍。

功绩三:建安三年,曹军攻吕布,不克思退。郭嘉力劝。曹操从,终破吕布。

功绩四:建安四年,刘备欲脱,郭嘉、程昱、董昭言不可——注意没有荀彧。曹操后悔已不及,智士有功无过。

功绩五:建安五年,曹操欲击刘备,以免腹背受敌。众皆曰不可,只有郭嘉支持,曹操遂出。这里不但可以看到没有其他智士的远见,更可以看出曹操对郭嘉的信赖与尊重,郭嘉也没有让曹操失望。

功绩六:建安八年,曹军力攻袁势,郭嘉以利劝曹操,曹操纳计,五月撤军,至十月已经消灭了袁尚,还避免了曹军的大伤亡。而又以选士计定北方四州,曹操因此而将郭嘉封侯。并独力劝曹操北上,曹操因此再无后患。

三、历史中的郭嘉是怎么死的?

水土不服,病死于曹操征伐乌丸之时。(郭嘉本就身子弱,又坚持跟着曹操征战四方,终因水土不服外加旧疾死于出征途)

四、三国“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历史上郭嘉到底有多厉害?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意思很直接,郭嘉不死的话,卧龙诸葛亮就不敢出山,这句话显然有点抬高郭嘉,贬谪诸葛亮的意味,说得好像诸葛亮怕郭嘉一样。郭嘉的计谋无双,可是诸葛亮也是奇谋妙计。作为谋士,郭嘉是非常的厉害,帮助曹操平定北方,战功赫赫,深受曹操的青睐。无论是演义中还是历史中,郭嘉都是非常的厉害,这点毋庸置疑。可是诸葛亮就有点不同寻常了,在小说中诸葛亮有被神化的味道,连向天续命这种操作都上演了,可见有夸大的成分。那么诸葛亮和郭嘉究竟谁更厉害了呢?其实两人压根都不是一个水平的,两人主要的领域是不一样的,根本没法比较。好比一个作家和运动员之间相互比较,两人没发比较,因为没有共同点。

  郭嘉擅长的领域是军事,出谋划策,临阵对敌,他的职业是个谋士。诸葛亮擅长的是政治,治理国家,安邦定国,两人的层面是不一样的。三国志中,作者将诸葛亮单独列传,可见作者对诸葛亮的赞扬之情,而郭嘉则是和他人混合在一起。很多人争论郭嘉和诸葛亮他俩究竟谁更胜一筹,其中也没有必要争讨。有些人甚至是一捧一踩,这种做法显然是不理智的。

无论是郭嘉还是诸葛亮,他们在其各自的领域中都是佼佼者,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杰出人物。只是郭嘉去世的很早,人们对他有一种惋惜,出于对逝者的尊重。最后回归到这句话上,郭嘉不死,卧龙不出,是后世之人杜撰的,没有任何的依据,两人没有可比较性。

五、历史上郭嘉有弟郭泰吗?

关于这个问题,历史上确有郭嘉的弟弟,名字叫做郭泰,他也是一位著名的谋士。在三国时期,郭泰曾跟随哥哥郭嘉一起为曹操出谋划策,并在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不过,相比于郭嘉,郭泰的事迹并没有被广泛传扬。

六、如果郭嘉没病死,他会改变历史吗?

如果论军事策略和功绩,三国时期确实是郭嘉最厉害。如果郭嘉不死,刘备可能就难以夺取荆州多郡了,三国的历史肯定会有所不同。

三国中力量最强的就是曹魏,而曹魏的核心区域,都是在郭嘉的策划下取得的,而且郭嘉料事如神,算无遗策,说郭嘉是三国第一谋士是有道理的。

郭嘉在曹操最困扰的时候,劝谏曹操,以“公有十胜,绍有十败”论,打消了曹操对袁绍的担心,放心的去讨伐吕布。

郭嘉随曹操攻打吕布,“三战破之”。吕布退守下邳坚守了半年之久,曹军疲敝,曹操想要撤军的时候,郭嘉说现在就应该加紧攻击吕布,必然可破。果然如郭嘉所料,吕布被擒杀,曹操顺利取得了徐州区域。

郭嘉曾劝曹操不要放走刘备,结果刘备趁截击袁术之机,领了数万兵马出走,并且夺取了曹操刚得到不久的下邳。郭嘉建议曹操,袁绍寡断,可以先攻打立足未稳的刘备。曹操依策行事,果然大破刘备,迫使刘备逃奔袁绍,还生擒了关羽和刘备的两位夫人,重新夺回了徐州。

郭嘉在官渡之战后,成功的预见了孙策必然死于刺客之手,这可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神机妙算。

郭嘉在袁绍死后,劝曹操可以先佯装攻取荆州,等袁绍的儿子们反目,再攻打袁谭、袁尚。果然不出郭嘉所料,袁氏兄弟反目,曹操趁机攻占了青、冀、幽、并四州。

之后,郭嘉又建议曹操可以安心的去攻打远逃乌桓的袁尚、袁熙兄弟,荆州刘表和刘备互相并不信任,不足为惧。

只是在这次远征乌桓的途中,郭嘉不幸病故。但这一战,郭嘉还是献了另外一个奇谋,“兵贵神速,出奇制胜”。

郭嘉一生的谋略可以说是算无遗策,诸葛亮都比不了,而且帮曹操夺取了最核心最富庶的区域,为曹魏基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被史书称为“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是恰如其分。

曹操在赤壁之战后,曾经叹息,如果郭嘉还在,就不会有次惨败。

如果赤壁之战曹操打赢了,那么刘备只能继续流亡了,而孙权也不得不流亡,或者向曹操称臣,那么三国的历史,真的会改变。

七、郭嘉著作?

《十胜十败》

第一是“道胜”:袁绍作为世族军阀,礼仪繁多而杂乱,为其形式所羁;曹操“体任自然”,因时因事而制宜,“道”高一筹。

第二是“义胜”:曹操“奉顺以率天下”,顺应历史潮流,合乎道义。

第三是“治胜”:郭嘉以深刻的眼光分析历史和现实,认为汉末大乱是统治者“政失于宽”,而袁绍以宽济宽,所以无以御下;曹操“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宽猛相济的治理措施是切合时要的。

第四是“度胜”:袁绍外表宽厚而内心多猜忌,任人唯亲戚子弟;曹操则“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问远近”,在气度胸襟上胜过袁绍。

第五是“谋胜”:袁绍临事无策,优柔寡断;曹操机警果敢,“应变无穷”。

第六是“德胜”:袁绍沽名钓誉,喜受吹捧,“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曹操以诚待士;“不为虚美”,讲究实用,刑赏必诺,“与有功者无所吝”,那些忠正而有远见的并且务实的士人“皆愿为用”。

第七是“仁胜”:袁绍怀妇人之仁,见人饥饿,恤念之情形之于表,而对于自己见不到的,则“虑所不及”。这不是政治家的胸怀。曹操对于眼前小事或有疏失,而对于天下大事则“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恩德施乎四海。

第八是“明胜”:袁绍惑于谗言,而曹操则明辨是非,“御下以道,浸润不行”。

第九是“文胜”:袁绍是非不分,曹操对于正确的“进之以礼”,不正确的则“正之以法”。

第十是“武胜”:袁绍用兵“好为虚势,不知兵要”,曹操则用兵如神,士卒有所恃,敌人闻而畏。

八、送花历史百科?

送花是起源于汉族的生养仪俗,用花来表达的语言实在太丰富了,收花人的您可曾领会其中的深意?要送花的你,又是否有点困扰?知道红、白玫瑰组成的花束的意义吗?知道探病时送百合要先作些处理吗?等等,要很好的表达和领悟送花的意义,才能更好的表达这种艺术。

九、历史上郭嘉到底是怎么死的?

郭嘉长期操劳过度,在离开柳城回来的途中,因为水土不服等原因患病,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

十、印度历史演变百科?

印度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文明的地区之一。而印度河是其文明的发源地。这个条目是关于印度次大陆的历史。古印度文明的疆域曾包括今印度共和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阿富汗斯坦南部部分地区和尼泊尔。1947年后,印度的领土仅包括今印度共和国部分。